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廉

經穴別名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ǒu xià lián

2 概述

手下廉經穴別名[1]。即下廉[1]。出《聖濟總錄》。

穴位下廉
漢語拼音Xialian
羅馬拼音Hsialien
美國英譯名Lower Screen
各國代號中國LI8
日本8
法國莫蘭特氏GI8
富耶氏GI8
德國DI8
英國Li8
美國LI8

下廉經穴名(Xiàlián LI8)[2]。代號LI8,出《鍼灸甲乙經》,《聖濟總錄》稱手下廉[2]。屬手陽明大腸經[2]。下即下方,廉即邊緣,此穴在局部隆起肌肉側緣下方,故名下廉[2][3]。主治頭痛眩暈目眩目痛腹痛,腹中氣塊,腹痛如刀刺不可忍,腹脅滿痛,消化不良飲食不化,飧泄腹脹泄瀉便血溺血,脣乾,流涎乳癰癲狂狂言,狂走,肘臂痛網球肘,肘關節炎半身不遂落枕肺結核哮喘急性腦血管病等。

3 別名

手下廉(《聖濟總錄》)。

4 出處

鍼灸甲乙經》:下廉輔骨下,去上廉一寸,恐(疑誤)輔齊兌肉其分外邪

5 穴名

下即下方,廉即邊緣,此穴在局部隆起肌肉側緣下方,故名下廉[3][3]

廉者,前臂上段偪仄隆起之象也。下廉上廉二穴在前膊外側,肉稜凸起處。在側稜下端者爲“下廉”,在側稜上端者爲“上廉”,以其所在部位而得名也。[4]

6 所屬部位

前臂[5]

7 下廉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下廉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6][7]

下廉位於前臂背面,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距曲池穴4寸處[7]。一說“在曲池前五寸”(《醫學入門》)[7]

下廉在前臂,肘橫紋下4寸,陽溪( LI5)與曲池(LI11)連線上。側腕屈肘取穴[7]

下廉在手陽明大腸經中的位置

下廉手陽明大腸經中的位置

下廉穴的位置

下廉穴的位置

下廉穴的位置

下廉穴的位置(手陽明大腸經

下廉穴的位置

下廉穴的位置(肌肉

下廉穴的位置

下廉穴的位置(骨骼

8 取法

側腕屈肘,在陽溪曲池的連線上,曲池下4寸處取穴

側腕屈肘位,當陽溪與曲池連線的上1/3與下2/3的交點處,上廉下1寸處取穴[8]

9 穴位解剖

下廉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前臂筋膜、肱橈肌、橈側腕短伸肌、旋後肌。血管神經分佈溫溜(有橈動脈肌支,頭靜脈分佈着前臂背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深支。)。皮膚由前臂外側皮神經分佈。針在皮神經前方經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在橈側腕長伸肌腱的背側,經過橈側腕短伸肌腱,進入旋後肌。以上諸肌均由橈神經深支支配。

9.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肱橈肌→橈側腕短伸肌→旋後肌[8]

皮膚→皮下組織→肱橈肌→橈側腕短伸肌→旋後肌[8]

9.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分佈;深層有橈神經肌支和骨間後動脈分佈[8]

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橈神經深支,橈動脈肌支與頭靜脈[8]

10 下廉穴的功效與作用

下廉調理腸胃通經活絡作用

下廉有散風熱、調腸胃作用[8]

11 治病

下廉主治頭痛眩暈目眩目痛腹痛,腹中氣塊,腹痛如刀刺不可忍,腹脅滿痛,消化不良飲食不化,飧泄腹脹泄瀉便血溺血,脣乾,流涎乳癰癲狂狂言,狂走,肘臂痛網球肘,肘關節炎半身不遂落枕肺結核哮喘急性腦血管病等。

下廉主治頭痛眩暈、肘臂痛半身不遂腹痛腹脹目痛[8]

下廉主要用於頭面及脾胃疾患等:如頭痛眩暈目痛、脣乾涎出、飲食不化、腹滿痛、泄瀉便血溺血乳癰癲狂、肘臂痛[8]

現代又多用下廉治療肺結核哮喘[8]

下廉主治頭痛目眩目痛腹痛飧泄,肘臂痛[8]

下廉主治頭風頭痛眩暈目痛,脣乾,流涎腹脹腹痛,腹中氣塊,腹痛如刀刺不可忍,腹脅滿痛,消化不良,泄瀉;肘臂痛半身不遂落枕狂言,狂走;乳癰

1.運動系統疾病:網球肘,肘關節炎

2.消化系統疾病;腹痛腸鳴音亢進;

3.其它:急性腦血管病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一般直刺0.5~1寸[8][8][8][8],局部有酸脹感[8],可向手臂及手指放散[8]

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針感可向手臂及手指放散。

12.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溫鍼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8]

14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溺黃,下廉主之。眼痛,下廉主之。

鍼灸大成》:主飧泄,癆(勞)瘵,小腹滿小便黃,便血狂言偏風熱風,冷痹不遂,風溼痹小腸氣不足,面無顏色,痃癖腹痛若刀刺不可忍,腹脅痛滿,狂走,俠(挾)臍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脣乾涎出,乳癰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頭風,臂肘痛。

鍼灸資生經》:胸脅小腹痛偏風,熱風,冷痹不遂,風溼痹

循經考穴編》:腦風眩暈腹痛如刺,狂言狂走。

15 研究進展

X線觀察下,針刺下廉穴,可解除胃病患者胃痙攣[8]

1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6.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0.
  4. ^ [4]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7.
  6.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7. ^ [7]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4.
  8. ^ [8]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5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