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

問診 中醫症狀名 中醫病因病理學名詞 發熱 問寒熱 中醫學 中醫基礎理論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ā rè

2 英文參考

fev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fev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中醫·發熱

發熱(fever[1][2])爲症狀[3]。出《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指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範圍;或者雖然體溫正常,但自覺身熱不適的表現[3][3]

3.1 發熱病因分類

發熱原因,一般可分爲外感內傷兩類[3]

3.1.1 外感發熱

外感發熱,常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癘之氣所致[3]。多屬於實,可見於感冒傷寒溫病瘟疫等病症[3]

3.1.2 內傷發熱

內傷發熱,多由飲食勞倦,或七情變化,導致陰陽失調氣血虛衰所致[3]。多屬於虛,可見陰虛發熱陽虛發熱血虛發熱氣虛發熱虛勞發熱陽浮發熱失血發熱[3]

3.1.2.1 陰虛發熱

陰虛發熱精血津液等耗損所致的虛熱[4]。《證治匯補·陰虛發熱》:“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陽氣獨盛,發熱不止,向晚更甚,或飲食如常,頭脹時作,脈洪數無力,視其舌大而色赤者,陰虛也,當滋真陰,宜地黃湯;若久而盜汗遺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補水以匹火,是亦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之義耳。” 《醫碥》卷一:“陰虧水虛則柴幹火烈而焚灼爲災矣。此之火炎,乃由水虛所致,與上條陽亢而陰未虧者不同,症見口乾體瘦,食少懶倦,頭痛時作時止,遺精盜汗骨蒸肉爍,脣紅顴赤咳嗽痰血,久成癆瘵。治宜甘潤之劑,滋水以制火。” 可選用四物湯加炒黃柏黃芩龜甲鱉甲散青蒿鱉甲湯大補陰丸一陰煎等方[4]

3.1.2.2 陽虛發熱

陽虛發熱陽氣虛衰而致的發熱[5]。見《丹溪心法·發熱》。《景嶽全書·雜證謨》:“陽虛者,亦能發熱,此以元陽敗竭,火不歸原也。”《醫碥》卷一:“陽虛謂腎火虛也。陽虛應寒,何以反發熱?則以虛而有寒,寒在內而格陽於外,故外熱,寒在下而戴陽於上,故上熱也。此爲無根之火,乃虛焰耳。症見煩躁,欲坐臥泥水中,面赤如微酣,或兩顴淺紅,遊移不定,渴欲飲水,或咽喉痛而索水置前卻不能飲,肌表雖大熱而重按之則不熱,或反覺冷,且兩足必冷,小便清白,下利清谷,脈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慾散。治宜溫熱之劑,溫其中而陽內返,溫其下而火歸原。誤投寒涼立死。”

3.1.2.3 血虛發熱

血虛發熱亦稱血虛熱,指血虛而致的一種虛熱[6]。多由吐衄便血或產後崩漏失血所致,亦可因飲食勞倦內傷脾胃,逐漸發展而成[6]。症見肌熱面紅,燥渴,甚則煩躁,睡臥不安,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等[6]。治宜滋陰養血或養血益氣[6]。小兒血虛引起的發熱,其症午後熱甚,煩躁不安,兩頤淡紅,面脣淡白,毛髮枯黃,形瘦神疲大便艱澀難出,脈來大而無力,治宜補血以退熱,用四物湯,熱甚另加生地(《幼科鐵鏡》)[6]

3.1.2.4 氣虛發熱

氣虛發熱氣虛熱氣虛身熱[7]氣虛熱胃氣虛或脾肺氣虛而致的虛熱:多因飲食勞倦內傷脾胃,以致氣虛火旺,虛熱內生[8]。《雜病源流犀燭·虛損癆瘵源流》:“有氣虛熱,必兼少氣自汗,體倦心煩。”《證治匯補·氣血熱辨》:“氣分虛熱者,用甘溫以除熱。”治宜用補中益氣湯等方[8]

3.1.2.5 暑溼傷氣而致的發熱

暑溼傷氣而致的發熱:伴見四肢睏倦,精神疲乏,心煩氣促口渴自汗小便黃,脈虛等[8]。《黃帝內經素問·刺志論》:“氣虛身熱,得之傷暑。”治用東垣清暑益氣湯[8]。若暑熱之邪耗氣傷津,症見身熱脈虛,汗多,煩渴較甚者,治以清暑熱益氣生津,宜用王氏清暑益氣湯等方[8]。 《黃帝內經素問·刺志論》:“氣虛身熱,得之傷暑。”因元氣本虛,傷於暑溼所致發熱[8]。治用李東垣王孟英清暑益氣湯[8]。亦有因飲食勞倦內傷脾胃而致氣虛發熱。宜用甘溫除熱[8]

