鬼眼

經外奇穴別名 經穴別名 腧穴學 經外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uǐ yǎn

2 英文參考

Yǐnbái SPl[中國鍼灸學詞典]

3 概述

鬼眼:1.經外奇穴名;2.經穴別名;3.經外奇穴別名。

4 經外奇穴名·鬼眼

鬼眼經外奇穴名。出《備急千金要方》。位於手(足)大指(趾)橈(脛)側爪甲根角處。操作時,兩指(趾)相併,用線縛定,令艾炷半在爪甲上,半在皮膚上,然後點火,四處盡灸。專治精神病癲癇等。[1]

鬼眼又名鬼哭、四鬼哭。約位於少商穴和隱白穴處。共4穴。《鍼灸大成》:“鬼眼四穴,在大拇指去爪甲角如韭葉,兩指並起,用帛縛之,當兩指歧縫中是穴。又二穴在足大趾取穴亦如在手者同。”主治癲癇精神病暈厥等。艾炷灸3-7壯。

5 經穴別名·鬼眼

鬼眼經穴別名,即隱白[1]。見《醫燈續焰》。

穴位隱白
漢語拼音Yinbai
羅馬拼音Yinpai
美國英譯名Hidden White
各國代號中國SP1
日本1
法國莫蘭特氏RP1
富耶氏RP1
德國MP1
英國Sp1
美國Sp1

隱白經穴名(Yǐnbái SPl)[2]。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2]隱白足太陰脾經井穴五行屬木[2]十三鬼穴之一(鬼壘[3]。隱即隱蔽,白即白色,。穴居隱蔽之處,其肉色白,故名隱白[3]隱白十三鬼穴之一,統治一切癲狂病,臨牀上治血崩較好。主治腹脹便血尿血崩漏月經過多癲狂多夢驚風昏厥胸痛衄血吐血下血呃逆納呆腹痛暴泄屍厥煩心夢魘不寐,急慢驚風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痙攣,急慢性腸胃炎精神分裂症神經衰弱休克泄瀉帶下嘔吐癲癇心痛喘息胸滿子宮痙攣,牙齦出血鼻出血小兒驚風癔病消化道出血腹膜炎急性胃腸炎等。

5.1 隱白穴的別名

鬼壘(《鍼灸大成》),鬼眼(《醫燈續焰》)。

5.2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脾出於隱白隱白者,足大趾之端內側也,爲井木。

5.3 特異性

隱白足太陰脾經五輸穴井穴五行屬木。

5.4 穴名

隱即隱蔽,白即白色,。穴居隱蔽之處,其肉色白,故名隱白[3]

隱,《說文》:“蔽也。”有隱藏、隱蔽不顯之義。白,《說文》:“西方色也,陰用事物色白,從入合二,二陰數,凡白之屬皆從白。”《黃帝內經素問·陰陰應象大論》:“肺主鼻,其在天爲燥,在地爲金…在藏爲肺,在色爲白。”白,指金氣的顏色。爲土能生金,金氣隱伏之意。此穴在足大趾內側,距爪甲角約1分的赤白肉際處,爲足太陰脾土井穴,爲脾足太陰脈所出,脾爲土髒,言土氣在此已經發生,金隱土中,金氣亦已開始隱伏。本經承歷兌之金,由足陽明之陽,傳交足太陰之陰,取之有生金榮肺之用。金色白,堅剛爲陽,穴居陰經之下,猶潛龍之隱,太陰根於隱白,而主治氣喘,且其穴居隱處而肉色白,故名隱白[4]

5.5 所屬部位

趾端[5]

5.6 隱白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隱白在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6][7]

隱白在足趾,大趾末節內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臥取穴[7]

隱白位於𧿹趾內側,趾甲旁約0.1寸處。布有腓淺神經的趾背神經與趾底固有神經吻合支,並有趾背動脈通過[8]

