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證

中醫內科學 鍼灸學 中醫學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ì zhèng

2 英文參考

arthralgia-synadrome[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arthromyodyni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痹證爲病證名。痹,指閉阻不通[1]痹證是指由於風、寒、溼、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痠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爲主要臨牀表現的病證[2]。通常多指風、寒、溼三種邪氣侵入肢體經絡而導致肢節疼痛麻木、腫脹、屈伸不利的病症[2]

痹證是臨牀常見的病證,正氣不足爲發病的內在因素,而感受風、寒、溼、熱爲引起本病的外因,其中尤以風寒溼三者雜至而致病者爲多[3]。主要病機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3]。臨牀分爲風寒溼痹熱痹兩大類[3]風寒溼痹中,風氣偏勝,肢體關節走竄疼痛,此起彼伏,遊走不定者爲行痹寒氣偏勝,肢體關節疼痛較劇,遇寒加重,得熱痛減者爲痛痹溼氣偏勝,肌膚麻木,肢體關節痠痛沉重,痛有定處者爲着痹[3][3]熱痹者,素有蓄熱或寒從熱化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或伴發熱咽痛口渴尿赤等症[3]

現代醫學中的風溼熱風溼性及類風溼性關節炎肌纖維組織炎、骨關節炎、某些神經痛等病症,多屬中醫痹證範疇,可參考施治[3]

痹證治療的基本原則是祛風、散寒、除溼、清熱,以及舒經通絡,根據病邪的偏勝而酌情更用[3]行痹祛風爲主,兼用散寒除溼,佐以養血;痛痹溫經散寒爲主,兼以祛風除溼着痹以除溼爲主,兼用祛風散寒,佐以健脾熱痹以清熱爲主,兼用祛風除溼[3]痹證日久則應根據正氣虧損的不同而採用益氣養血、補養肝腎,扶正祛邪標本兼顧[3]

鍼灸治療痹證有較好效果,但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情纏綿反覆,非一時能獲效。

須與骨結核骨腫瘤鑑別,以免延誤病情。

平時注意保暖,避免風寒侵襲。

4 各家論述

古代醫家很早就對本病作了詳細的觀察和記載,《素問·痹論篇》對本病的病因、發病原理、證候分類及其演變等內容均有論述,奠定了中醫痹證認識的基礎。如論病因說,“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溼之氣也”。論證候分類說:“其風氣勝者爲行痹寒氣勝者爲痛痹溼氣勝者爲着痹也。”《金匱·中風歷節病》篇的歷節,即指痹證一類的疾病,並提出了桂枝芍藥知母湯烏頭湯兩張治療方劑。《諸病源候論·風痹候》說:“痹者,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成痹,其狀肌肉頑厚,或疼痛,由人體虛,腠理開,故受風邪也。”《風溼痹候》說:風溼痹“由血氣虛,則受風溼,而成此病。”《備急千金要方》、《外臺祕要》等書,收載了較多的治療痹證方劑,如至今仍常用的獨活寄生湯即首載於《備急千金要方·諸風》。《症因脈治·痹症論》不僅對風痹寒痹溼痹,而且對熱痹病因症狀、治療均作了論述。《醫宗必讀·痹》對痹證的治療原則作了很好的概括,提出除分清主次,適當採用祛風、除溼、散寒外,行痹應參以補血痛痹參以補火,着痹應參以補脾補氣。清代的《醫學心悟》《類證治裁》等醫籍,對痹證也是採用這個基本的治療原則。

5 痹證病因病機

[4]

痹證發生主要是由於正氣不足,感受風、寒、溼、熱之邪所致。內因痹證發生的基礎。素體虛弱,正所不足,腠理不密,衛外不固,是引起痹證的內在因素。因其易受外邪侵襲,且在感受風、寒、溼、熱之邪後,易使肌肉關節經絡痹阻而形成痹證。正如《靈樞·五變》篇說“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痹”。《濟生方·痹》亦說“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溼氣而成痹也”。