3.1.2.6 虛勞發熱

虛勞發熱虛勞虧損所致的發熱,以陰虛爲多見[9]。《諸病源候論虛勞熱候:“虛勞而熱者,是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故內外生於熱,非邪氣從外來乘也。”《理虛元鑑》捲上:“虛勞發熱,皆因內傷七情而成。人之飲食起居,一失其節,皆能成傷,不止房勞一端爲內傷也。凡傷久則榮衛不和而發熱,熱變蒸,蒸類不一。凡骨脈皮肉、五臟六腑皆能作蒸。其源多因醉飽後入房,及憂思勞役,或病飲食失調,暨大喜大怒大痛大淚……故夜熱內熱虛熱,爲虛勞之初病;骨蒸內熱潮熱,則虛勞之本病也。宜及時調治,毋使滋蔓。治法清金養榮,疏邪潤燥爲主,則熱自退矣。”虛勞發熱亦可因瘀血而致[9]。《風勞臌膈四大證治·虛勞》:“虛勞發熱,未有不由瘀血者……是必飲食起居過時失節,營衛凝滯,先成內傷然後隨其氣所阻之處,血爲瘀積。”此爲虛中實證[9]。治療以活血化瘀爲主,宜大黃䗪蟲丸等方[9]

3.1.2.7 陽浮發熱

陽浮發熱指脾腎陽浮不斂的發熱[10]。《金匱翼·陽浮發熱》:“陽氣虛浮,其端有二:或脾胃氣虛,陽浮於外。其症上見嘔惡,下爲溏泄,其脈大而不實,身雖大熱,切忌寒涼,宜甘辛溫藥溫其中,使土厚則火自斂也;或腎虛火不歸經,遊行於外,其症煩渴引飲,面赤,舌刺,脣黑,足心如烙,或冷如冰,其脈洪大無倫,按之微弱,宜八味腎氣丸之屬,導火下行也。”

3.1.2.8 失血發熱

失血發熱失血後的發熱[11]。多因陰血虧耗,虛陽偏亢或陽氣鬱於血分不得發越所致[11]。《證治匯補·發熱》:“一切吐衄便血,產後崩漏血虛不能配陽,陽亢發熱者,治宜養血。然亦有陽虛而陰走者,不可徒事滋陰,所以有生血益氣陽生陰長之法。”可選用當歸補血湯四物湯聖愈湯等方[11]。《血證論·發熱》:“失血陽氣鬱於血分之中,則身熱鬱冒,但頭汗出,身熱者,火閉於內,而不得達於外故也。但頭汗出者,火性炎上,外有所束,則火不能四達,故愈炎上而頭汗也。治法宜解其鬱,使遍身微汗,則氣達於外,而陽不乘陰,熱止血亦治矣。此如盛暑遏熱,得汗而解,小柴胡湯主之。”

3.2 發熱類型分類

由於發熱的類型不同,又有壯熱微熱惡熱發熱惡寒往來寒熱潮熱五心煩熱暴熱[11]

3.2.1 壯熱

感覺躁熱難受,體溫高明顯,身熱灼手,或伴有惡熱煩渴的表現[11]發熱熱勢壯盛,屬於高熱的範圍[12]。《諸病源候論·傷寒挾實壯熱候》:“傷寒,是寒氣客於皮膚,搏於血氣,腠理閉密,氣不宣泄,蘊積生熱,故頭痛、體疼而壯熱。” 有熱實、冷實二種。熱實者,糞黃而臭;冷實者,食不消,糞白而酸氣。內雖有冷熱之殊,外皮膚皆見壯熱。多見於外感邪熱盛實者。

3.2.2 微熱

微熱又稱低熱[12]。指自覺身體發熱,熱勢不高,體溫不超過38℃的表現[12]。可見於多種病證[13]

1.陽明裏實證的一種熱型[13]。《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爲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2.指陰虛血虛發熱[13]。《證治準繩·雜病》:“有每遇夜身發微熱……飲食如常,既無別證可疑,只是血虛陰不濟陽,宜潤補之。”

3.指陰證發熱[13]。《類證活人書》卷四:“身微熱煩躁面赤,脈沉而微,此名陰證似陽也。”

