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療法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鬆弛療法或放鬆訓練是通過一定的程式訓練學會精神上及軀體上(骨骼肌)放鬆的一種行爲治療方法。其核心的理論認爲放鬆所導致的心理改變的維持對應激所引起的心理改變是一種對抗力量。放鬆可阻斷焦慮,副交感支配可阻斷交感支配。

能使人引起放鬆反應方法在古代即已存在。特別是在一些宗教中,如基督教、猶太教、東方的神宗、瑜珈、印度教、道教、神道教等均有放鬆訓練的成分。但現代放鬆訓練的實際應用則應首推雅可布松(Jacobson,E.)的先驅著作《漸進性放鬆》。他認爲焦慮能因直接降低肌肉的緊張而消除。他的放鬆訓練程序基本上是使各肌肉羣緊張與放鬆,使學會區分肌肉緊張與放鬆的感受,被稱之爲漸進性肌肉放鬆訓練。這種訓練涉及60組不同的肌肉

活爾帕 (1958)改進了他的方法,建立了系統性脫敏治療。本斯屯等(1973)發表了漸進性放鬆訓練治療手冊,進一步簡化了PMR技術,只集中在16組肌肉。當前,放鬆訓練已成爲一種單獨的訓練程式,而且發展了錄音帶指導的PMR。因爲這樣可使得人們在家裏自己進行,應用越來越普遍。但有人也提也,由於它不能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而進行恰當的指導,因而它與治療者的生動的指導是不同的。

1 放鬆訓練

近年來放鬆訓練發展了五大類型:(1)漸進性肌肉放鬆;(2)自生訓練; (3)自我催眠;(4)靜默;(5)生物反饋輔助下的放鬆。

雖然放鬆訓練的原理及程序可不一樣,但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降低交感神經系統活動水平、減低骨骼肌的緊張及減輕焦慮與緊張的主觀狀態。本遜(1977)提出幾乎在所有的放鬆技術中都存在的以下四個基本成分:

(1)精神專一:要求自己集中注意於身體感覺、思想或想象默默地或出聲地重複一個音、詞、句子或想象,以促進邏輯的繼發性過程性思維轉變爲較少現實依據的原發性過程性思維

(2)被動態度:當思維想象發生分心時,教導自己不理睬無關刺激而重新集中注意力於精神專一;

(3)減低肌肉能力:處於一種安適的姿勢,減低肌肉緊張;

(4)安靜的環境:閉目以減少外來的分心,寧靜的環境可減少外來感覺的傳人。

實際上還有一個,就是需要有規律地進行訓練。

本遜還提出在他們實驗室裏所應用的非迷信方法以引起鬆弛反應方法簡單而易學:

(1)安靜舒適的姿勢

(2)閉目養神。

(3)儘量放鬆全身肌肉,從腳開始逐漸進行到面部,完全放鬆。

(4)用鼻呼吸,使能意識到自己的呼吸。當呼氣時默誦“一”……,吸氣時默誦“二”……。

(5)持續凹分鐘,可以睜開眼睛覈對時間,但不能用報警器。結束時首先閉眼而後睜開眼睛,安靜地坐幾分鐘。

(6)不要擔心是否能成功地達到深度的鬆弛,維持被動姿勢。讓鬆弛按自己的步調出現。當分心的思想出現時不要理睬它,並繼續背誦“一”。隨後鬆弛反應將不費力地來到。

進行這種技術每天1—2次,不要在飯後兩小時內進行,因消化過程可能干擾預期引起的變化。放鬆訓練可以廣泛地應用於正常人的保健,消除運動員、學生的緊張,提高成績及可用以治療多種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疾病)與神經症

2 鬆弛療法的理論基礎

人類通過鬆弛療法治療某些疾病已有很長的歷史了。我國的氣功療法,印度的瑜珈術,日本的坐禪,以及近代德國斯庫爾茲的自我訓練法和美國雅克布松的漸進性放鬆訓練等,都是以放鬆爲主要目的的自我控制訓練。大量實踐表明,這些鬆弛訓練,可以使機體產生生理、生化心理方面的變化,不但對於一般的精神緊張、神經症有顯著的療效,而且對某些與應激有關的心身疾患也有一定的療效。

