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

鍼灸學 中醫學 經絡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iù jīng

2 英文參考

six channels

six groups of meridians

six meridian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六經三陰經和三陽經的合稱[1]。指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太陰經、少陰經和厥陰經的合稱[1][2]。並按十二經脈走向分手六經和足六經[2][2]。最早見《黃帝內經素問·熱論[2]。《傷寒論》以六經及其所屬臟腑的生理、病理、症狀等爲基礎,首創六經辨證,作爲外感熱病辨證分型的綱領[2][2]。《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六經爲川,腸胃爲海。”《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六經不通,四肢節痛,腰脊乃強。”六經各分手足,分之即爲十二經。

參見六經辨證六經辨證爲《傷寒論》的辨證方法[2][3]六經,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3]。漢·張仲景在《內經六經的基礎上,結合外感熱病傳變情況,總結出來的六個辨證綱領,亦即外感熱病過程中六個深淺階段的綜合證候[3][3]六經彼此間是互相聯繫的,可以合病並病兩感和互相傳變,不能截然分開[3][3]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58.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7.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