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門冬湯

治燥劑 中醫學 滋陰潤燥 方劑學 中藥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ài mén dōng tāng

2 英文參考

maimendong decoc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Maimendong Tang[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概述

麥門冬湯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八十首。其中,《金匱要略方論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方爲常用方,組成爲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蔘二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1]。具有滋養肺胃,降逆下氣的功效[2]。主治肺胃陰傷,津液不足,氣火上逆而致的肺痿證,症見咳唾涎沫,氣喘短氣咽乾口燥舌幹紅少苔,脈虛數[2]。近代也常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咽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萎縮胃炎等肺胃陰虛[2]

4 金匱要略方論》方之麥門冬湯

實驗研究顯示,麥門冬湯能改善氣管粘液纖毛運動系統功能,並有鎮咳和促進唾液分泌作用[2]。該方劑有一定解痙、止喘、祛痰作用,有一定保肝、抗潰瘍作用,對神經內分泌功能具有保護調節作用,對免疫功能具有促進調節作用,有比較顯著的抗氧化損傷作用,所以對其適應證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且上述作用恰恰切中其發病機[3]。但該方劑病原微生物作用力度不甚大,在治療上述適應證時應結合現代醫學抗生素療法[3]。雖然各味中藥直接抗炎作用不顯著,但值得重視的是該方劑6味藥中有4味藥麥冬人蔘甘草半夏均對腎上腺皮質興奮作用,大量的糖皮質激素必然會發揮明顯的抗炎作用,同時對機體神經內分泌功能進行調節,使之恢復平衡[3]。其對心血管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以及鹽皮質激素瀦水留鈉的作用可能是治療其“咽喉乾燥、脈虛數”的主要機制[3]

4.1 別名

麥冬湯

4.2 處方

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蔘二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3]

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蔘甘草各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3]

麥門冬70g、半夏10g、人蔘6g、甘草6g、粳米5g、大棗4枚[4]

4.3 功能主治

金匱要略方論》方之麥門冬湯功能滋養肺胃,降逆下氣[4]。主治肺胃陰傷,津液不足,氣火上逆而致的肺痿證,症見咳唾涎沫,氣喘短氣咽乾口燥舌幹紅少苔,脈虛數[4]。近代也常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咽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萎縮胃炎等肺胃陰虛[4]

金匱要略方論》方之麥門冬湯具有滋養肺胃,降逆和中,止逆下氣,降火利咽生津救燥,養胃除煩,平逆氣之功效。主肺陰不足,咳逆上氣咯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胃陰不足、氣逆嘔吐口渴咽乾火逆上氣咽喉不利嘔逆,喘急。肺胃氣壅,風熱客搏,咽喉煩悶。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之證。燥痰咳嗽。膈食。及衝氣上逆,夾痰血而幹肺者。霍亂後,餘熱未清,神倦不飢,無苔而渴,或火升氣逆乾咳無痰。肺虛而有熱之痿。

4.4 用法用量

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4]

水煎,分六服,日三夜一服[4]

上六味藥,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溫服

4.5 使用注意

肺痿屬於虛寒者不能用本方。

4.6 方解

麥門冬湯方中麥門冬清肺胃虛熱,並滋肺胃之陰;人蔘甘草粳米大棗益胃氣而滋生津液,培土生金半夏降逆下氣化痰涎,並可防麥冬滋膩礙胃[4]。各藥合用,使陰津復、虛火降、痰涎化而氣逆[4]

肺痿是由肺胃陰虛,痰涎不化所致。其病在肺,其源在胃,以土爲金母,胃主津液[4]胃液不足,虛火上炎,灼傷肺陰肺金清肅之令不行,虛火灼津而爲涎沫[4]肺虛則氣無所主,故短氣喘促咽喉爲肺胃之門戶,肺胃陰傷,津失上承,故咽喉乾燥[4]。治宜潤肺益胃降逆下氣[4]。方中重用麥門冬寒清潤,入肺胃兩經,養陰生津,滋液潤燥,以清虛熱,爲君藥[4]。臣以人蔘甘草粳米大棗益胃氣、養胃陰,中氣充盛,則津液自能上歸於肺[4]。肺胃氣逆,故佐以少量半夏降逆下氣,化其痰涎,雖屬辛溫之性,但與大量麥門冬配伍則其燥被制,且麥門冬半夏則滋而不膩,相反相成[4]。其中甘草還能潤肺利咽,調和諸藥,以爲使[4]。藥僅6味,主從有序,潤降得宜,生胃陰而潤肺燥,下逆氣而止濁唾,亦補土生金,虛則補母之法[4]

4.7 臨牀運用

麥門冬湯是治療肺痿的主方[4]。以咳唾涎沫,短氣喘促舌幹紅少苔,脈虛數爲證治要點[4]

4.7.1 加減法

若陰傷甚者,可加北沙蔘玉竹養陰[4]。對於胃陰不足,胃脘灼熱而痛,口乾嘔逆者,亦可用本方加減[4]

4.7.2 麥門冬湯咳嗽

右脈虛大,色奪形瘦,肌燥瘡痍,咳嗽經年,曾經失血,是津虧氣餒,由精勞內損,但理胃陰,不必治咳。《金匱要略方論麥門冬湯半夏

4.7.3 麥門冬湯咳血

咳甚血來,是屬動象陰陽失司,陽乃騰越,陽明絡空,隨陽氣自爲升降,擬以柔劑填養胃陰,師《金匱要略方論》法,用麥門冬湯加減治之:麥門冬四錢,黃耆二錢(酒炒),人蔘一錢,生甘草八分,粳米半盞,大棗三枚,水同煎服。

4.7.4 麥門冬湯腦膜炎後遺症

某女,十四歲。患腦膜炎,經西醫治癒後,經常口吐涎沫不止,喫東西時尤着,且伴有性情煩躁,易怒,舌淡紅,苔薄白,脈平不數。給理中丸苓桂術甘湯治之,效果不顯,故用麥門冬湯治之。方藥:麥冬12g,黨蔘9g,半夏9g,炙甘草6g,大棗4枚,粳米9g,水煎,分二次服。服三劑後,初見療效,口吐涎沫有所減少,在上方逐漸加重半夏麥門冬之藥量,半夏加至24g,麥門冬加至60g,每日一劑,連服20餘劑,病癒涎止。

4.8 現代適應

[5]

麥門冬湯可用來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咽喉炎、硅沉着肺、肺結核等,屬肺胃陰虛,氣火上逆者。亦可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萎縮炎症,屬胃陰不足,氣逆嘔吐者。

4.8.1 慢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患者連續咳嗽咳痰3個月以上,或每年咳嗽2個月以上,連續超過兩年併除外心肺和其他疾病者爲慢性支氣管炎。其病因主要是機體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降低,外因常常是細菌微生物感染、有害氣體、塵埃吸入、過冷過熱、空氣乾燥等,常見感染微生物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常見細菌爲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衣原體、支原體等,也有在病毒感染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者。同時吸入職業性粉塵化學物質花粉粉塵或空氣污染大氣中的有毒氣體,或蛋白酶-抗胰蛋白酶失衡等細菌蛋白質的過敏以及體內的因素等也是常見的病因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生長繁殖及其代謝產物、毒素作用支氣管黏膜破壞,從而引起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上皮細胞破壞、滲出和單核細胞浸潤等,慢性期主要是支氣管壁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牀上主要以慢性咳嗽咳痰,兩肺支氣管內可聞及乾溼噦音爲主要表現。

4.8.2 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擴張是指直徑大於2mm的近端支氣管由管壁的肌肉和彈性組織破壞引起的異常擴張。其主要病因支氣管-肺組織感染所致炎症,由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氣道上皮細胞釋放的彈性酶膠原酶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8和白三烯B4等介導,致使支氣管壁層組織,特別是平滑肌彈性纖維破壞,削弱了對管壁的支撐;同時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阻塞以及腫瘤、異物、感染引起的管腔阻塞導致支氣管狹窄或肺不張等,由於失去肺泡彈性組織的緩衝,胸腔負壓直接牽拉支氣管壁即可導致支氣管擴張先天性軟骨缺失症、結締組織異常、管壁薄弱等先天遺傳因素也可導致支氣管擴張;某些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可伴有支氣管擴張,提示該病與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功能異常有關。主要病理改變是支氣管呈囊狀或柱狀擴張,彈性組織、軟骨、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破壞;早期肺功能正常,晚期出現通氣彌散功能障礙肺循環阻力增加,出現肺動脈高壓,進一步發展出現肺源性心臟病和右心衰竭。臨牀主要表現爲慢性咳嗽,咳大量膿性痰和反覆咯血

