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陰

鍼灸學 中醫學 經絡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ào yīn

2 英文參考

SHAO YIN

the kidney and hear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少陰經絡[1]。見《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分手少陰足少陰,與太陽互爲表裏[1]。因位於太陰厥陰之間,起着轉輸內外的樞紐作用,故有“少陰爲樞”之說[2]少陰經是少血多氣的經脈,在針刺治療時,可以出氣,不可傷血[2]

4 手少陰心經·少陰

手少陰心經十二經脈之一,代號HT[3]。《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繫,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繫,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本經自心中起始,出來屬於心繫心臟周圍脈管組織),向下貫穿膈肌,聯絡小腸[3]。它的分支,從心繫向上,夾着食道上端兩旁,連繫目系眼球與腦相連的組織);它外行的主幹,從心繫上肺,斜走出於腋下極泉),沿上肢前邊,行於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的內側,下行肘節(少海),沿前臂尺側,到手掌後豌豆骨突起處(神門),進入掌中,沿小指橈側出其末端(少衝[3]脈氣由此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3]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爲咽乾心痛口渴目黃脅痛和上肢前邊內側本經脈過處厥冷,疼痛掌中熱痛等[3]

圖31(圖出自《中醫大辭典》)

5 足少陰腎經·少陰

足少陰腎經十二經脈之一,代號KI[4]。《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王注引《黃帝內經靈樞》文作“斜趣”)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人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本經自足小趾的下邊起始,斜行到足掌心中(湧泉),出行到然骨(舟骨粗隆)的下面,沿着內踝後方,分佈在足跟中,由此向上在三陰交處與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相會,然後行至腓腸肌內,淺出胭窩內側(陰谷),沿大腿內側後邊向上,穿過脊柱,屬於腎臟,聯絡膀胱[4]。它直行的主幹,從腎臟出來,向上穿過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沿着氣管喉嚨,到舌根兩側。它的支脈,從肺臟出來,聯絡心,流注胸中[4]脈氣由此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4]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爲飢不欲食面色發黑,喘息氣逆,咳唾有血,目花,心悸,驚恐;口舌幹燥,咽喉腫痛心煩心痛黃疸腸遊,脊柱大腿內後廉痛,下肢肌萎縮,足底灼熱疼痛[4]

圖74(圖出自《中醫大辭典》)

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06.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5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