應激所引起的人體反應是多方面的,不但能引起生理反應,而且也能引起心理反應。前者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腎上腺反應,表現爲交感神經活動加強,腎上腺髓質釋放兒茶酚胺增加,而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呼吸加速、肌張力增高等;另一爲垂體腎上腺皮質反應,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大量分泌,ACTH等腎上腺皮質內分泌活動可以起直接效應,主要促進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增加,從而引起一系列反應抑制炎症反應、對抗過敏反應血糖升高等。心理反應在性質上可分爲二類:一類是有利於應激的;另一類是干擾應激能力的,例如過度的焦慮情緒激動等,由此可引起認知和自我評價的障礙。

鬆弛治療具有良好的抗應激效果。在進入鬆弛狀態時,表現爲全身骨骼肌張力下降,呼吸頻率心率減慢,血壓下降,並有四肢溫暖,頭腦清醒,心情輕鬆愉快,全身舒適的感覺。研究證明,鬆弛狀態可使大腦皮層的喚醒水平下降,從而促使動系統功能降低,向營養系統功能增高。前者的功能是提高交感神經活動,增強骨骼肌張力、增加激素諸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甲狀腺素皮質醇等的分泌,提高分解代謝,並使個體處於積極的準備狀態(覺醒、警戒、情緒反應活動增加);而後者的功能保持能量,提高副交感神經活動包括心率減慢、血壓下降、皮膚溫度升高、增強胃腸運動和分泌功能等,促進合成代謝及有關激素諸如胰島素性激素的分泌。目前多數人認爲鬆弛狀態是一種促營養系統反應,也就是說,鬆弛狀態時,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的調節,可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從而達到增進心身健康和防病治病的目的。某些研究還表明,鬆弛狀態不同於催眠狀態。是處於一種清醒狀態下的低代謝狀態。

在進行放鬆訓練時,有時還會產生一些特殊的感覺,比如抽動、顫動、麻木感、瘙癢感、燒灼感、不平衡感、上浮感、眩暈感以及知覺變化等。也就是出現我國氣功中的“得氣反應”或在自生訓練中所謂的“釋放現象”。其原因,有人認爲這是由於內環境新組合引起的由交感神經控制副交感神經控制優勢轉化的表現。魯斯則認爲這是大腦中儲存的異常能量,通過鬆弛而被釋放出來了所謂自我性解放。這些變化也有利於心身功能神經系統的調整作用。魯斯還認爲應把這種解放用於治療,也就是通過訓練擺脫壓抑,或自我性言語化,即邊做自我訓練,邊使其說出心理矛盾而把被壓抑能量化爲言語等,以恢復混亂了的大腦自我控制機能。

大量事實表明,鬆弛訓練確可調整大腦皮層內臟器官功能,特別是調整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然而,這種調整的效果僅是根據被訓練者主觀經歷的內部感受,不能用客觀標準去衡量,因此就難以確知機體功能失調的情況以及鬆弛調整的程度,尤其是對於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病人,很難達到完全的鬆弛狀態。採用放鬆訓練法與生物反饋相結合的訓練法,可以改善傳統鬆弛療法的侷限和不足,且可大大加快訓練的進程。功能失調的情況以及鬆弛調整的程度,尤其是對於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病人,很難達到完全的鬆弛狀態。採用放鬆訓練法與生物反饋相結合的訓練法,可以改善傳統鬆弛療法的侷限和不足,且可大大加快訓練的進程。

3 鬆弛療法治療焦慮症

焦慮症”讓我們如此苦悶、驚慌,嚴重危害着我們的身心健康,退縮不是辦法,只有勇敢地對它說NO,它纔有可能避你遠之,不妨一起來試試。

首先,你應該明確自信是治療焦慮症的必要前提,你可以不斷的暗示自己有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和完成各種工作的能力,堅信通過治療可以完全消除焦慮疾患。   在暗示之外,你還可以吧各種積極的態度記下來,如時間飛逝,生命短暫,我要珍惜現在的一分一秒、考試的分數並不能代表什麼,沒什麼好害怕的,經常讀一讀,進行自我強化

