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膏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én xiào gāo

2 處方

花椒49粒 槐枝(長3釐米者)49節 黃佔30克 輕粉0.6克 枯礬0.3克

3 功能主治

臁瘡,腳瘡。

4 用法用量

先看瘡形大小,用綿紙裁成四方塊12張,四角用小拈釘住聽用。外以好香油60克,放銅勺內,以文武火熬,先下花椒,煎黑取起;次下槐枝,煎黑又取起;再次下黃佔、輕粉枯礬溶清,卻入前紙浸油內,令透不可令焦,取起聽用。凡貼瘡時,先將槐枝、蔥、椒煎湯,洗瘡令透,拭乾,乃將此膏紙貼上,外面再以油單紙蓋護,並用軟帛縛定,一日取下,揭去一層,複用湯藥洗淨,又貼之。用盡12張,無有不愈者。

5 摘錄

景嶽全書》卷六十四

6 普濟方》卷三一

6.1 方名

神效膏

6.2 組成

虢丹2兩,杏仁1兩(捶碎),黃連半兩(爲末),清麻油半斤。

6.3 主治

一切惡瘡

6.4 用法用量

貼患處。

6.5 製備方法

上用東南柳枝27條,各長5寸,先用油熬焦黑,用綿濾過,次下黃丹,再熬至滴水中成珠子,不散爲度,傾入瓷器中,以盆覆陰地上,出火毒再宿。

7 《聖惠》卷二十一

7.1 方名

神效膏

7.2 別名

萬金神效膏

7.3 組成

牛皮膠1兩(水溶作膏),蕓薹子半兩,安息香半兩,附子半兩(生用,去皮臍),漢椒半兩(生用)。

7.4 主治

風走注疼痛,上下不定。

7.5 用法用量

塗紙上,隨痛處貼之。

7.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入膠中和成膏

7.7 附註

萬金神效膏(《醫鈔類編》卷四)。

8 《聖惠》卷五十六

8.1 方名

神效膏

8.2 組成

芫花1兩,嘗薹子半兩,安息香半兩,附子半兩(去皮臍),桂心半兩,川椒半兩(並生用)。

8.3 主治

走疰上下。

8.4 用法用量

塗紙上,隨痛處貼之。

8.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入牛皮膠中,和成膏

9 《聖惠》卷六十三

9.1 方名

神效膏

9.2 組成

當歸2兩,白芷1兩半,乳香3分(細研),松脂1兩,芎1兩,白蘞1兩半,緋帛灰半兩(細研),亂髮灰半兩(細研),甘草1兩半,黃丹10兩,木鱉子30枚(去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炙),木香1兩半,黃蠟2兩,麻油2斤。

9.3 功效

排膿生肌。

9.4 主治

一切癰疽發背,潰後肌肉不生。

9.5 用法用量

每用以故帛攤貼,每日換2次。

9.6 製備方法

上先取油安鐺內,煉令香熟,將8味藥細銼,下油中浸1宿,以文火白芷色赤黑,即濾出,次下松脂、蠟、乳香、緋帛、發灰等,更煎令消,以綿濾去滓,都入鐺內,下黃丹,不住手攪,變黑光色,滴在水中爲珠子,膏成,用瓷器盛。

10 聖濟總錄》卷一八三

10.1 方名

神效膏

10.2 組成

木通(銼)1分,甘草(炙)1分,當歸(炙,銼)1分,白芷1分,防風(去叉)1分,細辛(去苗葉)1分,梔子仁1分,黃連(去須)1分,黃芩(去黑心)1分,垂柳枝(銼)2兩,鉛丹6兩,蠟半兩,清油1斤。

10.3 功效

疼痛

10.4 主治

痛疽發背熱毒氣結,腫痛堅硬。

10.5 用法用量

故帛上攤貼,1日2次,以愈爲度。

10.6 製備方法

上除丹、蠟、油外,銼碎,先以油內浸藥1宿,於火上煎,候白芷赤黑色,絞去滓再煎,即下丹、蠟,柳篦攪,候變黑色,滴水中成珠子,軟硬得所,瓷盒盛。

11 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11.1 方名

神效膏

11.2 組成

馬鞭草1小握,地松(1名皺面草)1小握(不用根)。

11.3 主治

諸般骨鯁

11.4 用法用量

上入陳白梅肉1枚,白礬1大拇指面許,研令極細,取1彈子大,以綿裹作1球子,綴釵頭上,其餘藥即將無灰酒1碗,絞取藥汁,細細呷之令盡,如不能飲,亦強呷數口,然後納綿球子於喉間,旋旋咽其藥汁,其骨鯁漸軟,當自下去,不然即吐出。

