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石病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í shí bìng

2 英文參考

pancreatolithiasis

3 註解

4 疾病別名

胰腺結石病

5 疾病代碼

ICD:K86.8

6 疾病分類

消化內科

7 疾病概述

胰石病是一種較少見的疾病,有報道其佔屍檢材料的0.09%~0.13%,近年來有增高趨勢。臨牀症狀腹痛最常見,約佔62%。疼痛位於中上腹或左上腹,多爲反覆發作的持續性疼痛,少數爲鈍痛,可放射至背、肩、左肋緣,與進食有一定關係。引起脂肪瀉和營養不良黃疸糖尿病等。

多發於中年,40~50歲最多見,男性多於女性,男女之比爲3∶1。

8 疾病描述

胰石病是一種較少見的疾病,有報道其佔屍檢材料的0.09%~0.13%,近年來有增高趨勢。它既可以是引起慢性胰腺炎的原因,又可以是慢性胰腺炎發展的最終結果,因此,許多教科書上都將其與慢性胰腺炎一併敘述。

臨牀上胰石病可分爲2種類型:

1.胰管內結石 亦稱真性結石,指結石生長於胰管內。多發者爲主,單發者較少;胰頭部胰管內多見,胰尾部少見。其主要成分爲碳酸鈣磷酸鈣和蛋白質以及少量鈉、磷、鎂。大小不等,小者如粟粒,大者如胡桃,或更大。形狀有圓形、卵圓形、叄角形及不規則形。顏色爲白色或灰白色,質地堅硬,多黏附於導管壁上。

2.胰實質內鈣化 亦稱假性結石。由磷酸鈣和氫氧化鈣結合產生,沉積在脂肪壞死部分,其周圍可有慢性炎性改變。

9 症狀體徵

1.腹痛 最常見,約佔62%。疼痛位於中上腹或左上腹,多爲反覆發作的持續性疼痛,少數爲鈍痛,可放射至背、肩、左肋緣,與進食有一定關係。其嚴重程度、發作間隔和持續時間差異較大,有些病人疼痛劇烈,發作頻繁,影響工作和生活,有些病人僅偶有上腹部不適感。疼痛是由於結石阻塞胰管使胰液不能排出,胰管壓力增高,或爲Oddi括約肌水腫痙攣所致。在併發慢性胰腺炎時,炎症刺激神經末梢也是疼痛原因之一。

2.脂肪瀉和營養不良 由於胰石阻塞胰管,加上胰腺組織破壞,導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輕者可表現爲大便次數、大便量增多,重者可見大便表面有油狀物。長期的脂肪瀉可使營養物質吸收障礙,導致營養不良消瘦外分泌功能障礙的程度與病因、結石位置和結石分佈範圍有關,酗酒和結石分佈於胰頭體部或全胰者損害發生率較高、程度較重,結石分佈於胰尾部者損害較少、較輕。

3.黃疸 胰結石阻塞於壺腹部,或胰頭慢性炎性腫塊壓迫膽總管下端,或Oddi括約肌水腫痙攣,均可引起黃疸

4.糖尿病 顯性糖尿病佔32%,糖耐量異常佔68%。是由於胰島細胞破壞,胰島素分泌量減少所致,也有人認爲是胰島素胰高糖素生長激素分泌均減少所致。此種糖尿病較難用藥物控制

5.腹部體徵 不明顯,偶有中上腹或左上腹輕壓痛,無反跳痛。在併發假性囊腫形成時,可捫及腹部囊性腫塊

10 疾病病因

胰石病病因主要有:

1.酗酒 爲最主要的發病因素,佔75%。

2.複發性胰腺炎

3.營養不良

4.其他原因 如膽道疾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遺傳因素和胰腺寄生蟲病

5.原因不明。

11 病理生理

酒精刺激胰液胰酶的分泌增加,其中胰酶分泌大於水分分泌,高濃度的胰酶能破壞胰管上皮細胞,引起胰液蛋白質和鈣濃度的增加,其中乳鐵蛋白和胰石蛋白(PSP)在結石形成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們可與白蛋白結合,形成巨大的蛋白聚合物而沉澱。隨着病程的進展,碳酸鈣加入其中,引起典型的鈣化,逐漸形成結石。總之,胰液淤滯和其成分的變化是胰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12 診斷檢查

