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 五行學說 六淫 鍼灸學 五運 中醫學 中醫病機 陰陽二十五人 艾灸 中醫病因 中醫基礎理論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ǒ

2 英文參考

fir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flame[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ignis[朗道漢英字典]

pyro-[朗道漢英字典]

to get very angry[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3 五行之一·火

火爲五行之一[1][2]。其性屬陽,屬熱[2]。指一類陽性、熱性的事物或亢進的狀態[2]

4 生理性的火

火指生理性的火,爲陽氣所化,是生命的動力[2][2]。具有溫養機體,促進臟腑氣化功能作用。如少火命門之火[2]

5 外感病因之一·外火

火爲病因外感六淫之一[2],又稱外火。與暑熱同性,但無明顯季節性[2]

火乃熱之極,風寒暑溼燥入裏皆可化火。火爲陽邪,其性上炎,傷於人,多見高熱惡熱、煩渴、汗出、脈洪數等症。擾亂神明,則出現心煩失眠、狂躁妄動,神昏譫語火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陰液,故臨牀表現,除熱象外,還有口渴喜飲、咽乾舌燥,大便祕結小便短赤等津傷液耗的症狀火邪又能生風動血,而表現爲肝風內動血熱妄行證候,如高熱抽搐頸項強直目睛上視、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膚斑疹症狀。火之爲病,有內外之分,屬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溫熱邪氣所致,屬內生者,則常由臟腑陰陽失調而成。[3]

6 病機之一·內火

內火爲病機,其並非由體外侵入,而是由於臟腑功能活動失調所產生的,能夠形成類似外火證候的邪氣,爲了使之與外感六淫相區別,稱爲內火[4]。火乃熱之極,臟腑功能失調,七情內鬱,能夠化火[4]。火之爲病,有內外之分,屬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溫熱邪氣所致,屬內生者,則常由臟腑陰陽失調而成[4]

內火主要是臟腑陰陽偏盛偏衰的表現,其中陽盛者屬實火,病變涉及心、肝、肺、胃,而以心、肝爲主,其症狀爲口舌糜爛目赤口苦頭痛心煩躁怒,咽喉幹痛,齒齦腫痛等;陰虛者屬虛火,病變涉及肺、腎、心、肝,而以肺腎爲主。其症見五心煩熱,低熱盜汗顴紅咽乾目澀頭暈耳鳴等。[4]

內火多由情志抑鬱、勞欲過度,影響臟腑陰陽失調而成。《素問·調經論》說:“陰虛內熱陽盛外熱”,以及“氣有餘便是火”就是指的內生之火。[4]

內火的辨證應以虛實爲綱,結合臟腑病位,採取相應的治法[4]

6.1.1 實火

[5]

6.1.1.1 心火熾盛

病機概要:多由情志之火內發所致。

主要脈證:心煩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瘡,舌紅,脈數。

治療法則:清心瀉火

方藥舉例:瀉心湯之類。

瀉心湯(《金匱要略》):大黃黃芩黃連

6.1.1.2 肝火亢盛

病機概要:多由肝鬱化火,氣火上逆所致。

主要脈證:頭痛眩暈,面紅目赤耳鳴如潮,口苦咽乾煩躁易怒,脅肋灼痛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療法則:清肝瀉火

方藥舉例:龍膽瀉肝湯之類。

龍膽瀉肝湯(《蘭室祕藏》):龍膽草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柴胡生地黃(近代方有黃芩梔子

6.1.2 虛火

[5]

6.1.2.1 腎虛火動

病機概要:多由腎陰虧耗,陰虛陽亢虛火妄動所致。

主要脈證:形體消瘦腰膝痠軟咽乾舌燥,眩暈耳鳴健忘少寐,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遺精陽興,舌紅而幹,脈細數。

治療法則:滋腎降火。

方藥舉例:知柏地黃丸之類。

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鑑》):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

6.1.2.2 肺虛火壅

病機概要:多因勞損所傷或久咳耗傷肺陰所致。

主要脈證:乾咳短氣,痰少且稠,或痰中帶血,口乾咽燥,聲音嘶啞,骨蒸潮熱五心煩熱顴紅躁怒,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療法則:潤肺滋陰清火。

方藥舉例:百合固金湯秦艽鱉甲散之類。

百合固金丸(《醫方集解》引趙蕺庵方):生地黃熟地黃麥冬貝母百合當歸、炒芍藥甘草玄蔘桔梗

秦艽鱉甲散(《衛生寶鑑》):地骨皮柴胡秦艽知母當歸鱉甲青蒿烏梅

7 病理性的各種機能亢進·火

火指病理性的各種機能亢進的表現[5]

參見化火化火病機[6]。病理性的各種功能亢進的表現[6]。分虛實兩類,實者爲外邪所化,虛者由陰虛之變[6]。凡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或陰液的虧損,或氣血痰食的阻滯,均可在一定條件下化火,出現病理性功能亢進,而同時津液消耗增加[6]。臨牀表現參見實火虛火[6]

8 五運之一·火運

火運五運之一。土、金、水、木、火在地爲五行五行氣運化在天。

9 火形之人

火形之人,應“徵”。有右徵、少徵、質徵、上徵、判徵五種類型。火形之人陰陽二十五人之一種。

10 艾火·火

火指艾火[6]。《黃帝內經靈樞·背俞》:“以火補者,勿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11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60.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6.
  3. ^ [3]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
  4. ^ [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7.
  5. ^ [5]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10.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3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