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地中海貧血

兒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α-dì zhōng hǎi pín xuè

2 英文參考

α-thalassemia

α-thalassemia

α-thalassemia

α-thalassemia

3 註解

4 疾病別名

α-地貧,α-海洋性貧血,α-珠蛋白生成障礙貧血

5 疾病代碼

ICD:D56.0

6 疾病分類

兒科

7 疾病概述

地中海貧血(alpha thalassaemia)( 簡稱地貧) 又稱海洋性貧血(thalassemia),據全國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規定應稱爲“珠蛋白生成障礙貧血”。是由於一種或多種珠蛋白肽鏈合成受阻或完全抑制,導致Hb 成分組成異常,引起慢性溶血性貧血

根據不同類型的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而引起相應的珠蛋鏈合成受抑制情況不同,可將地貧分爲α-地中海貧血;β-地中海貧血,δ-地中海貧血、γ-地中海貧血及少見的β-地中海貧血;以前2 種類型常見。

8 疾病描述

地中海貧血(alpha thalassaemia)( 簡稱地貧) 又稱海洋性貧血(thalassemia),據全國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規定應稱爲“珠蛋白生成障礙貧血”。是由於一種或多種珠蛋白肽鏈合成受阻或完全抑制,導致Hb 成分組成異常,引起慢性溶血性貧血。根據不同類型的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而引起相應的珠蛋鏈合成受抑制情況不同,可將地貧分爲α-地中海貧血;β-地中海貧血,δ-地中海貧血、γ-地中海貧血及少見的β-地中海貧血;以前2 種類型常見。各類地中海貧血之間又可互相組合,可與各種異常Hb 組合(如HbE/β 地中海貧血),這一組疾病又稱地中海貧血綜合徵。均屬常染色體不完全顯性遺傳α-地中海貧血(α-mediterranean anemia)是由於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功能缺陷(點突變)而導致α-珠蛋白鏈合成障礙所引起的一組溶血性貧血

9 症狀體徵

1.血紅蛋白H 病 依本病發病年齡,病情輕重等可分爲以下3 型:

(1)重型:多於嬰兒期發病,類似重症β-地貧,嚴重的慢性溶血性貧血,庫氏面容,脾腫大明顯,需依靠輸血維持生命新生兒期貧血,Hb Bart’s含量25%,少量:HbH。

(2)慢性溶血性黃疸型:本型少見,輕至中度貧血,持續性輕至中度黃疸,輕度肝、脾腫大,感染和(或)藥物加重溶血,可合併膽石,高間接膽紅素血癥,切脾後黃疸消退

(3)輕型:本型常見,兒童或青少年期發病,輕度或無貧血,輕度或無肝、脾腫大。感染和(或)氧化性藥物可誘發或加重溶血性黃疸,甚至“溶血危象”,類似紅細胞G6PD 缺陷症臨牀表現,應注意鑑別。

2.Hb Bart’s 胎兒水腫綜合徵 絕大多數於妊娠期30~40 周(平均34 周)時,胎兒死於宮內或娩出後短期內死亡。全身重水腫腹水,呈蛙腹,少數病例無水腫腹水。重度貧血、蒼白、可有輕度黃疸肝腫大比脾腫大明顯,可無脾大。可見皮膚出血點。胎盤巨大且粗厚、蒼白、質脆。

3.血紅蛋白Constant Spring(HbCS)

(1)HbCS 的純合子狀態:可有輕度低色素性貧血,有時發生黃疸,肝脾輕度腫大。紅細胞大小不等,有靶型細胞,MCH 偏低,網狀紅細胞計數增多。HbCS0.05~0.06,微量Hb Bart’s,HbA2 及F 均正常,其餘爲HbA。這種病例很少見。