4.8.3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通稱爲消化性潰瘍,其最常見的原因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服用非甾體類抗菌藥,二者均會導致胃、十二指腸黏膜屏障破壞。在正常黏膜損害防禦和修復過程中,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是損害發生的直接因素,從而發生潰瘍,其主要病理改變是十二指腸球部、胃角或胃小彎處出現圓形或橢圓形潰瘍,邊緣光整、底部潔淨,由肉芽組織構成,上面覆蓋灰白色或灰黃色纖維滲出物;活動潰瘍周圍黏膜常有炎性水腫潰瘍淺者累及黏膜肌層,深者可達漿膜層,血管潰破時引起出血,穿破漿膜層引起穿孔,臨牀上主要表現爲腹鈍痛灼痛脹痛等,尤以空腹時爲著;週期性發作,秋冬季爲多,發作具有節律性,查體可見上腹部輕壓痛。

4.8.4 結核

結核病已被世界組織於1993年宣佈處於全球緊急狀態。該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傳染傳染病傳染源結核患者,通過咳嗽、吐痰、說話等方式把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微滴排到空氣中,當人體抵抗力低下時,吸入的微滴含結核分枝桿菌數量多、毒力大時,該菌即會在肺泡巨噬細胞內外生長繁殖,這部分肺組織即出現炎性病變,稱爲原發病竈。原發竈中的結核分枝桿菌沿着肺內引流淋巴管到達肺門淋巴結,引起淋巴結腫大,即形成原發性結核。原發竈繼續擴大,可直接或經血流播散到鄰近組織器官發生結核病。人體原發結核通過細胞介導的免疫系統結核分枝桿菌產生特異性免疫使原發結核鈣化、纖維化,結核桿菌大部分被消滅,是其良性過程,但仍有少量的分枝桿菌沒被消滅,處於休眠期,在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可重新生長繁殖而發生結核病。其主要病理變化是炎性滲出、增生和乾酪壞死。臨牀上主要表現爲乏力盜汗午後潮熱體重減輕、咯血胸痛咳嗽咳痰等,肺外結核則除全身中毒症狀外,還有相應器官組織病變的相應症狀和體徵。

4.8.5 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理分型的一種,是指胃黏膜已發生萎縮性改變,常見有腸上皮化生,該病又可再分爲多竈性萎縮胃炎自身免疫胃炎兩大類。前者表現爲萎縮性改變在胃內成多竈性分佈,以胃竇爲主,多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淺表型胃炎發展而來,這類胃炎相當於以往命名的B型胃炎;後者表現萎縮性改變主要位於胃體部,由自身免疫引起,這類胃炎相當於以往命名的A型胃炎幽門螺旋桿菌爲引起該病的主要原因,約佔發病人羣中40%~70%,多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之口-口或糞-口途徑傳播,病人是目前惟一的傳染源幽門螺旋桿菌具有鞭毛,能穿過胃黏液層移向胃黏膜,其分泌的黏附素使其貼緊上皮細胞,釋放尿素分解尿素產生NH3,以保護細菌周圍中性環境;同時通過產NH3作用分泌空泡素A等物質引起胃細胞損害;其細胞毒素相關基因蛋白引起強烈的炎症反應;其菌體胞壁還可作爲抗原誘導免疫反應,這些因素的長期存在導致了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反應自身免疫胃炎以富含壁細胞的胃體黏膜萎縮爲主,患者血中存在壁細胞抗體,攻擊壁細胞,使壁細胞總數減少,導致胃酸分泌減少或喪失。另外流行病學發現該病與飲食中高鹽和缺乏新鮮蔬菜、水果有關。該病與胃癌發病率呈平行關係。該病多數患者症狀,有症狀者則表現上腹疼痛、不適、噁心噯氣消化症狀。硅沉着肺屬塵肺的一種,是由於長期吸入含遊離二氧化硅粉塵引起的一種塵肺。多見於從事含有石英作業的礦山工人。其發病機理尚不完全清楚,大致如下:巨噬細胞吞噬了在肺組織滯留的沙塵後,沙塵溶解並聚合成爲聚硅酸,聚合硅酸的羥基基團與溶酶體膜上的磷脂蛋白質形成氫鍵,使溶酶體膜通透性升高,以致膜破裂並向胞漿內釋放許多降解酶,使線粒體受損,並造成巨噬細胞崩解;矽塵重新遊離到肺組織中,並被第二個巨噬細胞吞噬,如此週而復始;巨噬細胞每一次崩解都釋放出纖維化因子,刺激纖維細胞增生,形成硅沉着肺結節細胞堆積階段;巨噬細胞死亡後釋放出質蛋白和非脂質類物質,刺激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纖維,形成典型的硅沉着肺結節;同時脂蛋白物質可成爲自身抗原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生,進而產生抗體抗原抗體沉着於膠原纖維發生透明性變。臨牀主要表現爲進行性呼吸困難咳嗽胸痛等。

4.9 藥理作用

[6]

4.9.1 神經內分泌功能的影響

君藥麥冬煎劑正丁醇粗提物等均有鎮靜作用麥冬煎劑對戊巴比妥閾下催眠量有協同作用,能增強其催眠作用,對氯丙嗪的鎮靜作用也有增強作用,還能拮抗咖啡因的興奮作用麥冬能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作用,提高機體的適應性麥冬水提物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並促使胰島β細胞恢復。臣藥人蔘及其不同製劑、不同成分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生理功能具有調節作用,這種調節作用和腦內參與神經活動的某些生化成分的含量有着密切關係。人蔘中樞神經系統既有興奮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尤以興奮作用更爲明顯;人蔘通過加強大腦皮層興奮作用,使興奮抑制過程得到平衡,使緊張造成紊亂的神經活動得以恢復正常,改善神經活動過程的靈活性,提高腦力工作效率;人蔘皁苷能增加缺血再灌注腦血流量,減少鈣積累,減輕腦水腫,阻止缺血再灌注的嚴重抑制,促使再灌注恢復,促進腦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使葡萄糖的無氧代謝途徑轉變爲有氧代謝,使大腦合理利用葡萄糖氧化產能;能促進腦內蛋白質RNA、DNA合成,通過影響腦內單胺類物質和乙酰膽鹼系統中樞作用,促進腦內神經遞質Ach的合成與釋放,提高腦內DA和NA的含量,促進腦神經細胞發育,增加大腦重量和大腦皮層的厚度,增加海馬CA3區錐體細胞上層的突觸數目,提高海馬神經元功能,保護神經細胞,降低神經細胞死亡率;其中人參皁苷Rg1、Rb1人蔘促智的主要成分,人蔘二醇皁苷和人蔘三醇皁苷對紋狀體Na+-K+-ATP酶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而且隨劑量增加作用增強,對Ca2+-ATP酶人蔘二醇皁苷有激活作用,濃度增高時反而抑制人蔘醇皁苷僅爲抑制作用Mg2+-ATP酶可被人蔘二醇皁苷所興奮,而被人蔘三醇皁苷所抑制人蔘能促進大腦學習記憶,其主要成分爲人蔘皁苷Rb1;人蔘二醇組皁苷、人蔘皁苷Rd能升高腎上腺細胞內cAMP水平,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促進皮質激素分泌;人蔘興奮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促進性器官成熟和生育功能,其有效成分人蔘二醇皁苷和人蔘三醇皁苷及單體Rb1、Rg1人蔘醇提取物能促進垂體前葉促甲狀腺激素釋放;人蔘總皁苷刺激胰島釋放胰島素,並可促進葡萄糖引起的胰島素釋放。甘草總黃酮對大腦中動脈缺血再灌注損傷有保護作用甘草酸可提高完全性缺血再灌注大腦線粒體ATP酶、腦組織乳酸脫氫酶活性,減輕腦水腫;同時甘草FM100具有鎮靜和抗驚厥作用;能興奮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提高機體內分泌調節能力,起到“扶正固本”的治療作用大棗具有催眠及延長睡眠作用佐藥半夏同樣具有催眠作用,並能增強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同時對腎上腺皮質興奮作用,具有糖皮質激素作用,用藥後可使血中皮質酮顯著升高。由此可見,該方劑各味中藥不僅具有鎮靜作用,能促進大腦功能並保護缺血再灌注性腦損傷,而且其中4味藥均作用垂體腎上腺皮質,從而對內分泌系統起到有力的調節作用,特別是糖皮質激素的“允許”作用,可協調其他神經內分泌激素發揮作用鹽皮質激素可瀦水留鈉,這可能是該方劑養陰生津、滋液潤燥”之機理。