5.1 風寒溼邪,侵襲人體風寒溼痹

由於居處潮溼、涉水冒雨、氣候劇變、冷熱交錯等原因,以致風寒溼邪乘虛侵襲人體,注於經絡,留於關節使氣血痹阻而爲痹證。由於感邪偏盛的不同,臨牀表現也就有所差別。正如《素問·痹論》說“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爲痹也。其風氣勝者爲行痹寒氣勝者爲痛痹溼氣勝者爲着痹也”,以風性善行而數變,故痹痛遊走不定而成行痹寒氣凝澀,使氣血凝滯不通,故疼痛劇烈而成痛痹;溼性粘滯重着,故使肌膚,關節麻木、重着,痛有定處而成着痹

5.2 感受熱邪,或鬱久化熱熱痹

感受風熱之邪,與溼相併,而致風溼熱合邪爲患。素體陽盛陰虛有熱,感受外邪之後易從熱化,或因風寒溼痹日久不愈,邪留經絡關節,鬱而化熱,以致出現關節紅腫疼痛發熱等症,而形成熱痹。如《金匱翼·熱痹》說“熱痹者,閉熱於內也……腑臟經絡,先有蓄熱,而復遇風寒溼氣客之,熱爲寒鬱,氣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熱,則㿏痹熻然而悶也”。

5.3 病理變化

痹證日久,容易出現下述三種病理變化:一是風寒溼痹熱痹日久不愈,氣血運行不暢日甚,瘀血痰濁阻痹經絡,可出現皮膚瘀斑、關節周圍結節關節腫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氣血傷耗,因而呈現不同程度的氣血虧虛的症候;三是痹證日久不愈,復感於邪。病邪由經絡而病及臟腑,而出現臟腑痹的證候。其中以心痹較爲常見。如《素問·痹論篇》說:“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

6 診斷要點

1、臨牀以肢體、關節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活動障礙爲主要症狀表現。

2、一般發病比較緩慢,部分開始可有發熱、汗出、口渴咽痛、全身不適等症狀,繼之而出現關節症狀

3、往往呈漸進性或不規則的發作性。

4、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沉、抗“O”增高,類風溼因子試驗陽性等。

7 類證鑑別

痹證應着重與痿證相鑑別,因兩者的症狀主要都在肢體、關節痹證以筋骨、肌肉關節痠痛、重着、屈伸不利爲主要臨牀特點,有時也兼不仁或腫脹,但無癱痿的表現,而痿證則以肢體痿弱不用肌肉瘦削爲特點。痿證肢體關節一般不痛,痹證則均有疼痛,這是兩證臨牀鑑別的要點。[5]

8 痹證辨證論治

對於痹證辨證,首先應辨清風寒溼痹熱痹的不同。熱痹關節紅腫灼熱疼痛爲特點,風寒溼痹則雖有關節痠痛,但無局部紅腫灼熱,其中又以關節痠痛遊走不定者爲行痹痛有定處疼痛劇烈者爲痛痹;肢體痠痛重着,肌膚不仁者爲着痹。病程久者,尚應辨識有無氣血損傷臟腑虧虛的證候[5]

痹證總由於感受風、寒、溼、熱所致,故祛風、散寒、除溼、清熱以及舒經通絡爲治療痹證的基本原則,後期還應適當配伍補益正氣之劑,對於風寒溼痹的治療,古代醫家根據其感邪偏盛及病理特點,作了很好的概括,如《醫學心悟·痹》說:“治行痹者,散風爲主,而以除寒祛溼佐之,大抵參以補血之劑,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治痛痹者,散寒爲主,而以疏風燥溼佐之,大抵參以補火之劑,所謂熱則流通,寒則凝塞,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也。治着痹者,燥溼爲主,而以祛風散寒佐之,大抵參以補脾之劑,蓋土旺則能勝溼,而氣足自無頑麻也。”[5]