(2)HbCS 的雜合子狀態(即HbCS 特性):無血液學異常,或輕度貧血紅細胞異常,小紅細胞症等。HbCS 約0.01,HbA 及A2 均正常。

HbCS 若同時複合α 地貧1(基因型爲αCSa/--)時,其臨牀表現和血象與HbH病相似。稱爲CS 型HbH 病。使用pH 8.6 的澱粉凝膠電泳容易與HbA、HbA2、HbF等區分可來,由於量少,容易忽視。

10 疾病病因

屬常染色體不完全顯性遺傳。α-珠蛋白基因位於16 號染色體短臂(16P13.33~p13.11~pter),總長約29kb,包含7 個連鎖的α 類基因假基因

1.α-基因缺失 每條染色體上各有一對控制合成α-鏈的α-基因,因此每個細胞內有4 個α-基因,可發生不同程度(1~4 個)基因異常

(1)α+-地貧(α2 地貧):若其中一條染色體上缺失一個α-基因組,則受控的α-鏈的合成部分受抑制,稱爲α+-地貧(α2 地貧)。

(2)α-地貧(或α1 地貧):若一條染色體上2 個α-基因缺失,則受此兩個僅基因控制的α-鏈合成受完全抑制,稱爲α-地貧(或α1 地貧)。

(3)Hb-H 病(或中間型α-地貧):若一對染色體上4 個α-基因中缺失3 個(基因型爲αo/α+地貧雜合子),α-鏈合成大部分受抑制,稱爲Hb-H 病(或中間型α-地貧)。

(4)Hb-Barts 胎兒水腫綜合徵(Hb Bart’s hydrops fetalis):若一對染色體上4 個α-基因全部缺失(基因型爲αo/αo 地貧純合子),則α-鏈合成完全受抑制,稱爲Hb-Barts 胎兒水腫綜合徵(Hb Bart’s hydrops fetalis)。缺失又可分爲左側缺失(L 型,缺少一個包括α2 基因在內的4.2kb 片段)或右側缺失(R 型缺失包括部分α1 和部分α2 基因在內的3.7kb 片段)。

2.α-基因功能缺陷 此外尚有非缺失型α-地貧,是由於α-基因核苷酸的“點突變”致基因功能缺陷。我國較常見的有3 種:

(1)α Constant Spring(αcs):爲α2 基因終止密碼突變,使α 鏈延長爲172個氨基酸,這種突變基因轉錄的mRNA 不穩定,導致α 鏈合成障礙。

(2)α Quong Sze:爲α2 基因第125 密碼子CTG(亮氨酸)突變爲CCG(脯氨酸),是一種高度不穩定的α 珠蛋白,阻礙α1β1 二聚體的形成,從而影響四聚體的合成。

(3)多聚腺苷酸(Poly A)信號突變:α1 基因3′的添加信號由AATAAA 突變爲AATAAG,使成熟的mRNA 減少,而致α 鏈合成減少。廣東、廣西及四川等地的α-地貧中,非缺失型佔35%~60%,餘爲缺失型。

11 病理生理

正常人α 鏈參與HbA 和F 的珠蛋白肽鏈組成。α-地貧患者由於各型α-地貧中α-基因缺陷程度不一,α-鏈合成減少至消失,未與α-鏈結合的過剩的γ 和β 鏈量不同,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相應的四聚體;即γ4(Hb Bart’s)和β4(Hb-H),這些四聚體是一種不穩定的Hb,易被氧化、變性、沉澱積聚形成包涵體,附於紅細胞膜上,損傷胞膜,可塑性降低,發生血管內或血管外溶血;受累珠蛋白肽鏈合成減少,導致Hb 合成減少形成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每個細胞內Hb 含量減少)。

12 診斷檢查

診斷:

1.血紅蛋白H 病 根據臨牀特點及Hb 電泳分離出HbH 即可確診。有條件單位尚可進一步作基因診斷

2.Hb Bart’s 胎兒水腫綜合徵 依本症臨牀特徵,肝腫大比脾腫大明顯,特徵性紅細胞形態及Hb 電泳主要Hb 爲Hb Bart’s 即可確診。

實驗室檢查

1.血紅蛋白H 病

(1)外周血象:貧血程度輕重不一,紅細胞(0.4l~4.06)×1012/L,Hb18~110g/L,網織紅細胞增加,範圍0.004~0.22(平均0.046),偶有中、晚紅細胞。外周血塗片呈明顯紅細胞大小不等、淺染、異形、靶形和碎片。一般白細胞血小板正常。

