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躁

中醫症狀名 中醫診斷學 望診 望神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án zào

2 英文參考

dysphori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煩躁症狀[1] 。指心中煩悶不安,急躁易怒,甚則手足動作及行爲舉止躁動不寧的表現[2] 。出《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煩爲心熱、鬱煩;躁爲躁急、躁動[2]。煩與躁常並見,而有先後之別[2]。先煩後燥稱爲煩躁,先躁後煩,稱爲躁煩。《傷寒明理論》卷二:“所謂煩躁者,謂先煩漸至躁也。”

煩躁虛實寒熱之分[2]

外感熱病中,凡不經汗下而煩躁者多實,汗下後煩躁者多虛[2]。《類證治裁·煩躁》:“傷寒有邪在表而煩躁者,脈浮緊,發熱身痛,汗之則定,大青龍湯。有邪在裏而煩躁者,脈數實有力,不大便,繞臍痛,下之則定,承氣湯。有陽虛煩躁者,汗下後,晝煩躁,夜安靜,脈沉微,身無大熱,乾薑附子湯。有陰盛煩躁者,少陰症,吐利,手足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傷寒緒論·煩躁》:“有溫病熱病時疫溫疫表裏俱邪、三焦大熱、煩躁大渴者,白虎(湯)、解毒清熱解毒湯黃連解毒湯)、涼膈(散)、雙解(散)、承氣(湯)、三黃石膏(湯)選用。”

內傷雜證,常煩多於躁[2]。如陰虛火動而煩,用生脈散加生地、棗仁、茯神(見《中醫臨證備要》)[2]。亦有因臟腑實熱而致煩躁[2],治宜清熱瀉火。《張氏醫通·神志門》:“火客心包,或酒客膏粱,上焦不清,令人煩躁,宜芩連山梔等涼藥爲君,稍用炮姜爲使,甚則涼膈散下之。”若不煩而躁者,多屬陰證,間有屬熱者[2]

參見煩、心煩躁煩陰躁:

煩指煩躁[2]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煩則喘喝。”王冰注:“煩謂煩躁。”

心煩又名煩心[3] 。出《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篇》。指心中煩熱鬱悶之狀[3]。煩多屬熱,亦有因於寒者[3]。可見於外感內傷多種病證[3]。《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傷寒六經病多能見此。“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類證治裁·煩躁》:“傷寒熱在表而煩,宜散,桂枝湯。在裏而煩,宜下,承氣湯。在半表半里而煩,宜和,小柴胡湯。在胸膈以上而煩,宜吐,梔豉湯。其陰寒而煩,則有惡寒蜷臥及下利厥逆、吐蚘之症,宜溫,溫用四逆湯,蚘用烏梅丸。”又:“如內傷陰虛火動而煩,宜生脈散生地黃熟地黃茯神、棗仁。或不得臥而煩,硃砂安神丸。”

躁煩指先躁後煩的表現[4] 。出《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傷寒明理論》卷二:“所謂躁煩者,謂先發躁,而迤邐復煩者也。”有謂內熱曰煩,外熱曰躁;煩屬陽,躁屬陰;內熱爲有根之火,外熱爲無根之火者[4]。故但躁不煩,及先躁後煩者,多屬陰虛危重之證[4]。《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躁亦可由火熱所致[4]傷寒躁煩,有屬熱屬實者,多系太陽病誤下邪熱壅於胸膈所致[4]

陰躁陰盛格陽所致擾動不寧者[5] 。《類證活人書》卷四:“陰發躁,熱發厥,物極則反也……《外臺祕要》雲:陰盛發躁,名曰陰躁。”常伴見身體微熱面赤,躁擾欲坐井中,或渴不欲飲,脈沉而微等[5]。宜用吳茱萸湯理中湯姜附湯,甚者四逆湯蔥白等藥[5]陰躁亦可由腎火炎上所致[5]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73.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85.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87.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4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