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衛生應急處置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 急性中毒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í xìng qíng huà wù zhòng dú shì jiàn wèi shēng yìng jí chù zhì jì shù fāng àn

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衛生應急處置技術方案》由衛生部於2011年7月6日衛辦應急發〔2011〕94號印發。

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衛生應急處置技術方案

凡能在空氣中人體組織內釋出氰離子(CN—)的氰化物均可引起急性中毒。急性氰化物中毒是指短時間內接觸較大量氰化物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爲主的全身性疾病。

2 1 概述

氰化物可分爲無機氰化物(統稱爲氰類)和有機氰化物(統稱爲腈類)。無機氰化物多爲白色、略帶苦杏仁味的晶體或粉末,多易溶於水;有機氰化物多爲無色液體。氰化物多爲高毒或中毒性化合物(附件 1)。

氰化物可經呼吸道、胃腸道皮膚、黏膜吸收進入體內。接觸氰化物的常見機會有:化工生產過程中生產氰化物或用氰化物作爲原料製造藥物染料、合成有機樹脂等;電鍍行業如鍍銅、鍍鉻等;採礦業(提取金、銀、鋅等);塑料尼龍高分子聚合物燃燒產物。

3 2 中毒事件的調查和現場處理

現場救援時首先要確保工作人員安全,同時要採取必要措施避免或減少公衆健康受到進一步傷害。現場救援和調查工作要求必須2人以上協同進行。

2.1 現場處置人員的個體防護

調查和處理經呼吸道和皮膚途徑中毒事件現場時,如現場出現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動物,或者現場快速檢測氣中氰化氫濃度高於50mg/m3,必須使用自給式空氣呼吸器(SCBA)和A級防護服,並佩戴氰化氫氣體報警器;進入已經開放通風,現場快速檢測氣中氰化氫濃度低於50mg/m3,須選用可防含B類氣體和至少P2級別顆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護器(參見GB2890-2009),C級以上防護服、化學防護手套和化學防護靴,並佩戴氰化氫氣體報警器。

調查和處理經口途徑中毒事件時,一般不必穿戴個體防護裝備。現場採集可疑中毒食品樣品時,須穿戴工作服、防顆粒物口罩、乳膠或化學防護手套

現場救援人員給皮膚污染氰化物中毒病人洗消時,應選用可防含B類氣體和至少P2級別顆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護器、C級防護服、化學防護手套和化學防護靴。

醫療救護人員在現場醫療區救治中毒病人時,一般不必穿戴個體防護裝備

2.2中毒事件的調查

調查人員到達中毒現場後,應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況,然後進行中毒事件相關場所、人員等調查工作,並及時向中毒事件指揮部提出收集並封存所有可疑中毒食品以及其他可能導致本次中毒事件物品,事件現場控制措施(如通風、切斷危害源等)、救援人員的個體防護、現場隔離帶設置、人員疏散等方面的建議。

2.2.1中毒事件相關場所的調查

經呼吸道和皮膚途徑中毒事件的調查內容包括中毒現場環境狀況、氣象條件、通風措施、生產工藝流程、防護條件、接觸人員情況等。經口途徑中毒事件的調查對象爲中毒事件涉及的食品生產、加工至食用整個過程的各個場所,調查內容包括食品加工過程(包括使用的原料和配料、調料、食品容器、使用的工具),食品的分裝、儲存條件等。

2.2.2中毒事件相關人員的調查

調查對象包括中毒病人、目擊證人及其他相關人員。調查內容包括瞭解中毒事件發生經過,中毒人員的接觸時間、地點、途徑以及物質種類,中毒人數、姓名、性別、工種,中毒的主要症狀中毒事件的進展情況、已經採取的緊急措施等。同時,還應向臨牀救治單位進一步瞭解相關資料(如搶救過程、臨牀治療資料、實驗室檢查結果等)。

對現場調查的資料作好記錄,進行現場拍照、錄音等。取證材料要有被調查人的簽字。

2.3中毒樣品的快速檢測

現場空氣中氰化氫的測定,推薦使用便攜式氰化氫檢測儀的方法(附件2)。當疑似氰化物中毒時,可使用對-鄰試紙法現場快速定性檢測食物、嘔吐物、胃內容物中的氰化物(附件3)。有條件可使用茚三酮比色法現場定量測定白酒、糧食和水中的氰化物(附件4)。

