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之陰郄

經穴別名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zhī yīn xì

2 英文參考

Chángqiáng GVl[中國鍼灸學詞典]

3 概述

氣之陰郄經穴別名[1][2]。出《鍼灸甲乙經》。《醫學原始》名陰郄[2]。即長強[2][2]

穴位長強
漢語拼音Changqiang
羅馬拼音Changchiang
美國英譯名Long Strong
各國代號中國GV1
日本1
法國莫蘭特氏VG1
富耶氏IVG1
德國LG1
英國Gv1
美國Go1

長強經穴名(Chángqiáng GV1[3],DU1[4])。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備急千金要方》作長疆[5]。別名窮骨(《黃帝內經靈樞·癲狂》),橛骨(《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氣之陰郄(《鍼灸甲乙經》),胸之陰郄(《西方子明堂灸經》),氣郄(《鍼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聖惠方》),尾閭(《古今醫統大全》),骶上(《太平聖惠方》),骶端[6]骨骶(《類經圖翼》),龜尾(《太平聖惠方》),龍虎(《經穴纂要》),尾蛆骨(《人鏡經》),骶骨(《人鏡經》),曹溪路(《衛生寶鑑》),三分閭(《衛生寶鑑》),河車路(《衛生寶鑑》),朝天嶺(《經穴纂要》雲出《衛生寶鑑》),上天梯(《衛生寶鑑》),尾骨下穴(《鍼灸穴名解[7]》),脊骶端《鍼灸學》(南京))。屬督脈[7]長強督脈絡穴少陰所結;足少陰腎經足少陽膽經之會[7]。長爲短之對,強爲弱之對,脊柱長而強韌,此穴在其下,故名長強[7]長強穴主要用於前後二陰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陰瘙癢,陰囊溼疹前列腺炎遺精陽痿小便黃閉,痔疾,脫肛腸炎痢疾便祕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強瘛瘲,小兒囟陷腰脊疼痛尾骶疼痛痔瘡遺尿腹瀉泄瀉癔症癃閉淋證小便難,陰部溼癢嘔血疝氣癲狂癇,洞瀉大小便難,癔病,腰神經痛等。

4 長強穴的別名

窮骨(《黃帝內經靈樞·癲狂》),橛骨(《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氣之陰郄(《鍼灸甲乙經》),胸之陰郄(《西方子明堂灸經》),氣郄(《鍼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聖惠方》),尾閭(《古今醫統大全》),骶上(《太平聖惠方》),骶端[7]骨骶(《類經圖翼》),龜尾(《太平聖惠方》),龍虎(《經穴纂要》),尾蛆骨(《人鏡經》),骶骨(《人鏡經》),曹溪路(《衛生寶鑑》),三分閭(《衛生寶鑑》),河車路(《衛生寶鑑》),朝天嶺(《經穴纂要》雲出《衛生寶鑑》),上天梯(《衛生寶鑑》),尾骨下穴(《鍼灸穴名解[7]》),脊骶端《鍼灸學》(南京))。

5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

6 穴名

長爲短之對,強爲弱之對,脊柱長而強韌,此穴在其下,故名長強[7]

長,與短對言,長大,旺盛。強,有強盛意。督脈爲統督諸陽之經,自下而上,強勁端長,而長於陽,爲全身之所寄託。長強爲純陽初始,又爲督脈絡穴,其氣強盛。楊上善曰:“督脈陽脈長,其氣強盛,穴居其處,故曰長強也。”如長而不強,則困頓難支,長而過強,則脊強反折,二症皆可取用矣。循環無端之謂長,健行不息之謂強。養生家調運任督,以意導氣,起自尾閭循脊骨,上百會,下齦交,銜接任脈,下頤循胸,至臍腹以抵會陰,複合於督脈。由本穴循背上行,即莊子所謂“緣督以爲經”也。如此升降輪會,循環不息,無盡無休,故名長強[7]

7 所屬部位

尾端[8]

8 氣之陰郄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長強穴在尾骨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9]

長強穴位尾骨尖端與肛門連線之中點處,跪伏位取穴[9]

長強穴位會陰區,尾骨下方,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9]

長強穴在督脈的位置

長強穴在尾端的位置

長強穴的位置

長強穴在尾端的位置

長強穴的位置

長強穴在尾端的位置(肌肉

長強穴的位置

長強穴在尾端的位置(骨骼

9 氣之陰郄穴的取法

跪伏或胸膝位,於尾骨尖與肛門連線之中點取穴

長強穴位會陰區,尾骨下方,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9]

跪伏或胸膝位,在尾骨下端與肛門之間的凹陷處取穴[10]

10 氣之陰郄穴位解剖

長強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肛尾韌帶。淺層主要布有尾神經的後支。深層有陰部神經的分支,肛神經,陰部內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肛動、靜脈

10.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肛尾韌帶[10]

皮膚→皮下組織→肛尾韌帶肛門外括約肌深部→肛提肌[11]

10.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肛神經皮支(陰部神經分支)分佈;深層有肛神經肌支和肛動脈(陰部內動脈分支)分佈[11]

布有尾骨神經後支,肛門神經;以及肛門動、靜脈分支[11]

11 氣之陰郄穴的功效與作用

長強穴具有解痙止痛,調暢通淋的功效。

長強穴有通任督,調腸腑作用[11]

長強穴爲督脈首穴,督脈挾脊而行,爲諸陽脈之長,“入屬於腦”,故既可治療經脈循行所過部位的前陰、肛腸及腰骶病,又能治療神志病[12]

