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脾胃虛寒證

血證 中醫診斷學 便血 中醫內科學 中醫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iàn xuè ·pí wèi xū hán zhèng

2 英文參考

hematochezia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t cold of spleen and stomach[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定義

便血·脾胃虛寒證(hematochezia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t cold of spleen and stomach[1])是指脾胃陽虛,虛寒內生,以便血紫暗,甚則黑色,腹部隱痛,喜熱飲,畏寒肢冷,面色不華,神倦懶言,便溏,舌淡,脈細等爲常見症的便血證候[1]

4 便血·脾胃虛寒證症狀

便血·脾胃虛寒證患者便血紫黯,甚則黑色,腹部隱痛,喜熱飲,畏寒肢冷,面色不華,神倦懶言,便溏舌質淡,脈細[2][3][3]

5 證候分析

中焦虛寒,統血無力,血溢胃腸:脾胃虛寒中氣不足,統血無力,血溢腸內,隨大便而下,故血色紫黯,甚至色黑。中虛有寒,寒凝氣滯,健運失司,故腹部隱痛,喜熱飲,便溏脾胃虛寒氣血不足,故面色不華,神倦懶言,舌淡,脈細。[3][3]

6 便血·脾胃虛寒證的治療

6.1 治法

便血·脾胃虛寒證治宜健脾溫中,養血止血[3]

6.2 方藥治療

便血·脾胃虛寒證可用黃土湯[備註]黃土湯(《金匱要略方論》):竈心黃土、甘草乾地黃白朮、炮附子阿膠黃芩加減治療。方中以竈心土溫中止血白朮附子甘草溫中健脾阿膠地黃養血止血黃芩苦寒堅陰,起反佐作用。可加白芨烏賊骨收斂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陽虛較甚,畏寒肢冷者,加鹿角霜炮姜艾葉溫陽止血[3]

6.3 食療

6.3.1 推薦食材

便血·脾胃虛寒證患者建議食用阿膠茯苓生薑紅糖蓮子、老母雞、紅薯等[3]

6.3.2 推薦食療

1.薑茶(《醫說》):生薑10g切薄片,與茶葉10g加水煎煮,代茶飲[3]

2.番薯粥(《中國食療大全》):番薯50g去皮切塊粳米100g洗淨,放入鍋內,與番薯同煮成粥。[3]

3.薏苡仁八寶雞(《中國食療大全》):母雞內臟洗淨,糯米50g,薏苡仁50g,百合30g,蓮子30g,去心、泡脹洗淨。將以上食材放入雞腹內,將雞煮熟。[3]

6.4 鍼灸治療

酌選脾俞大腸俞、中謬、長強關元三陰交等穴,大腸溼熱上巨虛承山[4]

7 關於便血

便血(hemafecia[5]、hematochezia[5])爲病名[6]。是指以大便下血爲主要表現的疾病[6]。凡血從肛門排出體外,無論在大便前,或大便後下血,或單純下血,或與糞便混雜而下,均稱爲便血[6]便血均由胃腸之脈絡受損所致[6]。治宜注重扶正,或祛邪與扶正兼顧[6]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便血證治》說:“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濁,或鮮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後,或與泄物並下……亦妄行之類,故曰便血。”

金匱要略方論》有遠血近血之分。《景嶽全書·血證》指出:“血在便前者,其來近,近者或在廣腸,或在肛門,血在便後者,其來遠,遠者或在小腸,或在於胃。”以血在便前、便後分血來之近遠並不可靠,而且在不少情況下,血和大便混雜而下,難於分辨其前後。而便血的顏色,可作爲診斷便血部位遠近的參考。一般情況下,便血色鮮紅者,其來較近,便血色紫黯者,其來較遠。古代醫家有的又以血色之清濁,而立腸風髒毒之名。如《濟生方·下痢》說:“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鮮者,腸風也;濁而色黯者,髒毒也。”[6]

便血可見於西醫的消化性潰瘍、某些急性傳染病血液病,以及結腸直腸肛門疾患等[6]

詳見便血條。

8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8-99.
  3. ^ [3]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107-108.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15.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58.

治療便血·脾胃虛寒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便血·脾胃虛寒證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