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傑金病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é jié jīn bìng

2 概述

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又名淋巴網狀細胞肉瘤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無痛的淋巴組織腫瘤,其原發瘤多呈離心分佈,起源於一個或一組淋巴結,以原發於頸淋巴結者較多見,逐漸蔓延至鄰近的淋巴結然後侵犯脾、肝、骨髓和肺等組織。由於發病的部位不同,其臨牀表現多種多樣。5歲以前很少發病,5歲以後逐漸增多,青春期發病率明顯增多,15~34歲爲高峯。發病者男性多於女性。男女比例在5~11歲爲3∶1,19~19歲爲1.5∶1。

3 診斷

對於年長兒持續性無原因的頸淋巴結腫大,應懷疑本病,因爲此年齡組的病人,由於上呼吸道炎症而引起的頸淋巴結腫大的已較少見。其他部位找不到原因的慢性淋巴結腫大亦應想到此病。應詳細詢問病史和做全面的體格檢查。最後確診要靠淋巴結的病理檢查,應取較大的整個淋巴結做病理檢查穿刺吸取淋巴組織,因取材太少,多不可靠。

確診後應進一步進行分期,由於不少患者經一般檢查僅有一組頸淋巴腫大,診斷爲Ⅰ期,但常已有縱隔或腹腔轉移,故僅靠臨牀檢查約有1/3病人分期不準確,故應做下列檢查

⑴胸部及縱隔X線斷層攝徵:可發現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肺部浸潤

下腔靜脈造影靜脈腎盂造影:前者可發現第二腰椎以上主動脈旁腫大的淋巴結,後者可顯示輸尿管是否移位,此外做服務部放療時需瞭解腎臟位置。

⑶雙足淋巴管造影(pedal lymphogram):可早期發現腹腔和主動脈淋巴結腫大。

骨骼X線片以瞭解有無骨骼被侵犯。

血清鹼性磷酸酶測定:若增高提示有骨及肝轉移的可能。

⑹必要做肝脾掃描和肝功能測定:B型超聲掃描(ultrasound scaning)對發現腹腔病變幫助很大。若高度懷疑腹腔淋巴結有病變時,可做剖腹探查,同時做脾臟切除,取腹腔和後腹腔淋巴結和肝組織做病理活檢

4 治療措施

近年來,由於病理分型、臨牀分期與放療、化療、手術治療等的聯合應用,療效有顯著提高。早期診斷、治療可能獲得痊癒

根據Kaplan等提出的治療原則,可按五期治療如下。

1.Ⅰ期  分化好的頸部高位淋巴結、縱隔與腹股溝淋巴結病變,採用局部放射治療。劑量與3~4周內給予30~40Gy,可使80%病兒的局部腫物得到控制,一般量大劑量爲35Gy,僅個別病例需加大至40Gy。

2.Ⅱ期  縱隔與主動脈淋巴亦採用放療,劑量最好不超過30Gy,因心臟脊柱對放療的耐受性很差。

3.其他類型或部位的Ⅰ與Ⅱ  除局部放射治療外加用化療。

4.Ⅲ期  以化療爲主,加用放療。

5.Ⅳ期  以化療爲主,並對巨大的瘤塊加用放療。

對於Ⅰ期病變,亦可採用手術,術後再進行放射治療。

生長發育比較迅速的小兒時期,必須慎重地考慮治療的副作用。由於放射治療可以影響骨骼與軟組織發育,甚至影響生長,因而在8歲以下的小兒,儘可能少用放療以手術與化療代替。脾切除應推遲至5歲以後。

對於病理分化不佳的、危險部位的Ⅰ、Ⅱ期,或無條件進一步分期的Ⅰ、Ⅱ期和所有的Ⅲ期,應採用化療與局部放療交替進行的治療方案,如開始用化療兩個療程,然後用放射治療,此後再用化療個療程。

化學療法  兒童時期常用的有效方案如下。

1.MOPP方案  是小兒時期最常用的方案,採用氮芥(mustargen)、長春新鹼(oncovin)、甲基苄肼(procarbazine)和強的松四種藥物聯合治療用藥14天,休息14天爲一個療程,共用6個療程。8歲以上小兒或年齡在8歲以下,其腫瘤發生部位不影響生長發育者,在兩個療程後,開始放射治療,然後再進行化療個療程。亦可用環磷酰胺300mg/m2靜注代替氨芥(COPP),用氨甲蝶呤代替甲基苄肼

2.MVPP方案  上方案中的長春新鹼長春花鹼(vinblastine)6mg/m2代替。

以上兩種方案副作用較小,骨髓抑制現象於每療程的停藥期間得以較快地恢復。凡是未接受過化療的,或單純應用放射治療而復發的,採用以上方案6個療程後,約80%獲得完全緩解。

