顙大

經穴別名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學 人體部位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ǎng dà

2 概述

顙大:1.經穴別名;2.額之大角。

3 經穴別名·顙大

顙大經穴別名。即頭維[1]。《靈樞識》:“樓氏雲:顙大,謂額角髮際頭維二穴也。”

穴位頭維
漢語拼音Touwei
羅馬拼音Touwei
美國英譯名Head Support
各國代號中國ST8
日本8
法國莫蘭特氏E1
富耶氏E1
德國M1
英國S1
美國St8

頭維經穴名(Tóuwéi ST8)[2]。出《鍼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2][3]頭維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陽維脈交會穴。頭即頭部,維指隅角,穴在頭之額角部位,故名頭維[3]。主治偏正頭痛目眩迎風流淚眼瞼𥆧動,視物不明,目痛喘逆煩滿神經血管頭痛面神經麻痹眼輪匝肌痙攣,精神分裂症眩暈,眼㖞斜,口痛,指壓頭維可以治療臉部痙攣、疼痛等面部疾病。

3.1 別名

顙大(《黃帝內經靈樞·根結馬蒔注)。

3.2 出處

鍼灸甲乙經》:頭維,在額角髮際本神兩旁各一寸五分。

3.3 特異性

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交會穴

3.4 穴名

頭即頭部,維指隅角,穴在頭之額角部位,故名頭維[3]

頭維。頭,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內物質所調節的人體部位爲頭。維,維持、維繫之意。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有維持頭部正常秩序的作用。頭部爲諸陽之會,它要靠各條經脈不斷地輸送陽氣營養物質才能維持它的正常運行。胃經屬多氣多血之經,在輸送頭部的陽氣當中佔有一定比例,對頭部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起着重要作用,而胃經氣血傳之於頭又是靠本穴傳輸,故名。

顙大穴。顙,額頭。大,多也,指穴內的氣血盛大之意。胃經陽明,多氣多血之經,與其它經脈相比,胃經輸送頭部的氣血物質要多,而本穴又爲胃經氣血上供頭部的出口,其轉運的氣血物質也多,故名爲顙大

足少陽陽明陽維之會。本穴爲胃經向頭部輸送氣血之處,因其輸送氣血的量大且強,運行爲風行之狀,性同膽經氣血,故爲足少陽陽明之會。又因本穴輸送頭部的爲純陽之氣,性同陽維脈氣血,故爲足陽明陽維之會。

胃經五穀精微頭維穴分送頭之各部。

3.5 所屬部位

側頭[4]

3.6 頭維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頭維在頭側部,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5][6]

頭維位於頭部額角髮際0.5寸,距頭正中線4.5寸處(《銅人腧穴鍼灸圖經》)[6]。另說“在額角髮際本神兩旁各一寸五分”(《鍼灸甲乙經》)[6]。“在額角髮際本神旁一寸”(《太平聖惠方》)[6]

頭維位於頭部,額角髮際直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仰靠或仰臥取之[6]

頭維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頭維穴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頭維穴的位置

頭維穴的位置

頭維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頭維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頭維穴的位置(肌肉

3.7 取法

頭維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仰靠、仰臥姿勢,此穴在頭側部髮際裏,位於髮際點向上一指寬,嘴動時肌肉也會動之處(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人體頭維穴位於頭側部,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7]

正坐或仰臥位,在額角髮際直上0.5寸處取穴[8]

3.8 穴位解剖

3.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顳肌上緣的帽狀腱膜→腱膜下疏鬆結締組織顱骨外膜[8]

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8]

3.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眶上神經(眼神經分支)和耳顳神經分佈[8]

布有耳顳神經之分支及面神經顳支,並有顳淺動、靜脈額支通過[8]

在顳肌上緣帽狀腱膜中;有顳淺動、靜脈的額支;布有耳額神經的分支及面神經額穎支。

3.9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爲天部陽氣

3.10 運行規律

陽氣以風行之狀由本穴分散於頭之各部。

3.11 頭維的功效與作用

向頭之各部輸送胃經陽氣精微物質。

頭維疏風泄火、明目止痛的作用[8]

足陽明經別目系足少陽經起於目外眥,本穴鄰近眼部,又爲足陽明少陽交會穴,故可用於眼病的治療[8]

足陽明之脈循髮際、至額顱足少陽經上抵頭角、下耳後,陽維脈額角、維絡諸陽經而通於督脈,本穴位額角,爲上述三經之交會穴,故可治頭痛眩暈[8]