4.9.2 免疫功能的影響

君藥麥冬麥冬多糖能增強免疫功能,顯著增加脾臟重量,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拮抗環磷酰胺60Co照射所引起的白細胞數量減少;麥冬多糖可能刺激血中溶血素的產生及廓清能力臣藥人蔘皁苷能明顯激活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增強其廓清能力,其中Rg1能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及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提高血清中IL-2,補體C3、C4的含量;能提高血清中IgG、IgA、lgM水平,提高血清溶血素的濃度,其中人參根多糖具有促進機體特異性免疫作用人蔘皁苷可提高NK細胞活性,誘生IFN-γ和IL-2;還能促進T、B淋巴細胞致分裂原PHA、ConA、LPS誘導的淋巴細胞轉化,其中人參皁苷Rd、Re是促進淋巴細胞轉化的有效成分;還能拮抗各種免疫抑制劑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甘草及其成分對免疫功能作用複雜,其中甘草多糖可提高網狀內皮系統單核細胞功能,對脾臟淋巴細胞有激活增殖作用,表現出致分裂原特性,與ConA合用有協同作用甘草酸類主要表現爲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增強細胞免疫功能甘草甜素能增強ConA誘導淋巴細胞分泌IL-2的能力,可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甘草酸二胺可提高血清INF-α水平,甘草次酸納能升高T淋巴細胞比率;甘草Lx可降低抗原量,抑制抗體生成;β-甘草次酸人體補體經典途徑抑制劑。大棗大棗多糖能提高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吞噬功能,使巨噬細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數顯著提高,促進淋巴細胞增殖;大棗多糖能顯著增強巨噬細胞血液病L929細胞株細胞毒性和TNF-α、IL-1、NO的分泌功能大棗中性多糖能促進脾細胞自發增殖反應混合淋巴細胞培養反應,且對未活化的脾細胞有促進增殖作用大棗多糖及酸性多糖也有此作用大棗乙醇提取物對IgE引起的反應素性抗體特異性抑制作用大棗提取液在抗Ⅰ型變態反應中起重要作用大棗多糖具有明顯的抗補體活性,且具有濃度依賴關係。從佐藥半夏提取的多糖具有較強的網狀內皮系統激活活性。

4.9.3 呼吸系統功能的影響

君藥麥冬及其所含麥冬多糖能拮抗乙酰膽鹼組胺混合液引起的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抑制哮喘發生,並且有較強的抗過敏作用臣藥甘草及所含甘草次酸鈉可拮抗組胺和乙酰膽鹼引起的支氣管收縮,減少咳嗽次數,具有減少支氣管分泌祛痰作用甘草酸胺能抑制過敏性哮喘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細胞的趨化和浸潤,通過促進咽及支氣管黏膜分泌,使痰容易咳出,呈祛痰鎮咳作用甘草浸膏可覆蓋在咽部黏膜上,緩和炎症刺激,達到鎮咳作用佐藥半夏煎劑及其所含生物鹼具有中樞性鎮咳作用,同時能解除支氣管痙攣,減少支氣管分泌物而具有祛痰作用姜半夏製劑對實驗性硅沉着肺的發展有抑制作用,使肺乾重及溼重降低,全肺膠原蛋白量降低,病理改變較輕,預防給藥效果最好,發病後給藥也有一定療效,但肺組織二氧化硅含量無明顯改變。

4.9.4 消化系統功能的影響

君藥麥冬煎劑能明顯抑制胃腸推進運動,且依劑量增加而作用增強;但對乙酰膽鹼氯化鋇等引起的腸道平滑肌強直性收縮也具有拮抗作用臣藥甘草所含甘草酸化合物對多種原因引起的肝損傷均有保護作用甘草甜素可明顯減輕肝細胞壞死脂肪變性,並能減輕組織間質炎症反應抑制纖維再生,從而降低肝硬化發生率;甘草酸甘草次酸抑制自由基及LPO生成,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損傷作用,對細胞死亡最後階段的Ca2+內流過程也有抑制作用,並直接抑制磷脂酶A2穩定溶酶體膜,減少各種蛋白酶釋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中AST及ALT;甘草還具有抗潰瘍和解作用,使胃液量、遊離酸度和總酸度均降低;甘草水提取物能增加胃黏膜細胞的“己糖胺”成分,保護胃黏膜不受損害,生胃酮能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同時能促進黏液分泌和延長胃上細胞的生存時間;甘草FM100抑制胃酸分泌,對潰瘍具有修復作用甘草次酸也能抑制胃酸分泌;甘草鋅能促進成纖維細胞合成纖維基質;FM100及異甘草素等黃酮類化合物還具有罌粟鹼特異性解痙能力大棗可提高血清總蛋白清蛋白,具有保肝作用佐藥半夏煎劑醇沉液可顯著減少胃液量,降低遊離酸度和總酸度,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對急性胃黏膜損傷有保護和促進黏膜修復作用,因而具有顯著的抗潰瘍作用;同時半夏還具有中樞性鎮吐作用。臨牀應用該方劑治療陰虛胃潰瘍確有療效,尤以止痛效果爲著。

4.9.5 心血系統功能的影響

君藥麥冬能明顯增加心肌收縮力及心輸出量,增加冠脈血流量,但大劑量抑制之;麥冬注射液可改善失血性休克左室功能,並有抗休克作用,能逆轉失血性休克功能抑制,改善循環,使血壓回升,具有量效關係;麥冬注射液能明顯減輕心肌細胞缺血性損害,縮小心梗死範圍和壞死區域;使梗死心肌營養性血流明顯增加,使缺血、缺氧的心肌較快得到修復麥冬總苷能作用於心腦細胞Na+Ca2+通道,減少細胞Na+Ca2+內流,進而降低心肌細胞自律性,減慢傳導,有利於單向阻滯變成雙向阻滯消除折返激動,而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臣藥人蔘及其所含人蔘皁苷R0、Rb1、Rb2、Rc、Rg1、Rg2、Rg3、Rd等具有較強的抗心律失常作用,Rb+R0心肌缺血再灌注有保護作用人蔘人蔘皁苷、人蔘三醇皁苷能促進兒茶酚胺釋放,抑制心肌細胞Na+-K+-ATP酶活性,促進Na+Ca2+交換,使Ca2+內流增加,作用與強心苷相似,因此均能增加心肌收縮,減慢心率,增加心排出量及冠脈血流量人蔘人蔘皁苷Re、Rg1、Rb1、Rc均能擴張冠狀動脈、腦血管椎動脈及肺動脈人蔘血壓雙相調節作用,大劑量使血壓下降,小劑量使血壓升高,既能使高血壓病血壓下降,又可使低血壓休克病人血壓回升,同時人蔘還有抗休克作用,有促造血作用,同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顯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甘草提取液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甘草酸甘草次酸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甘草次酸能減少心肌梗死範圍,且具有血管緊張素ⅡAT1受體激動劑樣作用佐藥半夏水浸劑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掌葉半夏鹼甲對心房肌及乳頭肌收縮力有抑制作用,同時又能增加冠脈血流量

總之,該方劑能改善心臟循環血液流變學功能

4.9.6 病原微生物的影響

君藥麥冬及所含羅斯考皁苷元對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臣藥甘草浸液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桿菌、乙型鏈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甘草所含的甘草酊和甘草異耳酮B、甘草查耳酮A等能抑制普通和耐藥幽門螺旋桿菌甘草多糖水皰性口炎病毒、Ⅰ型單純性皰疹病毒牛痘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能力較強;甘草酸單胺能滅活艾滋病毒甘草甜素除對上述病毒抑制作用外,還能抑制肝炎病毒甘草熱水提取物對華支睾吸蟲殺蟲作用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酸鈉除對上述細菌抑制作用外,還對結核桿菌、阿米巴原蟲、滴蟲有抑制作用。7.抗炎、抗氧化損傷作用

