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脾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ēn pí sǎn

2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溫脾散

2.1 處方

訶黎勒皮(炮)、人蔘,各三分;甘草(炙)一分,白朮木香茯苓(去皮)、藿香(去梗)、陳皮(去白)、黃蓍、桔梗,各半兩。

2.2 炮製

上件搗,羅爲散。

2.3 功能主治

治脾胃氣不和,腹脅虛脹,不欲乳食,睏倦無力,壯熱憎寒,並皆療之。

2.4 用法用量

三歲兒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薑錢子大片,淮棗一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2.5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3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四:溫脾散

3.1 處方

人蔘15克(去蘆頭)白朮15克 訶黎勒皮22克 木香15克 黃耆15克(銼)白茯苓15克 藿香15克 陳橘皮15克(湯浸,去白、瓤,焙)桔梗15克(去蘆頭)甘草7.5克(炙微赤,銼)

3.2 製法

上藥搗粗羅爲散。

3.3 功能主治

治小兒脾氣不和,食少無力。

3.4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少許、大棗1枚,煎至75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3.5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四

4 《本事》卷二

4.1 方名

溫脾散

4.2 組成

舶上茴香(炒香)1兩,青皮(去白)1兩,陳艾1兩,縮砂仁1兩,桔梗(炒)1兩,香白芷(不見火)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木香半兩,白朮半兩,香附子(麩炒,舂去皮)半兩,甘草1兩半(炙),紅豆3兩,良姜3兩,麥糵3兩,幹葛3兩。

4.3 功效

開胃進食,溫中利氣,散寒溼

4.4 主治

胃病

4.5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1盞半,加棗1個,煎至7分。食前溫服

4.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5 儒門事親》卷十二

5.1 方名

溫脾散

5.2 組成

紫河車1兩,綠豆1兩,甘草半兩,砒1錢(另研)。

5.3 主治

瘧疾寒熱發歇,多時不愈。

5.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新水1盞調下,如是隔日發,直待臨睡服藥;如頻日發,只夜深服。

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後入砒,研勻。

5.6 用藥禁忌

忌葷、酒、魚、兔等。

6 《聖惠》卷二十八

6.1 方名

溫脾散

6.2 組成

訶黎勒2兩(煨,用皮),肉桂2兩(去皺皮),木香1兩,肉豆蔻1兩(去殼),人蔘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白茯苓1兩,丁香半兩,沉香半兩,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灸令香熟),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藿香半兩。

6.3 主治

胃虛冷,不思飲食。

6.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6.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6.6 用藥禁忌

忌醋物、菘菜

7 顱囟經》捲上

7.1 方名

溫脾散

7.2 組成

附子半兩,乾薑半兩,甘草(炮,銼)半兩,白朮1兩。

7.3 主治

小兒脾冷水瀉乳食不消,喫奶頻吐。

7.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空心米飲送下。

7.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7.6 用藥禁忌

忌鮮魚、毒物

8 永類鈐方》卷二十一

8.1 方名

溫脾散

8.2 組成

半夏曲半兩,丁香半兩,木香半兩,乾薑(炮)2錢半,白朮(炮)半兩,白茯苓半兩,人蔘半兩,粉草(炙)半兩。

8.3 功效

溫脾

8.4 主治

小兒脾胃虛冷,涎液自流,不能收約,而漬於頤間者,名曰滯頤

8.5 用法用量

米飲調服

8.6 製備方法

上爲末。

9 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吉氏家傳》

9.1 方名

溫脾散

9.2 組成

蒼朮2錢(油蔥炒赤),陳皮(去白)半錢,肉桂(不見火)半錢,草果半錢,桔梗1錢,甘草1錢,殭蠶少許。

9.3 主治

小兒吐瀉,不進食。

9.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棗湯調下。

9.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0 活幼口議》卷二十

10.1 方名

溫脾散

10.2 組成

四聖湯加黑附子枳殼吳茱萸、麥糵、細辛

10.3 主治

小兒脾虛肌瘦,神困,面無顏色,食不克化,腸胃久寒。吐逆無時。

10.4 用法用量

不拘時候服。

10.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1 《聖惠》卷八十四

11.1 方名

溫脾散

11.2 別名

人蔘湯溫脾湯

11.3 組成

人蔘2分(去蘆頭),白朮半兩,訶黎皮3分,木香半兩,黃耆半兩(銼),白茯苓半兩,藿香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桔梗半兩(去蘆頭),甘草1分(炙微赤,銼)。

11.4 主治

小兒脾氣不和,食少無力。腹脅虛脹,不欲乳食,睏倦無力,壯熱憎寒。

11.5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入生薑少許,棗1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1.6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11.7 附註

人蔘湯(《聖濟總錄》卷一七五)、溫脾湯(《袖珍小兒》卷六)。《幼幼新書》有沒石子一個。

12 普濟方》卷三九五

12.1 方名

溫脾散

12.2 組成

蒼朮2錢(細銼,以油蔥炒令赤),陳皮5分,草果(不炮,去皮)5分,桂心(不見火)5分,桔梗1錢,甘草(炙)1錢。

12.3 主治

小兒吐利,不進乳食。

12.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棗湯調下。

12.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3 《回春》卷三

13.1 方名

溫脾散

13.2 組成

黃耆蜜炙)、人蔘去蘆)、白朮土炒)、白茯苓(去皮)、山藥(炒)、乾薑(炒)、訶子(煨,去核)、肉蔻(煨去油)、粟殼(蜜炒)、草果(去皮)、丁香肉桂、大附子(制)、黃連薑汁炒)、砂仁陳皮甘草(炙)、厚朴薑汁炒)各等分

13.3 主治

久瀉。米穀不化,水谷入口,即時直下,下元虛冷,滑脫不禁。

13.4 用法用量

生薑大棗水煎。空心服。

13.5 製備方法

上銼1劑。

14 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張渙

14.1 方名

溫脾散

14.2 組成

厚朴(姜炙)1兩,丁香半兩,白朮半兩,乾薑半兩,肉桂1分。

14.3 功效

溫散寒溼

14.4 主治

小兒寒溼嘔吐

14.5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人蔘湯調下。

14.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