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毒體感染

感染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uǎn dú tǐ gǎn rǎn

2 疾病分類

感染

3 疾病概述

朊毒體是一種不同於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病原微生物的缺乏核酸蛋白質感染因子,它不需核酸複製而能自行增殖。朊毒體的本質是蛋白質,對蛋白質變性劑如苯酚尿酸等的處理無耐受性,但卻有不同於一般蛋白質的特徵,即耐高溫性和抗蛋白酶性。能使核酸失活的物理和化學方法均對其無影響。傳染源感染的動物和人。消化感染、醫源性感染。人羣普遍易感。

臨牀表現:相似的共同表現爲共濟失調,肌陣攣,癡呆陽性錐體系錐體外系徵等。

臨牀特點:1、潛伏期長,可達數年至數十年;2、主要表現爲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3、病情進展迅速,可很快導致死亡。

實驗室檢查:1.腦脊液 2.影像學 3.腦電圖 4.組織病理學 5.免疫組化技術 6.分子生物學技術

預後:極差,均爲致死性。

治療: 無特效治療。對症,支持。

預防: 1.管理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4 疾病描述

朊毒體不同於人類至今發現的以核酸複製遺傳基礎的任何病原微生物,是一種缺乏核酸、不需核酸複製而能自行增殖的蛋白質感染性粒子。朊毒體感染所致的朊毒體病,目前已知的包括有人類的克-雅病庫魯病、傑茨曼-斯脫胎司勒--史茵克綜合徵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等一類被稱之爲“傳染性海綿獎腦病”的神經系統退行性變性疾病,這類疾病可呈傳染性、散發性或遺傳發生。人類的朊毒體病具有以下基本特徵:主要病理學改變爲中樞神經系統星形膠質細胞增生的神經纖維的空泡樣改變,且此種上病變極少伴有炎細胞浸潤潛伏期長,可達數年至數十年;病性持續進展並最終致死以及病變的發生都與朊毒體蛋白的異常代謝及由此所引起的PrP在中樞神經系統積聚有關。

5 症狀體徵

臨牀表現:目前已知的人類朊毒體病患者多在經歷較長的潛伏期後,表現漸進性的神經精神症狀,並最終死亡。個病的臨牀特點分述如下:

1、克—雅病 本病是最常見的人類朊毒體病,多呈散發,平均發病年齡在65歲左右,性別構成明顯差異。醫源性克—雅病的潛伏期3—22年不等。多數患者癡呆行爲異常起病,且進展迅速。患者的另一突出表現是肌陣攣,常由驚嚇引發,並漸進加重。病情繼續發展,多會出現錐體外系小腦損害表現,包括行動遲緩、肢體僵直、眼球及肢體震顫和共濟失調。典型表現往往是先出現癡呆後有共濟失調。約半數患者尚可出現皮質脊髓通路的功能異常,包括神經反射亢進、身體強直等。部分患者可以視覺異常,如視野缺損、皮質盲和視覺喪失等爲主要表現。患者大多在起病7—9個月後死亡。新變異型克—雅病已於近年被發現報道。本病可能是瘋牛病傳播於人的表現,其特點是:發病年齡輕,多在30歲以下;病程較長,平均約1個月左右;臨牀表現以感覺異常(如疼痛感覺遲鈍或麻木)和精神症狀(如抑鬱、焦慮精神分裂)爲主;與散發性克—雅病不同,肌電圖腦電圖大多正常;神經病理表現爲圍繞以海綿狀病變的、中心嗜酸性而周邊蒼白的廣泛澱粉斑塊形成。

2、庫魯病 本病是最早被研究的人類朊毒體病,曾經僅見於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部高地有食用已故親人臟器習俗的土著部落,自從這一習俗被廢止後已無新發病例。庫魯病潛伏期長,自4—30年不等,起病隱匿,前驅期患者僅感頭痛關節疼痛,繼之出現共濟失調、震顫、不自主運動,後者包括舞蹈症、肌陣攣等,在病程晚期出現進行性加重的癡呆。與克—雅病相反,先後有震顫及共濟失調後有癡呆是本病的臨牀特徵。患者多在起病3個月—2年內死亡。

3、傑茨曼—斯脫司勒—史茵克綜合徵 本病是由於人朊毒體蛋白基因突變所致的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朊毒體病,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平均病程約5年,以小腦病變表現爲主,如失調、步履蹣跚和不行障礙等,可同時伴有辯距障礙、構音障礙、肢體及眼球震顫等,癡呆僅在晚期出現甚至極少出現。本病少見肌陣攣。因人朊毒體蛋白基因突變不同致其表型差異,故本病也可有其他不同表現。

4、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是一種家族性常染色體遺傳朊毒體病,多在中晚年起病,病程約1年餘。早期出現注意力障礙、易醒及思緒混亂,繼進行加重失眠,常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如多汗、低熱、心動過速及血壓增高等。此外,尚可出現共濟失調、肌陣攣、身體強直神經反射亢進及構音障礙等運動異常的表現,多數患者內分泌異常。本病患者癡呆少見。

