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樓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uā lóu sǎn

2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栝樓散

2.1 處方

栝樓1枚(幹者)柴胡15克(去苗)甘草15克(炙微赤,銼)款冬花15克 蘆根15克(銼)貝母15克(煨令微黃)

2.2 製法

上藥搗篩爲散。

2.3 功能主治

肺黃。眼目色白,頭面微腫,鼻衄不止,多涕增寒,偏身赤疹壯熱上氣腹脹胸滿

2.4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入生薑4克,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2.5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

3 瑞竹堂經驗方》卷五:栝樓散

3.1 別名

瓜蔞散(《證治準繩·瘍醫》)。

3.2 處方

栝樓1個(去皮)生薑15克 甘草15克金銀花9克 牛蒡子(微炒)9克

3.3 製法

上藥不犯鋼鐵器,捶碎。

3.4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治便癰惡瘡

3.5 用法用量

用酒適量,煎數沸,空腹時溫服。微利爲度。

3.6 摘錄

瑞竹堂經驗方》卷五

4 《聖惠》卷五十九:栝樓散

4.1 處方

栝樓1枚(出卻一半瓤),白礬1兩,白石英1兩。

4.2 製法

上2味入栝樓中,以溼紙裹燒,候赤爲度,待冷,搗細研爲散。

4.3 功能主治

休息痢

4.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4.5 摘錄

《聖惠》卷五十九

5 聖濟總錄》卷一○一:栝樓散

5.1 處方

栝樓實1枚,青鹽1兩(細研),杏仁(去皮尖)3-7粒。

5.2 製法

上取栝樓,開頂作蓋子,取出瓤並子,用青鹽、杏仁栝樓瓤並子納入栝樓內,卻將頂蓋蓋了,麻線系定,鹽泥固濟,炭火,煅煙盡,去泥取藥爲末。

5.3 功能主治

須黃白。

5.4 用法用量

早夜揩牙。

5.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

6 聖濟總錄》卷一六六:栝樓散

6.1 處方

栝樓實2兩,敗醬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乾薑(炮)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半兩,桔梗(炒)半兩,人蔘半兩,防風(去叉)半兩。

6.2 製法

上爲散。

6.3 功能主治

產後乳癰,膿潰未潰,熱痛不已。

6.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溫酒調下;水1盞,煎至8分,溫服亦得,不拘時候。

6.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六

7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丁時發方:栝樓散

7.1 處方

栝樓根半兩,麥門冬半兩,甘草(炙)半兩,柴胡半兩,葛根半兩,枇杷葉1分(拭去毛,炙黃)。

7.2 製法

上爲末。

7.3 功能主治

小兒傷寒煩躁,熱,大便不止。

7.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1盞,煎7分,溫服

7.5 摘錄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丁時發方

8 普濟方》卷一八七:栝樓散

8.1 處方

栝樓1枚,桂心1兩(去粗皮)。

8.2 製法

上爲散。

8.3 功能主治

心痹不得臥心痛徹背

8.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溫酒橘皮調下;湯亦可,空心、臥時各2服。

8.5 摘錄

普濟方》卷一八七

9 聖濟總錄》卷四十九:栝樓散

9.1 別名

香墨散

9.2 處方

栝樓根3兩,墨1兩,鉛丹半兩。

9.3 製法

上爲細散,和勻。

9.4 功能主治

膈消

9.5 用法用量

香墨散(原書卷五十八)。

9.6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九

10 聖濟總錄》卷二十三:栝樓散

10.1 處方

栝樓根2兩,鬱金1兩,甘草(生)1兩。

10.2 製法

上爲散。

10.3 功能主治

傷寒發熱煩躁,言語譫妄目赤口乾,心神恍惚

10.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生薑蜜水調下,不拘時候。

10.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11 方出《聖惠》卷四十九,名見《聖濟總錄》卷七十三:栝樓散

