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hoarseness disease with pattern of blood stasis and phlegm coagul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喉瘖·血瘀痰凝證(hoarseness disease with pattern of blood stasis and phlegm coagulation)是指血瘀痰凝,以聲嘶日久,講話費力,喉內異物感或有痰黏着感,常需清嗓,喉黏膜及室帶、聲帶、杓間暗紅肥厚,或聲帶邊緣有小結及息肉狀組織突起,其上多附有黏液,伴胸悶不舒,舌質暗紅或有瘀點,苔薄白或薄黃,脈細澀等爲常見症的喉瘖證候[1]。
6 喉瘖·血瘀痰凝證的治療
6.1 方藥治療
6.1.1 治法
6.1.2 方藥
可用會厭逐瘀湯加減治療:會厭逐瘀湯以桃仁、紅花、當歸、赤芍、生地活血去瘀,配合柴胡、枳殼行氣理氣,佐以桔梗、甘草、玄蔘宣肺化痰、清利咽喉而開音。
根據患者之肺腎陰虛或肺脾氣虛情況,分別配用百合固金湯或補中益氣湯等。
6.1.3 中成藥
複方丹蔘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
6.1.4 單方驗方
丹青三甲散(幹祖望《名醫名方錄》)處方:三棱10克,莪術10克,穿山甲10克,地鱉蟲10克,蟬蛻6克,鱉甲10克(先煎),昆布12克,海藻10克,桃仁10克,紅花6克,落得打10克。水煎服。偏於氣滯者,加九香蟲、積殼。偏於瘀者,加五靈脂、王不留行。偏於頑痰者,加白芥子、萊菔子、川貝粉(吞服)。充血較甚者,加蒲公英、金銀花、蚤休。
6.2 外治法
6.3 手術療法
6.4 飲食療法
胖大海冰糖茶:胖大海4~6枚,洗淨放入碗內,加冰糖適量調味,衝入沸水,加蓋焗半小時左右,慢慢飲用,隔4小時再泡1次,每口2次。
明礬拌橄欖:取橄欖12枚,明礬1.5克,先用冷開水將橄欖洗淨,用刀將每枚橄欖切4~5條縱紋.再將明礬末摻入縱紋內,每 1~2小時喫2枚,細嚼慢吞,有痰吐痰,無痰將汁嚥下。
8 關於慢喉瘖
慢喉瘖(chronic hoarseness disease)爲病證名。又稱久瘖(見《類證治裁》卷二)。屬喉瘖的一種。是指以聲嘶失音,日久不愈爲主要表現的喉病。即(肺)金破不鳴[3]。多見於成人,男性較女性爲多,尤多見於教師、售貨員、演員等職業者。久瘖多屬虛證,宜滋養肺腎、益氣養血。
《類證治裁》卷二:“失音大都不越於肺,須分暴瘖、久瘖。暴瘖多是寒包熱邪,宜辛涼和解,肺虛傷風,喘咳聲嘶,火邪傷肺,咽痛聲啞;久病失音,氣虛夾痰,宜滋肺腎之化源,咽乾聲槁,潤肺爲主。”
慢喉瘖與西醫的慢性喉炎相類似。可見於西醫的聲帶麻痹、喉癌、慢性喉炎、喉部梅毒、喉部結核等。
詳見慢喉瘖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