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鍋底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uó guō dǐ

2 《*辭典》:羅鍋底

2.1 出處

《雲南中草藥選》

2.2 拼音名

Luó Guō Dǐ

2.3 別名

金盆(《草木便方》),金龜蓮(《修訂增補天寶本草》),金銀盆(《分類草藥性》),土馬兜鈴(《四川中藥志》),金腰蓮、曲蓮(《全展選編·外科》),苦金盆(《雲南中草藥選》)。

2.4 來源

葫蘆科植物大籽雪膽、可愛雪膽及中華雪膽等的塊根。2~3月發苗前,或9~10月地上部分枯萎後,挖取塊根,除去蘆頭及根鬚,洗淨泥沙,大者切塊曬乾或微火炕幹。本品最易發黴、蟲蛀,切忌受潮,夏秋間應多翻曬。

2.5 形態

①大籽雪膽

多年生攀援草本,長3~8米,全株無毛。塊根扁圓形,膨大,重量可達效十公斤,外皮褐色,內白色粉質。莖纖細,有縱棱,卷鬚多不分枝。葉互生複葉又指狀;小葉5~9片,狹卵狀披針形,長4~12釐米,寬1.5~3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鋸齒;葉柄長2~5釐米。花單性雌雄異株,3~5朵組成腋生聚傘花序;雄花小,徑不及1釐米,萼5片,卵形,花冠黃色,深5裂,裂片反折,內部有白色絨毛,雄蕊5,分離,花絲短粗;雌花花瓣5裂,反折,紅黃色,花柱3枚,柱頭2裂。蒴果圓柱形,有棱。種子大而少,無翅。花期夏季。

生於陰溼山坡的灌木叢中。分佈雲南、貴州、四川等地。

②可愛雪膽,又名:白味蓮、蛇蓮。形態與上種相似。惟小葉橢圓形或倒卵形;花冠裂片平展,內面無毛,種子狹卵形,邊緣有膜質翅。

生於山地半陰處,或栽培。分佈西南及中南地區。

③中華雪膽

此種小葉短而闊;花冠裂片反捲;種子邊緣有膜質翅。

分佈四川、雲南、貴州、湖北等地。

2.6 生境分佈

產雲南、四川。

2.7 性狀

完整的塊根,呈不規則的圓塊形或橢圓形,略似烏龜狀,大者直徑可達20釐米左右。切開者多爲對開、四開或呈不規則的塊狀。外皮棕黃色或灰棕色,微粗糙;斷面淡白色。質堅實,多粉質。氣微,味微苦。以塊均勻,肉厚實,質細緻,纖維少,外皮平坦,色黃鮮豔者爲佳。肉身烏黑、乾枯、內部空松多纖維者爲次品。

2.8 化學成份

可愛雪膽和中華雪膽塊莖中均含皁甙苦味素,粗皁甙的含量分別爲5%和10%,苦味素的含量爲1.5~2%和0.2%。皁甙的甙元主爲齊墩果酸,糖有葡萄糖樹膠糖及葡萄糖醛酸,近從可愛雪膽等的塊根中分得二種皁甙雪膽皁甙甲和乙,二者的甙元均爲齊墩果酸。另得兩種四環三萜味質苦味素):雪膽素甲和乙,前者是雙氫葫蘆素F-25-乙酰酯,後者是雙氫葫蘆素F。

2.9 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

皁甙苦味素(即雪膽素混合結品)在體外對弗氏痢疾桿菌溶血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豬霍亂沙門氏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有效濃度爲0.1微克/毫升效力氯黴素相近或更強。對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在10~100微克/毫升濃度時也有抑菌作用

②其他作用

麻醉靜脈注射苦味素4毫克/公斤,即能抑制心臟,如增至12毫克/公斤,則可導致心律嚴重障礙,引起死亡。雪膽素(甲)給麻醉靜脈注射40毫克/公斤,對血壓、呼吸、心率無明顯影響.而對兔靜脈注射10毫克/公斤,即明顯抑制心跳振幅,如劑量爲20~40毫克/公斤,即出現傳導阻滯,最後心跳停止。故對心臟患者需要慎用。在離體兔及豚鼠小腸試驗中,雪膽素(甲)並無阿託晶樣對平滑肌解痙作用,對離體子宮亦無明顯作用。對家兔腹腔注射40毫克/公斤對傷寒副傷寒混合菌苗引起之發熱有輕度退熱作用,但對正常體溫及非細菌性(松節油發熱則無明顯影響,皁甙溶液(5毫克/毫升)能抑制離體蛙心,但較苦味素(1微克/毫升即能抑制)爲輕。皁甙溶血指數爲1:600。

可愛雪膽皁甙能增加小鼠冠脈流量(400毫克/公斤灌胃,第三天同量腹腔注射,用銣86示蹤法測定),並對抗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冠脈收縮(銣86法及心電圖描記法),並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其擴張冠脈的作用無快速耐受性.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家兔,無明顯的降血膽甾醇作用動脈斑塊肝臟脂肪病變,用藥組似較對照組爲輕。靜脈注射70毫克/公斤對麻醉犬有降壓作用,並有快速耐受性十二指腸給藥則不引起降壓。

2.10 性味

苦,寒,有毒。

①《草木便方》:"苦,寒。"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性寒,味極苦,有小毒。"

2.11 歸經

《四川常用中草藥》:"入胃、大腸二經。"

2.12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咽喉腫痛牙痛目赤腫痛,菌痢,腸炎胃痛,肝炎,尿路感染疔腫