隱白穴在足太陰脾經中的位置.png

隱白穴在足太陰脾經中的位置

隱白穴的位置.png

隱白穴的位置

隱白的位置

隱白穴的位置(足太陰脾經

隱白的位置

隱白穴的位置(肌肉

隱白的位置

隱白穴的位置(骨骼

5.7 隱白穴的取法

隱白在足趾,大趾末節內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臥取穴[8]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足大趾趾甲角內下方0.1寸取穴;或在足大趾內側甲根角側後方(沿角平分線方向)0.1寸,相當於沿爪角內側畫一直線與爪甲基底緣水平線交點處取穴[9]

正坐垂足或仰臥,在(𧿹)指內側,距趾甲角0.1寸處取穴

5.8 隱白穴位解剖

隱白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踇)趾纖維鞘、(𧿹)長伸肌腱內側束。有趾背動脈。爲腓淺神經的趾背神經與趾底固有神經吻合處。皮膚爲(踇)趾背側與其蹠側骨皮膚移行處,其神經分佈爲腓淺神經的足背內側皮神經的內側支。在趾背筋膜的深面有第1蹠骨動脈內側支,經(𧿹)長伸肌腱的深面,該動脈至(𧿹)趾的內側緣。

(𧿹)長伸肌腱由腓深神經支配。若斜刺,針行於末節趾骨與 (𧿹)趾纖維鞘終止部之間,該處神經血管分佈豐富,均來自足底內側神經血管

5.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甲根[9]

皮膚→皮下組織甲根[9]

5.8.2 穴區神經血管

有足背內側皮神經之趾背神經和趾背動脈分佈[9]

布有腓淺神經的趾背神經與趾底固有神經吻合支,並有趾背動脈通過[9]

5.9 隱白穴的功效與作用

隱白健脾和血、清心寧志、溫陽回厥的作用[9]

隱白調經統血,健脾回陽作用

隱白穴屬足太陰經脾井穴,配五行屬木,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氣作用[9]

足太陰脾經上注於心,隱白可用於癲癇驚風的治療[9]

脾統血肝藏血脾虛失於統血,肝疏泄太過則失於藏血,就會引起諸種出血症,隱白穴爲土經木穴,故可用於治療月經過多崩漏出血[9]

隱白穴爲土經木穴,施用灸法益氣健脾、統血、調經之功,對脾失健運,統攝無權,血不歸經經水過期不止,甚或崩漏有較好療效[9]

病勢之繚亂促暴者,俱宜調動本身清肅之氣(即金氣)以鎮定之。如喘滿腹脹,不得安臥,嘔吐泄瀉衄血屍厥月事不止等症,隱白穴均能治之。[9]

5.10 隱白穴主治病

隱白穴主治腹脹便血尿血崩漏月經過多癲狂多夢驚風昏厥胸痛衄血吐血下血呃逆納呆腹痛暴泄屍厥煩心夢魘不寐,急慢驚風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痙攣,急慢性腸胃炎精神分裂症神經衰弱休克泄瀉帶下嘔吐癲癇心痛喘息胸滿子宮痙攣,牙齦出血鼻出血小兒驚風癔病消化道出血腹膜炎急性胃腸炎等。

隱白穴主治腹脹便血尿血崩漏月經過多癲狂多夢驚風昏厥胸痛[9]

隱白主治血證、脾胃和神志疾患:如衄血吐血下血崩漏呃逆納呆腹脹腹痛暴泄屍厥癲狂煩心夢魘不寐、急慢驚風[9]

現代又多用隱白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痙攣、急慢性腸胃炎精神分裂症神經衰弱休克[9]

隱白主治腹脹泄瀉便血崩漏帶下癲狂驚風[9]

隱白穴主治月經過多崩漏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腹脹暴泄嘔吐癲癇多夢夢魘驚風昏厥胸痛心痛喘息胸滿[9]

