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補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èi bǔ sǎn

2 《聖惠》卷六十

2.1 組成

續斷2兩,人蔘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當歸1兩(銼,微炒),熟乾地黃2兩,芎1兩,黃耆1兩(銼),白芍藥1兩,白芷3分,桂心1兩,麥門冬1兩(去心),白茯苓1兩,乾薑1兩(炮裂,銼),甘草3分(炙微赤,銼),五味子1兩。

2.2 主治

腸風痔疾,失血過多,虛乏羸困,不欲飲食。

2.3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1日3-4次。

2.4 製備方法

上爲散。

3 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3.1 組成

人蔘黃耆白芷當歸肉桂桔梗(炒)、川芎木香甘草(炙)、防風厚朴(姜制)、阿膠(炒)、橘皮(去白)各等分

3.2 功效

滋養血氣,瘡毒得出。

3.3 主治

小兒正患瘡疹中,或感外寒,或內傷生冷,或服冷藥過多,因生吐瀉,脾虛血澀,瘡疹遲遲不出,肌膚瘦而無血色。

3.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加酒2匙,溫湯調服之,不拘時候。

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4 普濟方》卷二八八

4.1 組成

附子(炮)1兩,白姜1兩,人蔘甘草3錢,陳皮麻黃,官桂半兩。

4.2 功效

去膿血、寒熱,生肌。

4.3 主治

癌已破,膿多瘡爛,肉未生者。

4.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加蔥煎,食前服。

4.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5 普濟方》卷二八三

5.1 組成

白芷2兩,官桂1兩,香附子3兩,甘草半兩。

5.2 功效

託膿敗毒。

5.3 主治

癰疽已破。

5.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用酒調下。

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6 魏氏家藏方》卷九

6.1 組成

皁角(不蛀者,颳去皮子,以炭火燒爲灰,略存性)1兩,青鹽(炒幹,別研)1錢,北細辛(去梗葉)1錢,香附子(炒,去毛,用粗磚擦去粗皮,洗淨)2兩,舶上茴香2錢(炒)。

6.2 功效

補腎去風,牢牙定疼。

6.3 用法用量

每用揩牙。

6.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和調,以密器收貯。

7 普濟方》卷一五四引《衛生家寶

7.1 組成

青皮(去瓤稱)1兩,破故紙(炒)1兩,威靈仙去蘆,洗,烙)1兩,黑牽牛3兩。

7.2 主治

遠年近日腰疼,丈夫婦人腎臟久虛,腰疼不可忍者。

7.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空心、食前溫酒調下。

7.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8 楊氏家藏方》卷十

8.1 組成

沉香2錢半,丁香2錢半,木香2錢半,安息香(酒化,去砂石)2錢半,麝香2錢半,鱉甲酒炙黃色)1兩,柴胡(去苗)1兩,熟乾地黃(洗,焙)1兩,京三棱(炮,切)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人蔘去蘆頭)半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檳榔半兩,五味子半兩,白芍藥半兩,甘草(炙)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浸炙)半兩,桃仁(湯浸,去皮尖)半兩,肉豆蔻(面裹煨)半兩,秦艽3分,知母3分,牛膝(酒浸1宿,焙乾)3分,白朮3分,地骨皮3分,大黃1分(溼紙裹煨),(一方減大黃附子)。

8.2 主治

五臟勞氣,肌肉消瘦發熱盜汗,不進飲食。

8.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3枚,同煎至1盞,空心、食前溫服

8.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9 《聖惠》卷六十一

9.1 別名

麥門冬湯麥冬湯

9.2 組成

黃耆1兩(銼),麥門冬1兩(去心),芎1兩,白茯苓1兩,桂心半兩,遠志半兩(去心),當歸1兩(銼,微炒),人蔘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五味子1兩。

9.3 主治

癰疽潰散,膿出太多,內虛少力,不食

9.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9.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9.6 附註

麥門冬湯(《聖濟總錄》卷一二八)、麥冬湯(《瘍科選粹》卷二)。

10 《聖惠》卷五十九

10.1 組成

黃連1兩(去須,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乾薑半兩(炮裂,銼),紫筍茶半兩(微炒)。

10.2 主治

赤白痢

10.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10.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11 《千金》卷二十二

11.1 組成

蜀椒2分,乾薑2分,白蘞1兩,黃耆2分,人蔘2分,桂心1分,甘草1兩,小豆1合半,附子1兩,防風1兩,芎2兩。

11.2 主治

癰疽發背

11.3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夜2。

11.4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

11.5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此方治脾胃之憊,椒、姜、桂、附破結於內;芩、蘞、防、甘解散於外;人蔘、芎溫補氣血以排膿,小豆一味通調水道以瀉火,合心包之毒從小腸膀胱開泄也。

11.6 附註

方中蜀椒,《外臺》作“蜀升麻”。

12 《千金》卷十九

12.1 組成

乾地黃5分,巴戟天半兩,甘草1兩半,麥門冬1兩半,人蔘1兩半,蓯蓉1兩半,石斛1兩半,五味子1兩半,桂心1兩半,茯苓1兩半,附子1兩半,菟絲子5分,山茱萸5分,遠志半兩,地麥5分。

12.2 主治

男子五勞六絕。其心傷者。令人善驚,妄怒無常;其脾傷者,令人腹滿喜噫,食競欲臥,面目痿黃;其肺傷者,令人少精腰背痛四肢厥逆;其肝傷者,令人少血面黑;其腎傷者,有積聚少腹、腰背滿痹,咳唾,小便難。六絕之爲病,皆起於大勞脈虛,外受風邪,內受寒熱,令人手足疼痛,膝以下冷,腹中雷鳴,時時泄痢,或閉或痢,面目腫,心下憒憒,不欲語,憎聞人聲。

12.3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加至3匕。無所禁。

12.4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

12.5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五勞六絕,靡不因於大勞,而五勞之中,其房勞更爲根柢。況堪六氣乘虛,寧無六絕之患乎?所以《千金》急乘未絕之時,特立內補一方,以人蔘補心神,麥冬肺氣,桂心調肝血甘草溫脾津,石斛胃氣茯苓通氣化,餘皆溫補腎臟之品,味雖兼走諸髒,而實歸併於腎也。

13 衛濟寶書

13.1 組成

附子1兩(炮),粉草3分(炙),茯苓半兩,陳皮半兩(去白),白姜1分,人蔘3分,麻黃半兩,官桂1錢。

13.2 主治

瘡瘍已破,而膿汁出多,瘡壞爛,肌肉未生者。

13.3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加蔥白3寸,大棗1個,煎7分服

13.4 製備方法

上爲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