若用以上方案效果不顯著的,可試用其他藥物聯合治療,如阿黴素(adriamycin)、博來黴素(bleomycin)、三嘹米唑胺(dimethyltriazeno-imidazole-carboxamide,DTIC)和氯乙環已硝脲(chloroethyl-cyclohexyl-nitrosureas,CCNU)等。可根據病期,骨髓耐受情況等選用。博來黴素在小兒霍奇金病尚未廣泛應用。

一般於6個療程完成後即可得到緩解,此時應繼續維持治療,將原方案的間歇期處長,如第1年每 2個月重複一個療程,第2年每3個月重複一個療程,第三年第半年重複一個療程。對於是否需要維持治療,尚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爲應用MOPP6個或12個療程緩解後,停藥的與加用維持治療的,其緩解時間並無差別。

對於經過放射治療而復發的病人,若骨髓可以耐受,則可應用MOPP或其他方案進行治療,若僅淋巴結局部復發,或淋巴結浸潤又出現,但病人對化療不能耐受,則再行局部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與化療合併應用,副作用較大。由於免疫抑制劑的應用,機體抵抗力低下,容易合並病毒、真菌原蟲感染需要注射支持療法,必要時輸血或用抗生素治療。

由於治療時間的延長,應注意治療晚期的繼發病,在生長發育迅速的階段(<歲或12~13歲)應用放射治療,可導致生長速度減慢,膈上部放射治療可影響坐高。頸部照射可使頸生長停滯;縱隔和胸部照射可致乳房發育障礙、胸膜纖維化、肺功能受限及心臟受累等。治療晚期可致甲狀腺功能低下,亦有報道發生食管狹窄者。凡應用大劑量放射治療加化療的,有繼發其他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尤其是復發後再接受治療的病人。繼發的惡性腫瘤中以急性非淋巴白血病最爲常見。

5 病理改變

病變部位淋巴結腫大,正常結構破壞,部分或全部被腫瘤組織所代替。鏡下可見淋巴結浸潤如肉芽腫,其中可見單核或多核司-瑞細胞(Sternberg-Reed cell),淋巴細胞、嗜酸細胞漿細胞浸潤,並可有纖維組織形成。找到司-瑞細胞是診斷本病的依據。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不同的病理變化與預後關系很大,爲了採取不同的有效治療,有必要進一步分型。目前國際國內多采用Rye分型,依預後良左分爲四型。

1.淋巴細胞優勢型  是分化最好的類型,亦可被認爲是霍奇金病的早期階段,其惡性程度比較低,病竈常侷限於一個或一組淋巴結。臨牀症狀很輕或沒有任何不適。鏡下在正常淋巴組織結構消失的區域內,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呈不同比例的增生,而常以小淋巴細胞增生爲主;司-瑞細胞少見且不典型。淋巴結壞死性改變。這種淋巴結炎症性病變最難區別,容易漏診。此型約佔本病的10%~20%,預後最佳。

2.結節硬化型  此型很少演變成其他類型。好發於縱隔淋巴結,也可同時累及鎖骨淋巴結,極少見於腹腔淋巴結,臨牀發展緩慢。病變中有較多的膠原纖維束將腫瘤細胞分割成一個個結節。司-瑞氏細胞常見於裂隙狀的空白內,亦稱裂隙細胞(lacunar cell),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類型,約佔本病的半數,預後僅次於淋巴細胞優勢型。

3.混合型  可由淋巴細胞優勢型演變而來。臨牀多數有明顯的症狀淋巴結結構瀰漫性消失,但在淋巴結最初受累時只有部分結構破壞,病變中有各種不同的細胞包括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漿細胞,並有典型的雙核、分葉核或多核的有較大核仁的司-瑞細胞。這種類型變化多樣,典型的很易診斷,不典型的與炎性肉芽腫、結核反應性增生易相混淆。此型約佔本病的10%以上。診斷時多有淋巴結浸潤,預後較差。

4.淋巴細胞削減型  可由淋巴細胞優勢型直接演變,或由混合型轉變而來,爲淋巴瘤的晚期,是分化最差的類型,病情發展迅速。病變中淋巴細胞很少,又可分爲兩種形式,一種由透明膠纖維構成的瀰漫性硬化淋巴細胞顯著稀少,淋巴結體積可以縮小;一種主要由大量異型網狀細胞組成,司-瑞氏細胞容易找到。此型約佔10%,預後最差。