長強穴有寧神鎮痙,通便消痔之功。主治癲狂,癇疾,脊強反折泄瀉痢疾人體氣息之出入,血液之流行,飲食便溺之交替,凡諸新陳代謝,均在循環運行之中。無論寐寤,其運行變化均無休止,所謂營衛之行,無頃刻止者也。[12]

12 氣之陰郄穴主治病

長強穴主要用於前後二陰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陰瘙癢,陰囊溼疹前列腺炎遺精陽痿小便黃閉,痔疾,脫肛腸炎痢疾便祕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強瘛瘲,小兒囟陷腰脊疼痛尾骶疼痛痔瘡遺尿腹瀉泄瀉癔症癃閉淋證小便難,陰部溼癢嘔血疝氣癲狂癇,洞瀉大小便難,癔病,腰神經痛等。

長強穴主要用於前後二陰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陰瘙癢;陰囊溼疹前列腺炎遺精陽痿小便黃閉;痔疾、脫肛腸炎痢疾便祕便血癲癇精神分裂症脊強瘈瘲、小兒囟陷腰脊尾骶疼痛[12]

長強穴主治痔瘡脫肛便血便祕遺精遺尿腹瀉痢疾腰脊強痛,癲癇;以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炎[12]

長強穴主治痔疾,脫肛便血泄瀉痢疾便祕癲癇癔症瘛瘲癃閉淋證小便難,陰部溼癢腰痛尾骶骨痛嘔血遺精陽痿疝氣[12]

長強穴主治泄瀉便血便祕、痔疾、脫肛癲狂癇、腰脊尾骶疼痛[12]

長強穴主治痔疾,便血洞瀉大小便難,陰部溼癢尾骶骨疼痛癲癇癔病,腰神經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斜刺針尖向上與骶骨平行刺入0.5~1寸[12]

進針至皮下,再與骶骨平行斜向刺入0.5~1寸,局部有酸脹感,可擴散肛門尾骶部,有時針感沿督脈向上傳至腰部[12][12][12]

也可用三棱針點刺出血[12]

注意:針刺長強時不得刺穿直腸,以防感染[12]

13.2 灸法

可灸[12]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12]

一般不灸[12][12]

14 氣之陰郄穴的配伍

長強穴配承山灸有清熱通便活血化瘀作用。治痔疾[12]、便結。治久痔[12]

長強穴配百會氣海脫肛[12]

長強百會,有通調督脈益氣昇陽的作用,主治脫肛頭昏

長強穴配腰奇癲癇[12]

長強小腸俞,有行氣通腑,分清泌濁作用。治大小便難[12]、淋症。

長強身柱,有行氣通督的作用。治小兒驚癇[12]

長強百會臍中,治脫肛[12]

長強命門,治赤白痢[12]

長強大腸俞承山百會,治脫肛[12]

15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爲壯數;次灸橛骨以年爲壯數。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督脈之別,名曰長強……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有過者,取之所別也。

黃帝內經靈樞·癲狂》:治癲疾者,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之有過者瀉之。置其血於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窮骨二十壯。窮骨者,骶骨也。

鍼灸甲乙經》:痙反折心痛氣短,尻濇,小便黃閉,長強主之。腰痛上寒,實則脊急強,長強主之。癲疾發如狂走者,麪皮敦敦,不治,虛則頭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難,腰尻重,難起居長強主之。小兒驚癇瘛瘲脊強,互相引,長強主之。

鍼灸大成》:主腸風下血久痔瘻,腰脊痛狂病大小便難,頭重洞泄五淋疳蝕下部,小兒囟陷驚癇瘛瘲嘔血,驚恐失精,瞻視不正。

鍼灸聚英》:足少陰少陽結會,督脈別走任脈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針入三分,抽針以太痛爲度……灸然不及針。

類經圖翼》:一經驗治少年注夏羸瘦,灸此最效。

席弘賦》:大杼若連長強尋,小腸氣痛行鍼

玉龍歌》:九般痔疾最傷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長強一穴是,呻吟大痛穴爲真。

16 氣之陰郄穴研究進展

16.1 對腸蠕動的調整作用

刺家兔的“長強”,對原來結腸緊張度低下者大多可使之亢進,而對結腸緊張度增高者則可使之減弱[12]

刺家兔“長強”,能調整結腸運動,使實驗性結腸低緊張度者內壓升高,高緊張度者內壓降低[12]

16.2 心臟的影響

給狗以輕度的氟烷麻醉然後針刺長強,捻鍼時可明顯增加心排血量每搏輸出量,降低心率動脈壓,減低外周阻力[12]

現代研究報道,針刺狗的長強穴,捻鍼時可明顯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出量,降低心率和平均動脈壓,減低外周阻力[12]

16.3 用於針麻

據報道:長強水分針麻用於多種婦產科手術,有效率高達97%[12]

16.4 治療經閉

長強,刺1寸,用強刺激,瀉法,留針20分鐘,5分鐘行鍼1次。

16.5 治療嬰幼兒腹瀉

長強,刺5~8分,小幅度快速捻轉2分鐘左右出針,每日1次。

16.6 治療肛裂

長強穴埋腸線。

16.7 治療痔瘡

長強承山留針30分鐘,每10分鐘行鍼1次,隔日1次。

16.8 治療癲癇

長強穴埋腸線,4周後行第2次埋線,6次爲1療程。

17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2.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9.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8.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3-124.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9.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30.
  7. ^ [7]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8.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9.
  9. ^ [9]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10. ^ [10]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48-349.
  11. ^ [11]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3-124.
  12. ^ [12]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48-34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