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Bletilla hyacinthina Reichb.[朗道漢英字典]
rhizoma bletillae[朗道漢英字典]
salep, salop[朗道漢英字典]
bletillae rhizom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bletillae tub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ommon bletilla tub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alep[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alop[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hizoma Bletill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ommon bletilla rubb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4 拉丁名
Rhizoma Bletill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ommon bletilla rubber(《中醫藥學名詞(2004)》)
11 化學成分
塊莖含揮發油、粘液質等。塊莖含聯苄類化合物:3,3’-二羥基-4-(對羥苄基)-5-甲氧基聯苄、3’3-二羥基-2-(對羥苄基)-5-甲氧基聯苄等[2]。還含山藥素Ⅲ、3’-O-甲基山藥素等[2]。另外,還含白及葡萄糖配甘露聚糖(Bletilla glucomannan)[2]。
13 白及的藥典標準
13.1 品名
Baiji
BLETILLAE RHIZOMA
13.2 來源
本品爲蘭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乾燥塊莖。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置沸水中煮或蒸至無白心,曬至半於,除去外皮,曬千。
13.3 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扁圓形,多有2~3個爪狀分枝,長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黃白色,有數圈同心環節和棕色點狀鬚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莖痕,下面有連接另一塊莖的痕跡。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類白色,角質樣。氣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13.4 鑑別
(1)本品粉末淡黃白色。表皮細胞表面觀垂周壁波狀彎曲,略增厚,木化,孔溝明顯。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大的類圓形黏液細胞中,或隨處散在,針晶長18~88μm。纖維成束,直徑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橢圓形紋孔;含硅質塊細胞小,位於纖維周圍,排列縱行。梯紋導管、具緣紋孔導管及螺紋導管,直徑10~32um。糊化澱粉粒團塊無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70%甲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併乙醚液,揮至1ml,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白及對照藥材l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藥材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醇(6:2.5: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酵溶液,在105℃加熱數分鐘,放置30~60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相同的棕紅色熒光斑點。
13.5 檢查
13.5.1 水分
不得過1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第一法)。
13.5.2 總灰分
不得過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3.5.3 二氧化硫殘留量
照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U)測定,不得過400mg/kg。[3]
13.6 白及飲片
13.6.1 炮製
本品呈不規則的薄片。外表皮灰白色或黃白色。切面類白色,角質樣,半透明,維管束小點狀,散生。質脆。氣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13.6.2 鑑別、檢查
同藥材。
13.6.3 性味與歸經
苦、甘、澀,微寒。歸肺、肝、胃經。
13.6.4 功能與主治
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用於咯血,吐血,外傷出血,瘡瘍腫毒,皮膚皸裂。
13.6.5 用法與用量
6~15g;研末吞服3~6g。外用適量。
13.6.6 注意
13.6.7 貯藏
13.7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