8.1 治則

治療的基本原則是祛風、散寒、除溼、清熱,以及舒經通絡,根據病邪的偏勝而酌情更用。行痹祛風爲主,兼用散寒除溼,佐以養血;痛痹溫經散寒爲主,兼以祛風除溼着痹以除溼爲主,兼用祛風散寒,佐以健脾熱痹以清熱爲主,兼用祛風除溼痹證日久則應根據正氣虧損的不同而採用益氣養血、補養肝腎,扶正祛邪標本兼顧。[5]

8.2 風寒溼痹

8.2.1 行痹

8.2.1.1 症狀

肢體關節痠痛,遊走不定,關節屈伸不利,或見惡風發熱,苔薄白,脈浮[5]

8.2.1.2 證候分析

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爲風寒溼痹的共同症狀,系由風寒溼邪留滯經絡,阻痹氣血所引起。行痹風邪偏盛,風性善行而數變,故行痹關節遊走疼痛,時而走竄上肢,時而流注下肢爲其特徵。外邪束表,營衛失和故見惡寒發熱。苔白,脈浮爲邪氣外侵之象。[5]

8.2.1.3 治法

祛風通絡,散寒除溼[5]

8.2.1.4 方藥

防風湯[備註]防風湯(《宣明論方》):防風當歸赤茯苓杏仁黃芩秦艽葛根麻黃肉桂生薑甘草大棗加減。方中以防風麻黃祛風散寒當歸、秦芄、肉桂葛根活血通絡解肌止痛,並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茯苓健脾滲溼,姜、棗、甘草和中調營[5]

痠痛以肩肘等上肢關節爲主者,可選加羌活白芷威靈仙薑黃川芎祛風通絡止痛痠痛以膝踝等下肢關節爲主者,選加獨活牛膝防己萆薢通經活絡祛溼止痛。痠痛以腰背關節爲主者,多與腎氣不足有關,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續斷溫補腎氣。若見關節腫大,苔薄黃,邪有化熱之象者,宜寒熱並用,投桂枝芍藥知母湯[備註]桂枝芍藥知母湯(《金匱要略》):桂枝芍藥炙甘草麻黃白朮知母防風、炮附子生薑加減。[5]

8.2.2 痛痹

8.2.2.1 症狀

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痛有定處,得熱痛減,遇寒痛增,關節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6]

8.2.2.2 證候分析

風寒溼邪閉經絡,而以寒邪偏盛,寒爲陰邪,其性凝滯,故痛有定處疼痛較劇。得熱則氣血較爲流暢,故其痛減,遇寒則血益凝澀,故痛更劇。寒屬陰邪,故局部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亦屬寒。脈弦緊爲屬痛屬寒之徵。[6]

8.2.2.3 治法

溫經散寒祛風除溼[6]

8.2.2.4 方藥

烏頭湯[備註]烏頭湯(《金匱要略》):川烏麻黃芍藥黃芪甘草加減。方中以烏頭麻黃溫經散寒,除溼止痛;芍藥甘草緩急止痛;黃芪益氣固表,並能利血通痹。本證也可以採用烏附麻辛桂薑湯[備註]烏附麻辛桂薑湯(《成都中醫學院戴雲波方》):川烏附子麻黃細辛桂枝乾薑甘草蜂蜜加減。方用制川烏附子乾薑溫經散寒止痛;麻黃細辛桂枝散疏風除溼,甘草調和諸藥。[6]

加減用藥參閱行痹[6]

8.2.3 着痹

8.2.3.1 症狀

肢體關節重着,痠痛,或有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活動不便,肌膚麻木不仁,苔白膩,脈濡緩。

8.2.3.2 證候分析

感受風寒溼邪而以溼邪偏盛,因溼性重濁粘滯,故見痛有定處麻木重着,腫脹等證。溼留肌肉,阻滯關節,故致手足沉重,活動不便。苔白膩,脈濡緩爲溼邪偏盛之象。

8.2.3.3 治法

除溼通絡祛風散寒

8.2.3.4 方藥

薏苡仁湯[備註]薏苡仁湯(《類證治裁》):薏苡仁川芎當歸麻黃桂枝羌活獨活防風川烏蒼朮甘草生薑加減,方中用苡仁蒼朮健脾除溼;羌活獨活防風祛風勝溼;川烏麻黃桂枝溫經散寒除溼;當歸川芎養血活血;生薑甘草健脾和中。