君藥麥冬須膏有很強的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提高SOD及GSH-Px活力,對腦單胺氧酶(MAO-B)有抑制作用,能提高肝SOD活性;麥冬水煎劑可顯著提高紅細胞SOD活性、血清總抗氧化能力,顯著降低MDA含量,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損傷作用臣藥人蔘抑制炎性細胞因子IL-1和IL-6的產生,對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明顯抑制炎性水腫,降低炎性組織羥脯氨酸濃度;人蔘提取物可減少氧自由基及羥自由基對血紅蛋白的氧化,抑制RBC溶血和膜脂質過氧化作用,還具有清除自由基和保護紅細胞作用人蔘Rb1除可清除氧自由基外,還可降低MDA,顯著增加肝細胞勻漿GSH-Px及過氧化氫酶(CAT)活性,從而清除H2O2甘草所含甘草酸甘草次酸也具有抗氧化損傷作用;光果甘草定等對肝線粒體過氧化損傷有保護作用,脹果香豆素A清除氧自由基作用較強,光果甘草酮和甘草查耳酮A抑制H2O2溶血作用較強;同時甘草具有保泰松氫化可的松樣抗炎作用,對炎症的Ⅰ、Ⅱ、Ⅲ期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免疫炎症也有抑制作用大棗及所含大棗多糖可顯著提高血中SOD及CAT活力,降低腦、肝勻漿中LPO水平;大棗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活性大小與用量呈正相關,同時清除氧自由基能力較強。

4.10 各家論述

1.《醫門法律》:此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之證,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藥,而火反升;用寒涼之藥,而熱轉熾者,徒知與火熱相爭,未思及必不可得之數,不惟無益,而反害之。凡肺病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之母氣也。孰知仲景有此妙法,於麥冬人蔘甘草粳米大棗大補中氣,大生津液,此中增入半夏之辛溫一味,其利咽下氣,非半夏之功,實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

2.《千金方衍義》:於竹葉石膏湯中偏除方名二味,而加麥門冬數倍爲君,人蔘甘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谷之精皆得以上注於肺,自然沃澤無虞。當知火逆上氣,皆是胃中痰氣不清,上溢肺隧,佔據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用大棗通津滌飲爲先,奧義全在乎此。若濁飲不除,津液不致,雖日用潤肺生津之劑,烏能建止逆下氣之績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立方之旨。

3.《金匱要略心典》:火熱挾飲致逆,爲上氣,爲咽喉不利,與表寒挾飲上逆者懸殊矣。故以麥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飲氣,人蔘甘草之甘以補益中氣。蓋從外來者,其氣多實,故以攻發爲急;從內生者,其氣多虛,則以補養爲主也。

4.《古方選注》:麥門冬湯,從胃生津救燥,治虛火上氣之方。用人蔘麥門冬甘草粳米大棗大生胃津,救金之母氣,以化兩經之燥,獨復一味半夏之辛溫,利咽止逆,通達三焦,則上氣下氣皆得寧謐,徹土綢繆,誠爲扼要之法。

5.《血證論》:參、米、甘、棗四味,大建中氣,大生津液,胃津上輸於肺,肺清而火自平,肺調而氣自順,然未逆未上之火氣,此固足以安之,而已逆已上之火氣,又不可任其遲留也,故君麥冬以清火,佐半夏以利氣,火氣降則津液生,津液生而火氣自降,又並行而不悖也。用治燥痰咳嗽,最爲對症,以其潤利肺胃,故亦治膈食。又有衝氣上逆,挾痰血而幹肺者,皆能治之。

4.11 附註

麥冬湯(《蘭臺軌範》卷五)。

4.12 出處

金匱要略方論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

5 外臺祕要》卷三十六方之麥門冬湯

5.1 組成

麥門冬炙甘草各四分,炙枳實黃芩人蔘各三分,龍骨六分[6]

5.2 用法用量

水煎,去渣服[6]

5.3 功能主治

外臺祕要》卷三十六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小兒夏季服藥大下後,胃中虛,熱渴[6]

6 類證活人書》卷二十方之麥門冬湯

6.1 組成

麥門冬去心)三分,石膏寒水石炙甘草各半兩,桂心三錢半[6]

6.2 製法

上藥爲粗末[6]

6.3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水煎[6]

6.4 功能主治

類證活人書》卷二十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嬰兒未滿百日,傷寒鼻衄身熱嘔逆[6]

7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方之麥門冬湯

7.1 別名

麥冬湯

7.2 組成

麥門冬、生蘆根竹茹白朮各五兩,炙甘草茯苓各二兩,橘皮人蔘、葳蕤各三兩[6]

麥門冬去心)5兩,生蘆根5兩,竹茹5兩,白朮5兩,甘草(炙)2兩,茯苓2兩,橘皮3兩,人蔘3兩,萎蕤3兩。

7.3 功能主治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方之麥門冬湯主治上焦伏熱腹滿不欲食,食入胃未定,汗出,身背皆熱,或食入先吐而後下[6]

主治上焦伏熱腹滿不欲食,食入胃未定,汗出,身背皆熱,或食入先吐而後下,名曰漏氣。

7.4 用法用量

每服四大錢,加生薑五片,陳米一撮,水煎,去滓熱服[6]

每服4大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陳米1撮,煎7分,去滓熱服

7.5 製備方法

上藥爲末[6]

7.6 附註

麥冬湯(《赤水玄珠》卷十六)。

8 醫壘元戎》方之麥門冬湯

8.1 組成

麥門冬一兩,炙甘草二兩,粳米半合[6]

8.2 製法

前二味爲細末[6]

8.3 用法用量

先煎粳米,米熟去米,入藥末五錢匕,加大棗二枚、竹葉十五片,水煎,去渣服[6]

8.4 功能主治

醫壘元戎》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勞復,氣欲絕者[6]

9 證治準繩·類方》第七冊方之麥門冬湯

9.1 組成

麥門冬秦皮赤茯苓玉竹各一兩半,生大黃升麻各一兩[6]

9.2 製法

上藥爲末[6]

9.3 用法用量

每服五錢,加竹葉十片,水煎,去滓,入朴硝末一錢,再煎令沸,空腹服[6]

9.4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類方》第七冊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肝熱上攻於目,赤腫痛癢[6]

10 證治準繩·類方》第八冊方之麥門冬湯

10.1 組成

麥門冬十兩,蜀椒(去目併合口者,微妙)、炮姜各一兩,黃芪百部白朮人蔘、桂心各一兩二錢半,遠志附子(炮,去皮臍)、細辛炙甘草各一兩半,炒杏仁半兩(一方有檳榔,一方無白朮[6]

10.2 製法

上藥爲細末,煉蜜,更於鐵臼內塗酥杵令勻爲丸,酸棗[6]

10.3 用法用量

含化[6]

10.4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類方》第八冊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肺癆咳逆氣喘[6]

11 證治準繩·女科》卷四方之麥門冬湯

11.1 方一

11.1.1 組成

麥門冬茯苓防風各三錢,人蔘一錢半[6]

11.1.2 用法用量

生薑五片、淡竹葉十片,水煎[6]

11.1.3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女科》卷四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妊娠心驚膽怯,煩悶[6]

11.2 方二

11.2.1 組成

麥門冬一升,人蔘黃芩甘草各二兩,乾地黃三兩,阿膠四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五枚[6]

11.2.2 用法用量

水、酒煎,分三次服;或用烏雌雞一隻,煎汁煮藥[6]

11.2.3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女科》卷四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妊娠六月,胎動不安往來寒熱,腹內脹滿,身體腫,驚怖忽有所下,腹痛如欲產,手足煩疼[6]

12 證治準繩·瘍醫》卷二方之麥門冬湯

12.1 組成

麥門冬黃芪、炒五味子茯苓人蔘、官桂(去粗皮)、當歸遠志川芎各一兩,炙甘草七錢半[6]

12.2 製法

上藥爲粗末[6]

12.3 用法用量

每服五錢,加生薑半分、大棗二枚,水煎去渣,空腹服[6]

12.4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瘍醫》卷二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癰疽潰後,膿水不斷[6]

13 證治準繩·幼科》集五方麥門冬湯

13.1 處方

麥門冬人蔘菊花赤芍藥赤茯苓升麻各一錢,甘草五分,石膏三錢[6]

13.2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幼科》集五方麥門冬湯主治癍疹煩渴,吐瀉,及痂後餘熱[6]

13.3 用法用量

水煎[6]

13.4 出處

證治準繩·幼科》卷五

14 聖濟總錄》卷二十四方之麥門冬湯

14.1 別名

千金麥門湯、麥冬湯

14.2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1兩,桑根白皮(炙,銼)1兩,生乾地黃1兩,半夏(湯洗7遍,焙乾)3分,紫苑(去苗土)3分,桔梗(炒)3分,淡竹茹3分,麻黃(去根節)3分,五味子半兩,甘草(炙)半兩。

14.3 製法

上爲粗末。

14.4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二十四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傷寒後傷肺。咳唾有血,胸脅脹滿,上氣羸瘦。諸病後火熱乘肺,咳嗽有血,胸脅脹滿,上氣羸瘦,五心煩熱,渴而煩悶。