11.1 處方

栝樓瓤1兩,神曲末半兩(微炒)。

11.2 製法

上爲細散。

11.3 功能主治

酒癖。痰吐不止,兩脅脹痛氣喘上奔,不下食飲。

11.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蔥白酒調下。

11.5 摘錄

方出《聖惠》卷四十九,名見《聖濟總錄》卷七十三

12 普濟方》卷一六三:栝樓散

12.1 處方

栝樓2個,明礬1塊(如棗子大)。

12.2 製法

將明礬入栝樓內,燒煅存性,爲末。

12.3 功能主治

喘證

12.4 用法用量

蘿蔔爛煮,蘸藥末服之,汁過口。藥盡病除。

12.5 摘錄

普濟方》卷一六三

13 《外臺》卷十一引《近效方》:栝樓散

13.1 處方

栝樓8分,茯苓8分,玄蔘4分,枳實6分(炙),苦蔘3分,甘草3分(炙),橘皮3分。

13.2 製法

上爲末。

13.3 功能主治

風溼理石毒,止小便,去皮膚瘡,調中。主腎虛熱渴,小便多

13.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空腹以漿水下,1日2次。

13.5 注意

海藻、大酢、菘菜

13.6 摘錄

《外臺》卷十一引《近效方》

14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見《外臺》卷十一:栝樓散

14.1 處方

栝樓根8分,麥門冬8分,鉛丹8分,茯神(一作茯苓)6分,甘草6分。

14.2 製法

上藥治下篩。

14.3 功能主治

消渴

14.4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栝樓根散”。

14.5 注意

海藻菘菜

14.6 摘錄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見《外臺》卷十一

15 《聖惠》卷八十一:栝樓散

15.1 處方

栝樓根1兩,漏蘆1兩,枳殼2分(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3分,甘草3分(炙微赤,銼),桑根白皮3分(銼),黃芩3分,木通1兩(銼)。

15.2 製法

上爲粗散。

15.3 功能主治

產後乳無汁

15.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5.5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一

16 聖濟總錄》卷一四二:栝樓散

16.1 拼音名

gualousan

16.2 處方

栝樓實(大好者)1個,烏梅肉10個。

16.3 製法

上2味,先將栝樓切下蓋,少取瓤,以烏梅肉實其中,卻蓋定,用黃泥固濟,候泥幹,以火煅存性,取出,去泥細研爲散。

16.4 功能主治

腸痔下血

16.5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16.6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四二

17 《瑞竹堂方》卷五

17.1 方名

栝樓散

17.2 別名

瓜萎散

17.3 組成

栝樓1個(去皮),生差半兩,甘草半兩,金銀花3錢,牛蒡子3錢(微炒)。

17.4 主治

便癰惡瘡

17.5 用法用量

上藥不犯銅鐵器,捶碎,用酒1大升,煎數沸,空心溫服。微利爲度。

17.6 附註

瓜萎散(《準繩·瘍醫》卷四)。

18 普濟方》卷七十三引《衛生家寶方

18.1 方名

栝樓散

18.2 組成

小團栝樓(籬上長藤蔓,結實如彈子大,色紅,皮上無毛,9-10月間採,曬乾)、槐花(炒)、赤芍藥等分

18.3 主治

赤眼,痛不可忍。

18.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臨臥溫酒下。

18.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9 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19.1 方名