隱白十三鬼穴之一,統治一切癲狂病,臨牀上治血崩較好。

產科系統疾病: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痙攣;

五官系統疾病:牙齦出血鼻出血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小兒驚風癔病昏厥

消化系統疾病:消化道出血腹膜炎急性胃腸炎

其它:尿血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淺刺0.1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9]

一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9][9]

淺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9]

淺刺0.1~0.2寸,局部脹痛;或用三棱針點刺擠壓出血,常用於神昏胸悶咳喘

注意:孕婦慎刺[9]

5.11.2 灸法

可灸[9][9][9],尤其治療血證多用灸法[9]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9]

艾炷灸3~7壯,艾條灸5~20分鐘,用於止血

注意:不宜瘢痕灸[9]

5.12 隱白穴的配伍

隱白大敦,有醒腦開竅作用,主治昏厥中風昏迷

隱白厲兌,有健脾寧神的作用,主治多夢

隱白氣海血海三陰交,有益氣活血止血作用,治月經過多[9]

隱白脾俞上脘肝俞,有益氣活血止血作用,治吐血[9]衄血

隱白配灸關元,治崩漏[9]

隱白水溝,治療失血昏迷[9]

隱白足三裏,治便血[9]

5.13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靈樞·熱病》:氣滿胸中喘息,取足太陰大趾之端,去爪甲如韭葉寒則留之熱則疾之氣下乃止

鍼灸甲乙經》:氣喘熱病,衄不止,煩心善悲腹脹,逆息熱氣,足脛中寒不得臥氣滿胸中熱暴泄仰息,足下寒,膈中悶,嘔吐,不欲食飲,隱白主之。腹中有寒氣隱白主之。飲渴,身伏多唾隱白主之。

鍼灸大成》:主腹脹喘滿不得安臥,嘔吐食不下,胸中熱暴泄衄血屍厥不識人足寒不能溫,婦人月事過時不止。

鍼灸大成》:下血,主腸風,多在胃與大腸,針隱白,灸三裏;吐衄血,針隱白脾俞肝俞上脘

鍼灸聚英》:小兒客忤慢驚風

雜病穴法歌》:屍厥百會一穴美,更針隱白效昭昭。

醫宗金鑑》:隱白主治心脾疼痛

5.14 隱白穴研究進展

5.14.1 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

有報道顯示,用三棱針點刺隱白大敦出血2~3滴,每日或隔日1次,可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另有報道,艾條溫和灸隱白,每次15~20 min,每日3~5次,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有較好療效。[9]

5.14.2 治療嬰幼兒腹瀉

三棱針點刺隱白,放血7~10滴,左右交替,每日1次[9]

5.14.3 治療急性鼻衄

隱白配合上星,用強刺激手法,療效較好[9]

6 經外奇穴別名·鬼眼

6.1 膝眼穴的別名·鬼眼

鬼眼經外奇穴別名,即膝眼[9]。見《醫宗金鑑》:“此證(膝眼風)生於膝眼穴,又名鬼眼穴,在膝蓋之下,左右兩骨空陷中。”

膝眼(xīyǎn EX-LE5)爲經外奇穴[9][9]。出《備急千金要方》。別名膝目[10]。屈膝,在髕韌帶兩側凹陷處,在內側的稱內膝眼,在外側的稱外膝眼[10]。左右共4穴[11]。主治膝痛,腿痛,腿腳重痛腳氣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下肢麻痹鶴膝風髕骨軟化症等。

6.1.1 拼音

xīyǎn

6.1.2 代號

EX-LE5

6.1.3 膝眼穴的別名

膝目(《外臺祕要》),鬼眼(《醫宗金鑑》)。

6.1.4 出處

備急千金要方》:膝眼穴在膝頭骨下兩旁陷者宛宛中。

6.1.5 膝眼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屈膝,膝眼穴在髕韌帶兩側凹陷處,在內側的稱內膝眼,在外側的稱外膝眼[11][12]

