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椎體次全切除減壓融合術

手術 頸椎病的手術治療 脊柱外科手術 骨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ǐng zhuī zhuī tǐ cì quán qiē chú jiǎn yā róng hé shù

2 英文參考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

5 分類

骨科/脊柱外科手術/頸椎病的手術治療

6 ICD編碼

80.5102

7 概述

頸椎前路椎體次全切除減壓術是目前應用較多的術式。與環鋸擴大減壓術相比,其減壓範圍大,犧牲的正常骨質少,故已逐步取代環鋸擴大減壓術。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6.4.2-1~3.26.4.2-3)。

8 適應

頸椎椎體次全切除減壓融合術適用於:

1.脊髓型頸椎病,診斷明確,經正規非手術治療,症狀和體徵無緩解者。

2.脊髓型頸椎病,臨牀症狀和體徵進行性加劇,或在短期內急劇加重,應儘早手術者。

3.急性創傷頸椎間盤突出症,因外傷誘發,造成四肢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癱瘓者。

4.脊髓神經根受壓的混合性頸椎病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者。

5.多節段或嚴重型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節段多且範圍廣者,需擴大減壓者。

6.頸椎椎體骨折脊髓壓迫者或陳舊性骨折脫位合併不完全性脊髓損傷,並存在較廣泛的致壓物者。

7.某些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如連續型,混合型,行多節段減壓可使骨化物呈浮動狀,有助於減壓者。

9 禁忌症

1.全身情況差,或合併有重要臟器疾患,不能承受手術創傷者。

2.合併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等其他疾患。

3.診斷不明確,雖有類似頸椎病症狀,但影像檢查神經系統檢查均有疑問者。

4.高齡病人,喪失正自理能力,不能配合術前準備和術後處理者不宜手術。

5.頸椎病病程長,合併四肢癱瘓,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表明脊髓損傷嚴重,即使減壓,脊髓功能也難以恢復。

10 術前準備

10.1 1.推移氣管和食管訓練

特別對於術中採用頸神經淺叢阻滯麻醉者,術前必須訓練推移氣管和食管。頸前路手術入路系經頸內臟鞘與血管神經鞘間隙而抵達椎體前方,故術中需將內臟鞘牽向對側,方可顯露椎體前方或側前方。如果術前牽拉不合要求,術中可因無法牽開氣管而被迫中止手術。如果勉強進行,則可能損傷氣管食管,甚至引起術後喉頭痙攣、水腫(圖3.26.4.2-4)。

訓練方法患者或他人用2~4指在皮外插入切口一側的頸內臟鞘與血管鞘間隙處,持續性向對側推移。開始時每次持續10~20分鐘,此後漸增加到30~40分鐘,而且必須將氣管牽拉過中線,訓練3~5天,即能適應。這種牽拉易刺激氣管引起反射乾咳症狀,必須反覆向患者交待其重要性。

10.2 2.臥牀排尿、排便訓練

術後將有數日臥牀,爲減少因術後排尿、排便困難,以及插導尿管後引起的尿路感染,在術前必須進行牀上排尿、排便練習

11 麻醉體位

因需施行術中復位,牽拉較劇烈,以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爲宜。如單純行頸椎前路減壓術,亦可採用頸叢麻醉患者仰臥於手術牀上,雙肩墊以軟枕,頭頸自然向後仰伸,頸後部放置沙袋或一包類似海綿的軟木枕頭,後枕部墊以軟頭圈,頭兩側各放置小沙袋防止術中旋轉。避免在麻醉過程中患者頭頸過度後仰,以免加重脊髓損傷。如術前已行顱骨牽引,則顱骨牽引弓不要去除。

12 手術步驟

12.1 1.切口、顯露及定位

對於施行術中復位者,多采用頸前路右側斜行切口,此切口視野開闊、切口鬆弛、利於術中牽拉。單純行前路減壓者,則可以採用頸前路右側橫切口,此切口疤痕較小,術後外觀較好。切口長度一般爲3~5cm。

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切斷頸闊肌,止血後在頸闊肌深面做鈍性和銳性分離,上下各2~3cm,擴大縱向顯露範圍。胸鎖乳突肌內側緣與頸內臟鞘之間較寬鬆,是理想的手術進路。

準確確定頸動脈鞘和頸內臟鞘,以有齒長鑷提起胸鎖乳突肌內側與頸內臟鞘之間聯合筋膜並剪開,並沿其間隙分別向上下方向擴大剪開。該部爲一疏鬆的結締組織,很容易分離。於頸內臟鞘外側可見肩胛舌骨肌,可從其內側直接暴露,也可從其外側進入。術中以示指沿已分開的間隙做鈍性鬆解,再輕輕向深部分離抵達椎體椎間盤前部。當甲狀腺動脈顯露時,在其上方可見喉上神經。如未見到,也不必探查和遊離,以免損傷。頸內臟鞘和頸動脈分離後用拉鉤將氣管食管向中線牽拉,頸動脈鞘稍向右側牽拉,即可抵達椎體椎間盤前間隙。用長鑷子提起椎前筋膜後逐層剪開,然後縱行分離此層筋膜,向上下逐漸擴大暴露椎體和椎間隙,通常爲1或2個椎間盤。兩側分離以不超過頸長肌內側緣2~3mm爲宜,若向側方過大分離則有可能損傷橫突孔中穿行的椎動脈交感神經叢。

新鮮頸椎外傷椎體骨折或前縱韌帶損傷者,憑直觀觀察即可定位。對陳舊性骨折或單純椎間盤損傷者,直視下有時難以分辨,最可靠的方法是以注射針頭去除尖端保留1.5cm長度,插入椎間盤,攝全頸椎側位X線片,根據X線片或C臂機透視定位。

