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Luòquè BL8[中國鍼灸學詞典]
3 概述
穴位 | 絡卻 | ||
---|---|---|---|
漢語拼音 | Luoque | ||
羅馬拼音 | Lochueh | ||
美國英譯名 | Discard Refute | ||
各國代號 | 中國 | BL8 | |
日本 | 8 | ||
法國 | 莫蘭特氏 | V8 | |
富耶氏 | |||
德國 | B8 | ||
英國 | B8 | ||
美國 | BI8 |
絡卻爲經穴名(Luòquè BL8)[2]。出《鍼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作胳卻;《醫學入門》作絡郄。別名強陽、腦蓋[3]。屬足太陽膀胱經[3]。絡即聯絡,卻指返回,足太陽膀胱經脈氣由此入裏聯絡於腦,然後又返回,故名絡卻[3]。絡卻穴主治頭面,五官等疾患,如眩暈,耳鳴,鼻塞,瘸證,目視不明,頭痛,癲狂癇,青盲內障,口㖞,頸腫,癭氣,嘔吐,癲疾,瘈瘲,現代又多用絡卻穴治療面神經麻痹,鼻炎,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近視眼,甲狀腺腫,枕肌和斜方肌痙攣等。
6 穴名解
絡即聯絡,卻指返回,足太陽膀胱經脈氣由此入裏聯絡於腦,然後又返回,故名絡卻[4]。
絡,意指經脈別出的細小絡脈,《黃帝內經靈樞·脈度》載:“經絡爲裏,支而橫者爲絡。”。卻,本作卻,有退、還之義,又作卻,音隙,同郄,義孔隙也,骨肉之交也。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行至額抵頂。由本穴,左之右、右之左,斜行交百會,即所謂“上額交巔”也。凡脈之橫行者爲絡,隙之大者爲郄。本穴在經絡爲橫行,在孔竅爲大隙,故名“絡卻”。足太陽之脈由通天穴後,循絡卻、玉枕入絡腦,復還由此退出而下項,此穴正當脈之還、退之處,故名絡卻。[4]
7 所屬部位
頭部 > 後頭[5]
8 絡郄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絡卻穴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6][6]。
絡卻穴位於頭正中線入前髮際5.5寸,再旁開1.5寸處(《銅人腧穴鍼灸圖經》)[6]。
另說絡卻穴在頭正中線,入前髮際5.8寸(《鍼灸甲乙經》)、或5寸(《備急千金要方》)、或5.3寸(《鍼灸集成》),再旁開1.5寸處。
絡卻穴在頭部的位置
絡卻穴在頭部的位置
絡卻穴在頭部的位置
10 絡郄穴穴位解剖
絡卻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腱膜下結締組織、骨膜。有枕動、靜脈分支。分佈着枕大神經分支。皮膚厚而緻密,由耳大神經、耳顳神經和枕大神經重疊分佈,皮下筋膜由脂肪和纖維束組成,該層有與神經伴行的耳後動靜脈、顳淺動靜脈的頂支和枕動靜脈等。 帽狀腱膜厚而堅韌,其下面爲一層疏鬆結締組織連於骨膜。組織內的導血管爲顱內、外靜脈血管吻合的途徑之一。
10.1 層次解剖
10.2 穴區神經、血管
12 絡郄穴主治病證
絡卻穴主治頭面,五官等疾患,如眩暈,耳鳴,鼻塞,瘸證,目視不明,頭痛,癲狂癇,青盲內障,口㖞,頸腫,癭氣,嘔吐,癲疾,瘈瘲,現代又多用絡卻穴治療面神經麻痹,鼻炎,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近視眼,甲狀腺腫,枕肌和斜方肌痙攣等。
絡卻穴主治頭面、五官等疾患,如頭痛、眩暈、青盲內障、目視不明、口㖞、鼻塞、頸腫、癭氣、嘔吐、癲疾、瘈瘲等[9]。
16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94.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56.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65.
- ^ [4]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9.
-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6-227.
-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6.
- ^ [9]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