膝眼在膝部,在髕韌帶兩側凹陷處。與犢鼻內外相對[13]

膝眼穴位膝關節部伸側面,髕韌帶兩側之凹陷中,在內者稱內膝眼,在外者稱外膝眼,左右共4穴[13]

膝眼穴位於膝部,當髕韌帶兩側與股骨脛骨內、外側髁所構成的凹陷處,左右共4穴[13]

經外奇穴——膝眼的位置(在內側的爲內膝眼,在外側的爲外膝眼)

膝眼穴(內膝眼外膝眼

膝眼穴的位置

膝眼

6.1.6 膝眼取穴方法

患者屈膝取穴

屈膝,於膝關節伸側面,髕韌帶兩側凹陷中取穴[13]

6.1.7 膝眼穴位解剖

膝眼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髕韌帶與髕內側支持帶之間、膝關節囊。分佈有隱神經的髕下支。

有隱神經的髕下支及脛,腓總神經膝下內、外關節支;並有膝關節動、靜脈分佈[13]

6.1.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膝關節囊→翼狀皺襞[13]

6.1.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隱神經分支和股神經前皮支分佈,深層有脛神經關節支和膝關動脈分佈[13]

6.1.8 膝眼穴的功效與作用

膝眼活血通絡,疏利關節作用

6.1.9 膝眼穴主治病

膝眼穴主治膝痛,腿痛,腿腳重痛腳氣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下肢麻痹鶴膝風髕骨軟化症等。

膝眼穴主治膝痛、腿痛腳氣[13]

膝眼穴主治膝痛,腿腳重痛腳氣以及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下肢麻痹[13]

膝眼穴主治膝痛、腿腳重痛腳氣、下肢麻痹[13]

下肢病:膝痛,鶴膝風腿痛腳氣[13]

6.1.10 膝眼穴的配伍

膝眼委中壓痛點,治膝部軟組織損傷[13]

膝眼伏兔陽陵泉,治膝關節痛[13]

膝眼梁丘陽陵泉,治膝關節炎[13]

6.1.11 刺灸法

6.1.11.1 刺法

屈膝,從前外向後內或從前內向後外斜刺0.5~1寸,可灸。

膝中斜剌0.5~1寸[13][13][13],或透刺對側膝眼[13][13]

屈膝,從前外向後內或從前內向後外斜刺0.5~1寸,或相互透刺,局部有酸脹感,擴散至整個膝關節,有時向下擴散[13]

注意起針前勿伸膝,以防折針[13]

6.1.11.2 灸法

可灸[13][13]

6.1.12 文獻摘要

備急千金要方》:腳氣

鍼灸集成》:主治膝冷痛不已。

外臺祕要》:蘇恭雲,腳氣,若心腹氣定,而兩髀處連膝悶者,宜灸膝眼七炷。在膝頭骨下相接處,在筋之外陷中是。若復更發,復灸三炷。

太平聖惠方》:膝眼四穴,在膝頭骨下兩旁,陷者宛宛中,是穴。針入五分,留三呼,瀉五吸。主膝冷疼痛不已。禁灸。

扁鵲神應鍼灸玉龍經》:髖骨能醫兩腿痛,膝頭紅腫一般同,膝關膝眼皆須刺,鍼灸堪稱劫病功。

類經圖翼》:膝眼,刺五分,禁灸。主治膝冷痛不已,昔有人膝痛灸此,遂致不起,以禁灸也。

神應經》:遍身生疥癩,曲池合谷足三裏絕骨膝眼,灸二七壯。

外科大成》:膝眼穴,治鶴膝風,穴在膝關骨下兩旁陷中

6.2 腰眼穴的別名·鬼眼

腰眼經外奇穴名(yāoyǎn EX-B7)[13][14]。出《肘後備急方》。別名鬼眼[15]。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15]。主治腰痛月經不調帶下等婦人諸疾,癆瘵小腹痛腎下垂睾丸炎腰肌勞損,腰部軟組織挫傷尿頻遺尿虛勞消渴等。

