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瀝

中醫病證名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ín lì

2 英文參考

dribbling urin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淋瀝爲病症名。1.淋證;2.精濁從竅端淋瀝不斷之證。

4 淋證·淋瀝

淋瀝爲病症名。即淋證[1]

淋證爲病症名。又稱淋瀝。指以小便頻急短澀、淋瀝痛澀,甚或小腹脹滿爲主證的一類病症。多因膀胱溼熱腎虛氣化失司,水道不利而成。臨牀上常依病因及症候的不同,將淋證分爲熱淋石淋血淋氣淋膏淋勞淋等類型。熱淋者,溼熱下注小便頻數熱痛尿色黃赤、小腹墜脹,或伴寒熱石淋者,又稱砂淋溼熱蘊結,釀而成石,故尿中帶有砂石,排尿堵塞,刺痛難忍或少腹絞痛,或呈血尿血淋者,熱傷血絡,尿中帶血,熱澀刺痛氣淋者,腎氣虛所致者,老人多見,排尿艱澀而餘瀝不盡;氣滯所致者,小便澀滯而少腹滿痛。膏淋者,脾腎兩虛,清濁不分,尿如米泔,或如膏脂,排尿澀痛不暢。勞淋者,過勞傷及脾腎,久淋不愈,遇勞則發,小便澀而淋瀝。現代醫學中的一些泌尿系感染、結石、結核、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病,多屬本病範疇,可參考本條施治。鍼灸治療:取膀胱俞中極陰陵泉行間太溪等穴爲主。熱淋合谷崑崙外關石淋委陽三焦俞然谷血淋血海三陰交氣淋氣滯者加肝俞太沖氣淋氣虛者加灸氣海水道膏淋加灸氣海俞百會勞淋百會氣海足三裏耳針:取膀胱、腎、下腳端下屏尖、枕等穴。每次選2~4穴,中強刺激[1]

諸病源候論·諸淋候》:“腎虛小便數膀胱熱則水下澀,數而且澀,則淋瀝不宣,故謂之爲淋。”《赤水玄珠》卷十五:“淋淋瀝瀝,點滴而出,或澀而疼,一日數十次或百次,俗名淋病者是也。”

5 精濁從竅端淋瀝不斷之證·淋瀝

淋瀝精濁從竅端淋瀝不斷之證。《雜病源流犀燭·五淋二濁源流》:”濁病之源,大抵由精敗而腐者居半”,“竅端時有穢物,如米泔,如粉糊,如瘡膿,如目眵淋瀝不斷,與便溺毫不相混,故曰是精病,非溺病也。”參見濁、精濁條。本證見於下尿路感染、結石、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疾患。

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