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紅丸

清肺 呼吸系統中成藥 中醫學 方劑學 中成藥 呼吸系統藥物 止咳 方劑 中藥學 藥物 化痰 鎮咳、祛痰及平喘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ú hóng wán

2 英文參考

Juhong Wan[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juhong pill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juhong wa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國家基本藥物

橘紅丸有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

序號基本藥物目錄序號藥品名稱劑型規格單位零售指導價格類別備註
31424橘紅丸蜜丸6g0.51元中成藥部分*
31524橘紅丸蜜丸60g4.3元中成藥部分
31624橘紅丸蜜丸72g5.1元中成藥部分
31724橘紅丸水蜜丸7.2g0.81元中成藥部分*△
31824橘紅丸水蜜丸18g1.9元中成藥部分
31924橘紅丸水蜜丸30g3.0元中成藥部分
32024橘紅丸水蜜丸36g3.6元中成藥部分
32124橘紅丸水蜜丸50g4.9元中成藥部分
32224橘紅丸水蜜丸60g5.8元中成藥部分
32324橘紅丸水蜜丸72g6.8元中成藥部分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劑型規格爲代表品。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3、備註欄中標示用法用量的劑型規格,該劑型中其他規格的價格是基於相同用法用量,按《藥品差比價規則》計算的。

4、表中劑型欄中標註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橘紅丸爲方名,同名方劑約有3首。

中成藥橘紅丸的主要成分爲化橘紅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蔞皮浙貝母地黃麥冬石膏[1]。具有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於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乾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橘紅丸的藥典標準。

5 聖濟總錄》卷一七五之橘紅丸

5.1 組成

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胡椒100粒,黑牽牛100粒,巴豆30粒(去皮,同前3味炒令焦,去巴豆不用),木香1分。

5.2 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七五之橘紅丸主治小兒胃虛腹脹硬。

5.3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萊菔子湯送下。乳食後臨臥服。

5.4 製備方法

上藥除巴豆外爲細末,用蔥白汁爲丸,如綠豆大。

6 中藥製劑手冊》方之橘紅丸

6.1 組成

橘紅72g,生石膏茯苓陳皮麥門冬乾地黃、炒杏仁川貝母、栝萎(蜜炙)各48g,紫菀法半夏炒蘇子桔梗各36g,款冬花炙甘草各24g[2]

6.2 用法用量

爲末,煉蜜爲丸,每丸重6g,每服二丸,溫開水送下,日二次[2]

6.3 功效與主治

功能清肺祛溼,止嗽化痰[2]。治肺胃溼熱而致的咳嗽痰盛,呼吸氣促,口舌咽乾胸中痞滿,飲食無味[2]

7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橘紅丸

7.1 組成

化橘紅24兩,貝母16兩,茯苓16兩,麥冬16兩,杏仁(去皮,炒)16兩,生石膏16兩,瓜蔞皮16兩,橘皮16兩,生地16兩,桔梗12兩,紫菀12兩,法半夏12兩,蘇子(炒)12兩,甘草8兩,冬花8兩。

7.2 功效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橘紅丸具有清肺祛溼,止嗽化痰之功效。

7.3 主治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橘紅丸主治肺胃溼熱咳嗽痰盛,胸中結滿,飲食無味。

7.4 用法用量

每服2丸,溫開水送下,日2次。

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重2錢,蠟皮封固

8 橘紅丸的藥典標準

8.1 品名

橘紅丸

Juhong Wan

8.2 處方

化橘紅75g、陳皮50g、半夏(制)37.5g、茯苓50g、甘草25g、桔梗37.5g、苦杏仁50g、炒紫蘇子37.5g、紫菀37.5g、款冬花25g、瓜蔞皮50g、浙貝母50g、地黃50g、麥冬50g、石膏50g

8.3 製法

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20~30g加適量的水泛丸,乾燥,製成水蜜丸;或加煉蜜90—110g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8.4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香,味甜、微苦。

8.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試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茯苓)。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甘草)。石細胞橙黃色,貝殼形,壁較厚,較寬一邊紋孔明顯(苦杏仁)。種皮細胞類圓形、長圓形或形狀不規則,壁網狀增厚似花紋樣(炒紫蘇子)。花粉粒球形,直徑約至32μm,外壁有刺,較尖(款冬花)。下皮細胞長方形,垂周壁波狀彎曲,有的含紫色色素(紫菀)。

(2)取本品水蜜丸3.6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6g,剪碎,加硅藻土3g,研勻。加乙酸乙酯40ml,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陳皮照藥材1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作爲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藥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9: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主斑點。

(3)取本品水蜜丸3.6g,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6g,加水30ml,研勻。加鹽酸1ml,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2次,每次30ml,合併三氯甲烷液,蒸乾,殘渣三氯甲烷2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麥冬照藥材1g,加水3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藥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墨綠色斑點。

8.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8.7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8.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醋酸-水(30:4:6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83nm。理論板數按柚皮苷峯計算應不低於2000。

8.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柚皮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70μg的溶液,即得。

8.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水蜜丸適量,研碎,取約1.5g,精密稱定;或取小蜜丸或取重量差異項下的大蜜丸,剪碎,取約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流動相50ml,密塞,稱定重量,放置使溶散,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20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流動相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不易濾時可先離心,取上清液),取續濾液,即得。

8.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與供試品溶液10~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化橘紅柚皮苷(C27H32O14)計,水蜜丸每1g不得少於1.0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於0.6mg;大蜜丸每丸(1)不得少於1.9mg,(2)不得少於3.8mg。

8.8 功能與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用於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乾

8.9 用法與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每丸重6g)或4丸(每丸重3g),一日2次。

8.10 規格

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  (1) 3g  (2)6g

8.11 貯藏

密封

8.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9 橘紅丸藥品介紹

9.1 藥品名稱

橘紅丸

9.2 藥品漢語拼音

Juhong Wan

9.3 劑型

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3g,6g 。

9.4 性狀

橘紅丸爲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香,味甜、微苦。

9.5 橘紅丸的主要成份

化橘紅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紫菀款冬花瓜蔞皮浙貝母地黃麥冬石膏

9.6 橘紅丸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用於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乾

9.7 橘紅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每丸重6g)或4丸(每丸重3g),一日2次。

9.8 注意事項

1.忌菸、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中藥

3.氣虛咳喘陰虛燥咳者不適用。風寒患者慎用。

4.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患者出現咳嗽時應去醫院就診。

5.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服藥期間,若患者發熱體溫超過38.5℃,或出現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去醫院就診。

8.服藥3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9.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10.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1.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2.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9.9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9.10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10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4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