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統血

髒象學說 鍼灸學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í tǒng xuè

2 英文參考

spleen controlling bloo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脾統血脾氣有統攝血液運行於脈中,不使其逸出於脈外的作用[1] 。血隨氣行,故不外溢[2]。若脾氣虛弱,不能統攝血液,則血不循經運行,從而發生各種出血性疾病[2]

難經·四十二難》:“(脾)主裹血,溫五臟”;脾主中焦,化生營氣,營行脈中,血由氣攝,脾虛營氣化生不足,影響統攝血液功能,容易引起各種出血疾患。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8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