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胃消滯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áo wèi xiāo zhì wán

2 調胃消滯丸藥典標準

2.1 品名

調胃消滯丸

Tiaowei Xiaozhi Wan

2.2 處方

厚朴60g、羌話60g、廣東神曲60g、枳殼30g、香附(四制)6g、姜半夏60g、防風60g、前胡60g、川芎白酒蒸)6g、白芷60g、薄荷60g、砂仁60g、草果30g、木香6g、豆蔻60g、茯苓60g、蒼朮(泡)60g、廣藿香6g、烏藥醋蒸)60g、甘草30g、紫蘇葉60g、陳皮(蒸)60g

2.3 製法

以上二十二味,粉碎,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用黑氧化鐵滑石粉包衣,乾燥,即得。

2.4 性狀

本品爲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後,顯灰黃色;氣香,味微苦、辛。

2.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試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茯苓)。石細胞類方形、橢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分枝狀,直徑11~65μm,有時可見層紋(姜厚朴)。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草酸鈣方晶,形成品纖維甘草)。

(2)取本品4g,研細,加二氯甲烷40ml,超聲處理30分鐘[1],濾過,濾液加在中性氧化鋁柱(100~200目,5g,內徑爲1.5cm)上,用乙酸乙酯30ml洗脫,收集流出液和洗脫液,蒸乾,殘渣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川芎照藥材0.5g,加二氯甲烷1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甲醇1ml使溶解,作爲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4μl、對照藥溶液1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取羌活照藥材0.5g,加二氯甲烷1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同[鑑別](2)項下供試品溶液的製備方法,自“濾液加在中性氧化鋁柱”起,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鑑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4μl、上述對照藥溶液4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醚-甲苯-二氯甲烷(1:1:5)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主斑點。

(4)取[鑑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加甲醇稀釋5倍,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前胡照藥材0.5g,加二氯甲烷1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甲醇5ml使溶解,作爲對照藥溶液。再取白花前胡甲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藥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二氯甲烷乙醚(4:5: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主斑點。

2.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2.7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2.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5%醋酸溶液(60:4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94nm。理論板數按厚朴酚峯計算應不低於4000。

2.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厚朴酚對照品、和厚朴酚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加甲醇製成每1ml含厚朴酚40μg、和厚朴酚20μ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研細,取粉末(過三號篩)約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40kHz) 4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2.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瓶(袋)含厚朴厚朴酚(C18H18O2)與和厚朴酚(C18H18O2)的總量計,不得少於2.1mg。

2.8 功能與主治

疏風解表,散寒化溼健胃消食。用於感冒風寒夾溼、內傷食滯證,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身困、食少納呆噯腐吞酸腹痛泄瀉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瓶(袋),一日2次。

2.10 規格

每瓶或每袋裝2.2g。

2.11 貯藏

密封

2.12 注:

2.12.1 香附(四制)

去毛須及雜質。取淨香附,按每100kg淨香附生薑6kg(榨汁),白酒6kg,食鹽2kg,醋6kg,與香附拌勻至輔料被吸盡,置鍋內蒸透,取出,乾燥

2.12.2 川芎白酒蒸)

除去雜質,分開大小,略泡,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取淨川芎,加白酒拌勻,蒸透,取出,乾燥。每iookg川芎白酒10kg。

2.12.3 蒼朮(泡)

除去雜質,洗淨,刨中片。取淨蒼朮,置沸米泔水中,再煮沸,取出,用清水迅速漂洗,瀝乾水,乾燥。米泔水製法:用2kg米粉加水至100kg,充分攪拌,即得。

2.12.4 烏藥醋蒸

除去雜質,洗淨,切薄片乾燥(如爲片時,除去細根)。取淨烏藥,加醋拌勻,蒸至醋被藥料吸乾爲度,取出,乾燥。每100kg烏藥用醋20kg。

2.12.5 陳皮(蒸)

除去雜質,洗淨,蒸透,80℃以下乾燥

2.13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3 調胃消滯丸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Tiaowei Xiaozhi Wan

3.2 標準編號

WS3-B-2218-96

3.3 處方

厚朴薑汁制) 50g 羌活 50g 神曲 50g 枳殼 25g 香附(四制) 5g 半夏(制) 50g 防風 50g 前胡 50g 川芎酒蒸) 5g 白芷 50g 薄荷 50g 砂仁 50g 草果 25g 木香 5g 豆蔻 50g 茯苓 50g 蒼朮(泡) 50g 廣藿香 5g 烏藥醋制) 50g 甘草 25g 紫蘇葉 50g 陳皮(蒸) 50g

3.4 製法

以上二十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用水泛丸,用四氧化三鐵包衣,打 光,乾燥,即得。

3.5 性狀

本品爲黑色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後,顯灰黃色;氣香,味微苦、辛。

3.6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 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石細胞類方形、橢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分枝狀, 直徑11~65μm,有時可見層紋。韌皮纖維近無色,長梭形,多單個散在,直徑15~17μ m,壁極厚,孔溝不明顯。油管直徑17~60μm,充滿金黃色分泌物。纖維束周圍薄壁細 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2)取本品 14g,研細,用乙醚25ml浸提30分鐘,濾過,濾液揮幹,殘渣乙醚5ml使 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厚朴照藥材0. 5g,加乙醚1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μl、對照藥溶液0.5μl,分別點 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苯-醋酸乙酯(5:4: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 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 色的熒光斑點。

3.7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3.8 功能與主治

健胃消食,解表化溼。用於感冒風寒發熱頭痛消化不良,腹 痛泄瀉

3.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瓶,一日2次。

3.10 規格

每瓶裝2. 2g

3.11 貯藏

密封

4 調胃消滯丸介紹

4.1 藥品類型

中藥

4.2 藥品名稱

調胃消滯丸

4.3 藥品漢語拼音

Tiaowei Xiaozhi Wan

4.4 成份

厚朴、羌話、廣東神曲枳殼香附(四制)、姜半夏防風前胡川芎白酒蒸)、白芷薄荷砂仁草果木香豆蔻茯苓蒼朮(泡)、廣藿香烏藥醋蒸)、甘草紫蘇葉陳皮(蒸)

4.5 性狀

調胃消滯丸爲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後,顯灰黃色;氣香,味微苦、辛。

4.6 調胃消滯丸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解表化溼。用於感冒風寒發熱頭痛消化不良,腹痛泄瀉

4.7 規格

每瓶裝2.2克

4.8 調胃消滯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瓶,一日2次。

4.9 注意事項

1.忌菸、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中成藥

3.風熱感冒者不適用,其表現爲發熱明顯,微惡風有汗口渴鼻流濁涕咽喉腫痛,咳吐黃痰。

4.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三天後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胸悶心悸等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6.小兒、年老體弱者、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對調胃消滯丸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調胃消滯丸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

10.請將調胃消滯丸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調胃消滯丸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4.10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4.11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5 參考資料

  1.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關於勘誤《中國藥典》2010年版有關內容的通知(國藥典綜發〔2010〕246號).2010-09-2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