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

泌尿系統與腎臟疾病 感染性疾病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í xìng páng guāng yán

2 英文參考

acute cystitis

3 概述

膀胱炎(cystitis)與尿道炎統稱爲下尿路感染,可分爲細菌性和非細菌感染急性膀胱炎(acute cystitis)是非特異性細菌感染引起的膀胱急性炎症性疾病,爲泌尿系常見病。

膀胱炎是最爲常見的尿路感染,多見於女性,特別是生育期與老年女性發病率高[1]膀胱炎可以分爲急性膀胱炎和複發性膀胱炎,複發性膀胱炎每次發作的臨牀表現和治療與急性膀胱炎相同[1]。引起急性膀胱炎微生物細菌爲主,常見細菌大腸埃希菌、葡萄球菌膀胱炎多因細菌尿道上行感染而致[1]。複發性膀胱炎與尿路畸形、結石、膀胱反流、糖尿病雌激素水平低下等有關[1]

急性膀胱炎的特點爲發病急,伴嚴重膀胱刺激徵而全身反應輕微。正常膀胱具有尿液抗菌、黏膜抗菌尿液機械沖洗以及膀胱括約肌尿道括約肌阻菌等防禦措施,進入膀胱細菌能否繁殖,取決於膀胱黏膜的防禦能力、病菌數量和毒性以及下尿路排出的通暢性。致病菌以革蘭陰性桿菌多見,常爲大腸埃希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產氣莢膜梭菌變形桿菌屬等。革蘭陽性球菌(金葡菌、鏈球菌屬爲主)少見,可爲混合感染感染途徑以上行感染爲主。少有下行感染,血行、淋巴感染或鄰近組織感染直接蔓延極少見。

急性膀胱炎患者應臥牀休息,多飲水,避免刺激性食物,熱水坐浴恥骨上熱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症狀。口服碳酸氫鈉枸櫞酸鉀鹼性藥物鹼化尿液,減少對尿路的刺激黃酮哌酯鹽(泌尿靈)、顛茄阿托品,可解除膀胱痙攣。根據致病菌屬,選用合適的抗菌藥物。經及時而適當治療後,都能迅速治癒

4 疾病名稱

急性膀胱炎

5 英文名稱

acute cystitis

7 ICD號

N30.0

8 流行病學

膀胱炎的高發人羣包括4種,學齡期少女,育齡期婦女,男性前列腺增生者和老年人急性膀胱炎多爲繼發性感染或爲泌尿系感染的一部分。女性多見,各年齡均可發病;男性發病少,絕大多數爲繼發感染

9 急性膀胱炎病因

膀胱炎有多種因素引起:①膀胱內在因素,如膀胱內有結石、異物、腫瘤和留置導尿管等,破壞了膀胱黏膜防禦能力,有利於細菌的侵犯。②膀胱頸部以下的尿路梗阻,引起排尿障礙,失去了尿液沖洗作用,殘餘尿則成爲細菌生長的良好培養基。③神經系統損害,如神經系統疾病或盆腔廣泛手術(子宮直腸切除術)後,損傷支配膀胱神經,造成排尿困難而引起感染

10 病機

膀胱感染的途徑以上行性最常見,發病率女性高於男性,因女性尿道短,尿道外口解剖異常,常被鄰近陰道肛門的內容物所污染,即糞便-會陰-尿路感染途徑。性交時摩擦損傷尿道尿道遠段1/3處的細菌被擠入膀胱:也可能因性激素變化,引起陰道尿道黏膜防禦機制障礙而導致膀胱炎。另外陰道內使用殺精子劑會改變陰道內環境,致使病菌易於生長繁殖,成爲尿路感染病原菌。男性前列腺精囊炎,女性尿道旁腺炎亦可引起膀胱炎尿道內應用器械檢查或治療時,細菌可隨之進入膀胱。最近青少年男性膀胱炎發病率有增高趨勢,主要危險因素是包皮過長,性伴侶患有陰道炎症,以及男性同性戀者。下行性感染是指膀胱炎繼發於腎臟感染膀胱感染亦可由鄰近器官感染淋巴傳播或直接蔓延所引起,但較少見。

淺表膀胱炎症多見,病變僅累及黏膜、黏膜下層,可見黏膜充血水腫、多發點狀或片狀出血淤血,偶見表淺潰瘍或膿苔覆蓋,肌層很少受侵犯,病變以尿道內口及膀胱三角最明顯。鏡下所見除黏膜水腫外,還有黏膜脫落,毛細血管明顯擴張,多數白細胞浸潤可延伸至肌層。炎症自愈傾向,癒合後不留瘢痕。如治療不徹底或有異物、殘餘尿、上尿路感染等情況,炎症可轉爲慢性。

11 急性膀胱炎的臨牀表現

11.1 尿路刺激

起病突然,有明顯尿頻、尿急、尿痛,膀胱尿道痙攣,嚴重時類似尿失禁,常不能離開便器,難以忍受。排尿期尿道燒灼感,排尿終末期疼痛加劇,會陰部、恥骨上區疼痛膀胱區輕壓痛。病情嚴重者可併發急性前列腺炎,但一般全身症狀不明顯。

11.2 尿液混濁、血尿

尿液混濁,尿液中有膿細胞,常見終末血尿,有時爲全程血尿

11.3 單純性膀胱炎

炎症侷限於黏膜層,常無發熱白細胞不增高,亦不伴有全身症狀。當併發急性腎盂腎炎前列腺炎附睾炎時才能高熱

12 急性膀胱炎的併發症

少數女孩患急性膀胱炎伴有膀胱輸尿管反流感染可上升而引起急性腎盂腎炎,成人中少見。少數糖尿病患者因留置尿管而引起膀胱炎的,有時可併發氣性膀胱炎膀胱氣體多爲產氣桿菌所引起。