4.指五臟微熱[13]。《景嶽全書·雜證謨》:“治五臟之熱,當察微甚,如心經微熱者,宜二陰煎安神丸天王補心丹導赤散之類,皆可隨證酌用。”

3.2.3 惡熱

惡熱即怕熱[14]

3.2.3.1 外感熱病反映於外的一種證候

外感熱病反映於外的一種證候[14]。如:傷寒陽明病外證爲“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見《傷寒論·陽明病篇》)[14]。其他如“陽明溫病”亦“但惡熱,不惡寒”(見《溫病條辨》)[14]

3.2.3.2 見於內傷疾患

見於內傷疾患[14]

陰虛證[14]。如:“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之間而惡熱也,實非有熱,當作陰虛治之。”(《格致餘論》)[14]

實熱證[14]。胃中有實火者,亦有惡熱之證[14]。如:多飲酒、多喫厚味之人,飲食喜冷,厚衣則煩,此由熱邪內積於胃所致(據《雜病廣要》引《醫學統旨》)[14]

3.2.4 發熱惡寒

發熱惡寒發熱怕冷[15]。出《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系感冒傷寒溫病等多種外感熱病的常見症狀[15]。一般先見惡寒,繼而發熱發熱惡寒即減輕[15]。亦有已發熱而仍惡寒[15]。《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爲太陽表證的主要徵象,治以解表爲主。亦爲勞倦內傷的常見症狀之一。《張氏醫通·諸傷門》:“勞倦所傷,寒溫不適,身熱頭痛自汗惡寒,脈微而弱,黃芪建中湯。”

3.2.5 往來寒熱

往來寒熱惡寒發熱間代而作,日發一次或數次的症狀[16]。爲傷寒少陽病主症[16]。《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類證活人書》卷八:“往來寒熱者,陰陽相勝也。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往來寒熱有三證,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有表證往來寒熱者,用小柴胡也;有裏證往來寒熱者,大柴胡也;已表或已下而往來寒熱者,皆可用柴胡桂枝幹薑湯也。”《傷寒發微論·論傷寒七十二證名》:“寒熱往來,此證有三。一者中風證,小柴胡湯;二者熱入血室證,刺期門;三者狀如溫瘧黃龍湯證。”《景嶽全書·雜證謨》:“凡寒熱往來之病,其證有二,蓋一以外邪不解而然,一以陽盛陰虛而然。此其一爲表證,一爲裏證,所當辨治不可紊也。寒邪鬱伏經絡而爲寒爲熱,此似瘧非瘧之類也。治法雖宜表散,然邪氣得以久留者,必其元氣之虛而正不勝邪也,故凡治此者,皆當以兼補血氣爲主。若血分微虛,形氣本不甚弱而邪有不解者,三柴胡飲;若火盛血燥而寒熱不已者,一柴胡飲;若因勞倦氣體本弱或肝脾不足而邪有不淨者,四柴胡飲五柴胡飲補中益氣湯;若陽邪陷入陰分,微兼內熱而邪有不解者,補陰益氣煎;若脾胃陽氣不健,中氣不暖而邪有不解者,溫胃飲;若病久元氣大虛而寒熱不退者,但當單培元氣,不必兼散,宜五福飲歸脾湯,或大補元煎理陰煎之類,察其陰陽,擇而用之。若果陽虛,非用溫補不可。”又:“陰虛陽勝,或陰陽俱虛而爲寒熱往來者,此以真陰不足,總屬虛損之病也。然其陰陽微甚,亦所當辨。” 本證亦可見於虛勞[16]。《風勞臌膈四大證治·虛勞》:“虛勞之症,皆見發熱,而虛損之熱,多發於外,輕手按之即得,或潮熱,或往來寒熱。”

3.2.6 潮熱

潮熱發熱盛衰起伏有定時,猶如潮汛的表現[16]。包括午後潮熱日晡潮熱[16]。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張氏醫通》卷三:“潮熱有作有止,若潮水之來,不失其時,一日一發。若日三五發者,即是發熱,非潮熱也。有虛有實,惟傷寒日晡發熱,乃胃實,別無虛證。其餘有潮熱者,當審其虛實。若大便堅澀,喜冷畏熱,心下幅然,睡臥不着,此皆氣盛,所謂實而潮熱也,涼膈散、大柴胡輩下之;若胃氣消乏,精神憔悴,飲食減少,日漸尪羸,病雖暫去,而五心常有餘熱,此屬虛證,宜逍遙散、小柴胡等加減。有每遇夜身發微熱,病人不覺,早起動作無事,飲食如常,既無別證可疑,只是血虛陰不濟陽,朝用加味逍遙散,暮用六味丸,不應,用當歸補血湯加減八味丸;有潮熱似瘧,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氣弱脈弦,服補藥不效者,此屬飲證,隨氣而潮,故熱亦隨飲而潮,於痰飲門求之;氣口脈滑,內有宿食,常暮發熱,明日復止者,於傷食門求之。”