關節腫脹者,可加萆薢木通薑黃水通絡。肌膚不仁海桐皮豨薟草祛風通絡。

對於風寒溼偏盛不明顯者,可用蠲痹湯[備註]蠲痹湯(《醫學心悟》):羌活獨活、桂心、秦艽當歸川芎炙甘草海風藤桑枝乳香木香作爲風寒溼痹通用的基礎方進行治療。方中以羌活獨活海風藤秦艽桂枝祛風、除溼、散寒;當歸川芎乳香木香桑枝甘草活血通絡止痛。風勝加防風白芷;寒勝加附子川烏細辛;溼勝加防己萆薢苡仁。根據偏盛情況隨症加減。

8.2.4 主方

蠲痹湯(程鍾齡《醫學心悟》)處方羌活獨活秦艽各12克,海風藤30克,桂枝當歸各10克,川芎6克,威靈仙白芍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若風勝者,加防風白芷各10克。溼勝者,加防己12克,薏苡仁20克,萆薢15克。寒勝者,加川烏頭、熟附子各10克,細辛3克。

8.2.5 中成藥

追風透骨丸,每次9克,每日3次。肌肉關節疼痛痠麻,或有腫脹,遇陰雨寒冷則疼痛加劇,祛風散寒除溼,通絡。得熱痛減,口淡不欲飲或喜熱飲。舌質淡苔白膩,脈弦緊。

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風溼藥丸,每次1丸,每日2次。

8.2.6 單方驗方處方

桂枝活絡湯(賴天松等《臨牀奇效新方》)處方桂枝赤芍各15克,白芍丹蔘各30克,乳香沒藥、炒穿山甲各10克,當歸12克,蜈蚣2條,秦艽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8.2.7 鍼灸治療

8.2.7.1 體針

分部循經取穴及隨證選穴爲主。肩部取肩髎肩髃肩內陵臑俞等穴爲主。肘部取曲池肘尖合谷天井外關尺澤等穴爲主。腕部取陽池外關陽溪腕骨等穴爲主。背脊部取天柱肩中俞肩外俞身柱腰陽關等穴爲主。髀部以取環跳居髎懸鐘等穴爲主。股部取秩邊髀關、伏免、陽陵泉等穴爲主。膝部取犢鼻梁丘陽陵泉委中等穴爲主。踝部取申脈解溪崑崙丘墟等穴爲主。以上各部之痹,凡行痹者,加膈俞肝俞痛痹者,加腎俞關元着痹者,加脾俞足三裏陰陵泉熱痹者,加大椎曲池。此外,都可加用阿是穴。在方法上,除針刺外,可酌情配合艾灸、放血及特定電磁波治療等。[6]

8.2.7.1.1 治則

溫經散寒祛風通絡,除溼止痛

8.2.7.1.2 處方

按不同部位,關節選擇相應穴位,也可選阿是穴。肩部:肩髃肩髎肩貞肩前肩後。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關天澤。背脊:水溝身柱腰陽關。髀部:環跳居髎懸鐘。股部:秩邊承扶陽陵泉。膝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踝部:中脈,照海崑崙丘墟行痹者,加隔俞、血海

痛痹者,加腎俞關元

着痹者,加足三裏商丘

8.2.7.1.3 方義

旨在祛風散寒除溼。

8.2.7.1.4 操作

行痹者,用毫針瀉法淺刺,並可用皮膚針叩刺。痛痹者,多灸,深刺留針,可兼用隔姜灸着痹者,鍼灸並施或兼用溫針皮膚針拔罐法

8.2.7.2 水針

選用當歸防風威靈仙注射液,注射於肩、肘、髖、膝等部阿是穴及有關穴位。每次選用3~5穴,每穴注入0.5~1.0毫升注意勿注入關節腔。一般每隔1~3日注射1次,10次爲1個療程。[6]