黃帝內經素問·徵四失論》:“三陽爲經,二陽爲維,二陽合明,謂之陽明。”該穴是足陽明脈氣所發,並可維護頭部及四肢陽氣也,有清頭明目之功。主治頭痛,眼痛,目眩,視物不明,迎風流淚等症。[9]

3.12 主治

頭維穴主治偏正頭痛目眩迎風流淚眼瞼𥆧動,視物不明,目痛喘逆煩滿神經血管頭痛面神經麻痹眼輪匝肌痙攣,精神分裂症眩暈,眼㖞斜,口痛,指壓頭維可以治療臉部痙攣、疼痛等面部疾病。

頭維穴主治頭痛目眩迎風流淚眼瞼𥆧動、視物不明、目痛[9]

頭維用於治療頭顳、面目等疾患:如偏正頭痛目眩目痛迎風流淚、視物不明、眼瞼𥆧動、喘逆煩滿[9]

近代又多用頭維治療神經血管頭痛面神經麻痹眼輪匝肌痙攣、精神分裂症[9]

頭維主治頭痛眩暈目痛迎風流淚[9]

頭維穴主治頭痛眩暈目痛迎風流淚眼瞼𥆧動,眼㖞斜[9]

頭痛目眩,口痛,流淚眼瞼𥆧動。

指壓頭維可以治療臉部痙攣、疼痛等面部疾病。

3.13 配伍

頭維風池率谷合谷,治偏頭痛、眼痛[9]

頭維風池率谷合谷列缺,有祛風活血,通絡鎮痛的作用,主治偏頭痛,眼痛。

頭維天柱攢竹,治頭昏目眩[9]

頭維陽白絲竹空合谷,治面癱[9]

頭維合谷穴治頭痛

頭維太沖穴治目眩

頭維合谷後溪太沖湧泉,有鎮靜安神作用,主治精神分裂症

3.14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3.15 刺灸法

3.15.1 刺法

向後平刺0.5~1.0寸[9]

一般沿皮刺0.5~1.0寸[9][9]

向下或向後平刺0.5~0.8寸,局部有脹痛感,可向周圍擴散[9]

3.15.2 灸法

不宜灸[9]

溫灸3~5分鐘[9]

鍼灸甲乙經》禁不可灸。

3.16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素問》:王冰注:足少陽陽明之會。

鍼灸甲乙經》:寒熱頭痛如破,目痛如脫,喘逆煩滿嘔吐,流汗難言,頭維主之。

醫宗金鑑》:頭維攢竹二穴,主治頭風疼痛如破,目痛如脫,淚出不明。

備急千金要方》:頭維大陵頭痛如破目痛如脫。

玉龍歌》:眉間疼痛苦難當,攢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針頭維即安康。

3.17 研究進展

治療脫髮:據報道,取頭維百會風池通天阿是穴腧穴注射三磷腺苷,每日1次,10次爲一療程,可治療脫髮[9]

治療眩暈:據報道,針刺頭維,配印堂太陽點刺放血,治療眩暈有良好療效,隨眩暈消失患者的收縮壓也有所下降[9]

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症:皰疹愈後,遺留左側前額及頭頂前部針刺樣疼痛,可取頭維神庭主穴頭臨泣百會合谷配穴,針刺後留針30 min,間歇性行鍼2次,每日1次,10次爲一療程[9]

消化系統的影響:針刺頭維能改善胃腸消化功能,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針刺頭維胃電抑制效應爲36.7%[9]

白細胞的影響:針刺頭維可使白細胞明顯上升,中性粒細胞比例也相應上升,對脾功能亢進白細胞減少的患者有同樣效果[9]

交感神經的影響:針刺頭維可使大多數人皮膚電位顯著增加,通常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但對於交感神經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者則可以抑制[9]

治療脫髮:頭維百會風池通天阿是穴穴位注射三磷酸腺苷,每日1次,10次爲1療程,治療36例,效果良好。

治療眩暈頭維印堂太陽點刺放血,每日或隔日1次,治療100例,效果良好,隨着眩暈症狀的消失,收縮壓也有所下降。

4 額之大角·顙大

顙大爲額之大角。從額之大角入髮際五分爲頭維穴。《黃帝內經靈樞·根結》:“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顙大鉗耳也。”

5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60.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10.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8.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8.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0.
  7. ^ [7] ."國家鍼灸穴位取穴標準".
  8. ^ [8]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69-170.
  9. ^ [9]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