①《草木便方》:"祛風。治火眼熱毒,腸胃熱氣痛。"

②《分類草藥性》:"治咽喉痛,風寒火牙,塗惡瘡。"

③《中國藥植志》:"民間用作祛瘧劑。"

④《貴州草藥》;"清熱,利溼解毒,鎮痛。治發痧肚痛,吐瀉,紅痢。"

⑤《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健胃,止痛,消炎,止血。治腹脹痢疾,肝炎,前列腺炎外傷出血。"

2.13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研末,1~3分。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2.14 注意

①《四川中藥志》:"脾虛胃寒者勿用。"

②《雲南中草藥》:"服本品過量有嘔吐腹瀉反應。"

2.15 附方

①治喉痛及牙齦腫痛:金龜蓮、射干骨碎補馬勃地骨皮板藍根、水燈心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實火牙痛:金龜蓮、苛草根、枸地芽根。水煎服。(《成都中草藥》)

③治外傷痛、牙痛、喉痛、腹痛金腰塊根。洗淨,切片曬乾,研成細粉。痛時服0.3~0.5克。(《全展選編·外科》)

④治泌尿、皮膚消化、呼吸、五官等多種感染性疾病:金腰塊根。洗淨,切片曬乾,研末(或製成片劑、膠囊)。每次一至四分,日服二至三次,小兒酌減。亦可製成10%膏劑,外敷患處。(《全展選編·外科》)

⑤治療癰腫痛及湯火傷:金龜蓮、水黃連蒲公英。搗絨外敷。(《成都中草藥》)

2.16 臨牀應用

①治療急性菌痢

用從羅鍋底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苦味素口服,每次10~14毫克,日服2次,治療7例,2天治癒者3例,4天治癒者2例,5天、6天治癒者各1例。治癒後觀察2~6天,均未復發。又報道,用羅鍋底研末,每次0.6克,日服2次,5~7天爲一療程。治療64例,治癒59例,好轉2例,無效3例;另治療腸炎294例,治癒246例,好轉42例,無效6例。

②治療肺結核

苦味素片2~4片(每片含苦味素1~2毫克),飯後服;或注射液2毫升(含苦味素2毫克),深部肌肉注射。均每天2~3次。小兒劑量酌減。治療31例,臨牀治癒20例,好轉10例,無效1例。初步觀察,浸潤型較慢性纖維型空洞型療效明顯;病程短者較病程長者治癒率爲高。

③治療慢性氣管炎

內服羅鍋底曲蓮皁甙片,每日3次,每次2片(每片含皁甙0.03克)。治療77例,臨牀治癒18例,顯效9例,好轉44例,無效6例。治程中少數病人曾一度出現腹瀉腹痛,未經處理自行捎失。另報道,用羅鍋底草及其提取物-苦味素皁甙口服,治療120例,結果治癒74例,好轉34例,無效12例。

④治療燒傷

羅鍋底皁甙3~30毫克靜脈滴注,並以0.5~1%,濃度的稀釋液外用。據4例觀察,本品對敗血症和創面感染控制效果顯著。末見明副作用

⑤用於止痛

金腰塊根,洗淨切碎,曬乾碾粉。痛時服0.3~0.5克。共治療外傷痛、牙痛、喉痛及腹痛等60餘例,一般在服藥後2~5分鐘止痛,藥效持續40分鐘至6小時。

⑥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從金龜蓮及穿龍薯蕷槐米中提取有效物質,製成複方片劑內服,治療276例,經2個月以上觀察,證明對冠心病有較好療效:心絞痛緩解的總有效率爲88.4%,顯效率爲33.1%;心電圖總有效率爲52.9%,顯效率爲22.8%.顯效和好轉病例多爲心電圖雙倍二級梯運動試驗陽性和單獨出現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患者;對曾有心肌梗塞形成的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病例,用藥後心絞痛亦常可緩解,但心電圖有效率較低。近期療效良好的病例,繼續服藥常易鞏固療效。陳舊性心肌梗塞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或嚴重心律失常的病例,多無明顯療效。上述觀察提示本片劑的治療作用在於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狀態。本組病例治後血膽甾醇下降20毫克%以上者佔69.3%,治前有高脂血症血清膽甾醇甘油三酯的下降尤爲明顯,提示本品尚有降低血清脂質的作用。實驗室觀察發現,15.9%的患者在治程中出現谷丙轉氨酶增高,但多數病例其它肝功能檢查無異常,肝脾腫大和有關臨牀症狀多不存在,在停藥後谷丙轉氨酶可迅速降至正常。製劑及用法:每片含金龜蓮提取物20毫克,穿龍薯蕷提取物20毫克,槐米提取物30毫克。每日3次,每次2片,口服。小部分患者用加倍劑量,少數患者於服藥4~8周後改服加倍劑量,即每次4片,每日3次。以1月爲一療程。本組病例服藥2~11月不等。副作用:部分病例服藥初期出現口乾便祕、上腹灼熱感等症狀,3例女性患者發生月經過多月經期延長,4例出現散在性皮疹。一般均不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失。

羅鍋底及其提取物-苦味素皁甙,有較好的消炎殺菌作用,初步認爲可代替抗菌素。臨牀還曾用於泌尿系感染、膽道感染、上呼圾道感染肺部感染百日咳扁桃體炎、頜下淋巴結炎等感染炎症,均取得較好療效。

2.17 備註

雲南地區尚以同科植物粗莖羅鍋底塊根羅鍋底入藥。

2.18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