2.4中毒事件確認和鑑別

2.4.1中毒事件確認標準

同時具有以下三點,可確認爲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

a)中毒病人有氰化物接觸機會;

b)中毒病人短時間內出現以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爲主的臨牀表現,重症病人常出現猝死

c)中毒現場空氣採樣氰化物濃度增高,中毒現場食物、病人嘔吐樣品檢出氰化物,病人尿硫氰酸鹽顯著增高。

2.4.2中毒事件的鑑別

注意與急性硫化氫一氧化碳有機溶劑、單純窒息氣體、致痙攣性殺鼠劑中毒事件鑑別。

2.5現場醫療救援

經呼吸道和皮膚途徑的中毒病人應立即移離中毒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皮膚及黏膜污染者迅速脫去污染的衣物,以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污染皮膚或眼睛。經口途徑中毒意識清晰的病人,應立即進行催吐。當出現大批中毒病人,應首先進行現場檢傷分類,優先處理紅標病人。

2.5.1現場檢傷分類

a)紅標,具有下列指標之一者:意識障礙抽搐;呼吸節律改變(嘆氣樣呼吸潮式呼吸);休克

b)綠標,具有下列指標者: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胸部緊束感等。

d)黑標,同時具有下列指標者:意識喪失,無自主呼吸,大動脈搏動消失,瞳孔散大。

2.5.2現場醫療救援

中毒病保持安靜休息,可間斷給予亞硝酸異戊酯吸入,有條件時可給予吸氧治療。紅標病人立即用3%亞硝酸鈉溶液10ml~15ml(6mg/kg~12mg/kg)緩慢靜脈注射(2ml/min),隨後靜脈注射25%~50%硫代硫酸鈉溶液20ml~50ml,必要時1h後重復注射半量。如無亞硝酸鈉也可用亞甲藍替代,按5mg/kg-10mg/kg稀釋後靜注,隨後立即給予硫代硫酸鈉靜脈注射(劑量同上)。出現反覆抽搐休克等情況時,及時採取對症支持措施。綠標病人脫離環境後,暫不予特殊處理,觀察病情變化。

2.5.3中毒病人的轉送

中毒病人經現場急救處理後,應立即就近轉送至綜合醫院或中毒救治中心繼續觀察和治療。

4 3 中毒樣品的採集與檢測

3.1採集樣品的選擇

中毒突發事件現場,空氣樣品可疑中毒的食物、中毒

病人的嘔吐物、胃內容物是首選樣品。另外,可根據中毒事件

的現場調查結果,確定還應採集的其它樣品種類。

3.2樣品的採集方法

3.2.1空氣樣品的採集

a)乙腈丙烯腈空氣樣品的採集

以500ml/min流量採集15min空氣於活性炭管上。採樣後,立即封閉活性碳管兩端,置清潔容器內運輸和保存樣品在室溫下保存5天。

b)丙酮氰醇空氣樣品的採集

採樣點,串聯兩隻裝有5.0ml吸收液(4g/L氫氧化鈉溶液)的大型氣泡吸收管,以200ml/min流量採集15min空氣樣品採樣後,立即封閉吸收管進出氣口,置清潔容器內運輸和保存樣品保存7天。

3.2.2其它樣品的採集

嘔吐物、胃內容物、固體食品和半流質食品使用具塞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密閉盛放,採樣量50g~100g,加少量100g/L氫氧化鈉氰化物加以固定。液體樣品血液除外)使用具塞玻璃瓶或聚乙烯瓶盛放,採樣量300ml~500ml,用100g/L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12。尿液樣品使用具塞或加蓋的塑料瓶,採樣量≥50ml。

3.3樣品保存和運輸

所有樣品採集後最好在4℃條件下冷藏保存和運輸,如無條件冷藏保存運輸,樣品應在採集後24h內進行實驗室檢測。所有實驗室檢測完畢的樣品,應在冷凍條件下保存一週,以備實驗室複覈。

3.4推薦的實驗室檢測方法

a)氰化氫氰化物的異菸酸鈉—巴比妥酸鈉分光光度法(GBZ/T160.29.5-2004)。

b)吡啶—巴比妥分光光度法測定尿中硫氰酸鹽(WS/T39-1996)。

c)工作場所氣中腈類化合物的測定(GBZ/T6160.68-2007)。

5 4 醫院內救治

4.1病人交接

中毒病人送到醫院後,由接診醫護人員與轉送人員對中毒病人的相關信息進行交接,並簽字確認

4.2診斷和診斷分級

救治醫生向中毒病人或陪護人員詢問病史,對中毒病人進行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確認中毒病人的診斷,並進行診斷分級。

診斷分級

a)觀察對象

短期接觸氰化物後出現輕度頭暈頭痛胸悶氣短心悸、可伴有眼刺痛流淚咽乾等眼和上呼吸道刺症狀等表現,一般在脫離接觸後短時間內恢復。

b)輕度中毒

明顯的頭痛頭暈胸悶心悸噁心嘔吐乏力,並有下列情況之一者:

i明顯呼吸困難

ii輕至中度意識障礙意識模糊,嗜睡譫妄狀態;

iii輕度代謝性酸中毒

c)重度中毒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

i昏迷

ii癲癇大發作樣抽搐

iii嚴重代謝性酸中毒

iv猝死

4.3治療

接收醫院對所接收的中毒病確認診斷和進行診斷分級後,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將病人送往不同科室進行進一步救治。觀察對象留觀24h,輕度中毒病人住院治療,重度中毒病人立即監護搶救治療。