13 診斷

根據臨牀表現,輔以影像檢查,一般均可作出明確的診斷。尤其是影像檢查胰石病的診斷率非常高。目前以B 超和腹平片爲首選方法需要時選用CT、MRI 和ERCP檢查。

14 實驗室檢查

尿澱粉酶可升高。有脂肪瀉者鏡下觀察糞便有多量脂肪滴和未消化肌纖維。血ALT、AST、可輕度異常,白蛋白下降,膽固醇、叄酰甘油下降。有黃疸者,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均可升高。有糖尿病血糖升高。有人用放射免疫檢測發現血乳鐵蛋白增高是胰石病的特有表現,據此認爲此法是確診的最佳方法

15 其他輔助檢查

影像檢查胰石病診斷的主要方法

1.腹平片 由於胰石中多含有鈣成分,故不能透過X線,在腹平片上表現爲不透光的陽性結石,主要有3種類型:

(1)瀰漫型:爲散在的粟粒大小結石。

(2)孤立型:爲一個或數個塊狀結石。

(3)混合型:爲粟粒狀、黃豆狀或塊狀結石同時存在。

酗酒引起的胰石病以瀰漫型結石多見,其他原因引起的胰石病以孤立型和混合型結石多見。結石分佈脊柱兩側、平第2腰椎至第11胸椎間。如果是單個結石或小結石,易與脊柱重迭,這時需加拍側位片。早期結石成分以蛋白質爲主,腹平片呈陰性,此時ERCP有助於診斷。

2.B超 能較準確地觀察胰腺形態、結石的光團和擴張的胰管,並對結石大小、數量和所處位置作出診斷,是目前首選的檢查方法

3.CT 胰腺結石表現爲小點狀、條狀、星狀至粗大斑塊不等的陰影,可局部或瀰漫分佈。它可確定結石的數量、大小及在胰管內的位置,還能觀察胰腺形態大小和胰管擴張程度。

4.ERCP 可清楚地觀察結石的數量、大小、部位和胰管的直徑,有無狹窄或擴張,對陰性結石特別有幫助。但ERCP只能顯示胰管內的變化,對胰實質內鈣化(假性結石)幫助不大。且ERCP尚可誘發胰腺炎,應用時加以注意

5.MRI 診斷價值與CT相似,但鈣化和結石的發現CT優於MRI。當結石小於5mm時MRI不易發現。

16 鑑別診斷

鑑別診斷:胰石病尚需與下列疾病進行鑑別診斷:膽石症泌尿繫結石腹膜後和腸繫膜淋巴結鈣化,結核性腹膜炎後的鈣沉着,消化道內特別是憩室內的鋇劑滯留。在腹痛發作時,需與腹腔臟器穿孔腸繫膜動脈栓塞腸梗阻和冠狀動脈栓塞相鑑別。

17 治療方案

1.非手術治療

(1)對症治療症狀發作時,應禁食或進低脂飲食,以減少對胰腺分泌的刺激。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適當應用解痙止痛藥胰腺分泌抑制藥,胰酶製劑和中藥,必要時應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對無症狀或僅影像檢查發現胰石病者,如沒有胰內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現,可密切隨訪。

(2)溶石治療:利用藥物溶解胰石的主要成分以便胰管恢復通暢,是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Lohse報道在體外局部增加氯化鈉濃度,特別是枸櫞酸鹽濃度時可增加胰石的溶解度,因此,臨牀上可應用枸櫞酸口服以治療胰結石。Noda發現胰腺能分泌一種弱有機酸-二甲惡唑烷二酮(DMD),該物質能增加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溶解度,使已形成的微小結石能自行溶解,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因此,他用DMD的衍生物(叄甲惡唑烷二酮,TMD,原爲一種抗癲癇藥)作爲溶石劑來治療胰管結石,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由於胰液淤滯也是胰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人提出應用胰液分泌刺激劑來增加胰液的分泌量,降低胰液的黏稠度,這樣一方面可阻止蛋白栓子的形成,另一方面可將已形成的栓子沖刷進腸道,此爲沖洗療法。這類藥物有腸促胰酶肽(CCK)或促胰液素