14.5 用法用量

千金麥門冬湯(《玉機微義》卷十)、麥冬湯(《嵩屋尊生》卷八。

14.6 各家論述

醫鈔類編》:麥冬甘微苦寒,清心潤肺,瀉熱除煩,火退金清,痰嗽自止;桑皮甘辛而寒,下氣行水瀉肺中火邪,火退氣寧,喘滿自除;生地瀉丙火,清燥金,血熱妄行宜涼之;麻黃肺家專藥,去榮中寒邪,風中風熱;半夏行水潤腎,亦能散血,火炎痰升,非此不除;紫苑專治血痰,爲血勞聖藥;桔梗開提氣血,載藥上浮,入肺瀉藥,痰塞喘促,宜辛苦開之,竹葉甘寒,能除上焦風邪煩熱咳逆喘促五味斂肺,除熱寧嗽定喘火熱咳嗽必用之藥;甘草入涼劑則瀉邪熱,火熱甚者以此緩之也。

14.7 出處

聖濟總錄》卷二十四

15 聖濟總錄》卷二十九方之麥門冬湯

15.1 方名

麥門冬湯

15.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鱉甲(去裙襴,醋炙)2兩,甘草(炙,銼)半兩。

15.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二十九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傷寒壞病,經久不愈,潮熱不退,身體沉重,昏憒煩悶。

15.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烏梅1個,小麥50粒,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5.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16 聖濟總錄》卷三十方之麥門冬湯

16.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薺苨1兩,吳藍1兩,甘草(炙,銼)1兩,黃苓(去黑心)1兩,茅根1兩,生乾地黃(焙)1兩。

16.2 製法

上爲粗末。

16.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三十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傷寒頭疼,手足煩熱吐血不止。

16.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豉100粒,同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

16.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

17 聖濟總錄》卷三十一方之麥門冬湯

17.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人蔘1兩,白朮1兩,桂(去粗皮)半兩,陳橘皮(去白,炒)1兩,甘草(炙)半兩,地骨皮(洗,焙)1兩,黃耆(銼)1兩。

17.2 製法

上爲粗末。

17.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三十一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傷寒後不解,或寒或熱,四肢瘦弱,飲食不能,胸中煩滿虛躁。

17.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1日2次。

17.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18 聖濟總錄》卷三十六方之麥門冬湯

18.1 處方

麥門冬去心)1兩半,升麻1兩,知母(銼,焙)1兩,甘草(炙,銼)1兩,鱉甲醋炙,去裙襴)1兩,柴胡(去苗)1兩,前胡去蘆頭)1兩,桃仁(去皮尖雙仁,炒研)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梔子(去皮)半兩,蘆根(銼)半兩,烏梅肉(炒)半兩,人蔘3分。

18.2 製法

上爲粗末。

18.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三十六方之麥門冬湯功在兼補心氣。主治肺瘧

18.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半,加桃枝5寸,柳枝5寸(銼),生薑3片,煎至8分,去滓,入石膏末半錢匕,更煎沸,未發前1-2服。

18.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六

19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方麥門冬湯

19.1 方名

麥門冬湯

19.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半兩,犀角屑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半兩,常山(銼)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糯米81粒。

19.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方麥門冬湯主治瘧病發熱煩躁,體黃,小便不利

19.4 用法用量

以水5盞,煎至3盞,去滓,分爲5服,於發時前溫服

19.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20 聖濟總錄》卷三十九方之麥門冬湯

20.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半兩,栝樓仁半兩,人蔘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厚朴(去粗皮,薑汁炙)1兩。

20.2 製法

上爲粗末。

20.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三十九方之麥門冬湯主治霍亂吐利不止,渴甚。

2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3次。

20.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三十九

21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方之麥門冬湯

21.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龍齒半兩,玄蔘(洗,切)1兩,梔子仁1兩,茅根1兩,木通2兩(銼),赤芍藥1兩。

21.2 製法

上爲粗末。

21.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心煩躁,口乾舌澀

2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1.5 出處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

22 聖濟總錄》卷四十五方麥門冬湯

22.1 方名

麥門冬湯

22.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生用)3兩,芍藥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梔子仁5枚,石膏(碎)3兩,犀角(鎊屑)1兩。

22.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四十五方麥門冬湯主治脾癉發黃口甘煩渴。

22.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加樸消半錢匕,食後溫服

22.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23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方麥門冬湯

23.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甘草(炙,銼)2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羌活去蘆頭)1兩,旋覆花1兩,玄蔘1兩,白朮1兩,芍藥1兩,柴胡(去苗)1兩,人蔘1兩,升麻1兩,當歸(切,焙)1兩,桑根白皮(銼)1兩,胡黃連1分,熟乾地黃(焙)1兩半,木香半兩。

23.2 製法

上爲粗末。

23.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方麥門冬湯主治胃熱腸寒,善食數飢,少腹脹痛。

2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入甘草1寸,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3.5 出處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24 聖濟總錄》卷四十九方之麥門冬湯

24.1 方名

麥門冬湯

24.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2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人蔘1兩,桑根白皮(銼,炒)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半兩。

24.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四十九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肺熱氣滿

2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1棗大(拍碎),煎至6分,去滓溫服,1日3次,不拘時候。

24.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25 聖濟總錄》卷五十方之麥門冬湯

25.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桔梗(去聲頭)5兩,甘草(炙,銼)3分。

25.2 製法

上爲粗末。

25.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五十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肺癰涕唾涎沫,吐膿如粥。

25.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青蒿心葉10片,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稍輕者,粥飲調下亦得,不拘時候。

25.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

26 聖濟總錄》卷五十八方之麥門冬湯

26.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烏梅去核取肉,炒)2兩。

26.2 製法

上爲粗末。

26.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五十八方之麥門冬湯主治消渴。喉幹不可忍,飲水不止,腹滿急脹。

26.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半盞,去滓,食後溫服,1日3次。

26.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27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方之麥門冬湯

27.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黃連(去須)2兩,冬瓜(幹者)2兩。

27.2 製法

上爲粗末。

27.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方之麥門冬湯主治消渴。日夜飲水不止,飲下小便即利。

2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27.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28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方之麥門冬湯

28.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栝樓實(焙)2兩,地骨皮(洗,切)2兩,甘草(炙,銼)3兩。

28.2 製法

上爲粗末。

28.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方之麥門冬湯主治消渴後,熱毒結成癰疽。

28.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8.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29 聖濟總錄》卷六十四方之麥門冬湯

29.1 方名

麥門冬湯

29.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1兩,葛根1兩,人蔘1兩,前胡去蘆頭)1兩,犀角(鎊)1兩,桔梗半兩,蘆根2兩。

29.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六十四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胸間熱痰不思食

29.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取8分,去滓溫服

29.5 製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拌令勻。

30 聖濟總錄》卷七十八方之麥門冬湯

30.1 處方

麥門冬去心)1兩半,烏梅(碎)7枚。

30.2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七十八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痢兼渴。

30.3 用法用量

用水2盞,煎取1盞,去滓,空心、晚食前分2次溫服

30.4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七十八

31 聖濟總錄》卷八十四方之麥門冬湯

31.1 方名

麥門冬湯

31.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2兩,甘草(炙)2兩,白茯苓(去黑皮)3兩,栝樓根3兩。

31.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八十四方之麥門冬湯主治服乳石熱悶,腳氣發動,氣逆不下,飲食無味。

31.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加生薑1棗大(拍碎),水1盞半,煎取8分,去滓溫服,1日3次。

31.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32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方之麥門冬湯

32.1 方名

麥門冬湯

32.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兩,芎1分半,郁李仁(去皮,炒令黃,別研)1兩半,甘草(炙令赤色)半兩。

32.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脾勞。時寒時熱,脣口乾焦,四肢浮腫

32.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空心、食前分2次溫服

32.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33 聖濟總錄》卷九十方之麥門冬湯

33.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乾薑(炮裂)半兩,甘草(炙,銼)3分,阿膠(炙令燥)3分,人蔘3分,生乾地黃(焙)1兩。

33.2 製法

上爲粉末。

33.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九十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虛勞不足,內傷嘔血吐血

33.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空心溫服,日午、夜臥各1服。

33.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九十

34 聖濟總錄》卷九十方之麥門冬湯

34.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人蔘半兩,黃耆(銼,炒)半兩。

34.2 製法

上爲粉末。

34.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九十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虛勞煩躁,夜不得眠少氣,翕翕微熱口乾減食。