4.3.1清除毒物

脫去中毒病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清洗污染皮膚毛髮指甲。眼部污染生理鹽水反覆沖洗20min。經口中毒者立即用清水徹底洗胃,洗胃後可給予20%甘露醇導瀉。

4.3.2特效解毒劑

凡出現呼吸困難者應給予解毒藥物治療,常用的解毒治療方法亞硝酸鈉-硫代硫酸鈉療法,如無亞硝酸鈉,可選用亞甲藍-硫代硫酸鈉療法。

a)亞硝酸鈉-硫代硫酸鈉療法:首先緩慢靜脈注射3%亞硝酸鈉溶液10ml~15ml,或按6mg/kg~12mg/kg給藥。然後,再靜脈注射25%~50%硫代硫酸鈉溶液20ml~50ml,必要時可重複給藥。

b)亞甲藍-硫代硫酸鈉療法:亞甲藍溶液按5mg/kg~10mg/kg稀釋後緩慢靜脈注射,隨後立即靜脈注射25%~50%硫代硫酸鈉溶液20ml~50ml,必要時可重複給藥。

c)4-二甲氨基苯酚(4-DMAP):立即肌內注射10%4-DMAP2ml後,緩慢靜脈注射25%~50%硫代硫酸鈉溶液20ml~50ml,必要時可重複給藥。

4.3.3氧療

可採用高流量吸氧治療,重度中毒病人可考慮給予高壓氧治療。

4.3.4對症支持治療

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代謝性酸中毒,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防治繼發感染。密切監護心、腦、肺等重要臟器功能,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

6 5 應急反應的終止

中毒事件的危險源及其相關危險因素已被消除或有效控制中毒食品和其他可疑毒物已經完全收繳和銷燬,未出現新的中毒病人且原有病人病情穩定24h以上。

7 附件1.氰化物的理化性質和毒性

注:MLD值——最低致死劑量;MLC值——最低致死濃度。

8 附件2.便攜式氰化氫檢測儀快速定量測定空氣中氰化氫

1適用範圍

方法適用於疑有氰化氫存在的情況下,採用相應範圍的傳感器,檢測氣體樣品氰化氫濃度。方法爲定量測定。

2原理

內置採樣泵,插入式電化學傳感器。氣體在電化學傳感器上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相應的電子信號,通過記錄電信號的強度來估算氰化氫濃度。

