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清 莫枚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痱與喑俳不同說

凡辨症須於同中求異,如痱與喑俳是也。《靈》熱病痱之爲病,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是痱之名,名於四肢不收,不收則廢也。《素》脈解內奪而厥,則爲喑俳,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注∶俳,廢也。腎之絡與衝脈並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斜入中,循骨內廉內踝之後,入足下,故腎氣內奪而不順則足廢。是痱與俳之名,併名於廢也。但痱爲腫,喑俳則不腫,痱至喑不可治,喑俳則以喑爲正,以此爲異。故治痱用續命湯,而喑俳地黃飲子,補瀉天淵已。乃《宣明方》反雲地黃飲子中風舌喑不能言,足廢不能行,此少陰氣厥不足,名曰風痱。則混痱與俳,自河間始;以地黃飲子概治中風之誤,自河間之混痱於俳始。少陰不至,謂太溪脈絕,仲景原屍厥雲,少陰脈不至,本此經以太溪絕爲診厥之法,故云少陰不至者厥也。河間“少陰氣厥不至”六字殊誤,氣厥正是至,何雲不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