34.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薑半分(拍碎),小麥半合,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4.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九十

35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方之麥門冬湯

35.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淡竹葉(洗,切)1握,半夏(湯洗7遍,焙)2兩,甘草(炙,銼)1兩1分。

35.2 製法

上爲粗末。

35.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虛勞頓熱,口乾舌燥,欲得飲水。

35.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1棗大(切碎),大棗2枚(擘破),粳米半合,同煎取1盞,去滓溫服

35.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

36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方之麥門冬湯

36.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黃芩(去黑心)1兩,柴胡(去苗)1兩,升麻1兩,芍藥1兩,甘草(炙,銼)1兩。

36.2 製法

上爲粗末。

36.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方之麥門冬湯主治骨蒸疼煩,翕翕發熱,骨節痠痛口乾煩渴。

36.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苦竹葉3片,煎至1盞,去滓,分2次溫,空腹、食後各1服。

36.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

37 聖濟總錄》卷九十七方麥門冬湯

37.1 方名

麥門冬湯

37.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大黃(銼,炒)半兩,赤芍藥1兩。

37.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九十七方麥門冬湯主治虛熱痰實,三焦痞結,煩悶壯熱大便不通

37.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竹葉10片,生薑1棗大(拍破),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1日3次。

37.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38 聖濟總錄》卷一○二方之麥門冬湯

38.1 處方

麥門冬去心)1兩半,萎蕤1兩半,秦皮(去粗皮)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大黃(生用)1兩,升麻1兩。

38.2 製法

上銼,如麻豆大。

38.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二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肝實熱,毒氣上燻,目赤痛癢。

38.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竹葉10片,煎至8分,去滓,下樸消末1錢匕,更煎令沸,空腹溫服

38.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二

39 聖濟總錄》卷一○五方麥門冬湯

39.1 別名

瀉肝散麥門冬散玄蔘瀉肝散麥冬湯

39.2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1兩,大黃(銼,炒)1兩,黃芩(去黑心)1兩,桔梗(銼,炒)1兩,玄蔘1兩,細辛(去苗葉)半兩,芒消(研)半兩。

39.3 製法

上藥除芒消外,爲粗末。

39.4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五方麥門冬湯主治血灌瞳人,昏澀疼痛轆轤轉關外障

39.5 用法用量

瀉肝散(《世醫得效方》卷十六)、麥門冬散(《銀海精微》卷下)、玄蔘瀉肝散(《證治準繩·類方》卷七)、麥冬湯(《眼科全書》卷四)。

39.6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五

40 聖濟總錄》卷一○六方之麥門冬湯

40.1 方名

麥門冬湯

40.2 別名

木通湯

40.3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1兩,旋覆花1兩,木通(銼)1兩,黃芩(去黑心)1兩,茯神(去木)1兩,大黃(銼,炒)3分。

40.4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六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目睛如針刺疼痛目系急,磣澀疼痛倒睫拳攣,多生眵淚

40.5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6分,去滓,投地黃汁1合,更煎2-3沸,放溫,加芒消半錢匕,食後、臨臥服。

40.6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0.7 附註

木通湯(原書卷一一○)。

41 聖濟總錄》卷一一三方之麥門冬湯

41.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旋覆花1兩半,木通(銼)1兩半,大青1兩半,茯神(去木)1兩,黃連(去須)1兩。

41.2 製法

上爲粗末。

41.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一三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目內眥成泡,3-5日間生膿汁者。

41.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加生地黃汁半合,芒消末半錢匕,更煎2-3沸,食後、臨臥溫服

41.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一三

42 聖濟總錄》卷一一七方麥門冬湯

42.1 方名

麥門冬湯

42.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1兩,栝樓根1兩。

42.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一七方麥門冬湯主治口舌幹燥,心熱

42.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2.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3 聖濟總錄》卷一二九方之麥門冬湯

43.1 方名

麥門冬湯

43.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犀角(鎊)1兩半,萎蕤1兩半,薺苨1兩半,赤芍藥1兩半,石膏1兩半,甘草(炙,銼)1兩,紅雪1兩。

43.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二九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熱氣留聚胃脘,內結成癰。

43.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加竹瀝1合,再煎3兩沸,溫服

43.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4 聖濟總錄》卷一三一方之麥門冬湯

44.1 方名

麥門冬湯

44.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1兩,黃耆(銼)1兩,芍藥1兩,生乾地黃1兩,前胡去蘆頭)3分,黃芩(去黑心)3分,升麻3分,遠志去心)3分,栝樓(去皮)3分,當歸半兩,小麥1合。

44.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三一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發背乳癰,已服利湯者。

44.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大棗2枚(擘破),生薑1棗大(拍碎),竹葉2-7片,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44.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5 聖濟總錄》卷一三三方之麥門冬湯

45.1 方名

麥門冬湯

45.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2兩,豉(炒)1分,人蔘3分,桑根白皮(銼)1兩半,桂(去粗皮)半兩,甘草(炙,銼)1兩。

45.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三三方之麥門冬湯主治體卒生熱瘡

45.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蔥白3寸(切),同煎至1盞,去滓,空心服,晚再服。

45.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6 聖濟總錄》卷一五○方之麥門冬湯

46.1 方名

麥門冬湯

46.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人蔘1兩,防風(去叉)1兩,芎1兩,當歸(切,焙)1兩,紫苑(去苗土)1兩,桂(去粗皮)半兩,甘草(炙)半兩,紫石英(研)半兩。

46.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五○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婦人心氣虛弱,爲風邪所乘,驚悸不定。

46.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6.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7 聖濟總錄》卷一五四方之麥門冬湯

47.1 方名

麥門冬湯

47.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3分,人蔘3分,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甘草(炙,銼)1分。

47.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五四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妊娠惡阻病。心中憤悶,見食嘔吐,惡聞食氣,肢節煩疼,身體沉重,多臥黃瘦。

4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生薑1分(拍破),大棗2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47.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8 聖濟總錄》卷一五六方之麥門冬湯

48.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半兩,半夏生薑自然汁浸1宿,切炒)半兩,貝母(炮)半兩,青橘皮(去白,焙)1分,乾薑(炮)1分,甘草(炙)1分。

48.2 製法

上爲粗末。

48.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五六方之麥門冬湯功在止煩渴,定咳嗽。主治妊娠痰逆,不思飲食。

48.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加生薑3片,水1盞,慢火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通口服。

48.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五六

49 聖濟總錄》卷一六○方之麥門冬湯

49.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赤芍藥1兩,當歸(切,焙)1兩,人蔘1兩,甘草(炙,銼)1兩。

49.2 製法

上爲粗末。

49.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六○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產後心虛,言語謬誤,恍惚不安。

49.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9.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

50 聖濟總錄》卷一六三方之麥門冬湯

50.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甘草(炙,銼)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人蔘1兩。

50.2 製法

上爲粗末。

50.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六三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產後煩悶,或血氣不快。

5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至7分,入竹瀝半合,再煎數沸,去滓溫服

50.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三

51 聖濟總錄》卷一六六方之麥門冬湯

51.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2兩,黃芩(去黑心)2兩,黃耆(銼)2兩,芍藥2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甘草2兩,木通(銼)2兩,桑寄生3兩,防風(去叉)3兩,人蔘3兩。

51.2 製法

(口父)咀,如麻豆大。

51.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六六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產後乳結核,及初結作癰。

51.4 用法用量

乳消減,即服天門冬丸

51.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六

52 聖濟總錄》卷一六八方之麥門冬湯

52.1 處方

麥門冬去心,焙)3兩,栝樓知母(焙)1兩,人蔘1兩,藜蘆去蘆頭)1兩,龍膽半兩,粟米1合。

52.2 製法

上爲粗末。

52.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六八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小兒風熱壅滯,壯熱煩渴時嘔。

52.4 用法用量

每用3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分3次溫服

52.5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八

53 外臺祕要》卷六引《廣濟方》之麥門冬湯

53.1 方名

麥門冬湯

53.2 組成

生麥門各3兩(去心),青竹茹3兩,茅根5兩,甘草1兩(炙),生薑5兩,人蔘1兩。

53.3 功能主治

外臺祕要》卷六引《廣濟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煩熱嘔逆不下食,食則吐出。霍亂逆滿,煩躁,眠臥不安

53.4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5合,去滓,分3次溫服,如人行6-7裏,進1服。不吐利

