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膿性胸膜炎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àn xìng huà nóng xìng xiōng mó yán

2 概述

急性膿胸經過4~6周治療膿腔未見消失,膿液稠厚並有大量沉積物,提示膿胸已進入慢性期。

3 病因病理病機

形成慢性膿胸的主要原因是:

(1)急性膿胸治療不及時不恰當。

(2)手術後如有支氣管胸膜瘻或食管瘻。

(3)胸腔毗鄰有慢性感染病竈,如膈下膿腫肝膿腫、縱隔膿腫肋骨骨髓炎感染源未能徹底清除,形成慢性膿胸

(4)胸腔內有異物存留:如外傷金屬異物、骨片、衣服碎屑等異物存留在胸腔引起繼發感染

(5)結核性膿胸

4 臨牀表現

慢性膿胸病人因長期感染體質消耗,胸膜高度增厚,特別是壁層胸膜增厚尤爲顯著。胸壁內陷肋骨聚攏,肋間隙變窄,脊柱彎向對側,病人出現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礙,部分病人有杵狀指

慢性膿胸穿通肋間隙,與胸壁形成啞鈴形膿腫,稱爲外穿性膿胸,多爲結核性膿胸治療不及時的併發症。長期慢性膿胸病人可出現低蛋白血症和低血紅蛋白症以及肝腎功能減低。

病人往往有消瘦貧血血漿蛋白減低,以及不同程度的慢性全身中毒症狀,如低熱、乏力、食慾差等。

5 檢查

胸部X線片顯示患側胸膜增厚、肋間隙變窄、縱隔移向患側、胸腔變小。如疑有支氣管擴張時則應行支氣管造影

慢性膿胸如未做過引流,須做胸腔穿刺膿液細菌培養,以明確膿胸致病菌種。由於使用抗菌素,培養可爲陰性。如有支氣管胸膜瘻時,向胸腔內注入美蘭不久可在咳出的痰中出現。

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升高。

6 治療

慢性膿胸的治療原則是消除致病原因,閉合膿腔。絕大多數病人需手術治療和抗菌素(頭孢噻啶,先鋒黴素Ⅴ氧氟沙星,甲哨唑)。

在治療過程中,必須注意全身情況,鼓勵病人多活動,增強心肺功能。補充營養,提高血漿蛋白、糾正貧血,方可進行較大的手術。

(一)改進引流:部分病人可隨引流的改進而獲得治癒

(二)胸膜纖維板剝脫術:手術時機的選擇至關重要。該手術適用肺內無明顯改變、胸膜增厚明顯的慢性膿胸,早期進行,效果最好。

(三)胸膜胸廓改形術:本方法適用於胸膜增厚比較嚴重的病例。

(四)胸膜外胸廓改形術:適用於胸膜增厚不太嚴重而肺內又有病變的病例。

(五)胸膜肺切除術:如慢性膿胸同時合併有肺內廣泛嚴重病變,其他手術方法還不能根治,則爲施行胸膜全肺切除或胸膜肺葉切除的適應症。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