(3)內鏡治療:利用ERCP技術,切開Oddi 括約肌,再將導管置入胰管內,進入一系列的治療,是近年來發展的新技術。通過胰管導管可用溶石劑溶石,也可用網籃或氣囊取石。這種技術比較複雜,需要操作人員具有豐富的臨牀內鏡經驗。對於大結石或胰管狹窄致結石嵌頓不易取出時,可先行體外震波碎石(ESWL)或火花放電碎石,石碎後可隨胰液一起排出,如仍不能排出,可再行內鏡下取石或溶石治療。但ESWL 和火花放電是否對胰腺組織造成損害,有待進一步觀察。有人報道在內鏡下放置鼻胰導管,經導管注入枸櫞酸鹽和其他適當的溶劑,以達到溶石的目的。這種方法不切開Oddi括約肌,可反覆多次使用溶石藥物,有一定優勢,可以試用。

2.手術治療

(1)指徵:

①結石較大或結石嵌頓,無法用內鏡治療取石者。

症狀較重,經過非手術治療無效者。

③臨牀上不能排除癌變者。

(2)手術方式:

①針對胰管結石的術式:根據結石在胰腺內的不同部位,採取不同的術式。直接切開結石表面的胰腺組織和胰管,取出結石。此法適用於結石位於胰體頸交界處,同時近段胰管無梗阻者。因此處胰組織較薄,胰管靠前,術中易捫及。取石後可直接縫合切開處或行胰管空腸Roux-en-Y 吻合術,採用胰管管壁和空腸黏膜吻合法。

②經胰體切開胰實質取石:如術中未捫及結石,可在胰體胰管擴張處切開胰管,用取石鉗或刮匙取盡結石,再行造影,明確無結石殘留和近段胰管通暢後,再行胰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

③胰體尾部切除術:適用於胰體尾部胰管結石或實質鈣化,切除後再行胰體尾部空腸Roux-en-Y吻合術(Duval術)。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或全胰切除術:適用於胰頭體部的假性結石或全胰腺的廣泛、瀰漫性的假性結石。但此術式操作複雜、創傷大,術後併發症多且嚴重,採用時一定要慎重,尤其是全胰切除術目前已放棄。

(3)針對併發症的術式:如有胰腺假性囊腫形成,可行囊腫空腸Roux-en-Y吻合術。如有癌變,則按胰腺癌處理。

3.併發症的治療 併發糖尿病者,可用藥物胰島素治療。併發肝病消化性潰瘍者,則按原發病原則處理。

18 併發症

1.良性併發症 胰石病可導致胰腺組織發生慢性炎性改變,產生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腫。當炎症累及胰島細胞時可產生糖尿病。其他併發症有消化性潰瘍和肝病。

2.惡性併發症 主要是胰腺癌綜合內外報道其發病率一般在3.6%~16.7%。有人認爲胰石病可導致胰腺組織反覆發生慢性炎症囊腫纖維化,後二者長期作用可使胰腺細胞基因發生突變,最終發生癌變。從好發年齡來看,胰石病合併胰腺癌的病人以30~40歲居多,而一般胰腺癌以50~60歲居多,前者較後者提前了20歲。

19 預後及預防

20 預後

:目前尚無相關資料。

21 預防

: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酗酒)積極有效地治療原發病(膽道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寄生蟲等),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22 流行病學

多發於中年,40~50歲最多見,男性多於女性,男女之比爲3∶1。

23 特別提示

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酗酒)積極有效地治療原發病(膽道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寄生蟲等),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