栝樓散

19.2 組成

栝樓1枚(開口),豬牙皁莢半兩,白礬半兩,鯉魚皮1分,鱉甲(去裙襴)1分,刺蝟針1分。

19.3 主治

痔瘻疼痛,行履不得。

19.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研胡桃酒調下。

19.5 製備方法

上除栝樓外同爲粗末,入在栝樓內,用鹽泥固濟,候幹,用炭5斤,煅令通赤,放冷取出,搗羅爲散。

20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20.1 方名

栝樓散

20.2 組成

栝樓(銼)。

20.3 主治

兒風赤遊腫

20.4 用法用量

以釅醋和塗之。

20.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1 普濟方》卷四○一

21.1 方名

栝樓散

21.2 組成

栝樓貝母荊芥等分

21.3 主治

欲出痘疹。

21.4 用法用量

紫草同煎,連3服。

21.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22 《衛生總微》卷十八

22.1 方名

栝樓散

22.2 組成

栝樓1枚,鹽豉1合(入栝樓中,和瓤並燒灰,研末),竈下黃土1分,膩粉1分。

22.3 主治

小兒頭瘡。

22.4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油調塗之,溼者幹摻。

22.5 製備方法

上爲末,入麝香一字拌勻。

23 《聖惠》卷七十三

23.1 方名

栝樓散

23.2 組成

栝樓1兩(並皮細銼),白礬1兩(研碎),消石1兩,硫黃1兩(研碎),(以上栝樓白礬2味,於銚子內炒令黑色,然後消石硫黃,又同炒,令相入爲度),禹餘糧5兩(燒,醋淬7遍),狗脊半分(去毛,末),麝香1錢(細研)。

23.3 主治

婦人赤白帶下,久不愈,羸困。

23.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下。

2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24 《聖惠》卷五十五

24.1 方名

栝樓散

24.2 組成

栝樓1枚(幹者),柴胡半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款冬花半兩,蘆根半兩(銼),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24.3 主治

肺黃

24.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4.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5 《聖惠》卷十一

25.1 方名

栝樓散

25.2 組成

栝樓1兩半,柴胡(去苗)1兩半,知母1兩半,黃芩1兩半,甘草(炙微赤,銼)1兩半。

25.3 主治

陽毒傷寒5-6日以上,但胸中煩熱乾嘔

25.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5.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5.6 附註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瓜蔞散”。

26 醫心方》卷七引《令李方》

26.1 方名

栝樓散

26.2 組成

栝樓根4兩,葶藶子4分。

26.3 主治

(匿蟲)蟲及蟯蟲侵蝕下部。

26.4 用法用量

艾汁浸,綿裹,納下部,日三易。

26.5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

27 《千金翼》卷十九

27.1 方名

栝樓散

27.2 組成

栝樓1兩半,枸杞根1兩半,赤石脂1兩半,茯苓1兩半,天門冬2兩半(去心),牛膝3兩,乾地黃3兩,桂心1兩,菊花1兩,麥門冬去心)1兩,菖蒲1兩,雲母粉1兩,澤瀉1兩,卷柏1兩,山茱萸1兩,遠志去心)1兩,五加皮1兩,杜仲(炙)1兩,瞿麥1兩,續斷1兩,石斛1兩,黃連1兩,柏仁1兩,石韋去毛)1兩,忍冬1兩,菟絲5分,車前子5分,蛇牀子5分,巴戟天5分,鍾乳(研)5分,薯蕷5分,甘草(炙)5分。

27.3 主治

消渴

27.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4次。亦可爲丸,每服10丸,日3次。

27.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28 醫心方》卷十二引《範汪方》

28.1 方名

栝樓散

28.2 組成

石韋2分,通草1分,栝樓2分,葵子4分。

28.3 主治

淋病

28.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先食以麥粥送下,日3次。

28.5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

29 集驗背疽方

29.1 方名

栝樓散

29.2 別名

瓜蔞散

29.3 組成

栝樓1個(去皮,焙,研爲末,急用則爛研,子多者有力),當歸(淨洗,去蘆,焙,細銼)半兩,甘草半兩(細銼,生用),通明沒藥1分(別研),乳香1錢(別研)。

29.4 主治

人乳疽,奶勞。吹乳結核

29.5 用法用量

上用無灰酒3升,同於銀石器中慢火熬,取1升清汁,分3服,食後良久服。如有奶勞,便服此藥,可絕病根。如毒已成,能化膿成黃水;毒未成,即於大小便中通泄。疾甚再合服,以退爲妙。

29.6 附註

瓜蔞散(《丹溪心法附餘》卷十六)。本方方名,《婦人良方》引作“神效瓜蔞散”。

30 《聖惠》卷八十三

30.1 方名

栝樓散

30.2 組成

栝樓3分,蘆根(銼)3分,柴胡(去苗)3分,黃芩3分,川大黃(銼,微炒)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川芒消半兩,石膏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

30.3 主治

小兒胃中熱,煩悶,不欲乳食,身體黃,多渴。

30.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

30.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