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頭痛

中醫病證名 中醫內科學 常見病方藥治療 常見病艾灸療法 中醫學 常見病鍼灸治療 內傷頭痛 中醫常見病 頭痛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èn xū tóu tòng

2 英文參考

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essence insufficienc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腎虛頭痛爲病證名[1]。屬內傷頭痛。即頭痛·腎精虧虛證(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essence insufficiency[2])。指腎精虧虛,以頭痛且空,眩暈耳鳴腰膝痠軟神疲乏力滑精帶下舌紅,少苔,脈細無力等爲常見症的內傷頭痛證候[2]

4 腎虛頭痛病因病機

腎虛頭痛由腎中元陰元陽虛衰所致[2]

腦爲髓之海,主要依賴肝腎精血濡養及脾胃運化水谷精微,輸布氣血上充於腦,故內傷頭痛,其發病原因,與肝、脾、腎三髒有關。因於腎者,多由稟賦不足腎精久虧,腦髓空虛而致頭痛。亦可陰損及陽腎陽衰微,清陽不展,而爲頭痛[3]

證治準繩·頭痛》:“下虛者,腎虛也,故腎虛頭痛。”

4.1 證候分析

腦爲髓海,其主在腎,現腎虛髓不上榮,腦海空虛,故頭腦空痛,眩暈耳鳴。腰爲腎之府腎虛精關不固而遺精,女子則帶脈不束而帶下。少寐,舌紅少苔,脈細無力是腎陰不足,心腎不交之象。[3]

5 腎虛頭痛症狀

頭痛且空,每兼眩暈腰痛痠軟,神疲乏力遺精帶下耳鳴少寐,舌紅少苔,脈細無力[3]

腎陰虛爲主者,症見頭腦空痛,頭暈耳鳴,腰膝無力,舌紅脈細[3]

腎陽虛爲主者,頭痛畏寒四肢不溫,面色白,舌淡,脈沉細[3]

6 腎虛頭痛的治療

6.1 治法

養陰補腎[3]

6.2 腎虛頭痛的方藥治療

腎陽虛爲主者治宜溫補腎陽,可用右歸丸正元丹等方加減[3]腎陰虛爲主者治宜滋補腎陰爲主,可用六味丸大補元煎加減[3]

可用大補元煎[備註]大補元煎(《景嶽全書》):人蔘、炒山藥熟地黃杜仲枸杞子當歸山茱萸炙甘草加減。本方重在滋補腎陰。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藥、杞子滋補肝腎之陰;人蔘當歸氣血雙補杜仲益腎強腰。如病情好轉,亦可常服杞菊地黃丸[備註]杞菊地黃丸(《醫級》):枸杞已、菊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補腎陰肝陽以鞏固療效。若頭痛畏寒面白四肢不溫,舌淡,脈沉細而緩,證屬腎陽不足,可用右歸丸[備註]右歸丸(《景嶽全書》):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絲子附子肉桂當歸鹿角膠溫補腎陽,填補精血。若兼有外感寒邪,侵犯少陰經脈,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備註]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麻黃附子細辛治之。[3]

類證治裁·頭痛》:“腎虛水泛者,頭痛如破,昏重不安,六味湯丹皮,加沉香,更以七味丸人蔘湯下。”

6.3 腎虛頭痛鍼灸治療

治則滋陰補腎

處方百會腎俞太溪懸鐘

方義:腦爲髓海腎虛腦海空虛,督脈入絡於腦,取百會調氣血以榮腦髓腎俞太溪俞原相配,補腎益髓;懸鐘爲髓之會,益髓健腦。

隨證配穴遺精帶下關元三陰交;少寐—心俞

操作:毫針刺,補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爲一療程。

6.4 腎虛頭痛艾灸治療

[4]

選穴:百會列缺腎俞懸鐘太溪

灸法艾條溫和灸,每穴15分鐘,灸至局部紅暈溫熱爲度,每日1次,10次爲1個療程,需長期施灸以鞏固療效。

7 關於頭痛

頭痛(headache[4][5])爲病證名[6]。亦稱頭疼[6]。是指以頭痛爲主要表現的疾病[6][6]。出《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頭部疼痛,包括頭的前、後、偏側部疼痛和整個頭部疼痛[6]。頭爲“諸陽之會”、“精明之府”,五臟六腑氣血皆上會於此[6]。凡六淫外感臟腑內傷,導致陽氣阻塞,濁邪上踞,肝陽上亢,精髓氣血虧損,經絡運行失常者,均能發生頭痛[6]。除服藥治療外,還可根據病機,配合鍼灸療法,常可提高療效[6]鍼灸治療頭風有較好療效,但應結合現代診斷方法注意與顱腦實質性病變作鑑別,以便及時治療原發病[7]

頭痛是臨牀上常見的自覺症狀,可單獨出現,亦可出現予多種急慢性疾病之中[7]

詳見頭痛條。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3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98-203.
  4. ^ [4] 柴鐵劬主編.灸法速成圖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8.
  7. ^ [7]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91-94.

治療腎虛頭痛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