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朱丹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óng zhū dān

2 幼幼新書》卷十引《靈苑方

2.1 方名

雄朱丹

2.2 組成

雄黃半兩,硃砂半兩,麝半兩,膩粉半兩,白附子1兩,半夏(湯洗7次)1兩,天南星(炮)1兩,川烏頭1兩,附子(各生去皮臍)1兩,幹蠍1兩,羌活1兩,天麻1兩,川芎1兩,肉桂(去粗皮)1兩,白殭蠶1兩,木香1兩,白鮮皮1兩,烏蛇1兩,花蛇(酒制,炙)1兩,巴豆(淨肉薄荷汁煮50、70沸,去油)。

2.3 主治

小兒驚風,及冷氣宿食不消,大小便不通,急風癱瘓,酒食傷,風氣、血氣,大腸祕澀,白痢赤痢赤白痢風眼頭風風疹頭痛傷寒疳積

2.4 用法用量

茶、酒下3丸,常服;冷氣,薑湯送下;宿食不消,橘皮湯送下;大小便不通,甘草豆淋酒送下;急風薄荷酒送下;癱瘓豆淋酒送下;酒食傷,生薑湯送下;風氣茴香酒送下;血氣,荊芥酒或醋湯送下;大腸祕澀,生薑湯送下;白痢椒湯送下;風眼淡竹葉湯送下,坐間便退;頭風槐枝湯送下;風疹蜜酒送下;赤白痢二宜湯送下;頭痛傷寒鹽湯送下;赤痢甘草湯送下;小兒疳,米飲送下;風眼,古井水煎淡竹葉湯送下:小兒驚風薄荷乳汁送下。

2.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米粥爲丸,如綠豆大。

3 《聖惠》卷二十五

3.1 方名

雄朱丹

3.2 組成

雄黃1分(細研),硃砂1兩半(細研,水飛過),天麻1兩,白花蛇2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烏蛇2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肉桂1兩半(去粗皮),芎半兩,蔓荊子半兩,白殭蠶(微炒)半兩,牛膝(去苗)半兩,萆薢(銼)半兩,羚羊角屑半兩,白附子(炮裂)半兩,檳榔半兩,天南星(炮裂)半兩,當歸半兩,藿香半兩,甘菊花半兩,地龍(微炒)1分,乾薑(炮裂,銼)1分,羌活1分,獨活1分,人蔘去蘆頭)1分,麻黃(去根節)1分,天雄(炮裂,去皮臍)1分,躑躅(酒拌,炒幹)1分,防風去蘆頭)1分,漢防己1分,白芷1分,白茯苓1分,藁本1分,幹蠍(微炒)1分,蟬殼1分,牛蒡子(微炒)1分,龍腦(細研)1分,麝香(細研)1分。

3.3 主治

一切風。

3.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薄荷酒研下。

3.5 製備方法

上爲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爲丸,如櫻桃大,以硃砂末內滾過。

3.6 用藥禁忌

忌生、冷、豬、雞、毒魚、粘滑、動風物。

4 《百一》卷一引錢觀文方

4.1 方名

雄朱丹

4.2 組成

硃砂2兩,雄黃2兩(上用沙盒子1個,先以牡丹皮2兩,內外燻令黃色,入前藥在內,用釅米醋和臘茶作餅子蓋定,以赤石脂固盒子口縫,又用赤石脂泥裹盒子一重,再用黃泥紙筋又裹一重,約一指厚,先以草火燒令盒子極幹,再用5斤火漸漸添至一秤,候火力漸消,取出,掘地坑1尺,埋1宿去火毒,取出細研續入後藥),附子(炮裂,去皮臍,別爲細末)1兩,胡椒1兩,官桂(去皮)1兩,赤石脂1兩,木香1兩,沉香1兩,蓽茇1兩,丁香1兩,白朮1兩,乳香半兩(與赤石脂同研細)。

4.3 主治

宿寒痼冷,飲食嘔逆,經隔5-7年即疲瘠異形,變爲勞瘵

4.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腹、食前以溫酒或鹽湯送下。

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入前煅藥同研勻,卻以清酒2升3合,熬去2分,入附子末煮成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5 《衛生總微》卷五

5.1 方名

雄朱丹

5.2 組成

雄黃水飛)、硃砂水飛)各等分

5.3 主治

小兒急慢驚。

5.4 用法用量

每服3丸,金銀薄荷湯送下,服之無時。曲蟮卻須放了,不可壞死

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用白項曲蟮1條,放藥中令纏塗,以竹篦子刮下,丸如芥子大。

6 醫學入門》卷八

6.1 方名

雄朱丹

6.2 組成

黑豆49粒(約5錢重)。

6.3 主治

瘧疾

6.4 用法用量

瘧臨發服1丸,井水送下。

6.5 製備方法

端午日以冷水浸,從早至巳時,去皮曬乾研,入信石末3錢,再研勻。麪糊爲丸,少壯人如梧桐子大,老人黃豆大,小兒綠豆大,雄黃硃砂爲衣,曬乾收貯。

7 《聖惠》卷二十二

7.1 方名

雄朱丹

7.2 別名

雄黃丹砂丸

7.3 組成

雄黃1兩,硃砂1兩,水銀1兩,雌黃1兩(3味用夾生絹袋盛,以蜜於重湯內煮,候蜜色赤爲度,取出以河水淘洗,曬乾),黑鉛2兩(與水銀結爲砂子)。

7.4 主治

風癇,失性倒僕惡聲,吐沫口噤五癲病。

7.5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以桃、柳、松、柏、桑枝湯送下,不拘時候。

7.6 製備方法

上同研如粉,用前煮雄黃蜜和丸,如綠豆大。

7.7 附註

雄黃丹砂丸(《普濟方》卷九十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