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病辨證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經絡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yáng bìng biàn zhèng

2 註解

太陽病辨證六經辨證的一部分[1]太陽病外感傷寒病初期所表現的證候,病變部位主要在肌表,或循經入於膀胱之腑,根據受邪後反應不同,可分爲太陽經證太陽腑證太陽經證風寒外束肌表,營衛失調,以惡寒頭項強痛、脈浮爲辨證要點[1]太陽腑證太陽經證未解,又內傳入膀胱之腑所表現的證候,根據病因病機及臨牀表現不同,又可分爲蓄水證蓄血證[1]

參見六經辨證六經辨證爲《傷寒論》的辨證方法[2]六經,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2]。是張仲景在《內經六經的基礎上,結合外感熱病傳變情況總結出來的六個辨證綱領,亦即外感病過程六個深淺階段的綜合證候[2]六經彼此間是互相聯繫的,可以合病並病兩感和互相傳變,不能截然分開[2]

參見太陽病太陽中風太陽傷寒太陽經病太陽腑病傷寒蓄水證傷寒蓄血證

太陽病爲病名[3]。《傷寒論六經病之一[3]太陽病包括經證腑證[3]。多由外感風寒所致[3]。經病包括太陽中風太陽傷寒,腑病包括太陽蓄水證太陽蓄血證[3]。《尚論篇》卷一:“太陽病之總脈總證,統中風傷寒爲言也。太陽膀胱經,乃六經之首,主皮膚而統營衛,所以爲受病之始。”《傷寒指掌》卷一:“凡風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頭痛項強身痛腰痛骨節煩疼發熱惡寒,此皆太陽經之見症。如無汗而脈浮緊,此營衛俱強而表實也,用麻黃湯以發表,使營衛之邪,從皮毛而出,則諸症自除矣;如脈浮而弱,汗自出者,此營強衛弱而表虛也,用桂枝湯解肌,使營衛和,而邪自解矣。”《傷寒醫訣串解·太陽篇》:“太陽爲寒水之經,主一身之表。何謂太陽經證?曰頭痛項強發熱惡寒是也。……何謂太陽腑證?曰表邪不去,必人於裏,膀胱爲表中之裏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太陽中風爲病名,太陽經病之一,亦稱太陽表虛證[4]中風外感風邪之意,與猝然倒地、口眼㖞斜中風不同[4]太陽中風的特徵是發熱惡風,汗出脈緩[4]。《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註解傷寒論》卷二:“風則傷衛,發熱,汗出,惡風者,衛中風也。……以衛爲陽,衛外者也,病則不能衛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惡風也。”《傷寒溯源集·中風正治》:“中風,風傷衛也。……感之則爲中風矣。然非獨春令爲然也,四時皆有之,唯春時爲當令耳。發熱者,風邪客於衛而鬱蒸也,汗出惡風者,風邪襲於毛孔衛氣不能司其開闔之常,玄府不閉,故汗自出,腠理疏而不克任受風寒,故惡風也。”

太陽傷寒爲病證名,太陽經病之一,亦稱太陽表實證[5]。由外感寒邪所致[5]太陽傷寒的特徵是發熱惡寒無汗,脈緊等[5]。《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爲傷寒。”“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註解傷寒論》卷三:“此太陽傷寒也,寒則傷榮,頭痛,身疼,腰痛,以至牽連骨節疼痛者,太陽經榮血不利也。”《傷寒辨證》卷四:“寒邪外束,人身之陽不得宣越,故令發熱寒邪在表,不復任寒,故令惡寒,寒主閉藏,故令無汗。人身之陽,既不得宣越於外,則必壅寒於內,故令作喘。”《傷寒論辨證廣注·太陽病》:“寒邪在表,皮膚閉而爲熱,則其人當無汗惡風寒,……仲景用麻黃湯者,專以發太陽無汗傷寒也。”

太陽經病爲病證名,亦稱太陽經證[5]。一般指桂枝湯證與麻黃湯[5]。《傷寒溯源集·太陽經綱領》:“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從巔絡腦,還出別下項,連風府、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夾督脈而行。風寒客之,故頭項強痛也,風寒在表則惡寒。”《醫學心悟·太陽經證》:“太陽經病頭痛發熱項脊強,身體痛,鼻鳴,乾嘔惡風自汗,脈浮緩者,名曰中風。宜解肌桂枝湯主之。若前證悉具,惡寒無汗,脈浮緊,或喘嗽者,名曰傷寒。宜發表,麻黃湯主之。”太陽經病,由於邪未入裏,大多二便如常,口亦不渴,故均用辛溫解表[5]

太陽腑病爲病證名,亦稱太陽腑證[5]。爲太陽邪熱不解,內犯膀胱所致[5]。有蓄水與蓄血之分[5]。《傷寒溯源集·中風失治》:“太陽者,膀胱之經也。……太陽之經邪不解而內犯膀胱,則下焦不蒸而氣液不得上騰。”《傷寒論辨證廣注·太陽病》:“太陽之邪傳裏,膀胱腑病,水氣上逆而作渴也,故宜五苓散。”《註解傷寒論》卷三:“太陽邪熱不解,隨經入腑,爲熱結膀胱,……太陽多熱,熱在膀胱,必與血相搏。”《傷寒辨證》卷四:“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大便黑者,瘀血漬之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氣不病也。”《傷寒醫訣串解》卷一:“何謂太陽腑證?曰表邪不去,必入於裏,膀胱爲表中之裏也,有蓄水、蓄血之辨。太陽證,其人口渴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爲膀胱蓄水證,宜五苓散太陽證,其人如狂,小腹硬滿,小便自利,脈沉,爲膀胱蓄血證,宜桃仁承氣湯。”亦有以蓄血瘀血蓄於下焦,不在膀胱,爲傷寒兼證[5]。《醫學心悟》卷二:“傷寒兼症者,非傳經六經之正病,……蓄血者,瘀血蓄於下焦也。”

傷寒蓄水證爲病證名,太陽腑證之一[6]。《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傷寒論類方》:“小便不利而欲飲,此蓄水也,利水則愈。”其主要證候小便不利少腹滿微熱消渴,或水入則吐等[6]膀胱太陽經之府,太陽病不解,邪熱隨經入府,膀胱氣化不行,與水相結,而成蓄水證[6]。故用五苓散通陽化氣,利水解表[6]

傷寒蓄血證爲病證名,指太陽蓄血證[6]。多由太陽病不解,瘀熱隨經,內結膀胱所致[6]。《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0.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6.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8.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9.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53.

治療太陽病辨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太陽病辨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