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ǒgren綜合徵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j ǒgren zōng hé zhēng

3 疾病概述

斯耶格倫(sjǒgren)綜合徵是一種以嚴重的眼、口腔和其他部位粘膜乾燥爲特徵的慢性炎性疾病。

該病常常出現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特異性症狀。其病因不清楚,有人認爲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率低於類風溼性關節炎,女性多於男性。

該病的特點是白細胞浸潤分泌液體的腺體,如口腔內的腮腺和眼睛的淚腺,並破壞腺體,導致口腔和眼乾燥。此病也可引起胃腸道粘膜、氣管、外陰和陰道乾燥

4 疾病描述

本病於1933年Sj gren首先記載,是一種以淚腺唾液腺淋巴細胞浸潤伴有乾燥性角膜結膜炎口腔乾燥爲主要臨牀表現的免疫反應介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又名乾燥綜合徵乾燥關節炎綜合徵。臨牀上分爲原發性繼發性繼發性常伴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皮病結締組織病原發性不伴其它疾病,作爲一種原發性疾病單獨存在,但有時也可累及部分外分泌器官,如皮膚腎臟肝臟、肺和神經系統。有些病人可以出現全身性淋巴組織增生,假性淋巴瘤,甚至淋巴惡性腫瘤

5 症狀體徵

本病90%以上的患者爲女性,多發生於30~50歲。約半數病例的主要症狀在40歲以前發生,故初發年齡集中於20至40歲,本病分原發性繼發性兩類,前者有乾燥性角膜結膜炎口腔乾燥,不伴其它結締組織病,後者則伴發其它結締組織病

(一)眼  呈乾燥性角膜結膜炎,常表現爲眼異物感、灼熱感、乾燥及易疲勞感。反覆發生眼紅、眼癢、眼痛、羞明視力模糊,內眥有絲狀粘液性分泌物(尤其在睡醒時)及淚液少,角膜可有許多散在浸潤小點、糜爛潰瘍,甚至穿孔合併虹膜脈絡膜炎

(二)粘膜  乾燥口腔炎爲主要表現,唾液分泌減少,自覺口乾口渴味覺異常,咀嚼困難,尤其進饅頭麪包等幹食時。由於唾液減少,易生齲齒。約有20%~50%患者發生腮腺腫大,頜下及舌下腺腫大。除淚腺唾液腺外,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胃等粘膜之分泌受累,導致鼻衄、聲音嘶啞和反覆發作性中耳炎支氣管炎或肺炎,甚至汗腺陰道分泌也可減少而感乾燥

(三)皮膚  約有50%病例表現皮膚乾燥,其中約25%表面附有鱗屑。有些患者有全身性或肛門外生殖器皮膚瘙癢,繼發苔蘚樣變,毛髮乾燥、稀疏、易脆。頭皮、軀幹、腋、恥骨部可有瀰漫性脫毛。下肢皮膚可有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並伴高γ-球蛋白血癥和(或)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病人還可有與亞急性皮膚紅斑狼瘡難以區別的光感性紅斑。約有25%病例可出現雷諾現象。

(四)關節症狀  多數病例有關節痛或關節炎,一般報告爲63.6%~100%。合併類風溼性關節炎者約佔50%,而類風溼性關節炎合併SS者約佔10%~25%。

(五)系統症狀  可併發慢性支氣管炎胸膜炎、間質性肺炎及肺纖維化,亦可有頸或全身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間質性腎炎或I型腎小管酸中毒心肌炎心包炎等。

本病可有假性淋巴瘤表現,有的病例轉變爲惡性淋巴瘤

本病常與其它疾病合併存在,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硬皮病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青年型類風溼性關節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淋巴網狀細胞腫瘤

6 疾病病因

現認爲是一種自身免疫病,病人血清中有高頻出現的Ro/SSA、La/SSB自身抗體,Cummins等用間接免疫熒光技術在10%~70%的患者血清中發現一種抗唾液腺導管抗體,已證明患者唾液腺中小的淋巴細胞浸潤竈,主要由B淋巴細胞漿細胞組成,而較大病變主要由位於浸潤中央的T淋巴細胞組成,周圍爲B細胞漿細胞T細胞主要是CD4+細胞(Th),其組織損傷機理可能是抗體依賴細胞介導的淋巴細胞反應,均說明本病是以唾液腺淚腺病變爲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已發現文獻中有家族發病的報告,並有證據表明,遺傳與本病的發病有關,原發性與HLA—B8、DR3有關,繼發性伴有類風溼性關節炎時與DR4有關。近來還發現DQ1和DQ2之間的基因相互作用與明顯的高γ球蛋白血癥和高滴度自身抗體有關。另外,有人用PCR和原位雜交的方法在病人唾液腺上皮中還發現有EB、病毒顆粒,病人血清中也發現有抗EB病毒抗體,但一般認爲病毒感染並非本病的直接致病因素,可能是本病的激發因素。“慢病毒”和逆轉錄病毒感染也可能參與本病的發病。本病發病以女性爲主也表明性激素也可能與本病發病有關,因雌激素可使免疫反應活動過強。因此與其它自身免疫病一樣,本病的發病可能涉及到遺傳免疫激素感染等多種因素。