53.5 製備方法

上切。

53.6 用藥禁忌

海藻菘菜

54 外臺祕要》卷十一引《廣濟方》方之麥門冬湯

54.1 處方

蘆根(切)2升,苧根(切)2升,石膏6分(碎),生薑5兩,栝樓5兩,小麥2升,生麥門冬2升(去心)。

54.2 製法

上切。

54.3 功能主治

外臺祕要》卷十一引《廣濟方》方之麥門冬湯主治消渴

54.4 用法用量

以水2鬥,煮取6升,去滓,每服1升,渴即任意飲,未愈再作。

54.5 出處

外臺祕要》卷十一引《廣濟方》

55 外臺祕要》卷三十六引《小品方》之麥門冬湯

55.1 方名

麥門冬湯

55.2 組成

麥門冬去心)4分,甘草(炙)4分,枳實(炙)3分,黃苓3分,人蔘3分,龍骨6分。

55.3 功能主治

外臺祕要》卷三十六引《小品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少小夏月藥大下後,胃中虛熱渴。小兒夏月伏暑,吐痢過後,胃中虛熱,渴唯飲水。

55.4 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2升,煮取9合,去滓,分溫服

55.5 附註

幼幼新書》引《嬰孺方》有茯苓三分。

56 方出《外臺祕要》卷三十八,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八方之麥門冬湯

56.1 處方

甘草(炙)2兩,黃芩2兩,大黃(別浸)2兩,麥門冬去心)2兩,芒消2兩,梔子30枚。

56.2 製法

上切。

56.3 功能主治

方出《外臺祕要》卷三十八,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八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石發,腹脹頭痛眼眶疼,先有癖實不消,或飲消下食內熱,或時時心急痛。諸石毒,眼睛疼,寒熱時作。

56.4 用法用量

按:《聖濟總錄》本方用麥門冬去心,焙)二兩,甘草(炙,銼)、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桅子仁各一兩。上爲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下芒消一錢匕,食後、臨臥溫服

56.5 出處

方出《外臺祕要》卷三十八,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八

57 方出《外臺祕要》卷三十八,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八三方之麥門冬湯

57.1 方名

麥門冬湯

57.2 組成

麥門冬去心)1兩,知母1兩,澤瀉1兩,甘草(炙)1兩,粳米5合,竹葉(切)1升,小麥2升。

57.3 功能主治

方出《外臺祕要》卷三十八,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八三方之麥門冬湯主治乳石發,兩鼻生瘡熱癢,內亦熱,兼頭痛

57.4 用法用量

以水1鬥半,煮竹葉小麥,取9升去之,納諸藥,煮取4升,去滓分服,日3夜1。

57.5 製備方法

上切。

58 方出《外臺祕要》卷三十八,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八四方之麥門冬湯

58.1 方名

麥門冬湯

58.2 組成

麥門冬去心)3兩,萎蕤3兩,石膏(碎)3兩,生地黃汁7合,蔥白1握(和須),幹葛4兩,豉心3合。

58.3 功能主治

方出《外臺祕要》卷三十八,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八四方之麥門冬湯主治乳石發,熱衝頭面,兼口乾嗽。

58.4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3升,分3服。

58.5 製備方法

上切。

59 《嚴氏濟生方》卷三方之麥門冬湯

59.1 別名

君子湯麥冬湯

59.2 處方

麥門冬去心)1兩,橘皮(去白)1兩,半夏(湯泡7次)1兩,白茯苓1兩,白朮1兩,人蔘半兩,甘草(炙)半兩,小麥半合。

59.3 功能主治

《嚴氏濟生方》卷三方之麥門冬湯主治霍亂已愈,煩熱不解,多渴,小便不利

59.4 用法用量

君子湯(《醫學入門》卷七)、麥冬湯(《何氏濟生論》卷三)。

59.5 出處

《嚴氏濟生方》卷三

60 《嚴氏濟生方》卷七方麥門冬湯

60.1 方名

麥門冬湯

60.2 別名

竹葉湯麥冬湯

60.3 組成

麥冬去心)1兩,防風1兩,茯苓(去皮)1兩,人蔘半兩。

60.4 功能主治

《嚴氏濟生方》卷七方麥門冬湯主治子煩

60.5 用法用量

(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淡竹葉10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60.6 附註

竹葉湯(《普濟方》卷三三八)、麥冬湯(《丹臺玉案》卷五)。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餘》引作“麥門冬散”。

61 《重訂嚴氏濟生方》之麥門冬湯

61.1 處方

麥門冬去心橘皮(去白)半夏(湯泡七次)白茯苓(去白)白朮各30克 人蔘 甘草(炙)各15克 小麥10克

61.2 製法

上藥哎咀。

61.3 功能主治

《重訂嚴氏濟生方》之麥門冬湯具有健脾化溼生津止渴之功效。治霍亂愈後,煩熱不解,多渴,小便不利

61.4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生薑5片,烏梅少許,煎至18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61.5 出處

《重訂嚴氏濟生方》

62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方之麥門冬湯

62.1 方名

麥門冬湯

62.2 別名

麥冬湯

62.3 組成

麥門冬1兩,京棗20枚,竹葉(切)1升,甘草2兩。

62.4 功能主治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勞復,氣欲絕。勞復發熱

62.5 用法用量

(口父)咀。以水7升,煮粳米1升令熟,去米納藥,煎取3升,分3次服。不能服者,綿滴湯口中。

62.6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勞復氣欲絕,胃虛火乘肺也,方用麥冬滋肺,竹葉清心甘草和中,京棗以培脾氣之耗也。

62.7 附註

麥冬湯(《疫疹一得》卷下)。

63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方之麥門冬湯

63.1 方名

麥門冬湯

63.2 組成

麥門冬4兩,白朮4兩,甘草1兩,牡蠣3兩,芍藥3兩,阿膠3兩,大棗20枚。

63.3 功能主治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方之麥門冬湯主治下血虛極。

63.4 用法用量

(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分2次服。

63.5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下血虛極不用參、耆,而用牡蠣以固下焦虛脫,並用白朮以培中氣內陷,膠、芍養血,麥門冬滋津,甘草大棗白朮之匡佐耳。

64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八方之麥門冬湯

64.1 方名

麥門冬湯

64.2 組成

麥門冬半兩(去心),土瓜根1兩,小麥1合,黃芩半兩。

64.3 功能主治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八方之麥門冬湯主治消渴煩躁不得眠臥。

64.4 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加竹葉2-7片,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64.5 製備方法

上銼細和勻。

65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九方之麥門冬湯

65.1 處方

黃連半兩(去須)1兩,麥門1兩(去心)。

65.2 製法

上爲散。

65.3 功能主治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九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心脾壅熱,煩渴口乾

65.4 用法用量

本方改爲丸劑,名“麥冬丸”(見《濟陽綱目》)。

65.5 出處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九

66 活幼心書》卷下方之麥門冬湯

66.1 方名

麥門冬湯

66.2 組成

麥門冬去心)3錢,幹葛3錢,人蔘去蘆)2錢,赤芍藥2錢,升麻2錢,赤茯苓(去皮)2錢,甘草2錢,石膏末5錢。

66.3 功能主治

活幼心書》卷下方之麥門冬湯主治斑疹熱毒頭痛煩悶,狂渴妄語麻疹內外熱盛,色紫黑者。

66.4 用法用量

(口父)咀。每服2錢,水1盞,煎7分,不拘時候溫服

66.5 各家論述

痘科類編釋意》:麥門、人蔘甘草、幹葛生津潤煩,升麻外熱石膏內熱赤芍赤茯苓又能利溼熱,此清邪熱解煩頓之劑也。

67 醫學正傳》卷二方之麥門冬湯

67.1 方名

麥門冬湯

67.2 組成

麥門冬去心)7分,桑白皮(蜜炒)7分,生地黃7分,紫菀茸5分,桔梗5分,淡竹葉5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貝母6分,天門冬7分。

67.3 功能主治

醫學正傳》卷二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諸病後,火熱乘肺,咳唾有血,胸脅脹滿,上氣喘急,羸瘦,五心煩熱,渴而煩悶。上焦熱甚而聲瘖者。

67.4 用法用量

生薑3片,水1盞半,煎至1盞,溫服

67.5 製備方法

上細切,作1服。

67.6 各家論述

《證因方論集要》:天冬麥冬能清肺熱,桑皮、紫菀瀉肺火,生地、貝母能潤肺燥,五味能收肺氣淡竹葉功專清心,甘、桔除熱利膈,火清而閉開矣。

67.7 附註

方中貝母天門冬用量原缺,據《景嶽全書》補。

68 《衛生總微》卷十四方之麥門冬湯

68.1 方名

麥門冬湯

68.2 組成

麥門冬去心)1兩,紫苑(去蘆)3分,甘草2錢半,桂枝半兩。

68.3 功能主治

《衛生總微》卷十四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初生兒10日至50日,卒得謦咳,吐乳嘔逆暴嗽晝夜不息。