13 急性膀胱炎的診斷

急性膀胱炎的診斷,除根據病史及體徵外,需做中段尿液檢查尿液中有膿細胞紅細胞。爲及時治療,先將尿塗片行革蘭染色檢查,初步明確細菌的性質,同時行細菌培養菌落計數和抗生素敏感試驗,爲以後治療提供更準確的依據。男病人還應注意有無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在女性應注意有無陰道炎、尿道炎膀胱脫垂或憩室,檢查有無處女膜尿道畸形尿道旁腺感染積膿等。

13.1 臨牀表現

急性起病的尿路刺激症狀,即尿頻、尿急、尿痛,嚴重者甚至出現尿失禁[1]

尿液渾濁、血尿,甚至尿血現象也比較普遍[1]

急性膀胱炎多伴有下腹部疼痛與壓痛,發熱少見[1]

新婚期女性發生急性膀胱炎稱爲蜜月綜合徵[1]

部分急性膀胱炎可不治自愈[1]

13.2 小便檢查

尿液混濁或肉眼血尿顯微鏡檢查可發現大量紅白細胞[1]

尿液檢查:①尿常規白細胞計數(或血小板計數)≥10個/HP,可有紅細胞,但無管型:②尿沉渣塗片革蘭染色,WBC≥15~20個/HP;③中段尿培養,菌落≥108/L。

如有尿道膿性分泌物,應行塗片檢查以排除淋病奈瑟菌感奈瑟菌感染,必要時可在感染急性期後或感染控制後行膀胱檢查,或在發病後行B超X線檢查排除尿路結石等病因或誘發和併發因素。

14 鑑別診斷

14.1 急性腎盂腎炎

急性腎盂腎炎也主要表現爲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尿液檢查可有膿細胞紅細胞。但常伴有發熱全身感染症狀,有腰痛腎區叩壓痛。

14.2 滴蟲性膀胱炎

滴蟲性膀胱炎也主要表現爲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但病人常有不潔性交史。尿道多有分泌物,且分泌物檢查可找到滴蟲。

14.3 急性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也主要表現爲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並有恥骨疼痛。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難,且直腸指檢可發現前列腺腫大伴壓痛。

14.4 間質性膀胱炎

間質性膀胱炎也主要表現爲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並有恥骨疼痛恥骨膀胱區疼痛與壓痛尤其明顯,膀胱充盈時加劇。尿常規檢查多數正常,極少膿細胞

14.5 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臨牀表現爲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和血尿B超檢查可顯示爲膀胱內佔位性病變或膀胱壁增厚等非特異性徵象,膀胱檢查和黏膜活組織檢查可有助於鑑別。

14.6 輸尿管下段結石

輸尿管結石降至膀胱壁間段時也可產生膀胱刺激症狀。如同時合併感染,則不易與膀胱炎鑑別。通過KUB平片及IVU可以顯示結石的部位並判斷有無合併梗阻。

15 急性膀胱炎的治療

症狀明顯者需要適當休息,多飲水[1]

臥牀休息,多飲水,避免刺激性食物,熱水坐浴恥骨上熱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症狀。口服碳酸氫鈉枸櫞酸鉀鹼性藥物鹼化尿液,減少對尿路的刺激黃酮哌酯鹽(泌尿靈)、顛茄阿托品,可解除膀胱痙攣。

15.1 抗菌治療

根據致病菌屬,選用合適的抗菌藥物。在藥敏結果之前,可選用複方磺胺甲噁甲噁甲噁唑、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藥物。經治療後,病情一般可迅速好轉,尿中膿細胞消失,細胞培養轉陰。應儘量採用短程的3天療法,避免不必要的長期用藥,以免產生耐藥性或增加副作用,但要加強預防復發的措施。

一般口服3天下列藥物之一即可:複方磺胺甲噁唑(2片,每日2次)、諾氟沙星(0.2g,每日2次)、呋喃妥因(0.1g,每日3次)[1]

對複發性膀胱炎需要消除導致復發的原因,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5:1)625mg,口服,每日3次;復發頻率過高患者,可採用每晚睡前口服一次上述藥物預防復發[1]

口服或注射磷黴素也可應用[1]

對上述治療無效者,需要進行小便培養,根據細菌種類與藥物敏感性選擇藥物[1]

症狀不消失,尿膿細胞繼續存在,培養仍爲陽性,應考慮細菌耐藥和有感染誘因,要及時調整更合適的抗菌藥物,延長應用時間以期達到徹底治癒

絕經期後婦女經常會發生尿路感染,並易重新感染。雌激素的缺乏引起陰道乳酸桿菌減少和致病菌的繁殖增加是感染的重要因素。雌激素替代療法以維持正常的陰道內環境,增加乳酸桿菌並清除致病菌,可減少尿路感染發生

複發性膀胱炎患者需要積極尋找復發原因,積極治療相關基礎疾病[1]

16 預後

急性膀胱炎經及時而適當治療後,都能迅速治癒。對慢性膀胱炎,如能清除原發病竈,解除梗阻,並對症治療,大多數病例能獲得痊癒,但需要較長時間。

17 急性膀胱炎的預防

預防急性膀胱炎注意個人衛生,使致病細菌不能潛伏在外陰部。由於性生活後引起女性膀胱炎,建議性交後和次日晨用力排尿;若同時服磺胺藥物1g或呋喃妥因呋喃坦啶)100mg,也有預防作用

20 參考資料

  1. ^ [1] 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主編.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7.

治療急性膀胱炎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