壽世保元·發熱》:“論男子血虛有汗潮熱者,以人蔘養榮湯;男子氣虛,有汗潮熱者,以補中益氣湯血虛無汗潮熱者,以茯苓補心湯氣虛無汗潮熱者,以人蔘清肌散;女子血虛有汗潮熱者,以茯苓補心湯氣血兩虛無汗潮熱者,以逍遙散。”

3.2.7 五心煩熱

五心煩熱指自覺兩手心、兩足心發熱及心胸發熱的表現,可伴有心煩不寧,體溫升高[16]。多由心血不足陰虛火旺或病後虛熱不清,以及火熱內鬱所致[17]。是虛損勞瘵等病的常見症之一[17]。《證治準繩·雜病》:“五心煩熱,是火鬱於地中。四肢,土也,心火下陷脾土之中,故宜升發火鬱。”又“病暫去而五心常有餘熱,此屬虛證。”《症因脈治·心血虛不得臥》:“心煩躁亂,夜臥驚起,口燥舌幹五心煩熱,此心血不足心火太旺之症也。”《金匱翼·火鬱發熱》:“火鬱者,陽氣外寒所遏,不得宣行,鬱而成火,或因胃中過食冷物,鬱遏陽氣脾土之中,令人心煩手足心熱骨髓中熱如火燎,此爲鬱熱。”《雜病源流犀燭·火病源流》:“陽愈盛則陰虛,陰愈虛則爲五心煩熱。”治宜滋陰降火、清熱養陰、清肝理脾等法,選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葉湯逍遙散茯苓補心湯等方[17]火鬱而宜升發者,用火鬱湯加減[17]

3.2.8 暴熱

暴熱突然發生高熱[18]。《醫林指月·發熱》:“暴熱者,熱之燔灼,陽氣亢害也。”《證治準繩·雜病》:“暴熱者病在心肺。”《張氏醫通·寒熱門》:“凡暴熱不止,脈滑數或洪盛,皆爲實熱,宜隨表裏孰輕孰重而清理之。或脈雖沉而按之實堅者,爲裏實,必用苦寒下奪之。”

3.3 發熱時間分類

發熱時間不同,有平旦熱晝熱日晡發熱夜熱[18]

3.3.1 平旦熱

平旦熱指在清晨四至五時左右發熱[19]。多因肺氣熱盛所致[19]。《證治準繩·發熱》:“平旦發熱,熱在行陽之分,肺氣主之,故用白虎湯,以瀉氣中之火。”

3.3.2 晝熱

晝熱指白天發熱,或熱在白天升高[20]。《證治準繩》卷一:“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晝熱則行陽二十五度柴胡飲子。”《增補萬病回春·發熱》:“夜則靜,晝則發熱者,此熱在氣分也。小柴胡湯梔子黃連知母地骨皮。”《丹溪心法附餘·發熱門》:“廣按:晝夜發熱,晝重夜輕,口中無味,陽虛之證也。”《證治匯補·晝夜熱辨》:“更有晝熱陽虛,口中無味,病責之胃,宜甘溫補氣。”

3.3.3 日晡發熱

日晡發熱又名日晡潮熱[21]。指每至下午3時至5時左右體溫升高,或熱勢加重的表現[21]。《類證活人書·問傷寒瘧狀》:“問傷寒瘧狀,有陽明證,病人煩熱汗出,如瘧狀,日晡發熱而脈浮虛者與桂枝湯,脈實者宜承氣湯。” 本症在《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稱日晡所發熱[22]

