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鱉子

果實種子類 中藥材 消腫散結 消腫解毒 中藥中毒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ù biē zǐ

2 英文參考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朗道漢英字典]

semen momordicae[朗道漢英字典]

cochinchina momordica see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men Momordic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ochinchina momordica see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木鱉子

木鱉子中藥名,出自《開寶重定本草[1]。爲葫蘆科植物木鱉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的乾燥成熟種子[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Semen Momordic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ochinchina momordica seed(《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土木鱉木別子[2]

漏苓子、藤桐子、木鱉。

7 來源及產地

葫蘆科植物木鱉子Momordicacochinchinensis (Lour.) Spr.的成熟種子。主產廣西、四川、湖北。[2]

8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質藤本。莖有棱,無毛,卷鬚單一,與葉對生。葉互生,圓心形,直徑7~14cm,3~5中裂或深裂,偶有7裂,裂片卵形或長卵形;葉柄頂端或葉片基部有2~5腺體。花單性同株;雄花梗細長,每花具1大苞片,花萼黑褐色,有黃白色斑點,花冠淺黃白色;雌花梗短,苞片較小。瓠果長橢圓形,長9~15cm,熟時紅色,表面有軟質刺突種子暗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於山坡林下或灌叢中。主產湖北、廣西、四川。

9 採製

冬季採收成熟果實,剖開,曬至半乾,除去果肉,取出種子乾燥

10 性狀

種子扁平圓板狀,中間稍隆起或微凹下,直徑2~4cm,厚約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網狀花紋,在邊緣較大的一個齒狀突起上有淺黃色種臍。外種皮質硬而脆,內種皮灰綠色,絨毛樣。子葉2,黃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膩氣,味苦。

11 性味歸經

苦、微甘,溫,有毒。入肝、脾、胃經[2]

12 功能主治

散結,消腫,止痛,追毒[2]

1.治癰腫,疔瘡乳癰瘰癧痔瘡腫痛,乾癬牛皮癬禿瘡,跌打瘀血腫痛。用醋磨汁塗或研末調敷。[2]

2.治風溼痹痛,小兒疳積痞塊[2]

13 用法用量

煎服:0.3~0.9g,一般入丸、散用[2]

14 使用注意

內服宜慎。孕婦及體虛者忌服。[2]

15 運用

木鱉根:搗敷治癰瘡疔毒淋巴結[2]

16 化學成分

木鱉子含多種皁苷,其苷元有木鱉子酸(Momodic acid)、棉根皁苷元(Gypsogenin)。還含脂肪油44.38%,油中含α-桐酸等。此外,還含齊墩果酸、甾醇、海藻糖、蛋白質等。[2]

木鱉子酸(momordic acid)、絲石竹皁甙元(gypsogenin)、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α-桐酸(α-elaeostearic acid)、氣基酸、甾醇。

17 藥理作用

木鱉子的水或醇浸液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大鼠口服或皮下注射木鱉子皁苷,對角叉菜膠引起的足踝浮腫,有抗炎作用木鱉子皁苷有溶血作用木鱉子素有較大毒性。[2]

18 木鱉子的藥典標準

18.1 品名

木鱉子

Mubiezi

MOMORDICAE SEMEN

18.2 來源

本品爲葫蘆科植物木鱉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的乾燥成熟種子。冬季採收成熟果實,剖開,曬至半乾,除去果肉,取出種子乾燥

18.3 性狀

本品呈扁乎圓板狀,中間稍隆起或微凹陷,直徑2~4cm,厚約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網狀花紋,在邊緣較大的一個齒狀突起上有淺黃色種臍。外種皮質硬而脆,內種皮灰綠色,絨毛樣。子葉2,黃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膩氣,味苦。

18.4 鑑別

(1)[3]本品粉末黃灰色。厚壁細胞橢圓形或類圓形,邊緣波狀,直徑51~117μm,壁厚,木化,胞腔明顯,有的狹窄。子葉薄壁細胞多角形,內含脂肪油塊和糊粉粒脂肪油塊類圓形,直徑27~73μm,表面可見網狀紋理。

(2)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含量測定〕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對照品溶液各5ul,分別點於 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 甲醇-水(8:2: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 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8.5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8.5.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0.4%磷酸溶液(70:3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03nm。理論板數按絲石竹皁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峯計算應不低於6000。

18.5.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絲石竹皁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l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18.5.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木鱉子仁粗粉約1.5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1:1)混合溶液60ml,加熱迴流1〜2小時,棄去石油醚-三氯甲烷混合溶液,濾紙筒揮盡溶劑,置圓底燒瓶中,加60%甲醇l00ml加熱迴流4小時,提取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轉移至具塞試管中,加硫酸0.6ml,搖勻,塞緊。置沸水浴中加熱2小時,取出,放冷,濾過,棄去濾液,殘渣甲醇8ml使溶解轉移至10ml量瓶中,加硫酸1滴使溶液pH值至2,搖勻,50℃水浴中放置4小時,取出,放冷,加甲醇補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 即得。

18.5.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ul,注人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木鱉子仁含絲石竹皁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C37H56O10)不得少於0.25% 。[3]

18.6 木鱉子飲片

18.6.1 炮製

18.6.1.1 木鱉子

去殼取仁,用時搗碎[3]

本品內種皮灰綠色,絨毛樣。子葉2,黃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膩氣,味苦。

(2)同藥材[3]

18.6.1.2 木鱉子

取淨木鱉子仁,炒熱,研末,用紙包裹,加壓去油

本品爲白色或灰白色的鬆散粉末。有特殊的油膩氣,味苦[3]

18.6.1.2.1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0.75g,精密稱定,加60%甲醇100ml,加熱迴流4小時,照木鱉子〔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測定。

本品含絲石竹皁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C37H56O10)不得少於0.40% 。

[參考資料]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18.6.2 性味歸經

苦、微甘,涼;有毒。歸肝、脾、胃經

18.6.3 功能與主治

散結消腫,攻毒療瘡。用於瘡瘍腫毒,乳癰瘰癧痔瘻乾癬禿瘡

18.6.4 用法與用量

0.9~1.2g。外用適量,研末,用油或醋調塗患處。

18.6.5 注意

孕婦慎用。

18.6.6 貯藏

乾燥處。

18.7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1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