12 《朱氏集驗方》卷十二

12.1 方名

神效膏

12.2 組成

竈灰汁(即是餅藥)、蠣殼灰(篩細)、糯米(舂白)。

12.3 主治

癰疽,一切毒瘡。

12.4 用法用量

上先將瓦盆載餅藥在日裏曬,要得稍溫,仍將1把灰、1把米,層層撒在瓦盆內,其灰、米上約留半寸餅藥,就把在日裏曬;灰、米發變如角黍然,時或添餅藥在日裏曬。如用藥時,取出上件藥以淡餅藥調之,入鉢中研成膏,用手敷在瘡上,以早爲上。如瘡方發腫時,便可敷藥,才幹便敷,以消散爲效,不可中輟;其腫又移在別處,再以藥如前敷之,才移便是作效;如瘡已聚膿血,則以藥敷四畔,只留其頭,使之血出,亦以血盡瘡口合爲度。其瘡口或皮膚有破損處,千萬不可敷藥,痛不可忍。如婦人、小兒只宜用清水或十分淡餅藥調之,或以信紙先安在瘡上,然後以藥敷紙上,更宜斟酌。無日則以火代之,先用餅藥在溫火上燻熱,既入米灰,則不可用火煮。

13 《御院藥方》卷十

13.1 方名

神效膏

13.2 組成

小椒2兩(炒黃色),乳香8錢(另研)。

13.3 主治

損撲着,筋骨疼痛

13.4 用法用量

塗在痛處上,用紙貼之。

1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用好醋打麪糊調藥

14 回生集》捲上

14.1 方名

神效膏

14.2 組成

真川白芥子2斤,穿山甲8兩。

14.3 主治

痞塊

14.4 用法用量

用時隔湯化開,不可用火。

14.5 加減

阿魏4兩更妙。

14.6 製備方法

用真桐油2斤,入銅鍋內,先熬半晌,次入穿山甲熬數沸,再次入白芥子,俟爆止,濾去滓,入飛淨炒黑黃丹8兩收之,離火,再入麝香末4錢,去火氣7日。

15 普濟方》卷二四○

15.1 方名

神效膏

15.2 別名

皁角膏

15.3 組成

不蛀皁角1挺(灰火中煨,去皮核),平胃散半貼。

15.4 主治

腳氣,膝腫痛,攣縮不可行。

15.5 用法用量

上爲細末,入平胃散米醋調敷腫疼處。若甚者,先以鐵秤錘煅紅,淬米醋中,以熱氣燻痛處,少定,以蓖麻子數粒研細,貼腳心下然後敷藥

16 《醫統》卷八十一

16.1 方名

神效膏

16.2 組成

香油2兩,花椒49粒,槐枝1寸長者49節,黃蠟1兩,輕粉2分,枯礬1分。

16.3 主治

臁瘡

16.4 用法用量

貼時先將槐枝、蔥、椒煎湯,洗瘡令透,拭乾,將膏紙貼上,外面再以油單紙掩護,以油帛縛定,1日取下,揭去近瘡1張,復將煎湯洗淨貼上,盡12張,無不愈者。

16.5 製備方法

先看瘡大小,用綿紙裁成四方塊12張,四角用小紙捻釘住聽用,再以好香油入銅杓,文武火熬,下花椒煎黑取起,次下槐枝煎焦黑取起,次下黃蠟、輕粉枯礬溶清,卻下前紙浸油內令透,不可使焦,取起聽用。

17 瘍醫大全》卷三十

17.1 方名

神效膏

17.2 組成

松香末4兩,炒黃丹2兩。

17.3 主治

熱癤

17.4 用法用量

攤貼。

17.5 製備方法

上用麻油4兩熬成珠,入上藥攪成膏

18 《綱目拾遺》卷七

18.1 方名

神效膏

18.2 組成

麻油1斤,藤黃8兩,白蠟8兩。

18.3 功效

止疼,止血,收口。

18.4 主治

刀斧木石傷及湯火傷竹木刺入肉,一切諸傷

18.5 用法用量

敷之。

18.6 製備方法

先將油入銅鍋,次將藤黃捶碎熬透,以麻布濾去滓,加入白蠟,至滴水成珠爲度,貯瓷罐,其膏夏老冬嫩爲宜。

19 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必用全書》

19.1 方名

神效膏

19.2 組成

皁角1斤(肥大不蛀者,去皮弦,火微焙,木槌捶碎,不犯鐵器),乳香1兩(別研)。

19.3 主治

風溼腳氣腫痛,及瘡瘍腫毒。

19.4 用法用量

遇腫處敷貼,以紙花蓋之。

19.5 製備方法

上用釅米醋1大碗,挼皁角取濃汁,帛濾去皮滓,銀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子,次入乳香末攪勻,瓷罐收貯。

20 文堂集驗方》卷三

20.1 方名

神效膏

20.2 組成

當歸1兩,生地8錢,白朮6錢,川斷6錢,子黃芩(酒炒)1兩,益母草1兩,白芍(酒炒)5錢,黃耆5錢,黨蔘5錢,生甘草3錢。

20.3 主治

久慣小產者。

20.4 用法用量

丹田上,14日1換,貼過8個月爲妙。

20.5 製備方法

麻油2斤,浸7日,熬成膏,加(原缺)3-4沸,入飛過黃丹7錢,(原缺)炒研攪勻,滴水成珠,入井中浸10日取出,紅布上攤碗口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