3.3.4 夜熱

夜熱指夜間發熱,或熱至夜間升高[23]。多因熱入血室,或陰血不足,或血瘀所致[23]。《證治準繩》卷一:“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陰中也,名日熱入血室,……夜熱則行陰二十五度四順飲子。”《蘭室祕藏》卷六:“晝病則在氣,夜病則在血……夜發多而晝發少,是邪氣下陷之深也。此雜證,當從熱入血室而論。宜瀉血湯退熱湯。”《血證論·發熱》:“血虛者,發熱汗出,以血不配氣,則氣盛而外泄也。或夜則發熱,以夜主血分故也。”亦有“每晚內熱,兼皮膚熱一時。”爲內有瘀血所致,可用血府逐瘀湯(見《醫林改錯》)[23]

3.4 發熱部位分類

發熱部位不同,有肌熱腠理熱肩上熱背熱肘熱尺膚熱手心熱手背熱、足熱、四肢熱[23]

3.4.1 肌熱

肌熱指肌表有發熱感覺[24]。見《內外傷辨惑論》卷中。

虛實之分[24]

實證多爲外邪侵襲,陽明經脈受病[24]。《景嶽全書·傷寒典》:“陽明經病,爲身熱,目疼,鼻幹,不眠,脈洪而長,以陽明肌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爲此證。”治宜去陽明在經之邪,宜柴葛解肌湯等方[24]

虛證多爲氣虛血虛所致[24]。《證治準繩·雜病》:“肌熱燥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日夜不息,脈浮大而虛,重按全無,爲血虛發熱,症似白虎,唯脈不長實爲辨也,誤服白虎必危,宜當歸二錢,黃芪一兩。”《丹溪心法·發熱》:“肌熱及去痰者,須用黃芩肌熱亦用黃芪……補中益氣湯,治虛中有熱或肌表之熱。”

3.4.2 腠理熱

1.泛指皮膚肌肉間有發熱感覺[25]。見《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2.指少陽發熱[25]。一般以皮膚太陽肌肉陽明腠理少陽[25]。《傷寒貫珠集·少陽篇》:“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傷寒論翼·少陽病解》:“少陽遊部,其氣遊行三焦,循兩脅,輸腠理,是先天真元之氣,所以謂之正氣正氣虛,不足以固腠理,邪因腠理之開,得入少陽之部。”故腠理熱少陽病往來寒熱,病在半表半里,治宜和解[25]

3.4.3 肩上熱

肩上熱指肩部灼熱或有熱感[26]。見《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肩背部位是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等的循行部位,如該經絡發生病變,可伴有肩上熱症狀[26]

3.4.4 背熱

背熱感覺背部發熱症狀[27]

3.4.5 肘熱

肘熱指肘部或肘前、後有發熱感覺[28]。《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類經》五卷:“肘前內廉也,手三陰之所行,故應於膺前;肘後外廉也,手太陽之所行,故應於肩背。”

3.4.6 尺膚熱

尺膚熱指兩手肘關節下至寸口部分的皮膚發熱感覺,即尺熱[29]。《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類經·脈色類》:“尺膚熱者,其身必熱,脈盛躁者,陽邪有餘,故當爲溫病。”

3.4.7 手心熱

手心熱指兩手掌心中有發熱感覺[30]。一名掌中熱[30]。又爲勞倦內傷五心煩熱症狀之一[30]。《內外傷辨惑論》捲上:“內傷及勞役飲食不節,病手心熱手背不熱;外傷風寒手背熱手心不熱,此辨至甚皎然。”

3.4.8 手背熱

手背熱指兩手背發熱感覺[30]。《內外傷辨惑論·辨手心手背》;“內傷及勞役飲食不節,病手心熱手背不熱;外傷風寒手背熱手心不熱,此辨至甚皎然。”亦爲傷寒邪在表之證。《萬病回春·傷寒》:“手心熱者,邪在裏也;手背熱者,邪在表也。”

3.4.9 足心

足心熱爲症狀[31]。按足心較足背熱,或病人自覺足心[31]。主陰虛火旺[31]。《醫學入門》:“腳掌心熱否,熱則下虛火動。”

3.4.10 四肢熱

四肢熱多因陰氣虛,陽氣盛,或復有風寒外束所致[32]。《脾胃論·脾胃勝衰論》:“若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或大便泄瀉,或皮毛枯槁發脫落,從黃芪建中湯。”《證治匯補·發熱章》:“四肢蒸灼如火者,必陰氣虛,陽氣盛……外候口乾體瘦,食少懶倦,遇夜尤甚,平旦不覺,宜秦艽鱉甲散主之。”《壽世保元·發熱》:“論男婦四肢肌表發熱如火烙,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或胃虛遇食冷物,抑遏陽氣脾土之中,火即上越,宜用昇陽散火湯。”《醫脈摘要·發熱辨》:“四肢發熱口脣乾燥,煩悶不寧而身不熱者,脾熱也。”