7 病理生理

特徵性的病理組織變化是唾液腺中瀰漫性淋巴細胞浸潤,腺泡組織被破壞或消失,重者淋巴細胞浸潤淋巴濾泡樣,可見生髮中心。雖大量的淋巴細胞浸潤,但腺體的分葉結構仍保留。導管組織變性萎縮,有些病例可見沿導管排列的肌上皮細胞增生,形成所謂肌上皮島。

本病除腮腺特異性組織病理變化外,下脣部小唾液腺活檢亦可有和腮腺同樣的破壞性淋巴細胞浸潤組織變化,50個以上淋巴細胞聚集在一起稱爲一個病竈,病竈積分高於1分(即每4mm2腺體組織中有一個以上的病竈)是本病的特點。下脣部小唾液腺活檢因很少發生合併症,現已用作代替腮腺的活組織檢查,其它如淚腺以及結膜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的粘液腺亦可有同樣的淋巴細胞浸潤而繼發萎縮

8 診斷檢查

目前診斷標準尚未統一,現介紹下列診斷標準供參考:

(一)Bloch(1965)提出具備下列三項中至少兩項即可診斷本病:①乾燥性角膜結膜炎;②口腔乾燥;③類風溼性關節炎或其它結締組織病。僅符合前兩項者爲原發性,即狹義SS,合併結締組織病者爲繼發性,即廣義SS。

(二)Shearn(1971)提出具有下列二項之一即可確診:①乾燥性角膜結膜炎的客觀證據;②淚腺唾液腺的特徵性病理表現。

(三)眼乾燥症狀的確診需:①Schirmer試驗10mm以下;②rose-bengal試驗(++)以上或熒光色素試驗(+)。

·眼乾燥診斷的常用試驗方法:

1.Schirmer試驗,爲用於檢測病人淚腺分泌、測定病人淚腺分泌功能的試驗,即用35mm長、5mm寬的濾紙帶放在下眼瞼內側1/3結膜囊部,15分鐘後,測定刺激後分泌淚液的量。正常時濾紙帶被淚液浸溼長爲15mmm,但正常老年人可僅爲10mm。如濾紙外露部溼潤不超過10mm即爲陽性

2.玫瑰紅(rose bengal)試驗,即滴一滴玫瑰紅溶液眼球內,本病患者則可見從角膜側緣至內眥(及外眥)各成三角形的染色區,角膜下緣亦可被染。

(四)口乾燥症狀的確診需:下脣內緣小唾液腺活檢腮腺造影及唾液腺流量三項中兩項陽性

9 治療方案

目前以對症處理爲主,眼乾者以0.5%羧甲基纖維素作爲人造淚液。嚴重者可將淚小管封閉或鼻淚管堵塞。口乾可給服枸櫞酸檸檬汁以解渴。避免應用減少唾液腺分泌的藥,如阿托品類、利尿劑、某些抗高血壓藥物、抗抑鬱藥物及抗組胺製劑等。必嗽平(溴苄環己胺)能增加支氣管的分泌,減少其粘稠度,對本病眼及口乾燥亦能明顯緩解,並可減輕皮膚陰道乾燥感,用量:16mg,一日3次。

齲齒常是本病的合併症,爲預防發展,應注意口腔衛生,每次餐後漱口或刷牙。

合併有其它外分泌腺累及的病人常需用皮質類固醇治療,小劑量潑尼松可減輕症狀,較大劑量對肺纖維化或周圍神經病變等合併症有效。急性腮腺腫脹應用皮質類固醇亦有幫助。有些病例用免疫抑制劑有一定效果。慢性腮腺大禁外科手術或X線照射。

繼發性患者應首先治療合併的結締組織病中醫療法多用養陰滋潤法,可用滋燥養營湯加減。

治療sjǒgren綜合徵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