由於焦慮是與肌肉相關聯的所以你必須學會自我深度鬆弛,令軀體放鬆從而促使精神放鬆,使焦慮無立足之地。

肌肉的放鬆大體包括手臂、頭部、軀幹、腿部的放鬆,大致的過程均爲集中注意――肌肉緊張――保持緊張――解除緊張――肌肉鬆弛,這時身體過程是靜止的而不爲某些朦朧意識控制。   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想象放鬆,先由他人給予語言指導,再自行進行想象各種舒適、溫暖、平靜的情境,如在沙灘上、小湖邊等。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還可利用深呼吸來放鬆,深深吸一口氣然後迅速吐出來,能使肌肉很快放鬆。

焦慮患者發病時總胡思亂想,痛苦不堪,這時你可採用自我刺激法,轉移注意力,如聽喜歡的音樂、看有趣的書、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等,來忘卻其痛苦。

當然,挖掘病根還是相當重要的。心理醫生常認爲能夠發現自己的病因焦慮症便好了一半,所以你應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努力回憶童年令你焦慮不安的場景或事件,再聯繫近期焦慮發作的情境仔細地分析其中的刺激因素,再根據刺激因素如強烈節奏的音樂、昏暗的環境等進行自由聯想,找出致病的真正原因。

請記住,相信自己,戰勝自己,焦慮不再有!

4 鬆弛療法治療頭痛

放鬆療法作爲藥物治療的輔助療法,是通過主觀想象和客觀措施,使人達到肌肉鬆弛精神安定減輕焦慮的治 療方法放鬆療法作爲一種減輕焦慮心理行爲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明顯的緩解精神因素造成的各種神經頭痛偏頭痛失眠症焦慮症抑鬱症神經衰弱等。大家知道,精神焦慮神經興奮等因素可引起的頭皮及頸背部肌肉痙攣而造成頭皮緊縮感而產生頭痛頭暈,緊張或情緒刺激可加重,伴焦慮煩躁心慌多汗、頸背痛耳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可併發抑鬱症狀及強迫症狀等其他神經症狀。

其發病機理就是焦慮肌肉痙攣,這兩種因素互爲因果,久之造成惡性循環焦慮—痙攣—頭痛失眠

其治療就是根據其發病機理:抑制焦慮—緩解痙攣。非藥物療法主要是放鬆療法

頭痛睡眠障礙的原因很多。治療頭痛睡眠障礙的關鍵是調節恢復人體神經系統興奮抑制平衡性。放鬆訓練可使全身的骨骼肌肉韌帶血管神經放鬆,輔以輕鬆的音樂與合適的溫度,可以調節緊張心理,調節神經系統興奮抑制平衡性,達到身心鬆弛,使身體的自主神經系統活動性朝着有利於放鬆和睡眠的方向轉化,從而改善頭痛睡眠放鬆療法整體觀爲指導,除局部肌肉的放鬆訓練外,還強調配合深呼吸的全身整體放鬆訓練,所以它使患者較易進入放鬆狀態,且同時達到較深的層次放鬆,患者反映見效快。另一特點是心身放鬆法通過良性的語言誘導和特殊的視覺想象訓練,使患者較易出現放鬆後愉快高峯體驗,從而改善患者既往的不良情緒體驗,在全身肌肉放鬆的基礎上,患者能體會到精神心理的同時放鬆。故軀體和心理的同時放鬆是心身放鬆療法的突出特點,可以認爲該法是屬於一種心理生理療法。心身放鬆療法藥物副作用,且因其具有心身兼治的效應,對於伴有情緒障礙行爲障礙頭痛睡眠障礙患者尤爲適宜。放鬆療法能夠有效緩解壓力,而且對於壓力所導致的失眠症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神經症患者頭痛功能頭痛,以頭重、頭壓感居多,放鬆療法對這類症狀具有無與倫比的作用,對於焦慮狀態、神經抽動症神經衰弱高血壓結腸炎、冠心病哮喘胃潰瘍心身疾病也有顯著療效。 患者處在安靜的環境中,舒適的躺在沙發或牀上,安靜休息10—15分鐘,排除雜念,身心保持鬆弛狀態,每次訓練30分鐘,每日1—2次,最好安排在中午或晚上睡眠前,做完放鬆訓練後很自然就進入完全放鬆的睡眠狀態,醒來頭腦清晰,精力充沛。一般15—20次爲一療程,本療法在我院治療的病人中廣泛應用,只要堅持訓練必將收到良好的療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