3.5 其他分類方法

又有痰積發熱食積發熱飲酒發熱瘀血發熱、病後遺熱[32]

3.5.1 痰積發熱

痰積發熱痰積中脘所致的發熱[33]。《金匱翼·痰積發熱》:“其脈弦滑,其證胸膈痞塞,背心疼痛。《類證活人書》所謂中脘有痰,令人憎寒發熱,狀類傷寒,但頭不痛,項不強爲異。”

3.5.2 飲酒發熱

飲酒發熱指因飲酒而致的發熱[34]。亦可因誤服藥酒導致[34]。《諸病源候論·解散飲酒發熱候》:“服散而積飲酒,石因酒勢而盛,敷散經絡,故煩而發熱也。”《丹溪心法》:“因酒發熱青黛瓜蔞仁,入薑汁。”《儒門事親·酒食不消散》:“宿酒不散,亦同傷寒身熱惡寒戰慄、頭項痛腰脊強及兩手脈沉。不可用雙解。止可用導飲丸五六十丸,量虛實加減。”

3.5.3 瘀血發熱

瘀血發熱指因瘀血所致的發熱[35]。《傷寒全生集·辨內傷瘀血發熱類傷寒》:“凡跌僕損傷,或被人踢打,或物相撞,或致挫閃,一時不覺,過至半日或一二三日而發者有之,十數日或半月一月而發者有之。一般寒熱交作,其心胸脅小腹滿痛,按之手不可近者,此有瘀血也。或一時傷重,就發寒熱瘀血上衝,則昏迷不省如死之狀,良久復甦,輕則當歸導滯湯,重則桃仁承氣湯蘇木紅花牛膝桔梗薑汁,量其元氣,下其瘀血則愈。”《金匱翼·瘀血作熱》:“瘀血發熱者,其脈滴,其人但漱水而不欲咽,兩腳必厥冷,少腹必結急,是不可以寒治,不可以辛散,但通其血,則發熱自止,當歸承氣湯。”《不居集》下集:“瘀之日久,則發爲熱,熱涸其液,則乾枯於經絡之間,愈幹愈熱,愈熱愈幹,而新血皆枯……補之不可,涼之不可,而立大黃廑蟲丸。”因瘀血部位不同,證治各有所異[35]。《血證論·發熱》:“瘀血發熱者,瘀血肌肉則翕翕發熱,證像白虎,口渴心煩,支體刺痛,宜當歸補血湯,合甲己化土湯桃仁紅花柴胡防風知母石膏血府逐瘀湯亦治之。瘀血肌腠寒熱往來,以肌腠半表半里,內陰外陽,互相勝復也。宜小柴胡湯當歸白芍丹皮桃仁荊芥紅花治之,桃奴散黃芩柴胡亦治之。瘀血在腑,則血室主之。證見日晡潮熱,晝日明瞭,暮則譫語,以衝爲血海,其脈麗於陽明,故有陽明燥熱之證,桃仁承氣湯治之,小柴胡湯桃仁丹皮白芍亦治之。瘀血在髒,則肝主之,以肝司血故也。證見骨蒸癆熱,手足心燒,眼目青黑,手發摧折,世以爲難治之證,而不知熱血在肝臟使然,宜柴胡清骨散桃仁琥珀乾漆丹皮治之。”

4 西醫·發熱

根據體溫調節的調定點(set point, SP)理論,發熱(fever)是指在致熱原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36]傳統上曾把體溫升高超過正常值0.5℃的所有情況統稱爲發熱,並且認爲發熱體溫調節功能紊亂的結果[36]。實際上,發熱體溫調節功能是正常的,只不過由於調定點上移,體溫調節在高水平上進行的一種主動的調節性體溫升高[36]。除此之外,體溫升高也見於過熱和某些生理情況,必須加以區別[36]

發熱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的重要病理過程和臨牀表現,也是疾病發生的重要信號。發熱的診斷標準一直存在爭議[37]

在目前的許多研究中,體溫監測的時點及方法也都未明確提及[37]。如果考慮到以上一些因素,一些學者認爲發熱可以界定爲:測量口溫,晨起體溫> 37.2℃,其他時間的隨機體溫> 37.8℃[37]