8.2.7.3 耳針

取相應區壓痛點神門下腳端等穴,強刺激。用於肢體關節疼痛較劇者[6]

8.2.7.4 皮膚針

主要用於腫脹較著之關節部位。在腫大關節周圍及脊柱兩側相應的節段部位輕叩,每隔3日叩1次,5次爲1個療程。[6]

8.3 風溼熱痹

8.3.1 症狀

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得冷稍舒,痛不可觸,可病及一個或多個關節,多兼有發熱惡風口渴、煩悶不安等全身症狀,苔黃燥、脈滑數[7]

8.3.2 證候分析

邪熱壅於經絡關節氣血鬱滯不通,以致局部紅腫灼熱關節疼痛不能屈伸。熱盛津傷,故致發熱惡風口渴、煩悶不安[7]。苔黃燥,脈滑數均爲熱盛之象[7]

風溼熱痹即一般通稱的熱痹。與風寒溼痹比較熱痹的發病較急,全身症狀明顯,且邪氣極易內舍,以致病情多變[7]

8.3.3 治法

清熱通絡,祛風除溼[7]

8.3.4 方藥

白虎桂枝湯[備註]白虎加桂枝湯(《金匱要略》):知母石膏甘草粳米桂枝加味。方中以白虎湯清熱除煩,養胃生津桂枝疏風通絡。可加銀花藤、連翹黃柏清熱解毒海桐皮薑黃威靈仙防己桑枝活血通絡祛風除溼皮膚有紅斑者,酌加丹皮、生地、地膚子赤芍涼血散風。本證亦可選用《溫病條辨宣痹湯[備註]宣痺湯(《溫病條辨》):防己杏仁連翹滑石薏苡仁半夏蠶砂赤小豆、皮梔子。方中以防己蠶砂苡仁赤小豆祛風除溼,疏利經絡連翹山梔滑石清熱利溼[7]

熱痹化火傷津,症見關節紅腫疼痛劇烈,入夜尤甚,壯熱煩渴,舌紅少津,脈弦數者,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痛,可用犀角散[366]。酌加生地、玄蔘麥冬養陰涼血;加防己薑黃秦艽海桐皮清熱除溼,通絡止痛[7]

主方:宣痹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處方防己、北杏仁各12克,連翹15克,滑石薏苡仁各30克,梔子12克,金銀花藤30克,赤小豆20克,蠶砂10克,龍膽草12克,桑枝30克,甘草6克。水煎服。皮膚有紅斑者,加牡丹皮地膚子各12克,赤芍15克。化火傷陰者,加生地黃20克,玄蔘麥冬各15克。

單方驗方

⑴四物四藤合劑(賴天松等《臨牀奇效新方》)處方當歸赤芍川芎各9克,生地黃雞血藤海風藤寬筋藤桑寄生絡石藤各15克,獨活地龍各6克。水煎服。

葛根銀花藤合劑(方藥中等《實用中醫內科學》)處方葛根60克,金銀花藤45克,絲瓜絡15克,路路通12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8.3.5 鍼灸治療

治則利溼清熱,通經止痛

處方:按不同部位,關節選擇相應穴位,也可選阿是穴。肩部:肩髃肩髎肩貞肩前肩後。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關天澤。背脊:水溝身柱腰陽關。髀部:環跳居髎懸鐘。股部:秩邊承扶陽陵泉。膝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踝部:中脈,照海崑崙丘墟行痹者,加隔俞、血海

熱痹大椎曲池

方義:局部取穴調氣血,大椎清熱散風,曲池清熱行氣消腫。

操作:

熱痹者,用毫針瀉法淺刺,並可用皮膚針叩刺。

毫針刺,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min,10次爲一療程。

8.4 痹證遷延不愈,痰瘀痹阻

各種痹證遷延不愈,正虛邪戀,瘀阻於絡,津凝爲痰,痰瘀痹阻。

8.4.1 症狀

出現疼痛時輕時重,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形,屈伸不利,舌質紫,苔白膩,脈細澀等症[7]

