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嘔·食積證

嘔吐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實嘔 中醫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í ǒu ·shí jī zhèng

2 英文參考

excessive vomiting with food retention syndrom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定義

實嘔·食積證(excessive vomiting with food retention syndrome[1])是指飲食停滯胃腸,胃氣上逆,以嘔吐酸腐,脘腹脹滿,噯氣厭食腹痛,吐後反覺舒服,大便或溏或結,便臭如敗卵,苔厚膩,脈滑等爲常見症的實嘔證候[1]

4 實嘔·食積證症狀

實嘔·食積證患者嘔吐酸腐,吐出爲快,脘腹脹滿,噯氣厭食,得食愈甚吐後反快,大便穢臭或溏薄或祕結,苔厚膩或垢,脈滑或沉實[2][3][4]

5 證候分析

積食內停,中焦阻滯,胃氣上逆飲食不節,食滯內停,中焦氣機受阻,胃氣宿食上逆,故嘔吐酸腐食物。升降失常傳導失司,糟粕內停,故大便祕結或穢臭不爽。脾胃運化失常,中焦氣機受阻,故脘痞腹脹噯氣厭食苔厚膩或垢、脈滑或沉實,爲食滯內停之象。[4][4]

6 實嘔·食積證的治療

6.1 治法

實嘔·食積證治宜消食化滯和胃降逆[4][4]

6.2 方藥治療

保和丸[備註]保和丸(《丹溪心法》):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陳皮連翹萊菔子爲主方。方中神曲山楂萊菔子茯苓可以消食和胃陳皮半夏理氣降逆;連翹以清積滯中的伏熱。如積滯較多,腹滿便祕,可合用小承氣湯[備註]小承氣湯(《傷寒論》):大黃厚朴枳實以導滯通腑,使濁氣下行,則嘔吐可止。若由胃中積熱上衝,食已即吐,口臭而渴,苔黃脈數者,宜用竹茹湯[備註]竹茹湯(《本事方》):竹茹半夏乾薑甘草生薑大棗清胃降逆[4]

6.3 鍼灸治療

6.3.1 方一

[4]

選穴:以任脈足陽明胃經穴爲主。取下脘璇璣足三裏腹結內關內庭

隨證配穴腹脹者,加氣海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

方義:下脘任脈足太陰脾經交會穴,配璇璣行氣導滯而消宿食足三裏內關和胃降逆腹結除脘腹痞脹,亦治便祕內庭滎穴,“滎主身熱”,可清瀉陽明積熱

6.3.2 方二

以取中脘足三裏內關公孫等穴爲主[5]。飲食停滯者加下脘[5]。如嘔吐不止,可加金津、玉液點刺出血[5]

6.4 推拿療法

[6]

選穴:足三裏豐隆解溪中脘天樞神闕脾俞胃俞

操作方法患者屈膝仰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沿腹部任脈從上而下往返治療,重點在中脘穴,時間約5分鐘;用掌摩法在上腹部作順時針方向治療,時間約3分鐘;點按中脘天樞神闕穴,每穴約2~3分鐘。用指揉法脾俞胃俞穴治療,以有酸脹感爲度。用按揉法足三裏豐隆解溪等穴處操作3~5分鐘。

6.5 食療

6.5.1 推薦食材

實嘔·食積證患者建議食用山楂麥芽蘿蔔雞內金茶葉金橘[6]

6.5.2 推薦食療

[6]

1.山楂飲經驗方):山楂10~15g。水煎,少量頻服

2.炒蘿蔔纓(《飲食療法》):鮮蘿蔔纓300g,洗淨切斷,用油、鹽調味炒熟,佐餐。

3.金橘茶(《中醫大辭典》):金橘3個,壓扁,放入茶杯中,沸水泡,代茶飲

7 關於嘔吐

嘔吐(vomiting[6])爲病證名[7]。出《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嘔吐是一個症狀,是由於胃失和降,氣逆於上所引起的病證[7]。所以任何病變,有損於胃,皆可發生嘔吐[7]。前人以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乾嘔。其實嘔與吐同時發生,很難截然分開,故一般並稱爲嘔吐[7]嘔吐乾嘔兩者雖有區別,但在辨證治療方面大致相同,所以合併在一起討論[7]

實嘔外邪犯胃、痰飲停滯、宿食不消及氣逆火鬱所致的嘔吐[8]。《景嶽全書·實嘔證治》:“凡實邪在胃而作嘔者,必有所因,必有見證。若因寒滯者,必多疼痛;因食滯者,必多脹滿;因氣逆者,必痛脹連於脅肋;因火鬱者,必煩熱燥渴,脈洪而滑;因外感者,必頭身發熱,脈數而緊。”治宜祛邪和胃[8]

嘔吐見於西醫的多種疾病中,其中以胃腸道疾患最爲常見,如急性胃腸炎賁門痙攣幽門痙攣、幽門梗阻慢性胃炎、胃粘膜脫垂、食管癌十二指腸壅滯症等,其他如神經性嘔吐內耳眩暈嘔吐,以及顱腦病變所致的嘔吐,也均可參照辨證施治[8]

嘔吐現常分爲實嘔(包括寒邪犯胃證食積證、胃熱證、外邪犯胃證、痰飲停胃證、肝氣犯胃證、暑溼證等)、虛嘔(包括脾胃氣虛證、脾胃陽虛證脾胃虛寒證胃陰虛證等)進行辨治,詳見嘔吐條。

8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43-146.
  3. ^ [3]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56-59.
  4. ^ [4]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62-65.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1.
  6. ^ [6] 柴鐵劬主編.推拿療法速成圖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6.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32.

治療實嘔·食積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