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án hú suǒ tāng

2 概述

延胡索湯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六首。

3 《嚴氏濟生方》卷六方之延胡索湯

3.1 組成

當歸(酒浸,炒)、延胡索(炒,去皮)、炒蒲黃赤芍藥、官桂(不見火)各半兩,薑黃乳香沒藥木香(不見火)各三兩,炙甘草二錢半[1]

當歸去蘆,酒浸,銼炒)半兩,延胡索(炒去皮)半兩,蒲黃(炒)半兩,赤芍藥半兩,官桂(不見火)半兩,片子姜黃(洗)3兩,乳香3兩,沒藥3兩,木香(不見火)3兩,甘草(炙)2錢半。

3.2 製法

上藥爲粗末[1]

3.3 功能主治

《嚴氏濟生方》卷六方之延胡索湯主治婦女氣滯血瘀而致的脘腹作痛,或連腰脅,或引背膂,上下攻刺,甚作搐搦月經不調[1]

主治婦人室女七情傷感,遂使血與氣並,心腹作痛,或連腰脅、或引背膂,上下攻刺,甚至搐搦經候不調,一切血氣疼痛

3.4 用法用量

每服四錢,加生薑七片,水煎去渣,食前服[1]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7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3.5 運用

若吐逆,加半夏橘紅各半兩[1]

3.6 附註

本方方名,《得效》引作“玄胡索湯”;《東醫寶鑑·外形篇》引作“玄胡索散”;方中片子姜黃,《婦科玉尺》作“薑汁黃連”。

4 聖濟總錄》卷一五○方之延胡索湯

4.1 組成

延胡索1兩,桂(去粗皮)1兩,芍藥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熟乾地黃(焙)1兩,鱉甲(去裙襴,醋炙)1兩,續斷1兩,芎1兩,羌活去蘆頭)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人蔘半兩,木香半兩。

4.2 製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4.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五○方之延胡索湯主治婦人風虛勞冷,日漸羸瘦,血氣攻刺,經脈不勻。

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臨臥溫服

5 聖濟總錄》卷一五七方延胡索湯

5.1 組成

延胡索1兩,當歸(切,炒)1兩,芍藥1兩,芎1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1兩。

5.2 製備方法

上藥爲粗末。

5.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五七方延胡索湯主治半產氣血不快,惡露斷續

5.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6 聖濟總錄》卷一六○方之延胡索湯

6.1 組成

延胡索1兩,芎1兩,牛膝(去苗)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人蔘1兩半,生乾地黃2兩。

6.2 製備方法

上藥爲粗末。

6.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六○方之延胡索湯主治產後血運。

6.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入白蜜1匙,更煎令沸,溫服;相次再服。

7 醫學啓蒙》卷五方延胡索湯

7.1 組成

延胡索1錢,當歸(酒洗)1錢,白芍(酒洗)1錢,厚朴(姜炒)1錢,莪術1錢,川楝子1錢,三棱1錢,木香1錢,川芎1錢2分,桔梗1錢2分,黃芩(炒)8分,甘草(炙)7分,檳榔1錢。

7.2 功能主治

醫學啓蒙》卷五方延胡索湯主治產後瘀血心疼。

7.3 用法用量

水2鍾,煎8分,空心熱服。

8 《名家方選》方之延胡索湯

8.1 組成

延胡索1錢,當歸7分,桂枝7分,乾薑6分。

8.2 功能主治

《名家方選》方之延胡索湯主治婦人經閉,時腹痛裏急者。

8.3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2次。長服益佳。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