(2)HbH 包涵體和Heinz 小體生成試驗:HbH 包涵體和Heinz 小體生成試驗均陽性,含HbH 包涵體紅細胞陽性率3.0%~100.0%,Heinz 小體陽性細胞爲30.0%~100%。

(3)異丙醇試驗:強陽性。

(4)紅細胞滲透脆性:降低。

(5)血紅蛋白電泳:可見HbH,含量1.5%~44.3%,約76%複合Hb Bart’s含量(抗鹼比值計)0.12%~19.5%(平均4.6%±3.3%);約13%複合HbCS,含量0.82%~6.80%。

(6)骨髓象:紅細胞系明顯增生,以中、晚幼紅細胞爲主。

(7)α-地貧基因診斷方法主要有4 種:

①限制性酶切圖譜直接分析法。

②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LFP)間接分析法。

③寡核苷酸探針(ASO)分析法。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基因診斷法:目前,對缺失型的HbH 病基因多采用PCR 法;對非缺失型者則常用PCR 加等位基因特異寡核苷酸探針斑點雜交(ASO),仍未知突變點者則用測序法明確。迄今發現的非缺失型突變點有16 種,近有報道α2 基因CDL24(C-G)突變

2.Hb Bart’s 胎兒水腫綜合徵

(1)外周血象:重度至中度貧血,Hb 30~110g/L(平均49~70g/L),紅細胞(2.1~4.8)×1012/L,網織紅細胞0.038~0.48,有核紅細胞增加達76~522個/100 白細胞。外周血塗片紅細胞明顯大小不等、異形、靶形,伴特徵性低色素性巨紅細胞

(2)紅細胞HbH 包涵體和Heinz 小體生成試驗可陽性

(3)紅細胞滲透脆性降低。異丙醇試驗陽性

(4)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可輕度增加(85mmol/L)。

(5)血紅蛋白分析:Hb Bart’s 含量70%~100%,Hb Portland 7.0%~25%,尚有少量HbH,無HbAl、HbA2 及HbF,抗鹼Hb 32%~76%(Hb Bart’s 弱抗鹼性)。

(6)肽鏈分析:用高效液相層析(HPLC)技術檢測微量珠蛋白肽鏈生物合成水平,證實本症無α 鏈。基因診斷證實無α 鏈基因

其他輔助檢查:常規做X 線、B 超、心電圖檢查骨骼X 線檢查骨髓腔增寬,皮質變薄和骨質疏鬆顱骨內外板變薄,顱骨骨髓腔增大,板障加寬,骨皮質間髓梁有垂直條紋,呈短髮狀改變。短骨由於骨小梁變薄而成花邊或嵌花樣間隔,以指骨掌骨出現較早,長骨此質變薄而髓腔變寬,以股骨無端較明顯。

13 鑑別診斷

1.血紅蛋白H 病 本病須與β-地貧、紅細胞GbPD 缺陷症、黃疸病毒型肝炎、HS 和缺鐵性貧血鑑別。

2.Hb Bart’s 胎兒水腫綜合徵 與新生兒同族免疫性溶血所致胎兒水腫鑑別,臨牀特徵肝腫大比脾腫大明顯,特徵性紅細胞形態及Hb 電泳主要Hb 爲HbBart’s,以此即可鑑別。

14 治療方案

1.治療原則 輕型地中海貧血不需治療;中間型α 地中海貧血應避免感染和用過氧化性藥物,中度貧血伴脾腫大者可做切脾手術。中間型β 地中海貧血一般不輸血,但遇感染應激,手術等情況下,可適當予濃縮紅細胞輸注;重型β 地中海貧血,高量輸血聯合除鐵治療是基本的治療措施;造血幹細胞移植(包括骨髓、外周血、臍血)是根治本病的惟一臨牀方法,有條件者應爭取儘早行根治手術。