8.4.2 治法

化痰祛瘀,搜風通絡[7]

8.4.3 方藥

桃紅飲[備註]桃紅飲(《類證治裁》):桃仁紅花川芎當歸尾、威靈仙穿山甲地龍地鱉蟲養血活血,化瘀通絡;加白芥子膽南星祛痰散結;加全蠍烏梢蛇等搜風通絡。[7]

1、 主方:桃紅飲(林珮琴《類證治裁》)加味處方當歸尾12克,川芎9克,桃仁紅花各10克,威靈仙15克,穿山甲20克,地龍地鱉蟲各9克,白芥子膽南星各10克,烏梢蛇露蜂房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 中成藥

小活絡丸,每次1丸,每日2次。活絡止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清熱通絡,祛風除溼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得冷稍舒,痛不可觸,可病及一個或多個關節,多兼有發熱惡風口渴、煩悶不安。苔黃膩,脈滑

3、單方驗方:治痹活血湯(賴天松等《臨牀奇效新方》)處方當歸赤芍木瓜澤瀉各10克,生地黃15克,茯苓12克,桃仁紅花川芎蜂房桂枝各6克,丹蔘9克。水煎服。

8.5 久痹正虛

8.5.1 症狀

痹證日久,除風寒溼邪閉經絡關節症狀外,還常出現氣血不足及肝腎虧虛的症狀[7]

8.5.2 治法

此時應祛邪扶正攻補兼施,在祛風散寒除溼的同時,加入補益氣血,滋養肝腎之品[7]

8.5.3 方藥

可選用獨活寄生湯[備註]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細辛當歸芍藥川芎乾地黃杜仲牛膝人蔘茯苓甘草、桂心加減。方中以獨活防風秦艽細辛肉桂祛風除溼、散寒止痛;人蔘茯苓甘草當歸川芎地黃芍藥益氣血;杜仲牛膝桑寄生補養肝腎。[7]

主方:獨活寄生湯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加減處方獨活秦艽當歸桂枝各12克,桑寄生20克,川芎熟地黃白芍茯苓續斷黨蔘牛膝各15克,狗脊杜仲各18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若久痹內舍於心,可選用於炙甘草湯張仲景傷寒論》)加減。

中成藥舒筋健腰丸,每次5克,每日3次。壯腰關節止痛丸,每次9克,每日3次。溫腎止痛丹(賴天松等《臨牀奇效新方》)

單方驗方處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黃芪熟地黃當歸赤芍白芍、懷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

龍蛇散(周長勤《廣西中醫藥》1985.3)處方地龍白花蛇各150克,地鱉蟲蜈蚣殭蠶全蠍蜣螂各30克,穿山甲20克。共研幹爲細末,分成20包,每日1包,分2次沖服

8.6 痹久內舍於心

8.6.1 症狀

痹久內舍於心,證見心悸短氣,動則尤甚,面色少華,舌質淡、脈虛數或結代[7]

8.6.2 治法

治宜益氣養心,溫陽復脈[7]

8.6.3 方藥

炙甘草湯[備註]炙甘草湯(《傷寒論》):炙甘草人蔘桂枝生薑阿膠生地黃麥冬火麻仁大棗加減。[7]

8.7 特別提示

痹證的治療中,風寒溼痹疼痛劇烈者,常用到附子川烏祛風除溼溫經止痛的藥物。應用這些藥物時,劑量應由小量開始,逐漸增加,久煎或與甘草同煎可以緩和其毒性。服藥後患者若有脣舌發麻,手足麻木噁心心慌,脈遲等中毒症狀時,應酌情減輕劑量,或立即,停藥,並及時採取解救措施。[7]

