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膏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醫眼科學 眼的解剖與生理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én gāo

2 英文參考

vitreum[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pirit jell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vitreous bod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眼睛結構之一·神膏

神膏(spirit jelly;vitreous body)爲中醫眼科解剖名稱,眼睛結構之一,又稱護睛水(《瘍醫大全》卷十一:“白睛最堅屬肺金,內藏護睛水,如雞子清之稠濃。”)。即西醫所稱的玻璃[1]神膏是無色透明的半膠凍狀物質,充填於玻璃體腔內,前界爲晶體韌帶睫狀體,後界爲視網膜視神經,容積約爲4.5ml[2]神膏充填着眼珠內面晶珠之後五分之四的空腔。具有從眼珠內面對視衣均勻施加壓力,使其貼附於眼珠內壁,並支撐眼珠維持球形的作用[3]

證治準繩·雜病》:“大概目圓而長,外有堅殼數重,中有清脆,內包黑稠神膏一函。膏外則白稠神水,水以滋膏。”《目經大成》卷一:“風輪下一圈收放者爲金井,莊內黑水神膏,有如卵白塗以墨汁。”概念欠明確。但《張氏醫通》卷八於金針開內障中載有:“年高衛氣不固,針時神膏微出。”據此神膏應指今之玻璃體。但亦有人認爲還包括部分色素膜。[3]

3.1 神膏組織結構與生理功能

玻璃體爲五色透明的膠質體。它充滿在晶狀體後面的玻璃體腔內。玻璃體腔是眼內最大的腔,前界爲晶狀體的後面,後界爲視網膜,容積約爲4.5毫升玻璃體前面有一凹,稱玻璃體凹,以容納晶狀體

玻璃體周圍部分密度較高,稱爲玻璃體膜。位於晶狀體後面者爲前界膜;位於視網膜前面者爲後界膜,在玻璃體內,中央有一玻璃狀體管,此管的兩端分別與晶狀體及視乳頭相連,胎兒時管內有玻璃動脈,出生後即可消失。如出生後仍不消失者,稱玻璃動脈殘留,一般不影響視力

玻璃體主要成分是水,佔98%以上,還含有少量膠原透明質酸等。本身無神經血管,全靠房水脈絡膜組織供給營養新陳代謝也甚微,丟失後不可再生

玻璃體是透明的,如因周圍組織外傷炎症出血等,即可致玻璃體混濁,影響視力

玻璃體除參與屈光和維持眼球形態外,還有支撐視網膜作用,若玻璃體液化或手術時丟失過多,則支撐力減弱,容易發生視網膜脫離

3.2 神膏臟腑的關係

神膏臟腑的隸屬關係歷來認識不一致,有認爲屬膽者(《審視瑤函》),亦有認爲屬腎(《目經大成》)者,有認爲屬肺(陳達夫《中醫眼科六經法要》)者,但神膏病變,古人認爲與膽腎有關者居多[3]

4 方劑·神膏

4.1 瘍科選粹》卷八方之神膏

4.1.1 方名

神膏

4.1.2 組成

唐魏6錢,麝香九分,甘草3兩,川烏3兩,草烏3兩,甘松3兩,山柰3兩,雄黃3錢,硃砂3錢,桐油3斤,胡椒1兩,密陀僧1斤3兩(研極細末,取淨末)。

4.1.3 主治

瘍科選粹》卷八方之神膏治諸般腫痛毒,跌打損傷,癰疽發背

4.1.4 用法用量

貼患處。

4.1.5 製備方法

先將桐油熬至3-4滾,下甘草、川草烏甘松山柰,再煎1-2滾,漉出滓,次下細藥末,一滾即止。

4.2 洞天奧旨》卷十五方神膏

4.2.1 方名

神膏

4.2.2 組成

金銀花8兩,蒲公英8兩,木連藤8兩,真麻油8兩,黃丹12兩,乳香3錢,沒藥3錢,松香3兩。

4.2.3 主治

洞天奧旨》卷十五方神膏發背,諸瘡瘍,不論陰陽癰毒,皆可貼之。

4.2.4 用法用量

攤貼。

4.2.5 加減

陽疽,用冰片1錢,麝香2分,黃柏3錢,白芷3錢,五靈脂2錢,三七根5錢,洋蔘3錢,各爲末,摻入膏藥貼之;陰疽,用肉桂3錢,冰片3分,人蔘1錢,丹砂3錢,紫石英3錢,兒茶3錢,五靈脂2錢,各爲末,摻入膏內貼之。

4.2.6 製備方法

上以麻油先煎金銀花蒲公英、木連藤至黑,濾去滓,入黃丹、乳香沒藥松香,煎成膏去火毒

4.3 華佗神醫祕傳》卷三方之神膏

4.3.1 方名

神膏

4.3.2 組成

乳香2錢,沒藥2錢,血竭2錢,兒茶2錢,三七2錢,冰片1錢,麝香2分。

4.3.3 功效

華佗神醫祕傳》卷三方之神膏具有去腐生新之功效。

4.3.4 主治

治癰疽皮膚潰爛,及施割後。

4.3.5 用法用量

摻用。或上藥加豚脂半斤,蜂蠟1兩,稍溫用棉紙攤膏,貼癰疽破爛處。

4.3.6 加減

杖傷,倍三七;有熱,加黃連1錢;腐,加輕粉1錢;有火,加煅龍骨1錢;欲速收口,加珍珠1兩,或加蟹黃(取團臍螃蟹,蒸熟取黃,曬乾收用)2錢。

4.3.7 製備方法

上爲末。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47.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