68.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以綿蘸滴兒口中,晝夜4-5遍。仍節乳哺

68.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69 扶壽精方》之麥門冬湯

69.1 方名

麥門冬湯

69.2 組成

黃芩黃連

69.3 功能主治

扶壽精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咳嗽

69.4 用法用量

上藥用水2盞,熬熟。外用生麥門冬3兩,去心搗爛,取自然汁半盞;將柏葉1大把,茅根1大把,搗汁拌前藥,共服1碗。又將麥門冬、柏葉、茅根滓,與前藥滓共用水3碗煎,傾出滓,將瓦罐裝此藥,時時溫服

70 《內科摘要》卷下方之麥門冬湯

70.1 處方

麥門冬去心)2錢,防風2錢,白茯苓2錢,人蔘1錢。

70.2 功能主治

《內科摘要》卷下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火熱乘肺,咳唾有血。

70.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70.4 出處

《內科摘要》卷下

71 慈幼新書》卷首方之麥門冬湯

71.1 處方

麥冬黃芩茯苓淡竹葉

71.2 功能主治

慈幼新書》卷首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妊娠子煩,心常驚悸

71.3 出處

慈幼新書》卷首

72 壽世保元》卷三方之麥門冬湯

72.1 處方

人蔘2錢,白朮1錢5分,白茯苓(去皮)3錢,陳皮2錢,半夏(姜炒)2錢,麥門冬3錢(去心),甘草8分,小茴香8分,烏梅2錢。

72.2 製法

上銼。

72.3 功能主治

壽世保元》卷三方之麥門冬湯主治霍亂已愈,煩熱多渴,小便不利

72.4 用法用量

生薑5片,水煎服。

72.5 出處

壽世保元》卷三

73 醫略六書》卷二十八方之麥門冬湯

73.1 方名

麥門冬湯

73.2 組成

麥冬3錢(去心),人蔘1錢半,生地5錢,阿膠3錢(糯粉炒),條芩1錢半(酒炒),白芍1錢半(酒炒),地骨皮3錢,甘草8分,大棗3枚。

73.3 功能主治

醫略六書》卷二十八方之麥門冬湯主治懷妊六月,脈大滑疾者。

73.4 用法用量

水1鬥,煮藥取3升,納清酒1升,並膠烊盡,煎取1升,溫服

73.5 運用

脾虛,加白朮

73.6 各家論述

陰陽凝結,胎漸長成,宜清熱補陰以培養其母氣麥門冬清心肺以滋津液人蔘元氣以固胎元,生地滋陰壯水以資衝任,阿膠補陰益血以寧胎息,條芩清熱安胎白芍斂陰和血,地骨清肌退熱,生草瀉火緩中,大棗益脾元也。肝虛亦用雞汁煮藥,並佐以清酒,而母氣無傷,胎元無不日安日長矣。

74 簡明醫彀》卷三方之麥門冬湯

74.1 方名

麥門冬湯

74.2 組成

麥冬1錢,天門冬1錢,遠志1錢,當歸1錢,白芍藥1錢,生地黃1錢,人蔘1錢,黃耆1錢,牡丹皮1錢,阿膠1錢,藕節1錢,炙草1錢。

74.3 功能主治

簡明醫彀》卷三方之麥門冬湯主治思慮傷心,吐血衄血

74.4 用法用量

上作1服。用水2鍾,加生薑1片,煎1鍾,不拘時服。

75 瘴瘧指南》卷下方之麥門冬湯

75.1 方名

麥門冬湯

75.2 組成

麥冬去心)、人蔘白朮陳皮川芎半夏當歸肉桂烏梅、大附子甘草茯苓(去皮)。

75.3 功能主治

瘴瘧指南》卷下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啞瘴。神清目開,大小便如常,惟全不能出聲,身熱

75.4 用法用量

上加生薑3片,水煎,溫調黑神散服。

75.5 各家論述

啞瘴若神昏直視,不知人事,痰響者屬痰;神昏不知人事,不痰響,能飲食,惟不能出聲,此邪熱湧沸其血,上塞心肺之竅,故不能言也。是方用六君子緩火邪以補脾元氣;門冬解心肺之熱;烏梅生津,以收外泄陽氣;歸、芎行散上竅之血;血得熱則行,故用桂、附之熱以行之,且能引上焦之陽下入陰分;再調黑神散以驅逐其血,血散則心肺之竅開,而聲音出矣。

76 痘疹傳心錄》卷十五方麥門冬湯

76.1 方名

麥門冬湯

76.2 別名

麥冬湯

76.3 組成

當歸芍藥麥門冬生地黃

76.4 功能主治

痘疹傳心錄》卷十五方麥門冬湯主治痘疹。便實燥渴,津液不足,血枯不榮。

76.5 附註

麥冬湯(《麻科活人》卷四)。

77 普濟方》卷四十一引《護命》方之麥門冬湯

77.1 方名

麥門冬湯

77.2 組成

麥門冬去心,焙)1分,知母1分,蒲黃1分,黃芩(去黑心)1分,木通(銼)1分,升麻1分,大黃(銼,炒)3分。

77.3 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四十一引《護命》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小腸實熱脈氣盛實,小便下血

7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

77.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78 千金翼方》卷二十二方之麥門冬湯

78.1 處方

麥門冬去心)2兩,升麻3兩,葛根3兩,丁香1兩半,零陵香1兩,藿香1兩。

78.2 功能主治

千金翼方》卷二十二方之麥門冬湯主治癰腫始覺,其腫五色,併爲發背,痛欲死,腫上加灸不愈,腹內虛悶。

78.3 用法用量

(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5合,分3服,1日令盡。

78.4 出處

千金翼方》卷二十二

79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醫方妙選》方之麥門冬湯

79.1 處方

麥門冬去心)1兩,款冬花1兩,人蔘去蘆頭)1兩,紫菀(洗,焙乾)1兩,桂心半兩,甘草(炙)1分。

79.2 製法

上爲細末。

79.3 功能主治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醫方妙選》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傷寒末除,咳嗽喘急。

79.4 用法用量

杏仁20粒,麩炒,去皮尖,細研拌勻,每服1錢,水1鍾,加生薑3片,煎至5分,去滓,令時時溫服之。

79.5 出處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醫方妙選》

80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五方麥門冬湯

80.1 處方

麥門冬去心)、香白芷半夏(湯洗去滑)、竹葉甘草(炙)、鍾乳粉桑白皮、紫苑(取茸)、人蔘等分

80.2 製法

銼散

80.3 功能主治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五方麥門冬湯主治肺經受熱,上氣咳喘咯血痰壅,溢幹耳聾泄瀉胸脅滿痛,連肩背兩臂膊疼,息高

80.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4片,大棗1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80.5 出處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五

81 醫方類聚》卷一五○引《嚴氏濟生方》方之麥門冬湯

81.1 處方

麥門冬去心)1兩,遠志去心甘草煮)1兩,人蔘1兩,黃芩1兩,生地黃(洗)1兩,茯神(去木)1兩,石膏(煅)1兩,甘草(炙)半兩。

81.2 功能主治

醫方類聚》卷一五○引《嚴氏濟生方》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脈實極。氣衰血焦發落,好怒。脣口赤甚,言語不快,色不澤,飲食不爲肌膚。

81.3 用法用量

(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81.4 出處

醫方類聚》卷一五○引《嚴氏濟生方》

82 脈因證治》捲上方之麥門冬湯

82.1 處方

半夏竹茹陳皮茯苓麥門冬參。

82.2 功能主治

脈因證治》捲上方之麥門冬湯主治大病後虛煩,則熱不解,不得臥

82.3 出處

脈因證治》捲上

83 景嶽全書》卷六十三引萬氏方之麥門冬湯

83.1 處方

麥門冬1錢,葛根(去皮)1錢,升麻(去須)4分,赤芍藥(酒炒)6分,茯苓6分,炙甘草4分,石膏(煅)1錢半。

83.2 功能主治

景嶽全書》卷六十三引萬氏方之麥門冬湯主治表邪內熱咳嗽甚者。麻疹咳嗽

83.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83.4 出處

景嶽全書》卷六十三引萬氏方

8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74.
  3. ^ [3]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512.
  4. ^ [4]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508.
  5. ^ [5]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508-509.
  6. ^ [6]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509-51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