6.2.1 拼音

yāoyǎn

6.2.2 代號

EX-B7

6.2.3 腰眼穴的別名

鬼眼(《醫學入門》:“鬼眼穴,專祛癆蟲,令病人舉手向上略轉後些,則腰上有兩陷可見,即腰眼也。”)。

6.2.4 出處

肘後備急方》:治臀腰痛……又方灸腰眼中七壯。

6.2.5 腰眼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腰眼穴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15][16]

腰眼穴位於腰區,橫平第四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約3.5寸凹陷中[16][17]

腰眼穴位於第四、五腰椎棘突間旁開3~4寸處(《中國鍼灸學》)[17]

經外奇穴——腰眼穴的位置

經外奇穴——腰眼穴的位置

腰眼穴的位置

經外奇穴——腰眼穴的位置

6.2.6 腰眼取穴方法

患者俯臥位,先取與髂嵴相平的腰陽關穴,在與腰陽關穴相平左右各旁開3.5寸處取穴

俯臥位,與髂嵴相平的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3.5~4寸之凹陷中取穴[17]

6.2.7 腰眼穴位解剖

腰眼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和骶棘。分佈有第三、四、五腰神經後支。

6.2.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腰方肌[17]

6.2.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第3腰神經後支的皮支分佈;深層有第4腰神經後支的肌支和腰動脈分佈[17]

6.2.8 腰眼穴的功效與作用

腰眼穴有強腰健腎的作用

6.2.9 腰眼穴主治病

腰眼穴主治腰痛月經不調帶下等婦人諸疾,癆瘵小腹痛腎下垂睾丸炎腰肌勞損,腰部軟組織挫傷尿頻遺尿虛勞消渴等。

腰眼穴主治腰痛月經不調帶下[17]

腰眼穴主治癆瘵腰痛小腹痛,以及腎下垂睾丸炎腰肌勞損、腰部軟組織挫傷[17]

腰眼穴主治勞瘵腰痛[17]

腰眼穴主治腰痛月經不調帶下等婦人諸疾;尿頻遺尿虛勞消渴睾丸炎[17]

6.2.10 腰眼穴的配伍

腰眼委中腎俞阿是穴,治慢性腰痛[17]

腰眼脾俞腎俞,治腎下垂[17]

腰眼腎俞脾俞次髎,治痛經[17]

6.2.11 刺灸法

6.2.11.1 刺法

直刺0.5~1寸[17][17],局部有酸脹感[17],有時可向臀部放散[17]

一般直刺1.0~1.5寸[17][17]

注意腰眼穴深部是胸膜和肺臟,故針刺時不可直刺過深[17]

6.2.11.2 灸法

可灸[17][17][17]

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17]

6.2.12 文獻摘要

備急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幹,灸胃管下俞三穴各百壯。

醫說》:灸瘵疾……當以癸亥夜二更……之時,解去下體衣服,於腰上兩旁微陷處,鍼灸家謂之腰眼,直身平立,用筆點定,然後上牀合面而臥,每灼小艾炷七壯,勞蠱或吐出,或瀉下,即時平安,斷根不發,更不傳染。

鍼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腰眼奇穴。……針三至五分。灸三至七壯。主治虛弱羸瘦、肺結核氣管炎睾丸炎、腰神經痛。一說主癆病腰痛、婦科病、消渴梅毒、勞蟲、血凝氣滯、下腹疾患。

7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22.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5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
  4. ^ [4]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4.
  6.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7. ^ [7]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9-60.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60.
  9. ^ [9]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92-193.
  10. ^ [1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35.
  11. ^ [1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52.
  12. ^ [12]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48.
  13. ^ [13]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403.
  14. ^ [1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14.
  15. ^ [1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45.
  16. ^ [1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45.
  17. ^ [1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9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