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濁阻滯聚證

聚證 積聚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í zhuó zǔ zhì jù zhèng

2 英文參考

accumulation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food turbidity blockad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定義

食濁阻滯聚證(accumulation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food turbidity blockade[1])是指食濁阻滯,以腹脹或痛,納呆便祕便溏穢臭,甚或時有如條狀物聚起在腹部,按之脹痛更甚,苔膩,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聚證[1]

4 食濁阻滯聚證症狀

食濁阻滯聚證患者腹脹或痛,拒按便祕納呆,脘悶不舒,時有如條狀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則脹痛更甚,舌苔膩,脈弦滑[2][3]

5 證候分析

蟲積、食滯、痰濁交阻,氣聚成結:食滯腸道,脾運失司,溼痰內生,痰食互阻,氣機不暢,故見脹痛便祕納呆。痰食阻滯,氣聚不散,故腹部有條狀物出現。苔膩,脈弦滑均爲溼痰氣滯之徵象。[3][3]

6 食濁阻滯聚證的治療

6.1 治法

食濁阻滯聚證治宜導滯通便理氣化痰[3]

食濁阻滯聚證治宜理氣化痰,導滯通腑[3]

6.2 方藥治療

食濁阻滯聚證可以六磨湯[備註]六磨湯(《證治準繩》):沉香木香檳榔烏藥枳實大黃爲主方進行治療。方中大黃枳實檳榔化滯通便沉香木香烏藥理氣祛溼。食痰下達,氣機通暢,則瘕聚自散。如痰溼盛者,可加陳皮半夏茯苓以增強化痰和中之力。[3]

痰溼較重,兼有食滯,腑氣雖通,苔膩不化者,可用平胃散[備註]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蒼朮厚朴橘皮甘草生薑大棗山楂六曲等以健脾消導燥溼化痰[3]

聚證實證多見,但反覆發作,脾氣損傷,可常服香砂六君子湯[備註]香砂六君子湯(《時方歌括》):木香砂仁陳皮半夏黨蔘白朮茯苓甘草健脾和中,以扶正氣。[3]

6.3 食療

6.3.1 推薦食材

食濁阻滯聚證患者建議食用萊菔子木香橘皮山楂蒼朮、炒麥芽檳榔[3]

6.3.2 推薦食療

[3]

1.山楂茶(《中醫經典食療大全》):生山楂炒山楂各6g,炒陳皮9g,紅茶3g。上藥放入熱水瓶中,沖人沸水大半瓶,塞緊塞子十幾分鍾,代茶頻飲。

2.檳榔陳皮茶(《肘後備急方》):檳榔1枚,橘皮9g。先將檳榔煨熟,橘皮蜂蜜漬過。再將兩味乾燥後,研爲細末,同置於鍋中,加水150mL,煎煮至75mL,濾渣取汁備用。每日1劑,頓飲,不可連服。

3.萊菔子粥(《壽世青編》):萊菔子末15g,粳米100g。將萊菔子末與粳米同煮成粥,早晚溫熱食用。

7 關於積聚

積聚(abdominal mass[4]、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4])爲病名[5]。是指以腹內結塊,或痛或脹爲主要表現的疾病[5][5]。見《黃帝內經靈樞·五變》。

積聚爲積病與聚病的合稱[5]。腹內結塊,固定不移,並伴脹痛刺痛爲特徵者稱爲積[5]。腹中氣聚,攻竄脹痛,時作時止爲特徵者稱爲聚[5]。積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機:積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乃爲髒病;聚是無形,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屬氣分,乃爲腑病[5]

積爲髒病,髒有五,聚爲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積六聚之名[5]

積和聚在病情和病機上雖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機相關,故並而討論[5]

積聚癥瘕痃癖等證相類似[5]

醫學入門》等書有以積聚爲男子病癥瘕爲女子病[5]。又有從部位區分者[5]

在現代醫學中,凡多種原因引起的肝脾腫大、腹盆腔腫瘤、增生型腸結核等,多屬“積”之範疇;胃腸功能紊亂、不完全性腸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塊,則與“聚”關係密切[5]

積聚現常分爲聚證肝氣鬱結證食滯痰阻證)、積證氣滯血阻積證氣結血瘀積證瘀血內結積證正虛瘀結積證)進行辨治,詳見積聚條。

8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3. ^ [3]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79-82.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3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