6 疾病病因

1、傳染源 感染朊毒體病的動物和人是本病的傳染源

2、傳播途徑 本病的傳播途徑尚不十分清楚,但業已證明的途徑有:(1)消化傳播:進食朊毒體感染宿主的或加工物可導致感染本病。如庫魯病就是由於巴布亞—新及內亞東部高地的土著部落有食用已故親人的臟器以示懷念的傳播習俗而致該病在當地傳播,而牛海綿狀腦病,又稱瘋牛病,是因使用加工不當的動物內臟作飼料而致該病在動物中傳播。(2)醫源性傳播器官移植、注射屍體來源的人體激素等已被證明可引起克—雅病的醫源性傳播

3、人羣易感染 人對本病普遍易感,尚未發現保護性免疫的產生。

7 病理生理

病機制與病理解朊毒體病的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爲朊毒體本身可自體外進入或因遺傳變異自發產生,對於軟然性朊毒體而言,朊毒體可經口、注射或外科手術進入人體,進入人體後的朊毒體侵入人腦組織的可能途徑包括從感染部位直接經神經傳遞、先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複製然後神經脊髓擴散以及血源性等不同途徑。朊毒體致病的始動環節是PrPsc轉化PrPc,使PrPc在中樞神經系統大量聚集。PrPsc如何導致神經細胞損傷有待闡明,有關研究提示:PrPc有神經細胞毒性,可引起神經細胞的凋亡;PrPc是可溶性的,轉化爲不可溶的PrPsc後,於腦組織內沉澱樣斑塊導致損害;PrPc與銅原子結合形成的複合物具有類似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當PrPc變構成PrPsc後導致PrPc缺乏,使神經細胞SOD活性下降,從而對超氧化物等所造成的氧化損傷敏感性增加,並可使神經細胞對高穀氨酸和高銅毒性敏感增生、澱粉斑塊形成和神經細胞空泡變形,但幾乎無白細胞浸潤炎症免疫反應。病理損傷可出現在大腦皮層、豆狀核、尾狀核、丘腦海馬腦幹脊髓等多各部位,這些空泡改變使得腦組織似海綿樣,故而朊毒體病亦稱“傳染海綿狀腦病”。

8 診斷檢查

診斷:朊毒體病的確診需依賴腦組織的病理檢查,因此生前診斷較爲困難。

(1)流行病學資料 進食過瘋牛病可疑動物來源的食品,接受過來自可能感染朊毒體供體的器官移植或可能被朊毒體污染的電極植入手術,使用過器官來源的人體激素以及有朊毒體病家族史,均有助本病診斷。

(2)臨牀表現 雖然毒體病大多表現爲漸進性的癡呆共濟失調及肌陣攣等,但不同的朊毒體病也有各自的特點如散發性克—雅病發病年齡較大,多先有癡呆後有共濟失調,而新變異型克—雅病發病年齡較輕;庫魯病震顫顯著,往往先有共濟失調後出現癡呆;傑茨曼—斯脫斯勒—史茵克綜合徵多僅有共濟失調小腦受損表現少見癡呆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以進行性加重的頑固失眠爲特着。

(3)實驗室檢查組織的海綿樣病理改變及PrPsc陽性的免疫學檢測確診本病有重要意義。腦脊液中的腦蛋白14—3—3及腦電圖PSWCs具有輔助診斷價值。PRNP序列鹼基突變遺傳學分析則有助家族性朊毒體病的診斷。預後極差,以知病例無一例外均告死亡。

9 治療方案

治療:對症及支持治療可減輕症狀,改善生活質量,但至今尚無有效的病原治療。有報道認爲剛果紅二甲基亞碸、酚噻嗪、氯丙嗪、分支多胺、磷脂酶C、抗朊毒體抗體及寡肽等可能對延緩病性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及適用性有待證實。

10 預後及預防

預防:鑑於朊毒體尚無有效治療,做好預防極爲重要。目前尚無疫苗保護易感人羣

1、控制傳染源泉 屠宰朊毒體病畜及可疑病畜,並對動物屍體妥善處理。有效的殺滅朊毒體方法包括焚化、高壓消毒132。C持續1h、5%次氯酸或1mlo/L氫氧化鈉60min浸泡等;限制或禁止在疫區從事血製品以及動物材料來源的醫用品的生產;朊毒體病及任何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患者、曾接受器官提取人體激素治療者、有朊毒體病家族進行家庭史者和在疫區居住過一定時間者,均不可作爲器官組織體液的供體;對遺傳朊毒體家族進行監測,予遺傳諮詢和優生篩查。

2、切斷傳播途徑 革除食用人體組織陋習,不食朊毒體病動物肉類及製品,不以動物組織飼料餵養動物,醫療操作嚴格遵守消毒程序,提倡使用一次性神經外科器械。

11 特別提示

預防:

目前尚無疫苗保護易感人羣

1、控制傳染源  屠宰朊毒體病畜及可疑病畜,並對動物屍體妥善處理。有效的殺滅朊毒體方法包括焚化、高壓消毒等;限制或禁止在疫區從事血製品以及動物材料來源的醫用品的生產;朊毒體病及任何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患者、曾接受器官提取人體激素治療者、有朊毒體病家族進行家庭史者和在疫區居住過一定時間者,均不可作爲器官組織體液的供體;對遺傳朊毒體家族進行監測,予遺傳諮詢和優生篩查。

2、切斷傳播途徑 革除食用人體組織陋習,不食朊毒體病動物肉類及製品,不以動物組織飼料餵養動物,醫療操作嚴格遵守消毒程序,提倡使用一次性神經外科器械。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