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痛

中醫學 疾病 中醫男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o wán tòng

2 疾病科屬

男科

3 疾病概述

睾丸痛是男科臨牀常見的病症之一。常因外傷炎症腫瘤等引起睾丸病。

4 診斷要點

1、凡主訴睾丸痛,影響生活及工作,而客觀檢查並無原發牲病變者,可診斷本病

2、本病應與子癰、諸疝引起的睾丸痛相鑑別。

5 辨證分析

睾丸病主要責之於肝,多因溼熱下注,或寒溼著着,或血脈瘀阻於肝經者,皆可引起本病。辨證臨牀常見肝經溼熱、寒滯肝經和肝經瘀滯型。肝經溼熱型,伴有心煩易怒、口苦咽乾、尿黃便祕等。寒滯肝經型,伴有下腹隱隱冷痛、肢冷畏寒等。肝經瘀滯型,伴有痛處固定不移、時如針刺等。總的治法清熱利溼溫肝散寒,活血法瘀,止痛

6 辨證論治

肝經溼熱型[證見]脈弦數。[治法][方藥」

1、主方:龍膽瀉肝湯加減處方參見“陽強肝膽溼熱型方藥。

2、中成藥

(1)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複方穿心連,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牛黃解毒丸,口眼,每次2片,每日3次。寒滯肝經型[證見][治法睾丸疼痛,遇冷則劇,得熱則減,下腹隱隱冷痛,肢冷溫肝散寒,行氣止痛。畏寒面青。苔白滑,脈沉弦。疏肝清熱,利溼止痛。睾丸劇痛,時有所減,觸之有輕微壓痛,但形質無明顯改變;口苦咽乾心煩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祕結舌質紅,苔黃膩,

方藥

1、主方:暖肝煎張介賓景嶽全書》)處方當歸9克,枸杞子9克,小菌香6克,肉桂3克(沖服),烏藥6克,沉香3克(後下),茯苓6克,生薑5克。水煎服,每日1~2劑。

2、中成藥

(1)附桂理中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2)天台烏藥散,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暖肝飲(任正明驗方處方當歸20克,烏藥20克,茯苓20克,肉桂6克(沖服),小茴香10克)枸杞子15克,沉香3克(後下),吳茱萸水煎服,每日1劑。

(2)木瓜萸肉湯(樊中州驗方處方木瓜20克,延胡索12克,枳殼12克,白芍15克,川楝子15克,川牛膝15克,香附10克,山萸肉10克,益母草30克,肉豆寇6克,小茴香6克,蛇牀子6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肝經瘀滯型

證見

治法][方藥]

1、主方:橘核荔枝湯(冷方南《中醫男科臨牀治療學》)處方橘核12克,木香6克(後下),川楝子9克,茯苓15克,荔枝核15克,乳香6克,沒藥6克,大茴香6克,小茴香6克,白芍15克,全當歸12克,桂圓核9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

2、中成藥橘核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1、單方驗方活血止痛湯(林張高驗方處方廣木香5克(後下),大黃5克(後下),附子6克,青皮6克,陳皮6克,川楝子9克,荔枝核9克,小茴香9克,橘核9克,延胡索9克,山楂9克,木通9克,雞血藤15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睾丸痛甚,固着不移,時如針刺,痛引少腹疼痛舌質紫活血法瘀,行氣止痛。暗,或有瘀點,脈沉澀。其他療法

1、鍼灸治療

(1)體針:選取大敦穴向上斜刺0.3~0.6釐米,用補法。每天1~2次。

(2)耳針:選取外生殖器睾丸點,進行強刺激捻轉,每天1~2次;或埋皮內針

2、外治療法用熊膽草、蒲公英假葡萄三味,等量共搗如泥,綠茶開調,貼敷陰囊,用紗布包5~10分鐘後,可見涼快感

治療睾丸痛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