2.輸濃縮紅細胞

(1)低量輸血:單純的輸血或輸紅細胞最終導致血色病。中等量輸血療法,使血紅蛋白維持在60~70g/L。實踐證明,這種輸血方法雖然使重型患者有望擺脫近期死亡的威脅,但患者的生存質量隨年齡增長越來越差。相當一部分患者於第2 個10 年內因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2)高量輸血

高量輸濃縮紅細胞的優點:①糾正機體缺氧;②減少腸道吸收鐵;③抑制脾腫大;④糾正患兒生長發育緩慢狀態。

方法是先反覆輸濃縮紅細胞,使患兒血紅蛋白含量達120~140g/L,然後每隔3~4 周Hb≤80~90g/L 時輸注濃縮紅細胞10~15ml/kg,使Hb 含量維持在100g/L 以上。

3.鐵螯合劑 因長期高量輸血骨髓紅細胞造血旺盛、“無效紅細胞生成”以及胃腸道吸收的增加,常導致體內鐵超負荷易合併血色病,損害心肝、腎及內分泌器官功能,當患者體內的鐵累積到20g 以上時,則可出現明顯的中毒表現,故應予鐵螯合劑治療。

4.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 HSCT、是當前臨牀上根治本病的惟一方法。HSCT包括骨髓移植(BMT)、臍血移植(UCBT)、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PBSCT)和宮內造血幹細胞移植(IUSCT)。迄今,全世界已成功開展HSCT 1200 例,其中BMT 達1000 餘例,PBSCT 10 例,UCBT 約30 例,IUSCT 2 例。研究發現,重型地貧的HSCT 有其自身的特點。

5.脾切除、大部分脾栓塞術

15 併發症

可併發嚴重的慢性溶血性貧血,可發生溶血危象,重度貧血骨骼改變,有庫氏面容,脾腫大明顯,需依靠輸血維持生命黃疸感染和(或)藥物可加重溶血,可合併膽石,有高間接膽紅素血癥,重症胎兒可死於宮內或娩出後短期內死亡。全身重水腫腹水等。生長發育停滯,常併發支氣管肺炎,併發含鐵血黃素沉着症,造成臟器損害,併發心力衰竭肝纖維化、肝功衰竭等。

16 預後及預防

預後:α-地中海貧血、HbBart 胎兒水腫綜合徵,常發生早產死產或生後不久死亡。靜止型、標準型預後好,HbH 病正確處理亦預後較好。

預防:積極開展優生優育工作,以減少/控制地中海貧血基因遺傳

1.婚前地中海貧血篩查,避免輕型地中海貧血患者聯婚,可明顯降低重型/中間型地貧患者出生的機會。

2.推廣產前診斷技術,對父母雙方或一方地貧基因攜帶者,孕4 個月時,採集胎兒絨毛、羊水細胞臍血,獲得基因組DNA 以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對高危胎兒進行產前診斷,重型/中間型患兒應終止妊娠

17 流行病學

從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希臘、馬耳他、塞浦路斯到東南亞各國均是本病多發區。在我國的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四川及香港等地區常見,發病率達10%~14%,黃河以南至長江流域,臺灣、福建及西藏等省(區)均有病例報道。患者以漢族爲多,亦可見於回、傣、壯、苗和布依等少數民族。

18 特別提示

婚前地中海貧血篩查,避免輕型地中海貧血患者聯婚,可明顯降低重型/中間型地貧患者出生的機會。推廣產前診斷技術,對父母雙方或一方地貧基因攜帶者,孕4 個月時,採集胎兒絨毛、羊水細胞臍血,獲得基因組DNA 以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對高危胎兒進行產前診斷,重型/中間型患兒應終止妊娠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