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清 莫枚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衄有太陽陽明證解

《金匱》衄雲,從春至夏衄者太陽,從秋至冬衄者陽明,獨不言少陽。或據《靈樞·經脈》謂少陽脈不至鼻,似也,而實非也。蓋仲景所云太陽陽明者,非謂太陽陽明之經,乃其自分之部也。太陽三陽之表,陽明爲胃腑之裏。衄有由陽絡之陽傷而得者,外感風熱所致,春夏從開,邪必着於表,故云從春至夏衄者太陽;衄有由陽絡之陰傷而得者,內傷飲食之熱,覆被風鑠所致,秋冬主闔,邪必着於裏,故云從秋至冬衄者陽明。此文正與泉前三陰三陽諸篇相證,雖似本之《靈樞》,而要各自成論,偶與之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