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間

腧穴學 穴位特效按摩 督脈經穴 經穴 鍼灸學 中醫學 後頭部腧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iáng jiān

2 英文參考

Qiángjiān GV18[中國鍼灸學詞典]

qiángjiā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GV18[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U18[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強間
漢語拼音Qiangjian
羅馬拼音Chiangchien
美國英譯名Strong Connections
各國代號中國GV18
日本18
法國莫蘭特氏VG17
富耶氏
德國LG17
英國Gv18
美國Go18

強間經穴名(Qiángjiān GV18,DU18)[1]。出《鍼灸甲乙經》。別名大羽[2]。屬督脈[2]。強即強硬,間爲中間,此穴當頂骨與枕骨結合之中間,主治項部強硬等,故名強間[2]強間穴主治頭目、神志疾患等:如頭痛目眩,耳源性眩暈,口歪,頸項強痛枕神經痛失眠神經衰弱精神病煩心失眠癲狂癇證瘛瘲眩暈項強嘔吐涎沫,心煩腦膜炎神經頭痛血管頭痛癔病等。

4 強間穴的別名

大羽(《鍼灸甲乙經》)。

5 出處

鍼灸甲乙經》:強間,一名大羽,在後頂後一寸五分,督脈氣所發。

6 穴名

強即強硬,間爲中間,此穴當頂骨與枕骨結合之中間,主治項部強硬等,故名強間[2]

強,《說文》:“弓有力也。”有強硬之義,通疆。間乃間隙。穴當頂骨與枕骨人字縫之間,因骨質堅硬,穴在其間治頭痛項強諸病。《外臺祕要》有:“主頭痛如針刺,不可以動,項如拔,不可左右顧。”因名強間[3]

7 所屬部位

後頭[4]

8 強間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強間穴在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4寸(腦戶上1.5寸)[5]

強間穴位於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4寸處。正坐或俯伏取穴[5]

強間穴位於頭正中線,百會穴後3寸,即入後髮際4寸處[5]

坐位或俯伏坐位強間在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4寸(腦戶上1.5寸)。

強間穴在督脈的位置

強間穴在後頭部的位置

強間穴的位置

強間穴在後頭部的位置

強間穴的位置

強間穴在後頭部的位置(肌肉

強間穴的位置

強間穴在後頭部的位置(骨骼

9 強間穴的取法

正坐或俯伏,在後髮際中點上4寸;或當風府百會兩穴連線的中點取穴

強間穴位於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4寸處。正坐或俯伏取穴[5]

正坐或俯伏坐位,後正中線上,當前、後髮際連線的中、後1/3交點處;或於百會風府兩穴連線的中點取穴[6]

快速取穴百會穴(正坐,兩耳尖與頭正中線相交處,按壓有凹陷處即是百會穴)與風府穴(沿脊柱向上,入後髮際上1橫指處即是風府穴)連線的中點即是強間[7]

10 強間穴位解剖

強間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腱膜下疏鬆組織。布有枕大神經及左右枕動、靜脈吻合網。

10.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腱膜下疏鬆組織[7]

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8]

10.2 穴區神經血管

有枕大經和枕動脈分佈[8]

布有枕大神經分支和左右枕動、靜脈分支[8]

11 強間穴的功效與作用

強間穴有清熱散風、安神定志作用[8]

強間穴具有醒神寧心、平肝熄風的功效。

強間穴有清神醒腦、舒筋活絡之功,主治頸項強直,故而名之[8]

12 強間穴主治病

強間穴主治頭目、神志疾患等:如頭痛目眩,耳源性眩暈,口歪,頸項強痛枕神經痛失眠神經衰弱精神病煩心失眠癲狂癇證瘛瘲眩暈項強嘔吐涎沫,心煩腦膜炎神經頭痛血管頭痛癔病等。

強間穴主治頭目、神志疾患等:如頭痛目眩、耳源性眩暈、口歪、頸項強痛枕神經痛失眠神經衰弱精神病癲癇[8]

強間穴主治頭痛目眩煩心失眠癲狂頸項強痛[8]

強間穴主治頭痛目眩項強癲狂[8]

強間穴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癲狂癇證瘛瘲失眠嘔吐涎沫[8]

頭痛目眩頸項強直心煩失眠癲狂腦膜炎神經頭痛血管頭痛癔病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5~0.8寸[8][8]

平刺0.5~0.8寸[8][8],局部酸脹[8]

13.2 灸法

可灸[8][8][8]

艾條灸5~10分鐘[8]

少灸則無益,多灸則不宜,不如勿灸爲佳[8]

14 強間穴的配伍

強間穴配豐隆頭痛[8]

強間穴配風門項強[8]

強間豐隆,有行氣化痰作用,主治頭痛難禁。

強間陰郄,有行氣活血,除煩的作用,主治心煩心痛

強間豐隆,治頭痛難禁[8]

強間腰奇豐隆,治癲癇[8]

強間長強,治心煩[8]

強間百會承光,治煩心[8]

15 特效按摩

中指指腹揉按強間穴,每次1~3分鐘,可治頭痛目眩頸項強痛[8]

16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癲疾狂走,瘛瘲搖頭,口㖞,戾,頸強,強間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腦旋,目連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即無時,頸項強,左右不得回顧。

鍼灸大成》:主頭痛目眩,腦旋煩心嘔吐涎沫。項強左右不得回顧,狂走不臥。

17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9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06.
  3.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9.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60-361.
  7. ^ [7]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8.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