12.2 2.撐開椎體

目前應用較多的頸椎椎體撐開器。於病椎上下位椎體中央分別擰入撐開器螺釘,在撐開螺釘上套入撐開器,向上下兩端撐開(圖3.26.4.2-5,3.26.4.2-6)。撐開椎體有利於使損傷椎體椎間盤高度恢復,減輕對脊髓的壓迫,並在行椎體切除時有利於操作。

12.3 3.減壓

確定骨折椎體的上下方椎間盤,用尖刀切纖維環,髓核鉗取出破碎的椎間盤組織。用三關節咬骨鉗咬除骨折椎體的前皮質骨和大部分松質骨。接近椎體後緣時暫停,先用刮匙將椎間盤和終板全部刮除,用神經離子分離椎體後緣與後縱韌帶間的間隙,伸入薄型衝擊式咬骨鉗逐步將椎體後皮質骨咬除,此時形成一個長方形的減壓槽,可見後縱韌帶膨起。小心地用衝擊式咬骨鉗或刮匙將減壓槽底邊擴大,將致壓物徹底切除。如後縱韌帶瘢痕形成,可在直視下用神經離子或後縱韌帶鉤鉤住後縱韌帶,用尖刀將後縱韌帶逐步進行切除,完成減壓。

12.4 4.植骨

調整椎體撐開器撐開的高度,使頸椎前柱的高度恢復正常。於髂嵴處鑿取一長方形植骨塊,修整後植入減壓槽,鬆開椎體撐開器,使植骨塊嵌緊,完成植骨(圖3.26.4.2-7)。也可選用直徑10mm或12mm的鈦質網籠修剪成長度與減壓區高度相符,將椎體切除所獲之松質骨填塞於鈦質網籠內植於減壓區內,避免切取髂骨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以及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12.5 5.固定

對於頸椎椎體爆裂性骨折,尤其是採用鈦網植骨者,應使用頸椎前路鋼板固定。鋼板固定可使頸椎取得即刻穩定性,便於術後護理和儘早恢復工作。同時內固定的使用有利於植骨塊的癒合,並在癒合的過程中維持椎體的高度,避免植骨塊在癒合的爬行替代過程中塌陷,從而造成頸椎弧度消失(圖3.26.4.2-8)。

12.6 6.縫合切口

生理鹽水反覆沖洗創口,縫合頸前筋膜,放置半管引流條一根,逐層縫合關閉切口

13 中注意要點

1.對於椎體骨折脫位椎體次全切除減壓時,由於椎體骨折,操作應輕柔,避免加重脊髓損傷。尤其當接近椎體後壁時,應先將椎間盤切除乾淨,從椎間隙仔細、耐心地尋找椎體後壁與後縱韌帶間的空隙,找到突破口即可用薄型衝擊式咬骨鉗伸入空隙,逐步將椎體後壁咬除。

2.如遇後縱韌帶骨化物,應將其周圍剝離,使之呈遊離狀態。能夠取出的骨化塊可以取出,但絕不可用器械牽拉,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脊髓損傷

3.強調使用椎體撐開器和頸椎前路鋼板在頸椎解剖功能重建中的意義。

14 術後處理

1.術後24~48h後拔除引流條。

2.術中如對硬膜擾動較多,術後應用地塞米松20mg、呋塞米20mg,5~7d停藥。適當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3.對於使用內固定者頸託保護4~6周。無內固定者,則以頜頸石膏外固定3個月,至植骨癒合。

15 併發症

15.1 1.脊髓神經損傷

嚴重的併發症,嚴重者可導致癱瘓,甚至死亡。

15.2 2.椎動脈損傷

嚴重的併發症,如處理無效可致死。

15.3 3.食管氣管損傷

多由過度牽拉所致,深部操作時也可造成誤傷。此種併發症少見,但卻可引起縱隔感染,病死率相當高,故必須引起足夠警惕。

15.4 4.術後局部血腫形成

是嚴重併發症。一般在術後12小時內發生,嚴重者可引起窒息,術後必須嚴密觀察。

15.5 5.喉上神經喉返神經損傷

結紮、切斷一側的甲狀腺血管時可能導致同側喉上神經損傷,將氣管食管牽開時可能會牽拉對側的喉上神經,術後出現飲水嗆咳,後者一般數日後都能恢復。處理甲狀腺下血管時可能損傷喉返神經,一側喉返神經損傷可導致聲音嘶啞、憋氣,多爲暫時性,一般傷後1~3個月內恢復

15.6 6.腦脊液漏

硬膜破損導致的腦脊液漏,促進感染發生並易於向中樞神經系統蔓延,妨礙切口癒合甚至引起切口裂開,也可引起顱內壓降低體液喪失。預防腦脊液漏的關鍵在於術中應用顯微外科技術,避免不必要的硬膜損傷;如需打開硬膜,術後持續腰穿引流腦脊液3~4天,小如針孔的硬膜破損經此處理常可自行癒合,而較大的缺損往往需應用筋膜片或纖維蛋白膠進行修補。

15.7 7.植骨塊脫落

是嚴重的併發症。修整後的植骨塊應較骨窗長2mm,嵌入時撐開頸椎,使椎間隙稍加擴大。嵌入骨塊後,活動頸椎,觀察植骨塊是否鬆動,如有鬆動,則再行嵌入或修整後再行嵌緊。

15.8 8.植骨不癒合

極少發生。只要術中正確處理終板、植骨塊及有效內固定,術後進行有效制動,就可以將此併發症減至最低。

15.9 9.感染

頸椎前路手術切口感染率不高,但切口感染可蔓延至椎管、脊髓等而導致嚴重後果,所以必須注意預防。嚴密修補硬膜和縫合切口防治腦脊液滲漏和切口裂開,消滅殘腔等是防止術後感染的關鍵。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