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上清丸

清熱散風 明目止痛 中醫學 方劑學 中藥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íng mù shàng qīng wán

2 英文參考

mingmu shangqing pill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明目上清丸中成藥,見《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京、濟南、承德方)[1]。主要成分爲黃連黃芩梔子連翹石膏熟大黃車前子天花粉玄蔘麥冬蒺藜菊花荊芥蟬蛻薄荷當歸赤芍陳皮枳殼桔梗甘草[2]。具有清熱散風,明目止痛的功效。用於暴發火眼,紅腫作痛,頭暈目眩,眼邊刺癢,大便燥結小便赤黃。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載有明目上清丸的部頒標準。

4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京、濟南、承德方)之明目上清丸

明目上清丸由《萬病回春清上明目丸加減而來[2]

4.1 方名

明目上清丸

4.2 組成

黃連菊花玄蔘熟大黃枳殼陳皮桔梗黃芩薄荷甘草當歸荊芥梔子、生石膏連翹蟬蛻車前子赤芍藥炒蒺藜天花粉麥門冬各150g[2]

黃連5兩,菊花5兩,玄蔘5兩,熟大黃5兩,枳殼5兩,橘皮5兩,桔梗5兩,黃芩5兩,薄荷5兩,甘草5兩,當歸5兩,赤芍5兩,荊芥5兩,連翹5兩,蒺藜(炒)5兩,梔子5兩,蟬蛻5兩,天花粉5兩,生石膏5兩,車前子5兩,麥冬5兩。

4.3 功效與主治

明目上清丸功能清熱散風,明目止痛[2]。治暴發火眼,紅腫作痛,頭暈目眩雲翳遮睛[2]

明目上清丸具有清熱散風,明目止痛的功效。主治暴發火眼,紅腫作痛,頭暈目眩雲翳遮睛。

4.4 用法用量

爲細粉,水泛小丸,滑石爲衣,每服6g,開水送下,日二次[2]

每服2錢,1日2次,溫開水送下。

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粉,水泛小丸,滑石爲衣闖亮。

4.6 用藥禁忌

忌辛辣食物;孕婦勿服。

5 明目上清丸中藥部頒標準

5.1 拼音名

Mingmu Shangqing Wan

5.2 處方

桔梗          32g

熟大黃       32g

天花粉       20g

石膏          20g

麥冬         20g

玄蔘         32g

梔子          20g

蒺藜鹽制)   20g

蟬蛻         20g

甘草          20g

陳皮         32g

菊花         32g

車前子鹽制)  20g

當歸         20g

黃芩         32g

赤芍          20g

黃連         32g

枳殼麩炒)   32g

薄荷          20g

連翹         20g

荊芥         20g

5.3 製法

以上二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即得。

5.4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水丸;味甘、苦。

5.5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Ⅰ A)。

5.6 功能與主治

清熱散風,明目止痛。用於暴發火眼,紅腫作痛,頭暈目眩,眼邊刺癢,大便燥結小便赤黃。

5.7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9g,一日1~2次。

5.8 注意

孕婦及內障患者忌服。

5.9 規格

每瓶裝 9g

5.10 貯藏

密封。                                                           四川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

6 明目上清丸藥品介紹

6.1 藥品類型

中藥

6.2 藥品名稱

明目上清丸

6.3 藥品漢語拼音

6.4 藥品英文名稱

6.5 成份

6.6 性狀

6.7 作用類別

6.8 適應症/功能主治

清熱散風,明目止痛。用於暴發火眼

6.9 規格

每瓶裝9克

6.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克,一日1-2次。

6.11 禁忌

孕婦、年老體弱、白內障患者忌服。

6.12 不良反應

6.13 注意事項

1.有高血壓心臟病、腎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嚴重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2.暴發火眼,表現爲眼白充血發紅,怕光、流淚、眼屎多,易起變證,常有角膜疾患併發,如出現頭痛眼痛、視力明顯下降,並伴有嘔吐噁心,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3.應用本藥時一般應配合治療暴發火眼的外用眼藥,不能僅用本藥

4.服用三天後症狀未改善者,應去醫院就診。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6.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6.15 藥理作用

6.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39.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