對於痹證之病程較久的抽掣疼痛,肢體拘攣者,常配伍地龍全蠍蜈蚣穿山甲白花蛇烏梢蛇、露峯房等具有通絡止痛祛風除溼作用的蟲類藥物。這些藥物大多性偏辛溫,作用較猛,也有一定的毒性,故用量不可過大,不宜久服,中病即止。其中全蠍蜈蚣二味可研末吞服,既可節省用量,又能提高療效。[7]

9 其他治法

本病除內服藥物治療外,鍼灸推拿、燻洗等對本病治療均有一定效果[7]

9.1 易方

對於病情較輕者,可採用下列簡易方治療[7]

豨薟草臭梧桐各15克,水煎服,適用於風寒溼痹

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克,煎服,適用於風寒溼痹

豨薟草15克,白朮苡仁各12克,水煎服,適用於風寒溼痹

海風藤老鸛草五加皮常春藤桑枝等任選1~3種,各9~12克,可用於風寒溼痹

9.2 外治法

威靈仙60克研末,蔥白30克搗爛,用醋適量共調成糊狀,外敷絲瓜絡30克,地龍20克,萊菔子12克,共搗爛,外敷痛處。乳香沒藥各10克,地骨皮15克,車前草20克,共搗爛,用白鮮威靈仙500克,松樹針90克,甘草50克。水煎燻蒸並熱敷食鹽500克,小茴香120克研末,共炒熱,用布包熨痛處。川烏頭草烏松節、生膽南星、生半夏各30克,共研細末,貼於痛外。酒調拌,外敷貼於痛處。痛處,每日1次,每次1小時。浸酒外擦患處(不可內服)。

9.3 食療

胡椒根煲蛇肉:胡椒根50克,蛇肉250克,共煲湯服食。適用老桑枝煲雞:老桑枝100克,母雞1只(去毛內臟),加適量千斤拔杜仲豬尾:千反拔、狗脊各30克,豬尾1條,加清水風寒溼痹清水共煲湯,鹽調味飲湯食雞。適用於風溼熱痹。適量共煲湯,飲湯喫肉。適用於久痹肝腎虧虛。

10 預防調護

加強體質鍛鍊,避免居住在潮溼環境注意冷暖,防止外邪侵襲,對預防痹證發生有一定的作用[7]

注意防寒、防潮,避免風寒溼之邪侵入人體。汗出勿當風,勞患者應加強個體調攝,如房事有節、飲食有常、勞逸結合、起動或運動後不可乘身熱汗出入水洗浴等。居作息規律化等。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外邪的抵抗力。

患者對寒涼之品不宜多食,如雪條、竹筍、通菜等。

11 預後

痹證的預後雖爲良好,但病情纏綿,且感受外邪後易引起復發[7]

久痰瘀痹阻,出現關節畸形,以及內舍臟腑,引起心痹者,則不易恢復,預後較差[7]

12 文獻摘錄

素問·痹論篇》:“五臟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

醫宗必讀·痹》:“治外者,散邪爲急,治藏者養正爲先。治行痹者,散風爲主,禦寒利溼仍不可廢,大抵參以補血之劑,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治痛痹者,散寒爲主,疏風燥溼仍不可缺,大抵參以補火之劑,非大辛大溫,不能釋其凝寒之害也。治着痹者,利溼爲主,祛風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參以補脾補氣之劑,蓋土強可以勝溼,而氣足自無頑麻也。”

證治匯補·痹症》:“……風勝加白芷,溼勝加蒼朮、南星,熱勝加黃柏,寒勝加獨活肉桂,上體加桂枝威靈仙,下體加牛膝防己萆薢木通。”

雜病源流犀燭·諸痹源流》:“痹者,閉也。三氣雜至,壅蔽經絡,血氣不行,不能隨時祛散,故久而爲痹。”

類證治裁·痹症》:“諸痹……良由營衛先虛,腠理不密,風寒溼乘虛內襲。正氣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滯,氣血凝澀,久而成痹。”

13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19.
  2. ^ [2]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65.
  3. ^ [3]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68.
  4. ^ [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65-266.
  5. ^ [5]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66.
  6. ^ [6]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66-267.
  7. ^ [7]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6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