發熱是機體受致熱因素作用後引起的體溫調節異常,主要表現爲體溫升高。其體溫調定點較正常爲高。50年代曾有人從炎症滲出物中提取出一些外源性致熱原,以此注入動物體內能引起動物發熱,後又在多種傳染細菌真菌病毒中提取到,當這些外源性致熱原進入體內後,就與粒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及枯否氏細胞發生作用,而產生內源性致熱原,內源性致熱原經血流運到下丘腦視前區和前部時,即提高了體溫調定點而起發熱反應。目前此種致熱原已被提純,爲分子量約14000道爾頓的一種蛋白質。只以極微量(毫微克)注入動物靜脈內即可引起動物發熱發熱初期,常有寒冷感覺甚至寒戰,此時體溫已升高,皮膚血管收縮致皮膚溫度低,刺激皮膚的冷覺感受器而引起寒冷感覺皮膚血管收縮,體熱發散減少,加上肌肉寒戰引起體熱產生增加,於是體溫迅速上升。待體溫升到最高時,皮膚血管乃行舒張,病人才發熱感覺

4.1 發熱的原因

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大致分爲兩類[38]

感染性疾病:由細菌病毒、支原體、立克次體、真菌微生物感染引起[38]

感染性疾病:如結締組織病血液病腫瘤內分泌體溫中樞紊亂等[38]

發熱可由未知的因素引起,也可以是嚴重疾病的早期信號。發熱是機體體溫調節系統異常所致。細菌或其他微生物所產生的外源性致熱源或由微生物抗原抗體複合物或其他刺激物激發而釋放的內源性致熱源均可引起發熱,但某些患者體溫升高卻無明顯原因。必須經過客觀測量及觀察,才能確認發熱[38]

直腸溫度常被認爲是“最佳體溫尺度”,但它也可能因直腸內的細菌活動而略高於口腔溫度。認識影響體溫測定因素的觀測者,用電子體溫計測出的口腔溫度一般可準確反映內部體溫[38]

即使病人自己觀察到有長期“發熱”,但如果發熱時未伴有白細胞增多、貧血、疾病急性期反應表現(血沉纖維蛋白原、C.反應蛋白異常),也無症狀表明機體某個特殊區域有損傷或異常,那麼患有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小。[38]

有些病人觀察到有長期“發熱”時,常常過早斷定自己患病,這種病人必須經過反覆觀察證實自己是錯了,甚至需要心理治療才能解除疑慮。即使病人所訴“發熱”確有可能,也應認真收集病史、細心觀察病人和合理使用非損傷性實驗室檢查,以期作出恰當評價。[38]

確有急性發熱的病人因有症狀、既往病史、體檢及簡單的化驗結果可作參考,因此,發熱原因通常很明顯。化驗應包括從血液、其他異常體液或皮損部位取材作培養,全血細胞計數,尿液分析,胸部X線照片。肝功能檢驗雖然並非每個病人都要做,但這種檢查的確很有用。許多發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知道有無病毒感染在“流行”對診斷有幫助。少數病毒性疾病的病程雖然可能很長,但絕大多數只不過發熱數天,除非是EB病毒和巨噬細胞病毒感染[38]

4.2 發熱分類

發熱主要爲兩型[38]

①一般在2~3周內能自行消退的急性發熱,主要是一些病毒感染,其診斷往往是推斷性的,治療也是經驗性的;

②熱程長、熱度高、發熱持續時間長、長期誤診發熱

根據發熱的高低和病程,將其分爲[38]

①急性發熱:熱程在1~2周;

②長期發熱:病程超過2周,體溫在38.5℃以上者;

週期發熱:複發性或規律性發熱

④長期低熱:慢性微熱體溫37.4~38.4℃持續4周以上者;

超高熱體溫超過41℃,突然發作。

4.3 發熱的分期

發熱分期、特點、症狀體溫升降方式[39]

發熱分期

特點

症狀

體溫升降方式

上升期

產熱大於散熱

皮膚蒼白、無汗畏寒,嚴重者寒戰皮膚溫度暫時下降

驟升常見於肺炎球菌肺炎,緩升常見於傷寒

高熱持續期

產熱和散熱在較高水平上趨於平衡

顏面潮紅、皮膚灼熱口脣乾燥、呼吸和脈搏加快、尿量減少等

退熱期

散熱大於產熱

大量出汗皮膚溫度降低

驟退常見於大葉性肺炎,漸退常見於傷寒風溼熱

4.4 發熱的處理原則

①消除病因可以有效緩解發熱[40]