小兒時期以結節硬化型和淋巴細胞優勢型較多,這是小兒霍奇金病生存期長的原因。

分期對預後的判斷和治療方案的選擇很有幫助。

Ⅰ期  病變限局於一個淋巴結,或一個解剖區域的淋巴結(Ⅰ),或只有一個淋巴結組織有病變(ⅠE)。

Ⅱ期  病變侷限於兩個或兩個以上鄰近解剖區域的淋巴結,或橫膈同側兩個非鄰近的淋巴結(Ⅱ),或同時有一個淋巴結外的組織的病變上橫膈同側或數個淋巴結有病變(ⅡE)。

Ⅲ期  病變在橫膈兩側(Ⅲ),或同時侵犯淋巴結組織(ⅢE),有脾臟侵犯(ⅢS)或兩者皆有(ⅢES)。

Ⅳ期  病變廣泛地侵犯淋巴結組織,如骨髓、肝、肺、胸膜骨骼皮膚、腎、胃腸道器官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結腫大。

以上每期又分爲A、B兩組。A組病人無全身症狀,B組病人有發熱盜汗和半年內無原因的體重減輕10%以上。

6 臨牀表現

臨牀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決定於病理分型,原發腫瘤的部位和受累器官,疾病的早期或晚期等因素。

最早的表現多是淺表淋巴結呈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常缺乏全身症狀,進展較慢。約有60%原發於頸淋巴結,原發於鎖骨上、腑下及腹股溝淋巴結的較少見。初起時,淋巴結柔軟,彼此不粘連,無觸痛。後期增大迅速,可粘連成一巨大腫塊。其特點爲臨近組織炎症,不能用以解釋淋巴結腫大的原因。腫大的淋巴結可以引起局部壓迫症狀,如縱隔淋巴結腫大壓迫氣管支氣管,引起乾咳。無原因的腹痛可由於後腹膜淋巴結腫大所致。全身症狀可有低熱,或呈特徵性迴歸熱型,即高熱數天後,可有幾天或幾周的無熱期(Pel-Ebstein fever)。常有食慾減退、噁心盜汗體重減輕,這些症狀當病竈侷限時常不出現。皮膚搔癢是成人常見的症狀,在小兒極少見,甚至在全身廣泛臟器受侵時也不出現。約有1/4的患兒在診斷時已轉移淋巴結以外的組織,多見於脾、肝、肺或骨及骨髓。肺部浸潤X線改變多爲絨毛狀滲出性改變,與真菌感染不易區別,多有呼吸加快和發熱,甚至出現呼吸功能衰竭。肝臟受累,可出現肝內膽管梗阻症狀肝臟中度腫大,鞏膜黃染,血清直接與間接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增高。骨髓浸潤則出現中性粒細胞血小板減少和貧血消化道受累可發生粘膜潰瘍消化道出血淋巴瘤發生脊髓腔硬膜外,可引起壓迫症狀。此外,亦可出現各種免疫功能紊亂如免疫性溶血血小板減少或腎病綜合徵

霍奇金病本身,或由於用化療皆可引致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此類病兒很易發生繼發感染,約有1/3病兒出現帶狀皰疹,並可擴散侵犯肺組織。隱球菌組織胸漿菌和白色念珠菌等黴菌感染也是常見的併發症,且病竈比較廣泛。

7 輔助檢查

血象變化爲非特異性,各種類型及各期之間差異很大,當病變侷限時,血象可完全正常;在病變廣泛時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增多,且有貧血。晚期常有白細胞淋巴細胞都減少。周圍血中偶可見司-瑞細胞骨髓穿刺若找到司-瑞細胞,對診斷有特殊價值,但多不易找到。在病的Ⅲ或Ⅳ期可做骨髓活檢,發現司-瑞細胞陽性率較穿刺塗片高。

在病變緩解時做血沉及血銅定量,若增高,是復發的指徵。正常血清銅含量在學齡兒童爲73~114μg/ml,此病皆增高,治療緩解後則降至正常。若治療後腫大的淋巴結消失,症狀緩解但血銅增高,則應考慮是否有腹腔內病竈。

8 鑑別診斷

本病須與慢性化膿性淋巴結炎、淋巴結核、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以及惡性腫瘤淋巴結轉移相鑑別。局部慢性炎症造成的淋巴結反應性增生,有時很難與此病鑑別。

9 預後

霍奇金病經過有效的治療,已非不治之症。國外文獻報道已有80%的Ⅰ和Ⅱ期病人生存期超過5年。10年內不復發的,將近50%,目前ⅢA的緩解時間已趕上Ⅰ、Ⅱ期,但Ⅳ期病人的5年緩解率僅20%。成人患者應用MOPP方案後多出現不孕症,對青春期前的兒童雖無足夠的資料,但推測對正常發育可能有一定影響。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