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黃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三十六黃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uè huáng

2 英文參考

hematic jaundic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血黃爲病證名[1]。爲三十六黃之一[1]。屬於古籍對血黃症狀記載不一:

1.《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血黃者,頭痛心悶,眼運欲倒,胸膈熱壅,鼻衄不止,咽喉乾燥,舌上生瘡。若身熱如火,頭面腫者,難治。”

2.《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三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下血,心間煩悶,腹中有塊,痛如蟲咬,吐逆喘粗,此是血黃。”治療用點烙法或服續隨湯[1]

三十六黃黃疸分類法之一。黃疸在古代亦稱黃癉[2]。主要表現爲目黃皮膚黃、小便[2]。《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溺黃赤安臥者,黃疸。”“目黃者曰黃疸。”《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認爲其發病多由瘀熱與溼相搏,不得泄越所致;也有因寒溼在裏不解所引起者[2]

本病有屬陰屬陽,在髒在腑之分[2]。《臨證指南醫案·疸》:“黃疸,身黃目黃溺黃之謂也,病以溼得之,有陰有陽,在腑在髒。陽黃之作,溼從火化,瘀熱在裏膽熱液泄……燻蒸遏鬱,侵於肺則身目俱黃,熱流膀胱,溺色爲之變赤,黃如橘子色,陽主明,治在胃。陰黃之作,溼從寒水,脾陽不能化熱,膽液爲溼所阻,漬於脾,浸淫肌肉,溢於皮膚,色如燻黃,陰主晦,治在脾。”一般把黃疸分成陽證陰證兩大類,稱爲陽黃陰黃[2]。歷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黃黃疸二十八候等分類法[2]黃疸可見於肝細胞損傷壞死,各種原因引起的膽道阻塞、膽汁鬱滯及溶血性黃疸[2]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60.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2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