3儀器必要的性能及參數條件

3.1測定範圍:(0~100)ppm或(3~120)mg/m3

3.2分辨率:1ppm。

3.3實時顯示濃度、時間統計加權平均值,短期暴露平均值。

3.4高對比度數字顯示,高亮度LED指示燈和蜂鳴器報警。

3.5測定誤差:≤±5%(滿量程)。

3.6響應時間:小於30s。

3.7恢復時間:小於60s。

3.8開機後全功能自動自檢。

3.9傳感器壽命:≥2年。

3.10電源:充電電池,可以連續工作10個小時以上。

3.11電池壽命:≥12個月。

123.12工作溫度:-20℃~50℃。

3.13環境溼度(RH):15%~99%(非冷凝)。

3.14安全:整機防爆。

3.15有數據輸出功能

4儀器可選擇的性能及參數條件

4.1可使用多種氣體傳感器。

4.2音頻和可視報警,可選振動報警。

4.3可編程序,自動發出警報。

4.4內置採樣泵,並有一個氣體採樣器,用來採集現場樣品,帶回實驗室作進一步分析

4.5設有數據採集器,可做連續監測

5測定

按照介紹操作。

校準、調零。

6注意事項

6.1電化學傳感器有一定的效期,即使不用,也應定期更換。

6.2注意電池的壽命,及時充電。

6.3嚴格按照介紹要求,定期使用標準氣進行校準

6.4注意儀器的響應時間和回零時間。

9 附件3.對-鄰試紙定性檢測食物、嘔吐物、胃內容物中的氰化物

1適用範圍

方法適用於食品、嘔吐和胃內容物中氰化物定性測定。環境樣本和生物樣本氰化物定性測定可作爲初步判斷事件性質的重要參考,不能作爲確定事件性質的依據。

2原理

CN-與對硝基苯甲醛縮合爲苯偶姻,在鹼性條件下,苯偶姻使鄰二硝基苯還原,產生典型的紫色反應進行定性

3 方法主要參數

3.1 最低檢出限:1mg/kg。

3.2 干擾:硫化物對測定有干擾,使用醋酸鉛棉可消除干擾

3.3 全程測定時間:10min~20min。

4 器材與試劑

4.1 器材:100ml 錐形瓶,玻璃棒,小塑料管(可用微量加液器的吸頭),定性濾紙,滴管數支,平口吸球,打孔膠塞。

4.2 試劑:酒石酸或硫酸氫鉀;20g/L 氫氧化鈉溶液;對硝基苯甲醛 ;鄰-二硝基苯;無水乙醇;10%醋酸鉛;脫脂棉。

4.2.1 硝基苯甲醛和鄰二硝基苯溶液的製備

稱取硝基苯甲醛 1.5g 和鄰二硝基苯 1.7g,溶於 100ml 乙醇中。

4.2.2 對硝基苯甲醛和鄰-二硝基苯試紙的製備

將普通定性濾紙裁成 0.5cm×4cm,浸泡硝基苯甲醛和鄰二硝基苯溶液中(4.2.1),5 分鐘後取出,自然晾乾,置於乾燥瓶中備用。

4.2.3 10% 醋酸鉛棉製備

用 10%醋酸溶液浸透脫脂棉,壓除多餘溶液並使疏鬆,100℃下乾燥後,置於乾燥瓶中保存

5 分析步驟

取小塑料管並將其插入打孔膠塞中,管內下端塞少許醋酸鉛棉(4.2.3),臨用前將對硝基苯甲醛和鄰- 二硝基苯試紙用 20g/L 氫氧化鈉溶液溼潤,置於醋酸鉛棉上方,套上平口吸球。

在錐形瓶中加入 2g(2ml)樣品、5ml 水以及 100mg 酒石酸,迅速將帶有小試管的膠塞塞緊,反應數分鐘後,觀察小塑料管內試紙變色情況。

6 結果判定

陽性試紙顯紫色。

陰性試紙不顯色。

氰化物的含量越高,試紙顯色的時間越快,顏色越深,色澤保留的時間也越長。

7質量控制

檢測時,應同時加做標準、空白平行樣品

8注意事項:

檢測中,如果醋酸棉花全變爲黑色,說明樣品中含有過量硫化物,應加大醋酸棉花的用量,重新試驗。

10 附件4.茚三酮比色法定量測定白酒、糧食和水中的氰化物

1適用範圍

方法適用於白酒、糧食和水樣品氰化物定量分析

2原理

在鹼性條件下,CN-可催化茚三酮自身氧化還原反應,迅速生成紅棕色產物,其呈色深淺與氰化物含量成正比,於分光光度計上定量測定。

3方法重要參數

3.1線性範圍:(0.0~2.0)mg/L。

3.2最低檢出限:0.5mg/kg。

3.3全程測定時間:30min~40min。

3.5精密度(RSD):10%。

3.6準確度(回收率):84%~106%。

4試劑與器材

4.1試劑:硅油(消泡劑):氫氧化鈉醋酸鋅,酒石酸,碳酸鈉,1茚三酮。

4.2器材:100ml錐形瓶,15ml刻度試管,具塞金屬導管,酒精爐,10ml比色管,5ml比色管,小型水浴杯,分光光度計。

5操作步驟

5.1樣品前處理

5.1.1白酒樣品

按公式取酒樣,然後加5mg氫氧化鈉,並加水至5ml,搖勻後待用。

酒樣體積=5×6/酒精度數

5.1.2糧食和水樣

稱取2g(2ml)樣品,置於100ml錐形瓶中,加30ml水,加4滴硅油(消泡劑),另取2支15ml刻度試管,每管各加5mg氫氧化鈉和1ml水,用具塞金屬導管與錐形瓶連接起來,然後在錐形瓶中加入0.5g醋酸鋅和0.5g酒石酸,迅速連接,置於酒精爐上,微火加熱至沸騰(保持沸騰5min),收集兩支管內餾出液近10ml,取下吸收管,撤去熱源,合併餾出液,加水至10ml刻度,混勻,待測。

5.2分析步驟

5.2.1繪製標準曲線

取5ml比色管6支,分別加入1mg/L的氰化物標準溶液0.00、0.10ml、0.20ml、0.30ml、0.40ml、0.50ml,加10mg茚三酮和40mg碳酸鈉,加水至5ml,放置1分鐘後,用1cm比色皿在480nm波長處讀取吸光度值,以濃度爲橫座標,吸光度爲縱座標,製作標準曲線。

5.2.2樣品分析

取樣品處理液1.0ml,加40mg碳酸鈉和10mg茚三酮,加蒸餾水至5ml刻度,混勻後,白酒樣品以外的樣品室溫放置10min顯色後,進行測定;白酒樣品於30℃~40℃水浴5min顯色後測定。用測定標準系列的操作條件測定樣品溶液空白對照溶液樣品吸光度減去空白對照吸光度後,由標準曲線得出氰化物含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