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穴

止瀉 腧穴學 衝脈交會穴 特定穴 鍼灸學 中醫學 下腹部腧穴 調經 交會穴 足少陰腎經經穴 經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xué

2 英文參考

Qìxué KI13[中國鍼灸學詞典]

qìxué[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K13[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KI13[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氣穴:1.腧穴;2.經穴名。

4 腧穴·氣穴

氣穴腧穴[1][2]。因穴位臟腑經絡之氣相通,故名[2]張景嶽日:“經氣所在,是謂氣穴。”出《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氣穴之處,遊針之居。”

參見腧穴:“腧穴”之腧,通輸,有輸注的含義;穴,有空隙的意思[3]。泛指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部位,是鍼灸治療的刺激點,又是某些病痛的反應點[3]。文獻上還有“氣穴”、“孔穴”、“骨空”“穴位”“穴道”等不同名稱[3]腧穴過經絡與臟腑密切相關,它能反應臟腑的生理或病理變化,通過鍼灸按摩刺激,能夠調動人體內在的抗病能力,調節機體的虛實狀態,以達防治疾病的目的[3]。有的還可以用作輔助診斷[3]腧穴經穴經外穴兩大類[3]。此外,還有既無具體名稱,又無固定位置,而以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定取的稱爲阿是穴[3]

5 經穴名·氣穴

穴位氣穴
漢語拼音Qixue
羅馬拼音Chihsueh
美國英譯名Energy Cave
各國代號中國KI13
日本13
法國莫蘭特氏R13
富耶氏R13
德國N13
英國K13
美國Ki13

氣穴經穴名(Qìxué KI13)[3]。出《鍼灸甲乙經》。別名胞門、子戶[3]。屬足少陰腎經[3]氣穴衝脈足少陰腎經交會穴[3][3]。氣指腎氣,穴即孔穴,此穴在關元旁,爲腎氣藏聚之處,故名氣穴[3]氣穴主治肝腎,胎產,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宮虛寒月經不調經閉,經痛,崩漏帶下不孕墮胎腹痛小便不利泄痢不止,奔豚脅痛腰脊痛泄瀉痛經腹瀉,現代又多用氣穴治療腎炎膀胱麻痹,性機能障礙,子宮脫垂,腸絞痛尿路感染遺精陽痿陰莖痛,腎炎角膜炎等。

5.1 氣穴的別名

胞門(《鍼灸甲乙經》),子戶(《鍼灸甲乙經》),子宮(《楊敬齋鍼灸全書》)。

5.2 出處

鍼灸甲乙經》:月水不通奔豚,泄氣,上下引腰脊痛氣穴主之。

5.3 穴名

氣指腎氣,穴即孔穴,此穴在關元旁,爲腎氣藏聚之處,故名氣穴[3]

氣,在此意指原氣。穴,即腧穴,亦窟藏之意。腎主納氣,是處爲腎氣歸聚之所,因關元原氣生髮之處,下焦元氣關藏之處,穴在其旁,也是養生凝神入氣之處,故名之。氣穴本爲孔穴的通稱,如《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4]

5.4 特異性

氣穴足少陰腎經衝脈交會穴

5.5 所屬部位

下腹[5]

5.6 氣穴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氣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6]

氣穴位於下腹部,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仰臥取穴[6]

氣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旁開0.5寸處(《銅人腧穴鍼灸圖經》)[6]。另說在臍下2.5寸,旁開0.5寸(《鍼灸甲乙經》);臍下3寸,旁開1寸(《鍼灸大成》);臍下3寸,旁開1.5寸(《鍼灸資生經》)。

氣穴穴在足少陰腎經的位置

氣穴穴在下腹的位置

氣穴的位置

氣穴穴在下腹的位置(肌肉

氣穴的位置

氣穴穴在下腹的位置(內臟

氣穴的位置

氣穴穴在下腹的位置

5.7 氣穴穴的取法

仰臥位,在橫骨上2寸,關元任脈)旁開0.5寸處取穴

氣穴位於下腹部,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仰臥取穴[6]

仰臥位,當臍中恥骨聯合上緣的上3/5與下2/5交點處,旁開中線0.5寸處取穴[7]

5.8 氣穴穴位解剖

氣穴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橫筋膜腹膜筋膜血管分佈大赫。爲肋下神經分佈處。皮膚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經前支和第一腰神經的前皮支分佈。腹腔內相應的器官大網膜小腸等。

5.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緣→腹直肌[7][8]

5.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下神經前皮支和腹壁淺動脈分支分佈;深層有肋下神經肌支和腹壁下動脈分支分佈[8]

布有肋下神經及髂腹下神經的分支,並有腹壁下動、靜脈的肌支通過[8]

5.9 氣穴穴的功效與作用

氣穴具有調理衝任,益腎曖胞的功效。

氣穴調經止瀉作用[8]

氣穴腎經衝脈會穴,有調補肝腎、溫經散寒之功,養生家靜觀臍下,其凝神聚氣處,約方寸許,關元左右各有一氣穴,每穴各距關元5分。關元之上爲石門,之下爲中極中極石門相距2寸,則關元穴位之領域,橫豎各爲1寸,其爲方寸之地明矣。且本穴又爲本經衝脈會穴,故其治症多與衝脈有關,如奔豚氣、婦人月事、宮冷等症。[8]

5.10 氣穴穴主治病

氣穴主治肝腎,胎產,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宮虛寒月經不調經閉,經痛,崩漏帶下不孕墮胎腹痛小便不利泄痢不止,奔豚脅痛腰脊痛泄瀉痛經腹瀉,現代又多用氣穴治療腎炎膀胱麻痹,性機能障礙,子宮脫垂,腸絞痛尿路感染遺精陽痿陰莖痛,腎炎角膜炎等。

氣穴主治肝腎、胎產、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宮虛寒月經不調經閉、經痛、崩漏帶下不孕墮胎腹痛小便不利泄痢不止、奔豚脅痛腰脊痛[8]

氣穴穴主治月經不調帶下小便不利泄瀉[8]

氣穴穴主治月經不調帶下經閉崩漏小便不利泄瀉[8]

氣穴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不孕帶下腹瀉小便不利[8]

現代又多用氣穴治療腎炎膀胱麻痹、性機能障礙、子宮脫垂、腸絞痛[8]

1.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尿路感染遺精陽痿陰莖痛,腎炎膀胱麻痹

2. 婦產科系統疾病:月經不調不孕症

3. 其它:腹瀉角膜炎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0.8寸[8]

直刺0.5~1寸[8]

直刺1~1.5寸[8][8],局部有酸脹感[8],可擴散小腹[8]

注意:本穴針刺宜緩慢,以免刺傷膀胱[8]

5.11.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8]

艾炷灸溫鍼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5.12 氣穴穴的配伍

氣穴關元三陰交,有益腎氣,暖胞宮,調衝任的作用,主治閉經

氣穴天樞上巨虛,有調胃腸,清利溼熱的作用,主治泄瀉痢疾

氣穴關元中極腎俞氣海三陰交,治月經不調;②配命門關元腎俞三陰交,治不孕[8]

5.13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月水不通奔豚,泄氣,上下引腰脊痛衝脈足少陰之會。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月事不調。

循經考穴編》:婦人子宮久冷,不能成孕,赤白淋漓,月事不調,敗血逆氣攻衝,兩脅疼痛

鍼灸大成》:主奔豚氣上下引腰脊痛泄利不止,目赤內眥始,婦人月事不調。

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2.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0.
  4. ^ [4]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97.
  6.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7.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73.
  8.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9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