②適度發熱不要急於解熱,主要補充營養、水、維生素等維持代謝的物質,合理護理即可,防止過早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在臨牀上,適度發熱一般指體溫低於40℃,未伴有其他嚴重疾病。[40]

③對不明原因的發熱,不能急於降低體溫,導致掩蓋病情和延誤診斷的不良後果[40]

4.5 應及時解熱的情況

①一般體溫超過40℃,尤其是小兒高熱[40]

惡性腫瘤病人發熱[40]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熱[40]

④婦女妊娠發熱[40]

4.6 退熱原

4.6.1 針對病因解熱

使用有效的抗生素等措施抗感染,消除ET等發熱激活物[40]

4.6.2 針對發熱基本環節解

干擾或阻止Ep合成和釋放[40]

阻斷或拮抗Ep對體溫調節中樞作用[40]

③阻礙中樞發熱介質的合成[40]

以化學解熱藥和類固醇解熱藥(如糖皮質激素)爲例說明:如水楊酸鈉可以阻斷pGE的合成,可以將體溫中樞調定點恢復正常水平;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可抑制Ep細胞合成和釋放Ep,降低Ep水平,兩者都可達到解熱目的[40]

4.6.3 物理降溫的原理

加強散熱效應[40]

4.6.4 物理降溫

①冷敷:冰敷腹股溝、頸部等大血管行經之處,頭枕冰袋[40]

乙醇擦浴:用30%~50%乙醇擦頸、背和四肢,尤其腋下、腹股溝、窩等部位,忌擦胸、腹部[40]

③冷鹽水灌腸:嬰兒用100~300ml,兒童用300~500ml,溫度20℃左右,按普通灌腸法進行[40]

④溫水拭浴:高溫伴循環不良、四肢涼者用30℃溫水擦拭直至皮膚潮紅轉暖[40]

4.7 退熱方法

4.7.1 藥物降溫

對乙酰氨基酚每次10mg/kg口服[40]

布洛芬每次5~10mg/kg口服,對於退高熱效果較好[40]

複方氨基比林1歲用0.8ml/次,每增加1歲加0.1~0.2ml,肌肉注射[40]

安乃近每次5~10mg/kg,肌肉注射;滴鼻用於6個月以下嬰兒[40]

⑤冬眠療法:適用於持續高熱不退或伴驚厥者,先以氯丙嗪異丙嗪各1mg/kg加生理鹽水5~10ml靜脈注射,同時肌注各1mg/kg,如病兒仍不安靜,可輔助應用魯米那或水合氯醛,安靜後開始用物理降溫。冬眠藥物約隔3~4小時重複1次,體溫下降後使腋溫保持在36~37℃之間。低溫維持時間按病情需要,最好勿超過3日,以免不良反應過多。復溫多用自然復溫方法,即逐漸減少用藥劑量,延長用藥間隔時間直至停藥,並逐漸撤除物理降溫。冬眠期間需嚴密監測患兒血壓、呼吸、心律瞳孔,不可突然變換體位,以免發生直立休克[40]

阿司匹林過去常用於小兒退熱,但因其在國外曾報道引起瑞士綜合徵(Reye syndrome)等嚴重不良反應,近年來國內已逐漸少用[40]

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2.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51.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7.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67.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2.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8.
  9. ^ [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69.
  10. ^ [1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6.
  11. ^ [1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86.
  12. ^ [1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12.
  13. ^ [1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43.
  14. ^ [1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81.
  15. ^ [1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3.
  16. ^ [1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56.
  17. ^ [1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32.
  18. ^ [1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7.
  19. ^ [1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50.
  20. ^ [2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56.
  21. ^ [2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6.
  22. ^ [2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5.
  23. ^ [2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3.
  24. ^ [2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80.
  25. ^ [2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44.
  26. ^ [2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36.
  27. ^ [2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22.
  28. ^ [2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99.
  29. ^ [2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94.
  30. ^ [3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01.
  31. ^ [3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55.
  32. ^ [3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71.
  33. ^ [3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64.
  34. ^ [3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09.
  35. ^ [3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7.
  36. ^ [36] 董子明,陳正躍,陳清主編.臨牀病理生理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8:147.
  37. ^ [37] 孟慶義.不明原因發熱[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38. ^ [38] 莊思齊主編.兒科疾病臨牀診斷與治療方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
  39. ^ [39] 楊瀟二主編.護理學基礎[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10:191.
  40. ^ [40] 王萬鐵.病理生理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