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穴位俗稱穴道[1]。《內經》名腧(俞、輸)、氣穴[1]。《鍼灸甲乙經》又名孔穴[1]。即腧穴[1]。俞有輸注的含義,穴有空隙的意思[1]。爲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處所[1]。它通過經絡與臟腑密切相關,可反應各臟腑生理或病理的變化,也可接受各種刺激(如針、灸、按摩、電針、藥物注射等)以調整各臟腑功能達到治療的效果[1]。穴位分經穴和經外穴兩大類[1]。此外,沒有固定位置,隨病痛處和壓痛點而取的稱阿是穴[1]。
穴位爲臟腑經絡之氣輸注出入的部位,是疾病在體表的反應點,也是鍼灸等治療的刺激點[2]。古代文獻有稱作“氣穴”“孔穴”“空”“輸(通俞、腧)”“節”“會”等,通俗還稱作“穴道”[2]。《神灸經綸》始提出“穴位”這個名稱[2]。意指這些部位爲“脈氣所發”和“神氣之所遊行出入”,內部與經絡、臟腑相通[2]。不少穴位就是作爲疾病的反應點而被發現[2]。隨着鍼灸等醫療實踐的發展,穴位從少到多,對它的認識也不斷豐富和深化[2]。
目前將穴位分成三大類:歸屬於一定經絡的穴位,稱爲十四經穴位(經穴);在原有經穴以外增加的穴位,稱爲經外奇穴(奇穴);解放後新增加的穴位,一般稱爲新穴(或併入經外奇穴)[2]。此外,按局部壓痛點所取之穴,一般稱阿是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